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有三千多年的建县历史。公元前1046年始封息侯国,公元前682年在华夏大地上首次设县,古今相延不易“息”名、不改县治,堪称“郡县制”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华第一县”。

中文名

息县

车牌代码

豫S

别名

中华第一县、息州

地理位置

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

面积

1892平方千米

人口

113万人

方言

中原官话信蚌片

气候类型

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

地区生产总值

253.9 亿元

电话区号

0376

政府驻地

谯楼街道

下辖地区

3个街道、6个镇、12个乡、1个濮公山管理区

外文名

Xi County

邮政区码

464300

机场

潢川机场(筹建)

火车站

息县站

著名景点

息州森林公园

行政类别

所属地区

河南省信阳市

地方特产

小麦

建立时间

公元前1122年

知名产业

金伦纸业集团

行政区划代码

41152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8亿元(2018年)

历史沿革

9588次播放08:01河南信阳息县!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米饭一半馍2129次播放06:44造型奇特的独木舟!在考古界认为是“中原第一舟”|中国影像方志

境内有息国故城、赖国故城、秦楼等遗址,息氏、赖氏、白氏均发源于此。历史名人有“三年不语”的息夫人、“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清廉刚直的明代尚书李若星等。2009年,在境内发现距今3500年历史的商代独木舟,现存放于信阳市博物馆

革命战争年代,息县儿女积极投身革命事业,涌现出红色战士王遵义、铁血英雄何万镒、虎穴英豪隐剑、独臂战将廖政国、投笔从戎黎原将军等一大批革命志士。1947年,刘邓大军在息县抢渡淮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留下了“将军试水”的佳话。

息县全县有可耕地196.5万亩,淮北主种小麦,淮南主种稻谷,素有“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干饭一半馍”的美誉。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40万亩,其中优质弱筋小麦种植面积20万亩,粮食产量近20亿斤,连续九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这里出产的香稻丸为历代贡米。地理标志产品是息半夏。

息县城南有濮公山、淮河和桃花岛,东有澺河,西有清水河,中有龙湖和凤湖,具有“一山一岛两湖三水”环绕的地理格局。目前,城区形成了“七纵八横一环”的路网框架,濮公山风景区、龙湖公园、森林公园正加速推进。

息县地处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的三角核心带,境内G106、G230和S336、S337纵横交错,宁西铁路横穿东西,大广高速纵贯南北,随着淮河息县闾河口港区、息邢高速、安罗高速、濮潢铁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规划实施,息县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近年来,息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抢抓发展机遇,明确了“生态主食、膳待国人”的发展使命,大力实施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绿色食品主导产业,把息县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目前,以营养主食、休闲食品、生态饮品三大系列为主的美食产业蓄势崛起,初步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从研发到检测、从流通到消费的全产业链。

《禹贡》载:“荆、河惟豫州”。息县归属豫州。

商代为息方国。

周武王十三年,分封为息侯国。周庄王十五年,楚灭息国置息县。

秦,息县属颍川郡。

大美息县

汉置新息县,属汝南郡。东汉为新息侯国,又分地置褒信县,后为褒信侯国。

魏属豫州汝南郡。

晋代,新息县属汝南郡,郡治新息;褒信县属汝阴郡。刘宋分为南、北新息县。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置东豫州于新息,领汝南、东新蔡、新蔡、弋阳、长陵、阳安六郡。州治新息。

南北朝时期,南、北新息属汝南郡,苞信县先属东新蔡郡,后属新蔡郡及长陵郡,长陵县先属新蔡郡,后属长陵郡。梁大通元年(527),改为西豫州。太清元年(547),改为淮州。东魏武定七年(549),复置东豫州,北齐沿袭未变。北周大象元年(579),改为息州。

隋因之。大业初废息州,新息、褒信二县属汝南郡。

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息州,领新息、淮川、长陵三县,褒信属舒州(今新蔡)。贞观元年(627),废州,省淮川入真阳,长陵入褒信,以新息县隶属蔡州汝南郡,五代沿袭未变。

北宋时期,新息县和褒信县仍属蔡州。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与金议和,以淮为界,二县遂属金。金泰和八年(1208),复置息州,领新息、新蔡、真阳、褒信四县和王务镇。蒙中统三年(1262)二月,废息州,十二月复置。

元至元三十年(1293),隶属河南江北行省汝宁府。

明洪武四年(1371),息州属中都临濠府。不久改州为县,属颍州。洪武七年(1374)属汝宁府,洪武十三年(1380)属光州。明弘治十七年(1504),全县编户为13里。嘉靖五年(1527)为15里,嘉靖四十年(1562)增至28里。

清初沿明制,息县属南汝光道分辖。雍正二年(1724),息县属光州(直隶州),设28里,领47保。

民国元年(1912)直属河南省。三年(1914)属豫南道。十七年(1928)属河南省第十三行政区。二十一年(1932)属河南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27年,属豫南行政区,1928年,属河南省第十三行政区(治所在潢川县),1932年10月,属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治所在潢川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潢川专区。1949年5月属潢川专区。1952年10月属信阳专区。1970年属信阳地区。199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并由省人民政府7月29日正式通知,撤销信阳地区,改设地级信阳市。息县属之至今未变。[2]

地理环境

位置境遇

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东北部,地跨淮河南北,东经114°34′~115°07′,北纬32°08′~32°40′,中原腹地南侧、大别山北麓。地处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东北部,地跨淮河南北,东濒闾河与淮滨县相望,东南与潢川以淮河、寨河相隔,南与光山为邻,西南与罗山县隔淮河相望,西和西北与驻马店市正阳县接壤,北与驻马店市新蔡县毗邻,距信阳市区74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3.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8.5千米,总面积1892.4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715.79平方千米,占90.66%;水域面积176.67平方千米,占9.34%。[1]

地形地貌

息县地处黄淮平原的南部边缘,以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形为主,平均海拔47米。淮河以北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略倾斜,淮河以南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由于受地质及外力作用的长期影响和侵蚀,其地表形态大体可分为丘陵、洼地、平原三个类型。

土壤类型

息县的土壤类型主要包括五类:砂姜黑土、黄褐土、潮土、水稻土、粗骨土。

水文

息县境内河流均属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淮河干流;淮河一级支流——清水河、闾河、泥河、澺河、寨河、竹竿河、运粮河、范港、临河港;淮河二级支流——莲花港、乌龙港、马步港、孟店孜港、汝河倒流水、小李河、龙泉河;淮河三级支流——朱鹤港、白马港、吴港、顾港等。除淮河外全部为雨源型河道。

气候特征

息县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湿润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达220天以上,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mm以上,日照时数1700小时以上,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为5630.2℃。

气温:2017年平均气温16.8℃,比标准值高1.3℃。其中,年极端最低气温-3.3℃,出现在12月17日。年极端最高气温39.1℃,出现在7月27日。

降水:2017年总降水量1371.0毫米,较标准值多372.5毫米。

日照:2017年日照总时数1686.5小时,较标准值少54.4小时。

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2017年年平均气温和历年同期值相比偏高,降水与历年同期值相比偏多,日照比历年同期相比偏少。本年度1—3月,气温偏高有利于小麦拔节,返青。9月汛期降水偏多。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息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地类数据:

一、耕地

耕地131125.74公顷(196.6886万亩)。其中,水田32001.68公顷(48.0025万亩),占24.41%;水浇地6666.83公顷(10.0002万亩),占5.08%;旱地92457.23公顷(138.6858万亩),占70.51%。

位于2°以下(含2°)耕地126069.12公顷(189.1037万亩),占全县耕地的96.14%;位于2°~6°的耕地4930.04公顷(7.3951万亩),占全县耕地的3.76%;位于6°~15°的耕地126.58公顷(0.1899万亩),占全县耕地的0.1%。

二、园地

种植园用地555.61公顷(0.8334万亩)。其中,果园488.6公顷(0.7329万亩),占87.94%;茶园7.36公顷(0.0110万亩),占1.32%;其他园地59.65公顷(0.0894万亩),占10.74%。

三、林地

林地5704.48公顷(8.5567万亩)。其中,乔木林地2721.67公顷(4.0825万亩),占47.71%;竹林地38.43公顷(0.0576万亩),占0.68%;灌木林地0.27公顷(0.0004万亩),占0.00%;其他林地2944.11公顷(4.4161万亩),占51.61%。

四、草地

草地295.13公顷(0.4427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0.22公顷(0.0003万亩),占0.07%;其他草地294.91公顷(0.4424万亩),占99.93%。

五、湿地

湿地713.8公顷(1.0707万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全县湿地现全部为二级地类内陆滩涂。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7953.05公顷(41.9296万亩)。其中,建制镇3418.25公顷(5.1274万亩),占12.23%;村庄24227.48公顷(36.3412万亩),占86.67%;采矿用地74.72公顷(0.1121万亩),占0.27%;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32.6公顷(0.3489万亩),占0.83%。

七、交通运输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5255.55公顷(7.8833万亩)。其中,铁路用地50.17公顷(0.0753万亩),占0.95%;公路用地1636.92公顷(2.4554万亩),占31.15%;农村道路3543.4公顷(5.3151万亩),占67.42%;港口码头用地25.06公顷(0.0376万亩),占0.48%。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6872.9公顷(25.3094万亩)。其中,河流水面2822.8公顷(4.2342万亩),占16.73%;水库水面585.36公顷(0.8780万亩),占3.47%;坑塘水面7351.85公顷(11.0278万亩),占43.57%;沟渠5807.35公顷(8.7110万亩),占34.42%;水工建筑用地305.54公顷(0.4583万亩),占1.81%。

九、其他土地

其他土地771.17公顷(1.1568万亩)。其中,设施农用地297.53公顷(0.4463万亩),占38.58%;田坎464.8公顷(0.6972万亩),占60.27%;裸土地6.59公顷(0.0099万亩),占0.86%;裸岩石砾地2.25公顷(0.0034万亩),占0.29%。[7]

矿产资源

息县矿产资源主要种类有:石灰岩、大理石、硅石、铁、河砂、黏土、煤等。

水资源

息县水资源总量约7.8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约5.25亿立方米,地下水约2.59亿立方米。

全县境内河流均属淮河水系,水资源总量约3.6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约1.78亿立方米,地下水约1.86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淮河干流;淮河一级支流—闾河、清水河、泥河、澺河、寨河、竹竿河、运粮河、范港、临河港;淮河二级支流—莲花港、乌龙港、马步港、孟店孜港、汝河倒流水、小李河、龙泉河;淮河三级支流—朱鹤港、白马港、吴港、顾港等。除淮河以外全部为雨源型河道。

动物资源

饲养动物: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兔、貂、猫、狗、鸡、鸭、鹅、白鸳鸯、鸽、鹌鹑、花鸳鸯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貉(山貉子)、獾、野猫、野兔、鼠(俗称老鼠)、黄鼠狼、刺猬、水老鼠、黄鹭、野鸡、锦鸡、燕雀、啄木鸟等。

植物资源

息县处于南北两个气候带过渡地区,南北植被有所差异,淮南植被属中南常绿阔叶林类型,淮北属华北落叶阔叶林类型,全县植物种类(不含菌类、藻类)有140多科,500余种。林木:136种,主要有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杉木、野山楂等林种,多分布在淮南。粮食作物:20余种,主要有小麦、水稻、黄豆、红薯、高粱、玉米、大麦、谷子、绿豆、红豆、豌豆、蚕豆、豇豆、黑豆、扁豆、荞麦、寒粟等。经济作物:65种,主要有红麻、油菜、花生、芝麻、棉花、蓖麻、烟叶、甘蔗、向日葵、白菜、萝卜、西瓜、黄瓜、马铃薯、芹菜、蕃茄、茄子、辣椒等,淮南淮北均有分布。水生植物:56种,主要有莲藕、菱角、芡实、荸荠、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浮萍、芦苇、获子等。野生药用植物:共294种,主要有息半夏、明党参、白头翁、猫爪草、枸杞、薄荷、苍耳等。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5年,息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许店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曹黄林乡管辖,曹黄林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李塘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八里岔乡管辖,八里岔乡政府驻地不变。2009年5月成立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2012年8月31日,息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城关镇、城郊乡,对其原辖行政区域实行城市管理体制;将孙庙乡的何营建制村纳入城区管理;设立谯楼、龙湖、淮河3个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息县辖3办5镇13乡。

2013年3月9日,息县乡镇区划调整:曹黄林乡撤乡建镇,原辖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区划调整后息县辖3办6镇12乡。2004年,撤销息县地质矿产管理局,设立息县濮公山管理区至今。

2016年6月,成立县商务中心区建设发展办公室。

区划现状

截至2018年初,息县下辖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和1个产业集聚区、1个商务中心区。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为:谯楼街道办事处、淮河街道办事处、龙湖街道办事处、项店镇、包信镇、东岳镇、小茴店镇、夏庄镇、曹黄林镇、杨店乡、路口乡、彭店乡、孙庙乡、白土店乡、陈棚乡、临河乡、八里岔乡、关店乡、长陵乡、张陶乡、岗李店乡。

截至2020年6月,息县下辖3个街道、6个镇、12个乡:谯楼街道、淮河街道、龙湖街道、包信镇、夏庄镇、东岳镇、项店镇、小茴店镇、曹黄林镇、孙庙乡、路口乡、彭店乡、杨店乡、张陶乡、白土店乡、岗李店乡、长陵乡、陈棚乡、临河乡、关店乡、八里岔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濮公山管理区。县政府驻谯楼街道。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年底,息县总户数为325004户,户籍总人口为1125952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为917718人)。

2019年末,息县总户数为31.95万户,总人口为113万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息县常住人口为66.62万人。

民族

息县共有8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约146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0.14‰。全县7个少数民族,蒙古族人口54人,回族24人,土家族11人,哈尼族11人,傈傈族11人,佤族24人,拉祜族11人。

息县现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布依族、彝族等30多个民族,以汉族为主,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1341人,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是壮族310人,纳西族、羌族、普米族、土族人数最少,各1人。

经济

综述

2016年,息县生产总值完成191.23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8.35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5.68亿元,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7.21亿元,同比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为25.3:39.6:35.1。人均生产总值完成26781元,同比增长9.4%。

2016年,息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1.22亿元,同比增长20.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4.92亿元,同比增长20.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6.69亿元,同比增长21.1%;工业投资完成83亿元,同比增长47.2%。全年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90个,其中,本年新开工84个。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56.37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64%。全年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98亿元,同比增长27.7%。

2016年,息县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72亿元,同比增长22.6%。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5.18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31亿元,同比增长24.7%

2017年,息县生产总值完成208.01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99亿元,同比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9.01亿元,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1.17亿元,同比增长1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79元,同比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3元,同比增长9.4%。

2018年,息县生产总值完成225.13亿元,同比增长8.7%,增幅位居信阳市第三;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增幅位居信阳市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6.4亿元,比上年增长36%,增幅位居信阳市第一;全县财政总支出突破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0%。 

2019年,息县生产总值完成253.91亿元。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完成53.1亿元、87.06亿元、113.7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20.9:34.3:4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完成8.097亿元、79.9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57元,同比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2.9元,同比增长9.7%。

第一产业

2016年,息县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892194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581736万元,增长4.0%;林业总产值完成23448万元,增长3.5%;畜牧业总产值完成179802万元,增长4.5%;渔业总产值完成34411万元,增长5.4%,服务业总产值完成72798万元,增长10.9%。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4795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2194公顷。其中,稻谷48107公顷,小麦90933公顷,玉米17667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5995公顷,棉花707公顷,生麻373公顷,蔬菜类及食用菌12503公顷全年粮食产量完成963358吨。其中,夏收粮食完成483076吨;秋收粮食完成480282吨。油料作物完成41683吨,蔬菜产量完成341044吨,肉类总产量完成59205吨;禽蛋产量完成17670吨,牛奶产量完成111吨。 

2017年,息县新建高标准粮田15万亩,新增耕地5700亩,弱筋小麦种植面积2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近20亿斤。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5家。 

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全县有可耕地196.5万亩,淮北小麦壮,淮南稻米香,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40万亩,粮食产量保持在20亿斤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2019年,息县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10万亩,发展弱筋小麦60万亩(其中有机小麦6万亩)、优质高产和订单水稻6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2万亩、特色中药材1.5万亩,荣获“中国好粮油”河南省示范县称号。同时,项店镇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强镇,息半夏良种繁育暨中药材现代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3家。

农业

息县有可耕地196.5万亩,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40万亩,连续九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7年,新建高标准粮田15万亩,新增耕地5700亩,弱筋小麦种植面积2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近20亿斤,全省第一个完成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划定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与茅台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以“国麦”酿“国酒”,着力打造有机小麦特色县品牌。省市重点龙头企业增加到39家,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5家。

第二产业

2016年,息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65.06亿元,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57.86亿元,同比增长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67.56亿元,同比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完成18.78亿元,同比增长16.9%。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0.62亿元,同比增长10.9。 

2017年,息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2家,主营业务收入25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53%,息半夏药食产业园、豫道食品、明德果蔬生产线等一批主导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18亿元,新增工业用地2000余亩,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在信阳市率先升级为省一星级产业园区。 

息县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定实施中国生态主食厨房战略,定位食品生产、服装加工两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电子信息先导产业,聚力打造台商智能制造产业园、阿尔本制衣产业园、宏建(河南)服饰科技产业园、息半夏健康药食产业园、利澳纸尿裤护理用品产业园等专业园区。2019年,息县在三次全市产业集聚区项目观摩活动中均名列前茅。

工业

县委、县政府立足于农业大县资源禀赋,抢抓产业转移机遇,明确了“生态主食、膳待国人”的发展使命,大力实施中国生态主食厨房战略,聚力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条。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2亿元。中国生态主食厨房战略纵深推进,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53%,息半夏药食产业园、豫道食品、明德果蔬生产线等一批主导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产业集聚区建设扩容提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18亿元,新增工业用地2000余亩,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在全市率先升级为省一星级产业园区。

第三产业

2016年,息县国内贸易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完成4.69亿元,同比增长7.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完成9.82亿元,同比增长6.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1.78亿元,同比增长11.8%。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0.77亿元,同比增长1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1.01亿元,同比增长12.8%。  2018年,息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8%。 

2016年,息县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增加值完成2.85亿元,同比增长3.4%。全社会用电量完成6006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9.7%,工业用电量完成2261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9%。

2016年,息县金融业增加值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41.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37%。其中,财政性存款余额0.66亿元,减少70.48%;机关团体存款余额51.24亿元,增长83.389^住户存款余额173.48亿元,增长11.62%。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70.6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9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0.92亿元,下降7.78%;中长期贷款余额49.70亿元,增长26.49%。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4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53%。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0.6亿元,增长85.26%。年末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为29.21%。

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7.19亿元,同比增长12.3%。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乡村电商服务站达113家,以行路户外、三只熊猫为代表的一批电商企业成长迅速,“关店土豆”“尹湾糯玉米”等实现线上销售。总投资50亿元的移联网信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园区项目签约落地。现代物流业方面,物流、快递公司发展到46家,息县益利物流有限公司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旅游产业方面,息州森林公园被评为2017“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弯柳树德孝文化乡村游生机勃勃,息国风情园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

2019年,息县国内贸易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完成4.7亿元,同比增长6.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7.8%;金融业增加值完成9.52亿元,同比增长40.1%。全县重点服务业企业达到45家,金融机构发放住房贷款19亿元;荣获“河南省电商扶贫先进县”称号,庞湾村入选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濮公山矿山公园获批国家3A级景区,息州森林公园被评为“中国森林氧吧”,弯柳树德孝文化乡村游生机勃勃,淮水湾景区、息国风情园接待游客突破80万人次。

文化

饮食

息县人民传承焖、炖、蒸、滑、煎、炕、炸等传统烹饪技艺,“信阳菜”息县菜系,咸香味厚、食材多样、南北兼容。

面炕系列:面炕鸡、面炕羊肉、面炕青椒圈、面炕葫子汤等。

焖菜系列:气哈馍焖鸡、红焖五爪土鸡、醋焖小焦鱼。

炖菜系列:腊肉炖鳝鱼(泥鳅)、清炖牛腩、炖鱼头、炖老土鸭等。

蒸菜系列:蒸榆树叶、蒸槐花、蒸荆芥、原味蒸三样等。

滑菜系列:三菌滑牛肉、滑鱼片、滑猪肉片等。

炸菜系列:干炸焦鱼、香酥河虾、炸春卷、炸萝卜丸子等。

此外,香煎淮河大白刁鱼、铁锅鱼块、砂锅鱼块、铁锅羊三宝、溜乌鱼片等宴席菜,刷子鸡块、油酥馍、包信大饼、凹子馍卷咸鸭蛋、芝麻焦馍、松花蛋等小吃也是本地特色菜。

方言

息县方言属北方方言中江淮方言的一种。息县方言特色:平实古朴、种类繁多、兼蓄南北。如:搬坡儿——搬椅子和凳子给人坐;路坝子——有沟塘的村宅的出路;不成仙——不争气;迷瞪瓜——丢三忘四的人;眼气——羡慕;花娘——小婶子等。

艺术867次播放05:35息县嗨子戏,在演唱形式上吸收了各个剧种的唱腔|中国影像方志

息县地处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交汇之地,古为姬姓封国。息县民间文化有:板凳龙、嗨子戏、淮河排、皮影、地灯、花伞旱船等。

嗨子戏,又名“花篮戏”,当地人称“浪当妖”,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大约有200年的历史,是息县的传统地方戏。

旱船,始传于明清年间,以舞为主、说唱为辅,是一种民间文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旱船出现在濮公山庙会、张陶乡、包信镇的乡会和正月十五等民俗节日期间。

民间文艺

息县民间文艺丰富多彩,主要有舞蹈类的板凳龙、九连环等,戏曲类的大鼓书、嗨子戏、地灯戏等,表演类的皮影戏、花伞、舞旱船等,美术类的烙画、剪纸等,手工类的虎头鞋等。 

(1)板凳龙

“板凳龙”始于清朝道光年间,是河南省独有的一个舞种,在民间广为流传。“板凳龙”就是在一条家用长板凳上扎制一条龙,每条龙由3人舞动,即一条板凳三条腿(龙头两条龙尾一条),二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一般情况少则两条,多则七条或几十条龙(含七条,即七色龙,每一条一种颜色,包括红、黄、蓝、白、黑、青、紫)一起舞。“板凳龙”曾被评为中国文化艺术学科重点科研项目一等奖,并被编入河南省卷。 

(2)嗨子戏

因其唱腔多以“嗨”字起音,故称嗨子戏。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记载:陈湖嗨子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距今约200年,是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和娱乐活动中独创的精神产品。陈湖嗨子戏的唱词通俗易懂,语言生活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行当分生、旦、净、丑,以演生旦爱情折子戏见长。唱念多用本腔,有时在部分高音区和甩腔中也用二本腔。2017年10月,陈湖嗨子戏第十代传承人陈党玉,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嗨子戏代表性传承人。  

(3)皮影戏

据传,息县皮影戏始于南宋,历史悠久、唱腔优美、语言通俗、亦真亦幻,在美术制作和打击乐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风格。《息县戏曲志》记载,民国时期,息县的皮影戏班子发展到10多班,最有名气的是1944年包信镇东大王庄农民王万清创办的皮影戏班,他们利用农闲走乡串镇表演。解放后,一直活跃在周边县区乡镇。其传统剧目《关公过江》曾参加过信阳地区1964年业余曲艺团体汇演,获得优秀奖。 

(4)烙画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息县的烙画以詹东升的烙虎为优秀代表。詹东升利用烙铁的热度,巧妙的表现手法和熟练的绘画技巧,将木版、宣纸甚至绢帛烙煳而呈现出的一种深浅不同的褐色图案,具有质朴美观的艺术特色。近年来,詹东升的烙画多次在国际国内艺术博览会上及各类艺术大展中展露风采,并吸引了国内外广大客商,被誉为“中国烙虎第一人”。 

传统文化

(1)根亲文化

息县,是中华息氏、赖氏、白氏的主要发祥地和起源地,是罗氏、付氏、朱氏、马氏的祖源地。近年来,随着全国寻根热的兴起,大批海外华人回乡寻根祭祖,根亲文化业已成为息县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中华息氏源于息县。息氏祖源出于姬姓,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后裔的姓氏之一。西周建立后,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分封姬姓息侯国,都城在今息县城西南5公里处青龙寺一带。公元前682年,楚灭息国置县。亡国后的息侯子孙缅怀故国,以国名为姓氏,称息氏。

中华赖氏源于息县。赖姓祖源出于姬姓,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后裔的姓氏之一,息县包信镇是其发源地。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分封赖子国(子爵),都城在今息县包信镇傅庄村一带。公元前538年,楚灭赖子国,迁于鄢。赖子国立国506年,传位14代,国人怀念故土,以国为氏。

中华白氏源于息县。白氏祖源出自楚国先祖芈姓,息县是其发源地。《左传》《史记》等典籍记载,公元前487年,楚国令尹子西把太子建之子胜从吴国召回,授予大夫爵位,并将其封在和吴国接壤的边境白邑,号为白公。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学者杜预,在对《左传》做注时,明确指出:“白,楚邑也,汝阴褒信县(今息县包信镇)西南有白亭。”白氏以邑为氏,白公胜是其得姓始祖。2019年10月17日“首届白公胜祭拜大典”在息县谯楼办事处何营村太子建庙圆满举行。 

(2)红色文化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息县传播。1926年底,息县建立共产党组织,领导人民大众抗租、抗税、抗捐、打击官僚豪绅,开仓放粮,救苦教难。

1927年秋,中共息县委员会建立,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息县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组织农民武装,宣传革命道理,号召群众推翻旧政权,抵抗蒋介石集团的血腥屠杀,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1928年5月,在息县包信发动周荒坡农民武装暴动,红一军攻克息县,至此,息县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30年,临河一带民众为抵抗“枪捐”举行游行示威斗争。1931年建立了息县灾民区苏维埃政府。1932年1月,在共产党人的策划下,国民党驻息部队起义。1934年2月,息县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息县红军游击队(后改为新息红军游击队)在巩固红色区域、开辟新的游击区的斗争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员周新武及其同学回到息县,组织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鲁豫野战军从息县抢渡准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息县人民积极筹集军需物资,主动修路、搭桥,以实际行动支援解放军渡准。1948年前后,全面剿灭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地方武装、土匪势力,为解放息县奠定基础。1949年2月3日,周柱臣、邵志怡等组成“息县和平解放委员会”,迎接解放军进城,息县和平解放,县民主政府成立。 

(3)文保单位

息县有不可移动文物376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8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2019年3月,息县被评为全国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鄂豫皖片区县。

古息城遗址,西周时期,1963年6月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秦楼遗址,新石器时代,1963年6月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公故城,西周时期,2006年6月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赖国故城,西周时期,2006年6月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社科院息县“五七”干校旧址,1969-1971年,2016年1月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周冢古墓,东周时期,2016年1月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民俗

息县从年初到年尾都有民俗相随。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正月初十,给石头放鞭炮,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正月十五,看灯展,小孩打灯笼,欢庆佳节;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大人、小孩都抢在这一天理发、搬家、给未婚青年订婚;三月三,到濮公山赶庙会,到寺庙上香请愿祈福;端午节,门前插艾草、炸油条、吃粽子,清早煮艾草水给孩童洗澡,祈愿驱除五毒;七月七,给心仪的人送花;八月十五,家人围在一起吃月饼赏月;重阳节登山,孝敬老人;腊月二十三日以后,家家打扫卫生,购置年货。

特产

1.息县珉玉

息县珉玉,久负盛名,早于隋朝已行开采。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九》中称:“新息县珉玉坑,在古息城东南五步,周回一百八十步,深三尺。其玉颜色洁白,堪为器物,隋朝官采用,贞观中亦令采取。其后为淮水所没。开元中,淮水东移,珉坑重出,其玉温润倍胜昔时,蔡州至今以为厥贡之首。”《新唐书·地理志》《元丰九域志》《太平寰宇记》《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河南通志》,以及历版《息县志》皆有明确记载。古珉玉坑,即在古息国遗址——青龙寺附近,系濮公山矿区范围。1982年,省地质调查三队从濮公山采样作大理岩加工试验,加工出的汉白玉、云玉、彩纹玉、烟玉、橡树玉、古香玉等样品,色淡柔和、质地致密,磨光面具有蜡状光泽,可与国内外名贵产品媲美。息县珉玉颜色洁白,手感温润细腻,可做棋子、杯子、砚、璧、阶砌、佩环等,历代文人雅士吟咏者众。2012年,息县已全面关停濮公山矿区,全力推进转型发展,规划建设濮公山矿山公园。

2.息县香稻丸

息县香稻丸是息县独特的名优产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只有在息县项店镇至夏庄镇之间的8个行政村区域内种植,才能保持其原有的香味和品质。息县香稻丸早在宋朝时就已有种植,明、清作为宫廷贡品,1914年曾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展销。《中国名食指南》《河南年鉴》、信阳《土特产调查》中均有息县香稻丸的记载。息县香稻丸不仅有其特有的香味和品质,而且有医疗保健作用。息县香稻丸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息县香稻丸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煮粥蒸饭时只需加少许,则香溢满屋,沁人心脾,诱人食欲,素有“一块稻香满坡,一撮米香满锅,一碗饭香满桌”的美誉。2004年底被国家质检总局原地标记注册(注册证号为:0000296)。现为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 香稻丸

息县香稻丸 

息县香稻丸是息县独特的名优产品,据民间传说,神农氏的小女儿路经息县夏庄南张庄时,撒下一把稻谷,当年收后,米香溢人,被一老农收藏于次年种植,得以繁衍。又相传南海观世音菩萨应西天如来佛祖之约到天庭讲学,在路过河南息县的时候打个喷嚏,结果把宝瓶中的万种之种的香米稻种打到了凡间。

息县香稻丸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产量极为有限,通常人们作为调味品(佐料)食用。息县香稻丸不仅有其特有的香味和品质,而且有医疗保健作用。息县香稻丸含有大量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E含量达到0.22毫克/100克;除此之外,还含有维生素A、B1、B2;蛋白质含量为9.44%,除含有大量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外,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其中:磷460毫克/100克、钾339.74毫克/100克、镁140.04毫克/100克、钙7.32毫克/100克。特别是硒的含量也达到0.116毫克/100克,明显高于其它稻米的含量;氨基酸总含量达到9.92%,其中:谷氨酸最高达1.72%,其次天门冬氨酸达0.91%。由于息县香稻丸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及营养元素,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改善新陈代谢,是传统滋补佳品,2004年底被国家质检总局原地标记注册(注册证号为:0000296)。 

息县香稻丸早在宋朝时就已有种植。明清息县志记载为“烷稻”,曾是宫廷贡品之一。1914年,在旧金山万国商品展赛会上,息县香稻丸博得好评。 

  • 息半夏
  • 息半夏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是息县独有的优良中药材品种,其特点是个大、色白、质坚实、粉性足,品质非常优良,药用价值很高。通过大量临床试验和药理检测,9克半息半夏的药效相当于其他产地半夏15克的药效。与其他地方的品种还有一个明显区别,即剖开块基,可见一菊花蕊。医药、医疗界对息县所产半夏极为推崇,为将其区别于另处产品,特意在半夏二字之前冠一“息”字,称为“息半夏”,以示对它的青睐。清嘉庆四年《息县志》对此亦有记载,1914年3月参展旧金山万国商品博览会,l979年版《辞海》将半夏列为息县特产。2004年11月,经国家质检总局认定,息半夏获得原产地标记的荣誉。 

息半夏

息半夏是息县独有的优良中药材品种,在二千多年前《礼记·月令篇》曾有关于半夏的药用记载。据《五十二病方》《局方》《仁斋直指方》和《金匮要略》等记载,息半夏入药能治疗咳痰喘急、肺胃虚寒、呕吐眩悸、便秘泄泻、小儿惊风等症,药物实验有镇咳、止吐、解毒等功效,外敷可止痛消肿。 

  • 优质弱筋小麦

息县地形主要为平原丘陵,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淮河作为气候的分水岭穿境而过,土壤含沙量大,有机质含量低,小麦面筋形成时间短,为全省乃至全国最适宜弱筋小麦种植的区域之一。 

息县地形主要为平原丘陵,土壤含沙量大,有机质含量低,小麦面筋形成时间短,为全省乃至全国最适宜弱筋小麦种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息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绿色高产(高质)高效创建为契机,大力推进弱筋小麦“四专”工作,创新发展弱筋(有机)小麦产业,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县、全国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有机小麦)示范县。2020年,河南省优质弱筋及酿酒专用小麦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息县召开。目前,息县是河南省最大的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

息州美食

1.朱家鸡块

朱家鸡块

朱家鸡块系祖传秘制,距今约300年历史。朱家鸡块采用独家配方制成卤汤,当天精心熬制当天制作,一次用完,保证新鲜度。朱家鸡块用料讲究,以母鸡居多,土鸡和公鸡为上乘,整鸡下卤锅,讲究火候与色泽,先大火后小火,有八成或八成半熟即可出锅。出锅后将蜂蜜调制的色料刷上,上色后再入锅浸两分钟,这样把味道全渗透进肉里,香味扑鼻,色泽金黄,味道独特。 

2.面炕鸡

面炕鸡

面炕鸡是息县的传统宴客菜,地域色彩极其浓郁。面炕鸡分干炕和油炕,鸡块用盐和花椒粉腌制入味,外面裹一层鸡蛋和红薯粉糊,煎后将香味锁在里面,虽经炖制也不会完全散出。面炕鸡的特点香而不腻、鸡肉嫩滑、老少皆宜,面汤的香味更是十足。 

3.油酥馍

油酥馍

息县“油酥馍”又名“油酥火烧”,相传始于明代,距今已400余年。作为豫南饮食文化的一种象征,息县“油酥馍”以其制作工艺独特、操作方法古老、风味别具一格而驰名中原,系风味小吃中的佳品。1980年河南省首届名菜、名点、风味小吃展销大会,息县油酥馍在此次评比中名列前茅,1983年入选《中国名食指南》一书。油酥馍以面粉为主料,掺和生猪油、香油、葱花、食盐等佐料,手工擀制,用铁鏊烙制加温火烘烤而成。其制作工艺独特,操作方法古老,风味别具一格。现为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4.包信大饼

包信大饼

包信大饼是烧饼的一种,因发源于包信,饼如盘子大小,比巴掌般的烧饼大而得名。采用猪的后腿肉和优质大葱,配合多种香料调制成馅,面粉用本地所产的弱筋小麦,经过发酵而成。包信大饼的制作程序简单,但是很讲究。先是调馅,再是和面,做坯子,擀开,抹馅,卷起来,再擀开,然后上锅。熟了的大饼外焦里嫩,色呈金黄。又酥又脆,香味扑鼻。包信大饼现为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交通

综述

息县处于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的三角核心地带,息县北距郑州市358公里,东距合肥市287公里,南距武汉市254公里,地处南北陆地和淮河东西水路要冲,处于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的三角核心地带。北京—广州公路(国道G106)、230国道(G230)和省道S336、S337纵横交错,宁西铁路横穿东西,大庆—广州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息邢高速建成投用,淮河长陵港即将通航,安罗高速、濮潢铁路、通用机场、淮河息县港等项目正规划实施,现有高速出口5个、火车站1个。

谯楼夜景

铁路

宁西铁路息县境13.04公里,在曹黄林镇何小庄村建客货三等站一个(县级站)。

公路

公路总里程4630公里,公路密度约125公里/百平方公里。大广、息淮2条高速公路76.02公里,在建息邢高速公路27.1公里,即将开工建设安罗高速公路5.35公里。干线公路总里程174.2公里。

水运

淮河息县闾河口港区工程建设投资约4.6亿元,设计10个500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300万吨,岸线长度785米,计划于2019年12月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

公共交通

全县有一级客运站1个,营运客车754辆(含出租车362辆),开通各类客运班线145条(含公交线路16条),全县建制村通车率100%。

社会

息县大力推进教育、交通、卫生、文化“四大振兴”工程,谱写了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美好息县的新篇章。息县持续提升息夫人文化园、刘邓大军渡淮纪念场馆、马援广场等文化场馆配套设施,全面升级新华书店建设;完成息国故城、赖国故城国保单位申报调查工作,编纂出版新版《息县志》,整理点校嘉庆版《息县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得到强化。截至2017年底,息县建成10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1个乡镇(办事处)建有文化站,建成农家书屋365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底,息县建成10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1个乡镇(办事处)建有文化站,建成农家书屋365家。 

截至2019年末,息县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36个,建成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息夫人纪念馆、影剧院、息州书屋等文化设施,开工建设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在18个乡镇(办事处)建有文化站,共建成农家书屋336家。

教育

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县一园、二园等幼儿园61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6万个;新建县八小、九小、十小、十一小、新一中、新一小等义务教育学校18所,改扩建中小学校295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2万个,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验收;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中,新建二高综合教学楼,新增高中教育学位1.3万个。其中,华师附属息县高中高一校区项目,占地137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由荣获“鲁班奖”的企业承建,历时短短150天即建成投用,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息县速度”。截至2019年末,息县共有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18718人;职业高中(中专)2所,在校学生6703人;初中38所(含民办7所),在校学生44692人;小学140所(含民办13所)、教学点157个,在校学生8594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9人;幼儿园95所,在园幼儿38671人(含附设班)。同时,信阳师范学院与息县开展“校地合作”,共建信阳师范学院淮河校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056亩,招生规模10000人。计划2020年秋季开始招生。

截至2017年末,息县共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14775人;职业高中(中专)2所,在校学生2996人;初中35所(含民办5所),在校学生37993人;小学145所(含民办20所)、教学点161个,在校学生8947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51人;幼儿园76所,在园幼儿35125人(含附设班)。

党校

中共息县县委党校

大学教育

信阳师范学院淮河校区

息县东岳五七干校旧址

高中教育

息县高中(筹)

职业教育

息县职业高中

息县卫生学校

特殊教育

息县特殊教育学校

体校

息县业余体校

科技

截至2017年年底,息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市级星创天地1家。其中2017年申请专利80件,授权专利52件,发明专利拥有量8件。

截至2019年末,息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2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市级星创天地1家。2019年申请专利10件、授权专利10件。

卫生

截至2017年年底,息县共有卫生机构40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个,妇幼保健服务中心1个,疾控中心(防疫站)1个,民营医院8所。近年来,息县深入推进以支付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购买按病种付费项目增至420种,基本涵盖了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医改经验被国务院医改办刊发推介,荣获“河南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称号。

截至2019年末,息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34个,卫生技术人员3573人,病床床位2769张。近年来,息县加大财政投入和专业人才招才引智力度,县级医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乡镇卫生院按照标准化建设进行完善,维修升级标准化村卫生室,县乡村卫生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息县作为河南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通过综合支付制度改革、健康签约服务、分级诊疗以及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建设等多项制度改革联动,走出了一条属于息县特色的、县域医改之路,医改成果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奖励。2020年4月10日,息县作为先进县区代表在全省卫生健康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社会保障

截至2016年末,息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24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5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89.46万人,参合率达98%。2016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825万元,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3284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8952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8475人。 

截至2019年末,息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62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60.65万人;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0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94.89万人,参保率达98%;2019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327万元,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9707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1226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9608人;发放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121.2万元,享受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人数108人。

旅游

濮公山

息县境内有息国故城遗址、秦楼遗址、赖国故城遗址、五七干校遗址等数十处省、地、县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有淮河及其支流孕育的的河流生态带,有苏轼笔下的“东南第一峰”濮公山,兼有丰富的农牧渔产品。

主要景点有息州森林公园、濮公山矿山公园、淮河国家湿地公园、刘邓大军渡淮纪念场馆、赖氏文化园、月儿湾休闲生态观光园、传统古村落庞湾、息国风情园等。

息县依托独特的濮山淮水文化、古县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自然文化资源,已在城市规划区内分别打造出单体面积超过2000亩的息州森林公园、龙湖公园,正在积极谋划打造濮公山、庞湾、桃花岛、大熊猫研学基地等景区。各景区建成后将全面构筑起多节点、多景点、体系化的淮河游览区,从而在淮河流域第一个叫响淮河文化品牌。 

1.息州森林公园

息州森林公园是在原国有息县林场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省级森林公园。公园占地约2000亩,在原林场杉树林景观带基础上,持续进行人文项目植入和体系化园林打造,深度融入历史文化元素,由景观绿化、照明、马援广场、息夫人文化园、百竹园、桃花园、茶室、景观大道、健身步道、饮马湖、五福山、岭南游园及停车场等景观和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组成。2017年12月,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息州森林公园2017“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称号。2018年12月,息州森林公园通过国家3A级风景区验收,正式成为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2019年,被评为“中国森林氧吧”。 

2.龙湖公园

公园建设范围北至春耕大道、南至求索路、西至秀水路、东至紫云路,南北长约5000米,东西宽约140-1000米,占地面积约5000亩(其中水域面积3000亩、景观绿化面积2000亩)。公园景观格局规划为“一湖、两岸、四区、十四园、二十八景”。目前,公园已成为县城重要的生态景观廊道和“中央生态绿洲” 

3.濮公山矿山公园

濮公山又名浮光山,系大别山余脉。位于河南省息县城区淮河南岸,主峰149.3米。濮公山苍松挺拔,巨石突兀,残崖断壁,云蒸霞蔚,四季鸟语花香,被北宋大学士苏东坡誉为“东南第一峰”。2012年以来,息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濮公山矿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全力打造集矿山展示、地质科普、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示范、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和生态养生于一体的景区公园。现已建成天池、不老泉、滴水洞、拱翠亭、东坡亭、赛诗台、祖师庙、桃花谷、玻璃栈道、将军广场、人民公社、东南第一峰、地质博物馆等10多个景点对外开放,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4.淮河国家湿地公园

息县淮河国家湿地公园主要包括息县境内的淮河段、淮河故道及其周边缓冲区域。湿地公园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以淮河和淮河故道为主体,贯穿于淮河岸边风光自然的田园景观,有水域宽广的自然水面,有鹭鸟翔集的滩涂草地,有两岸茂密的森林和河中靓丽的小岛,营造并组合而成复合生态系统和不同的景观风貌。 

5.息县渡淮大桥

息县渡淮大桥位于息县水文站上游40米处,大桥主桥长1590米,桥梁连接线2414米,桥面宽度21-24米,采用双向四车道,净宽16-19米,景观设计双向2.5米人行道。该桥梁于2017年2月进场开工建设,已于2020年1月1日正式通车,是建国以来全省农村公路项目里程最长的桥梁,是我县打造淮河生态廊道的重要交通支撑,同时也是我县实施交通振兴工程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项目。 

6.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

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属于国家、省、市规划的十三五重大水利项目,是全国重点水利扶贫项目和2019年重点推进的12个水利项目、全省2019年“四水同治”十大水利工程,同时也是息县建设“四水同治”示范县的核心工程。该工程以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为主,项目区涉及息县、淮滨和潢川三县,工程已于2019年9月28日开工奠基,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项目实施后,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受益人口达126万人(贫困人口数为9.3万人),年平均经济效益5.9亿元。 

7.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

刘邓大军渡淮纪念场馆包括渡淮纪念广场、水景广场、休闲广场、渡淮纪念碑、主题雕塑群、浮雕历史墙、花园绿地、烈士陵园等。场馆总用地面积约75亩,建设用地总面积约68.2亩。其中,纪念广场主体建筑为刘邓大军渡淮纪念碑,文化广场主体建筑为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该纪念馆是一个集纪念、旅游、文化展示、生态景观、休闲游憩于一体,红色文化与息县历史人文相融合的重要场馆。2018年被评为国家3A级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8.庞湾村淮水湾景区

庞湾村位于息县西南淮河迂曲处,北侧与濮公山隔淮相望,风景秀丽,杨柳依依,吸引白鹭、大雁等珍稀鸟类常年栖息于此。

近年来,庞湾村引入专业公司共同建设“宜居村寨、美丽乡村”,并采用淮南民居建筑风格实施“思乡民宿”项目,正积极打造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家体验、生态养老、乡村民宿为一体的生态观光旅游示范园。淮水湾景区就位于传统古村落庞湾村,景区项目丰富多彩,内含四季花海、游客服务中心、农耕文化体验园、欢乐世界主题乐园、特色小吃街、轨道观光小火车、玻璃桥等。

616次播放02:11息县公交旅游专线一日游

代表人物

马援、息夫人、李若星、顿福之、于文彬、周柱臣、廖政国、陈希成、张铭、隐剑、赵浩生、朱超(晟晗)、柳兰芳、廖进平、周孟策、谷正芳、刘英才、黎原、孟瑾、周达吾、夏述唐。

获得荣誉

中国最具特色旅游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金融生态文明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中国最佳和谐安定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色农业示范县

截至2017年,息县连续九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2017年,息县荣获“河南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称号。 

2019年1月3日,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3]

2019年5月7日,息县获国务院2018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督查激励支持,获奖励500万元。 

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4]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5月5日,息县获国务院2019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督查激励支持,奖励1000万元。[5]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