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荣甫,男,生于1912年,北京人,著名曲艺、曲剧两栖演员。14岁拜果万林为师,又师从阿铁山,学唱单弦、拆唱八角鼓、时调小曲等曲艺演唱艺术,擅唱单弦《金山寺》、《闹花堂》、《翠屏山》等。

顾荣甫嗓音沙哑醇厚,咬字清晰有力,以擅演说唱体的唱段而见长,韵味古朴苍凉,表演富于创造性,说逗俱佳,尤其善于发托卖像,风格滑稽自然。晚年罹患中风后仍致力于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并参与挖掘录制了大量传统曲艺资料,为曲艺传承做出了贡献。[1]

1989年8月中旬,以77岁高龄去世。

中文名

顾荣甫

外文名

Rongfu Gu

性别

民族

汉族

职业

著名曲艺、曲剧两栖演员

代表作品

《金山寺》、《闹花堂》、《翠屏山》

基本资料

图片

姓名:顾荣甫

性别:

生日:

星座:

籍贯:

身高:

血型:

个人概述

喜好:

专长:

习惯:

其他:

个人影响

著名曲艺、曲剧两栖演员

人物评价

著名曲艺、曲剧两栖演员顾荣甫先生,1989年8月中旬,以77岁高龄去世。追悼会上,有幅挽联:“继承拆唱称圣手,禄景、金定成绝响;创演曲剧为名家,锡彤、寿峰树楷模。”这幅联,正好概括了顾先生毕生的艺术。

(一)

拆唱,全名“拆唱八角鼓”。是属于单弦牌子曲的一种。单弦,也叫“八角鼓”,是一人演唱,一人弹弦伴奏。伴奏者除弹弦外,还要为演唱者“接腿儿”。接腿儿,就是演唱者唱到句尾,由弹弦者接下上唱。比如唱“太平年”曲牌,句尾要唱“太平年”仨字。弹者接下去唱,再唱“年太平”仨字;唱“金钱莲花落”曲牌,句尾要唱“一朵老莲花”。弹者接下去唱,再唱“一朵莲花落”。拆唱八角鼓,则是唱者、弹者两个人把一段词儿拆开来唱。唱者担任一个角色,弹者也担任一个角色。不同的是,唱者要化妆,弹者不化妆。

拆唱八角鼓的老一辈演员,在顾荣甫之前的有果万林、金小山等几位。顾荣甫拜果万林先生为师,后来也以拆唱闻名。顾老的多年搭挡,是如今健在的尹福来先生。顾、尹二位,一唱一弹,可谓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拆唱不同于单弦还在于唱出来滑稽,给人极强的幽默感,具有喜剧特色。顾、尹二位的拿手段子很多,最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要属《小上坟》和《劈牌招亲》。唱《小上坟》的时候,顾老分担的是刘禄景这个人物。他按京剧刘禄景的扮相,头戴圓翅纱帽,身着红色短官衣,戴着三绺(胡子),举止,念白都仿照京剧,而唱腔是单弦牌子曲,声音、语气方面让人觉得滑稽,看后令人捧腹。《劈牌招亲》,是刘金定与高君保的故事,京剧这出戏也叫《双锁山》。不过京剧里的刘金定一角由刀马旦扮演,俊秀、英武,顾老改为彩旦式的人物,用白粉抹脸,两额涂红,从化妆上便惹人发笑。

(二)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一些过去唱单场的曲艺演员,自行组织起来,建立“群艺社”,以前门箭楼为根据地。箭楼上的“大众游艺社”便是演出场所。

前门箭楼,是从曲艺往曲剧过渡,直到创成的地方。可以说是曲剧的发祥地。顾、尹二位和曹宝禄、关学曾、孙砚琴等几位,是创演曲剧的重要人物。大家以事业为重、以社为家,每天清早就在这里聚齐,或排练,或演出,直到入夜才回家。那时生活困苦,多数人都是从家里带窝头、咸菜,在箭楼上烧些开水,便算做有菜有汤的一日三餐了。

创演曲剧,顾先生是积极分子。他肯动脑筋、有闯劲儿。所擅长的拆唱八角鼓跟戏接近,演唱起来轻车熟路。刚刚由曲艺往戏上发展时,我们演的《四劝》、《新探亲》、《大家喜欢》等,只要有他参加,演出效果都很强烈。在《新探亲》里,他扮演乡下妈妈,脑袋上梳鬏儿,身上穿粗布大襟的小褂,抿裤腰系腿带的裤子,脚登纳底尖口鞋,行走起来模仿由缠足而来的放足脚步,站立时上身微向前探,双手合拢于胸口下边,活现一幅农村老年年妇女的形象。曲剧由老舍先生定名后,头一出戏是《柳树井》,他跟孙砚琴两位分别在戏里扮演恶婆婆和刁大姑(刺儿菜),也给观众留下了久久不忘的印象。他吸取《新探亲》中的演法,减去了初开眼界,看什么都新鲜的表演和农村人的淳朴劲儿,代之以蛮横、狠毒,同样有幽默感,不过让人在笑声里产生对人物的憎恨。

曲剧的音乐基础是单弦牌子曲,表演基础则是拆唱八角鼓。顾先生之所以成为极有才能的曲剧演员由于他有拆唱的底子。

(三)

从《新探亲》、《柳树井》来看,顾先生是极好的彩旦,属于丑行演员。实际上他是善于刻画多种人物的性格演员。在《罗汉钱》里,他扮演主人公小飞蛾的丈夫张木匠,他扮出来的形象、气质,让观众承认确确实实是个木匠。

十分难演,却被他演得十分成功的,要算《杨乃武与小白菜》里纵容儿子作恶、包庇儿子逃罪的县官刘锡彤和《啼笑因缘》里,耍把式卖艺、好打不平的武术师关寿峰。他把这一反一正两个人物的身份掌握住了,又仔细地体会了人物的心情。刘锡彤既有对法的了解,清楚地知道执法犯法罪过非轻,又有对儿子的溺爱和对老婆的惧怕心理,表现出来是半推半就,无可奈何。关寿峰清白、刚强,感情上既对沈风喜同情,又对她屈从受辱不满,对军阀刘将军则是无比痛恨。顾先生表现这两个人物不是单一的、概念化的,使人感觉出真实、丰满、有血有肉。做为曲艺演员能把人物演得活灵活现并达到一定的思想感情深度,实在难得。

文化界许多名家看了顾荣甫演的人物,俱点头称道。京剧大师荀慧生、马连良二位都说:荣甫演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个个深入人心。这是头脑里没有行当限制的好处。这全在于吃透了人物,这一点京剧演员不易做到。老舍先生对他的表演多次赞扬说:“把人物全演出来了,没挑儿!”

(四)

顾荣甫出身贫苦人家,在旧社会演唱,只能勉强糊口,别的什么也顾不上。北京解放时,他年近四十岁,仍是孑然一身,出此得了个外号叫“顾不了”。解放后当家作主,生活不断改善,他对党和政府非常热爱。曲剧创成后,北京市政府为了发展这个填补北京地方戏空白的新剧种.把前门外大栅栏广德楼剧场的基址拨出建立前门小剧场,作为曲剧排练、演出之所。我们全体演员在这儿轮流为建筑工人打下手、当小工。顾先生更主动,自愿每天晚上值夜班。在值夜班时仍然不肯闲着,把场地清理出来。为第二天干活儿做好准备。

一天夜晚,他正在备料,忽然瞧见对面的大观楼电影院里冒烟,隐约看到火苗。他砸开大门,叫醒值班人,一面报告火警,一面呼唤四邻起来救火、防火,使大观楼的火势得到控制,没有波及邻舍。为这事他受到有关部门的表扬。

前门小剧场建成,他便是以团为家、以场为家了。每当演出没有他的角色时,他就到剧场内卖茶水。

顾荣甫老先生去世了。在曲剧中,他的弟子王凤朝,也以善演善唱知名。演《箭杆河边》时,曾获“活二赖子”之称,深得他的真传。但总的来说,他的去世,是曲艺、曲剧事业上的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