海陵区,是江苏省泰州市下辖区。海陵区内北部属里下河平原区,南部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热量充裕,降水丰沛;

海陵区行政区域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58.68万人,辖10个街道、4个镇。[2]

海陵区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中下游北岸,西临扬州,东靠南通,与苏州、无锡、常州隔江相望,曾与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金陵南京并称“四陵”,海陵东西分别承接上海、南京两大经济圈。京沪高速、328国道、宁启铁路以及苏中5条通江达海航道在此交汇。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

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中文名

海陵区

政府驻地

城中街道府前路26号

别名

海阳

地理位置

中国华东、苏中地区、泰州市中西部

面积

300 km²

人口

42.83万人(2017年户籍人口)

方言

江淮官话泰如片泰州小片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区生产总值

596.67亿元(2017年)

电话区号

0523

外文名

Hailing District

下辖地区

10个街道、4个镇

车牌代码

苏M

邮政区码

225300

机场

扬州泰州国际机场

火车站

泰州站

著名景点

凤城河风景区

行政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江苏省泰州市

行政区划代码

321202

人均GDP

124177元(2017年)

历史沿革

周时,属地称海阳。

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年),置海陵县,隶属临淮郡。

新莽时(9-23年),海陵县改称亭间,属淮平郡。

更始帝即位(23年),复海陵县属广陵郡三国,江淮之间为魏吴战场,海陵县废。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仍属广陵郡。

刘宋,南齐因之。

南梁,海陵县改属海陵郡并为郡治。

北齐、南陈、北周因之。

海陵区风景

隋开皇三年(583年),海陵郡废,海陵县属吴州。开皇九年,吴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扬州改为江都郡,海陵县属江都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名吴陵县,为吴州治所。武德七年(624年),吴州废,吴陵县复为海陵县。属邗州。武德九年(626年),邗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

十国杨吴,海陵县属江都府。乾贞(927-929年)中,并于海陵县设置海陵制置院。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置泰州。海陵县为泰州治所。

后周,两宋因之。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泰州升为泰州路,海陵县为泰州路治所。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泰州路改为泰州,海陵县随属扬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海陵县省入泰州。区境直属泰州。

民国元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裁府废州。民国二年(1913年),泰州改称泰县,属淮扬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道废,泰县属江苏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江苏省划为15个行政区,泰县为泰县行政区驻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江苏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泰县属江都行政督察区。

1949年1月21日,泰州解放,泰县属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5月1日,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称苏中泰州专区。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县合并,称泰县,县政府驻泰州,属泰州行政区。10月7日分治,泰县建制恢复,仍属泰州行政区。

1953年1月,泰县划归扬州行政区。

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县再度合并,称泰州县,县政府驻泰州,属扬州专区。

1962年5月24日,泰州县撤销,泰州市建制恢复,泰州市政府驻泰州,仍属扬州专区。

1971年5月,扬州专区改称扬州地区,泰州市属扬州地区,为地辖市。

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泰州市属扬州市。

海陵区[江苏省泰州市下辖区]

1996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以原县级泰州市的行政区域改建为区,将“海陵”定为新建区区名。泰州市人民政府驻海陵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陵区地处江苏省腹部,长江三角洲与里下河平原交界处,卤汀河、南官河、泰东河、引江河、新通扬运河、老通扬运河六条航道的交汇点。西邻江都市,北、东与姜堰区接壤,南连高港区,地处沿海与长江“T”型产业带的结合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2°27′-32°34′,东经119°48′-119°59′,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4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海陵区以通扬公路为界,北部属里下河平原区,南部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均为地质年代的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地面以下400-1400米的基岩是玄武岩的“古潜山”,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地质属新生代。境内构筑地基的结构层,由于成因类型各异构成地基土截然不同,因其上部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不同,大体上可分为良好区、软土区、杂填区和不良区4个工程地质区。全区地势平坦,南高北低,南部多属平地,北部河网密布,地面标高2.6-5.5米,最高处岳阜标高20.28米。 

水文

海陵区地处长江(通南)水系与淮河(里下河)水系的交汇处,河流纵横,水网密布,境内水域广泛,约四分地一分水。属于长江水系的河流包括:南官河、周山河、老通扬运河、城河、翻身河、王庄河、中市河、西市河、东市河、玉带河、刘西河、扬子港、五圩河、城南河、凤凰河、东谢河、前进河、景庄河。属于淮河水系的河流包括:引江河、泰东河、新通扬运河、卤汀河、稻河、草河、老东河、盐河、五叉河、庆丰河、九里沟、七里河、东风河、九里河等。 

气候

海陵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热量充裕,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13.9℃-15.7℃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049.1毫米,年降雨日平均为116.3日。年间变化很大,1956年降水量为1694毫米,而1978年仅为395.5毫米。一年中有三个多雨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春雨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台风季节。一般3月底4月初进入春季,6月上、中旬进入夏季,9月中旬进入秋季,11月中旬进入冬季。大致上冬季为4个多月,夏季三个多月,春、秋各二个多月。常年风向以东南风居多,春夏雨季多为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多偏北风。平均风速为3.4米/秒。 

自然资源

海陵区境内地热矿泉水资源丰富,地热水埋深650米-1800米,水温38℃-70℃,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碘、溴、锶等微量元素。 全区水面广阔,资源丰富,主产鱼、虾、蟹、蚌、龟等。矿产资源以砖瓦黏土资源为主,总量约124.83万立方米,暂无其他矿产资源。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9年,海陵区辖8个街道、4个镇、4个乡:城中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城西街道、下坝街道、西仓街道、泰山街道、丰乐街道、九龙镇、鲍徐镇、塘湾镇、寺巷镇、东郊乡、西郊乡、泰东乡、朱庄乡。

2003年,姜堰市(今姜堰区)苏陈镇十里铺、凌窦两个村划归海陵区泰东镇管辖。

2004年4月29日,城中街道办事处的五一、公园、书院、方洲、翟桥和已批待建的南蒲、丰裕7个社区居委会划归泰山街道办事处管辖。调整后,泰山街道共管辖12个社区居委会,城中街道下辖13个社区居委会。两街道区划调整后,以青年路为界,向东至东城河,南至新高桥老通扬运河,北至人民东路北侧为城中街道辖区;向西至南官河,南至新高桥老通扬运河,北至人民西路北侧,属泰山街道。

2006年1月6日,海陵区正式对部分乡镇、街道进行区划调整:

1.

东郊乡与城东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新的城东街道办事处。调整后新的城东街道行政区域面积28.48平方千米,人口7.23万,管理15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委会。

2.

西郊乡与城西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新的城西街道办事处。新的城西街道行政区域面积25.05平方千米,人口6.29万,管理12个社区居委会、10个村委会。

3.

撤销塘湾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凤凰路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32.98平方千米,人口3.25万,管理1个社区居委会、13个村委会。

4.

撤销泰东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京泰路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27.86平方千米,人口3.23万,管理1个社区居委会、10个村委会。

2008年,姜堰市(今姜堰区)的苏陈镇、罡杨镇划归海陵区;泰州市城北物流园区管理委员会代管(森北居委会原森北村、渔行、运河居委会)行政区划属城西街道。

2010年年初,城中街道与泰山街道与区划调整为城中街道。

2019年10月8日,将泰州市姜堰区华港镇划归泰州市海陵区管辖。行政区划变更后,海陵区行政区域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58.68万人,辖10个街道、4个镇。 

2019年11月21日,将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引江新村东野、永兴2个村民小组划入泰州市海陵区行政区域,寺巷街道大王居委会管理。行政区划变更后,海陵区行政区域面积375.31平方公里、人口58.77万人。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海陵区下辖9个街道,4个镇,海陵工业园区 ,农业示范园区,火车站街区。海陵区人民政府驻地城中街道府前路26号。

9个街道有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城南街道城中街道城北街道京泰路街道红旗街道
4个镇九龙镇罡杨镇苏陈镇华港镇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底,海陵区家庭总户数15.57万户,户籍人口42.83万人,其中,女性21.6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0.5%。全年出生人口4252人,人口出生率9.93‰;死亡人口3239人,人口死亡率7.5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7‰。年末常住人口48.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4.2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2.03%,比上年提高0.5%。 

海陵区有少数民族29个,少数民族人口中以回族居多,各镇街中以城中街道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 

经济

综述

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5.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1亿元,同比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54.17亿元,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332.38亿元,同比增长7.0%。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含华港镇)114682元/人,同比增长5.9%。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含华港镇)为190611元/人,同比增长5.6%。2019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42.7:55.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5.8%,比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2019年末,全区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16099户,注册资本647.51亿元,其中当年新登记私营企业2709户。年末个体户46552户,当年新登记个体户5968户

2017年,海陵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6.67亿元,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5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77.35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311.17亿元,增长9.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4177元,增长7.9%。

2017年,海陵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46.4:52.2。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2.2%,比上年提高0.5%,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5.8%。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0.2%,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18.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6.4%,比上年提升2.5%。

截至2017年底,海陵区共有各类交易市场35个,其中:生产资料市场1个,消费品市场34个。年末全区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1.38万户,全年新增2760户;注册资本688.53亿元,增长27%。个体经营户3.87万户,全年新增5949户。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分别为15.24万人和7.37万人。

截至2017年底,海陵区就业人口29.0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0.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10.9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17.5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3%。

2017年,海陵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8.27亿元,增长16.3%。其中:第二产业投资130.57亿元,增长21.0%;第三产业投资187.7亿元,增长13.5%。按行业分,工业投资130.57亿元,增长21.0%,其中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额占工业投资额比重达81.5%;服务业投资187.7亿元,增长13.5%,其中服务业产业投资115.34亿元,增长30.1%。

2017年,海陵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16亿元,下降2.3%(同口径增长5.1%),其中,税收收入30.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9.1%。上划中央收入23.53亿元,下降6.2%。基金收入11.28亿元,增长20.7%。

2017年,海陵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44亿元,增长1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公共安全支出1.57亿元,增长13.3%;教育支出5.47亿元,增长3.3%;科学技术支出0.75亿元,增长1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8亿元,增长9.0%;医疗卫生支出2.25亿元,增长0.8%;住房保障支出3.41亿元,增长204.1%。

2017年,海陵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24元,增长9.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01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65元,增长9.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9:1。全体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比例为63.3:14.2:10.1:12.4。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4599元和17180元,分别增长5.8%和10.4%。 

第一产业

2019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69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9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农业、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完成现价产值9.8亿元、0.06亿元、1.16亿元,同比增长3.0%、3.4%和4.2%。渔业完成现价产值2.1亿元,同比下降2.2%。受环境整治、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畜牧业实现产值1.36亿元,同比下降6.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5万亩,比上年减少0.77万亩,同比下降5.4%;油料种植面积1.23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种植面积5.44万亩,比上年略有增长。全年粮食产量6.43万吨,比上年减产0.31万吨,同比下降4.6%。其中,夏粮产量2.21万吨,比上年增产0.04万吨;秋粮产量4.21万吨,比上年减少0.35万吨。全年粮食亩产476公斤,比上年增产4公斤/亩。全区设施农业面积1320公顷,其中,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3.3公顷。设施渔业面积342公顷,同比增长6.2%,新增设施渔业面积2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4万千瓦,同比增长1.5%。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全覆盖。新增“稻+N”共作、轮作面积2000多亩;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58%;农业机械化率近91.5%。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壮大,新增绿色家庭农场3家,新增家庭农场规模面积3082亩,姜泰家庭农场创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飞彩园艺获评省智能农业示范单位。麒麟生态园获评省级主题创意农园。梅香农产品加工产业化联合体获评省级示范联合体。 

2017年,海陵区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4.35亿元,增长6.1%。其中:农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完成现价产值8.7亿元、2亿元和1.03亿元,分别增长13%、11%和3.8%;林业实现现价产值0.06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受“263”专项整治影响,牧业完成现价产值2.52亿元,下降15.4%,畜禽养殖总量进一步减少。

2017年,海陵区粮食播种面积15.99万亩,比上年减少1.32万亩,下降7.6%;油料种植面积1.85万亩,减少0.1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4.83万亩,增加0.39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7.36万吨,比上年减产0.31万吨,下降4.0%。其中,夏粮产量2.72万吨,比上年减产0.14万吨,下降4.8%;秋粮产量4.64万吨,比上年减产0.17万吨,下降3.6%。全年粮食亩产461公斤,比上年增加17公斤,增长3.8%。种植业“三品”比重为65%。

截至2017年底,海陵区成片造林面积1245亩,农田林网面积6000亩,森林抚育面积4000亩,年末林木覆盖率达31.66%。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00公顷,新增设施渔业面积21.67公顷。新增大中型高效农机具100台,新增粮食烘干机21台。水稻机插率达93.2%,秸秆还田率89.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13万千瓦,增长4.0%。成功创成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区。新增家庭农场27家。新增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8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45个,建设绿化示范村3个。香草湾薰衣草主题庄园获评省级主题创意农园。 

第二产业

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征收期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开票销售586.2亿元,同比增长1.0%;工业用电量21.3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1%。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9.1%。分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产值同比下降17.6%,重工业产值同比下降4.5%。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产值同比下降4.0%,小微型企业产值同比下降11.2%。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11.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14.2%。2019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4.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8.2%,占比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7.9%,占比较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73.99亿元,同比下降5.4%;竣工产值214.96亿元,同比下降6.8%。全区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50.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竣工面积680.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3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2%。

2017年,海陵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1.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增长24.8%;重工业产值增长20.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分别增长0.5%、25.6%和13.9%;集体企业产值下降23.3%;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小微型企业产值分别增长41.4%、11.8%。分重点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67.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4.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增长11.6%。

2017年,海陵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6%;利润总额增长12.4%;工业企业所属期一般纳税人开票销售增长32.8%;亏损企业数量下降20%。

2017年,海陵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37.83亿元,增长6.8%;竣工产值389.83亿元,增长6.3%,竣工率达89.0%。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35.54万平方米,下降2%,其中新开工面积1007.94万平方米,下降19.6%;竣工面积1622.57万平方米,下降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081.51万平方米,下降3.1%。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32家。 

第三产业

2017年,海陵区完成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2个,其中,外资项目26个,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和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58个。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6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53个,项目数创新高,完成率居全市首位。

2017年,海陵区房地产开发投资59.55亿元,增长16.0%。商品房销售面积165.08万平方米,增长22.2%。商品房销售额120.07亿元,增长48.6%。商品房待售面积98.03万平方米,下降3.8%。

2017年,海陵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8亿元,增长11.8%,占全市的比重为21.7%。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228.8亿元,增长12.1%;住宿和餐饮业43.0亿元,增长10.1%。按规模分,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15.97亿元,增长13.3%;限额以下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8亿元,增长10.7%。

2017年,海陵区以粮油食品、饮品、烟酒、日用、服装、药品为主的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稳步增长,六类商品消费实现零售额55.6亿元,增长14.2%。

2017年,海陵区成品油市场实现销售额53.1亿元,增长42.5%,其中,零售额17.3亿元,增长9.7%。

2017年,海陵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5.18亿美元,增长16.9%。其中,出口总额12.47亿美元,增长16.3%;进口总额2.71亿美元,增长19.9%。按贸易方式分,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6.2亿美元,增长9.5%;加工贸易出口8.82亿美元,增长20.6%。进口中,一般贸易进口1.25亿美元,增长6.9%;加工贸易进口1.3亿美元,增长19.9%。

2017年,海陵区实际到账注册外资为1.84亿美元,增长75.4%。新批协议利用外资8.46亿美元,增长92.5%。全年招引外资项目26个,新批境外投资项目7个。

截至2017年底,海陵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626.47亿元,比年初增加185.31亿元,增长14.9%;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264.26亿元,比年初增加96.47亿元,增长10.4%。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7%。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下降9.5%。分类型看,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资同比下降7.9%,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同比增长21%。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2%。2019全年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0.9%,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78.7%。全年工业投资同比下降7.6%,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4.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2.0%。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12.6%,占工业投资比重达84.7%。服务业投资同比下降1.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27.1%。2019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6.08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9.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1%。商品房销售额61.07亿元,同比下降23.0%;商品房待售面积54.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1%。

国内贸易

2019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63亿元,同比增长3.1%。全区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4亿元,同比下降1.2%。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0.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4.6%。限额以上零售额中,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出现分化,粮油食品、饮料消费分别同比增长4.9%和10.6%;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7%、3.6%和10.1%。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其中中西药品类、化妆品类、书报杂志类分别同比增长11.3%、10.5%和13.3%。

开放型经济

2019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总额14.53亿美元,同比增长0.5%;进口总额2.82亿美元,同比增长8.9%。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总额6.21亿美元,同比增长6.9%,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2.7%。一般贸易进口总额1.04亿美元,同比下降8.7%,一般贸易进口额占进口总额比重为37.0%。从出口市场看,对美国、俄罗斯和拉丁美洲出口分别同比下降54.1%、13.2%和11.8%;对欧盟、非洲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8.2%和22.8%。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31.7%。全年完成新批协议注册外资3.47亿美元,同比下降20.4%;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同比下降1.8%。

文化

捏糖人

捏糖人是传统民间手工技艺之一,流行于北方地区(不局限于老北京,各地的糖人都有各自的特点)的一种手艺行当,一般是把糖稀经过吹、拉、捏(有时也会借助工具,如:筷子、竹签等,各地区有所差异)等方式将糖塑造成许多形象。 

立石

海陵八景

泰州人家建房一般都要在地基的一处安放一块石头,或为磨盘,或为“泰山石敢当”,此谓“立石”。这种礼仪源于对石头的崇拜,磨盘就是一废弃的圆形石磨,石敢当则是一块长一米左右、宽半米左右的条石。 

济公庙

老街

原济公庙坐落在南门老通扬运河北岸,在老高桥墩西约三百米处,地属夹河村。该庙建筑与一般寺庙迥异,外观无寺庙特点,而形似民居。由于它临河而建,无法南向开庙门。南墙与老通扬河只有一米多宽的窄路,供路人行走。庙门开在庙之东南角,亦近河边。庙门也较窄,其宽不足一米,与一般民居之门相似。门之上方及左右两侧均无别样装饰,未署庙名。 

交通

海陵区境内京沪高速、328国道、宁启铁路以及苏中5条通江达海航道在此交汇,是江苏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网的重要节点。海陵是江苏沿海、沿江T型经济带的咽喉,东西分别承接上海、南京两大经济圈。京沪高速、328国道、宁启铁路以及苏中5条通江达海航道在此交汇,是全省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网的重要节点。

社会

科学技术

2019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经费(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2.45%。年末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超10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13家,创成市级以上研发中心20家,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8.2%。年末全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2487件、201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69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02件。发明专利拥有量1035件,比上年增加9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68件,比上年增加2.06件;全年技术市场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05项,技术市场成交额达3.5亿元。2019年,全区大力实施“科技红娘”“人才丈母娘”工程,引进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16人。加大“双高”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新增高技能人才751人,每万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059人。落实“一企一策”技能人才评价方案和实行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4人获评“市企业首席技师”、“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各1间。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硕博、副高以上优秀人才291人,海外人才67人。

截至2017年底,海陵区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69家,其中全年新认定1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0.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6.38%。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35%,比上年提高0.05%。全年专利申请425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510件;专利授权158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17件;年末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7件。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4项。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7家,80%以上的规上企业配备科技专员。年末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100%。离岸孵化基地46家,落地项目88个。全区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海陵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 

教育事业

2019年全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100%。全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率达100%,普通高中资源供给比例达65.36%。全区共有学校66所。其中,普通中学11所,招生3602人,在校生10972人,毕业生3643人;小学14所,招生4787人,在校生26368人,毕业生4053人。全区共有幼儿园41所,招生4029人,在园幼儿12797人,毕业4480人。专任教师3491人,其中,普通中学1139人,小学1439人,幼儿园913人。

截至2017年底,海陵区拥有幼儿园40所,在园幼儿12899人;小学14所,在校学生24338人,毕业人数4236人;初中11所,在校学生10765人,毕业人数3529人。专任教师3357人,其中:幼儿园907人,小学1360人,初中1090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100%。坚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认定2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小学午餐服务工程全面运行。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底,海陵区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达到28.13万册。年末拥有剧场、影剧院8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14%。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全年开设各类公益性艺术培训班等50多班次,使用文化惠民券点单200余场次。全年成功开展“悦动海陵”四季专题活动和第三届“书香海陵”全民阅读等系列活动。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底,海陵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32家,其中:医院7家,卫生院10家。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1544张,其中:医院1270张,卫生院274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70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05人,注册护士713人。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220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17年底,海陵区完成30多处体育场地的选址及场地的平整工作,并分批完成健身路径器材的安装到位,不断完善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和农村“20分钟体育健身圈”。围绕“全民健身”主题,举办全民健身大拜年、太极拳邀请赛、城区足球联赛、全民健身广场舞大赛、健身大讲堂等各类健身活动100多场次,参与群众2万余人次。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底,海陵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3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84人。全区实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1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5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1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01万人。建成17个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15个老年人助餐点。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比例为51%。全区有10家社区创建成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2%,全区95%以上的城乡社区达到省级和谐社区标准。 

旅游

海陵区[江苏省泰州市下辖区]

麒麟湾景区

麒麟湾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称号、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区),隶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海陵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东至卤汀河,西至麒麟社区,南至袁舍河村民住宅区,北至老头港河,占地面积共2500亩,水面积500亩,绿化覆盖率达60%,于2008年9月正式开园,由五个游览区域组成。 

泰州城隍庙

泰州城隍庙,坐落在“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的泰州市邑庙街22号。是江苏省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城隍庙。建筑学家陈从周教授,赞其为“国内城市中殊不多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儒祠

麒麟湾

崇儒祠位于泰州市五一路114号。明万历四年(1576年)建,祀王艮。万历以后多次修葺、扩建,清嘉庆再修。原有东中西三条轴线,西部为祠堂4进,东西部各有3进附属用房,后有园圃。解放后用作民居与厂房。 

获得荣誉

2018年9月,海陵区被命名为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县、区)。 

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19年11月,海陵区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92 。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74 。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8月11日,荣获2019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