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娘戏,亦名“牛戏”,地方剧种。是由奉牛祭神的歌舞形式发展起来的一种戏曲,约有近200年历史,流行于桂东南的岑溪县及其边邻地区。 

艺术形式简单,以“单牌子”演唱民间传说故事,有唱有白,以唱为主。唱词以三字句、七字句为主。打击乐伴奏,无严格的表演程式、无完整剧本,无布景,解放后,增加了弦乐器伴奏。

中文名

牛娘戏

别名

牛戏

发源地

岑溪市

文化价值

娱乐性很强

概念

地方剧种

流行地区

桂东南的岑溪县及其边邻地区

简介

牛娘戏主要流传于桂东南地区,这与其在演唱时使用的粤语语系的桂东南地区白话方言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以唱为主的牛娘戏,在多是以四三结构的七字句的唱词上做到了符合中国诗歌平仄规律,做到了唱起来字正腔圆,通俗易懂。牛娘戏的唱腔一般为四平调,没有音乐?一韵到底,不分角色行当,男女同腔。因此除了生、旦主角外,演员们串角是普遍存在的。

特色

牛娘戏的演出剧目相当丰富,据粗略统计,传统剧目有340多个。代表剧目有《春色太平歌》、《陈世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统剧目题材多为才子佳人的故事。或者是表现劳动人民对受苦受难的被剥削者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反抗。

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牛娘文艺工作者不断给牛娘戏注入新鲜血液。现代牛娘戏的音乐曲调融汇吸收了粤剧、采茶、鹿儿、南音等剧种的音乐,最常用的有“山水调”、“采茶调”,增加了唱腔表现的多样化。为了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现代牛娘戏器乐伴奏音乐的表现多样化也得到了增加,其中,二胡、高胡、中胡、南胡、月琴、大提琴、笛子等乐器出现在牛娘戏的舞台上。现代牛娘戏的剧目有101本左右,有《鸡笼》、《酒不醉人》、《亲家》等优秀剧目。现代剧目中多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歌颂好人好事,批判旧思想、旧风俗。传统牛娘戏的曲调、唱词及演出风格的特点依旧被现代牛娘戏沿用,但是现代牛娘表现手法更加灵活,对白比传统牛娘戏多,内容更加生活化,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剧中人物贴近生活,不受传统牛娘戏角色的限制。

现代牛娘戏的出现,离不开传统牛娘戏,没有现代牛娘戏,牛娘戏就谈不上改革和发展。

传统牛娘戏和现代牛娘戏是岑溪牛娘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般把专门表演传统牛娘戏的剧团,戏班,称为传统牛娘剧团。岑溪牛娘剧团目前是以粤剧团为主的多功能剧团。

岑溪牛娘戏在政府的重视下?2007年被列入了第一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岑溪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问题

传统牛娘戏和现代牛娘戏能否得到传承和发展,能否做到比翼双飞?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牛娘戏的发展,必须要有载体。如果牛娘戏没有载体,那又谈何传承和发展。剧团,戏班,是牛娘戏的主要载体。它是牛娘戏的晴雨表。剧团,戏班,发展的好坏,关系到牛娘戏的生存和发展。

分布地区

目前表演传统牛娘戏的都是活跃在岑溪各个乡镇,自负盈亏的民间戏班,共有16个。主要集中在南渡、马路、糯洞等8个镇,知名的戏班有9个。岑溪牛娘剧团是岑溪唯一一个表演现代牛娘戏的剧团。剧团成立于2010年,由岑溪粤剧团组建,得到政府的正式承认。

爆肚

牛娘戏的一大特色就是“爆肚”。所谓“爆肚”,就是演员们在演出时的唱词和道白工整对仗,押韵,朗朗上口,并且是即兴演出。牛娘戏的传统乐器主要是鼓、钹、锣三种,演员唱完上下两句后即打一次击乐。

舞春牛

牛娘戏是在当地民间歌舞“舞春牛”基础上衍变而成。每逢春节前后,当地群众自发开展迎春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舞春牛”是活动的中心。“舞春牛”由二至四人拉着一个披上画有图案的彩布装扮的牛形,至各家各户拜贺新春。边舞边唱。牛娘戏的特色

最初只唱些祷祝之词,由一人主唱,二至三人帮腔伴舞,有时有些即兴的表演。后来,渐次向娱乐方向发展,演唱内容不仅限于祈神祝愿,还编演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生活片段,一般是表现农事劳动过程,如耕田、播种、插田等,称为“插戏”,开始由歌舞向戏剧形态发展,但“舞春牛”或“插戏”的演出,都离不开牛公、牛婆两个角色,后来“插戏”成分不断扩大,终至脱离“舞春色”而独立进行。

历史

据口碑资料:清乾嘉年间艺人梁丽堂、李世钊等把一些佛经故事和广东传入的木鱼、南音唱本改编演出,并建立了梁丽堂班。这是最早的牛娘戏班。以后又逐渐有过不少班社。光绪末年(1908年),由莫华钊组建的集庆堂班,是最有影响的戏班,该戏班的著名艺人莫玉芳(人称“玉姐”)在演出时吸收了民歌小调,丰富了牛娘戏的音乐。20年代以后,有广东粤班演员来到岑溪,加入了集庆堂班,便将广戏的演艺传授给牛娘戏演员,牛娘戏吸收了广戏的表演程式及服饰装扮,向更成熟阶段发展。至40年代,因当局禁赌,戏班演出受到很大影响。解放以后,牛娘戏得到恢复和发展,60年代以后建立了专业性剧团,并创编了一些现代题材的新剧目,其演出影响日渐扩大。

唱腔

娘戏牛唱腔为联曲体制,有[采茶调]、 [春牛调]、[贺年调]等少数几个唱腔和简单的锣鼓过门。从70年代始,岑溪县文艺队在创作演出新剧目的同时,对其音乐不断改进和创新,将原来民歌体单句式的唱腔改为上下句演唱。主要唱腔是[牛娘调],句式多为七字句,少量的为五字、十字或长短句结构,常用的“罗”、“呀”、“你”、“个”、“都”、“道”、“又”等衬词,并无明确含义,只是演员的演唱习惯,但显得较为口语化。70年代经唱腔改革,除保留上句末尾加“罗”字外,其它衬词全部取消。原来只用锣鼓伴奏以掌握节奏,烘托气氛。后来借鉴粤剧增加了大笛、横笛、二胡等,70年代增加了高、低音二胡及大、小提琴、三弦及手风琴等。乐队也从3人变为大乐队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