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肚是牛胃的瓣胃部分,也称百叶肚,俗称牛百叶。毛肚分两种,吃饲料长大的牛百叶发黄,吃粮食庄稼长大的牛百叶发黑。白色的牛百叶是漂过的,属于冷冻食品。

毛肚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元素。

中文名

毛肚

外文名

Mao Du

别名

百叶肚

使用方法

蒸,煮,炒

生物学名

瓣胃

俗称

牛百叶

食谱

川汁毛肚、酸辣牛百叶等

分类

吃饲料长大的毛肚和吃粮食庄稼长大的毛肚

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肪、钙、磷

概况

毛肚是牛胃的瓣胃部分,牛是复胃反刍动物,有瘤胃(rumen)、网胃(eticulum)、瓣胃(omnsum)和皱胃(aboma-sumSortruestomach)4个胃室。[2]瓣胃的胃壁内层褶皱形成上百片叶片,且排列类似百叶窗,故瓣胃又称百叶肚,毛肚又称牛百叶。瓣胃的胃壁由内至外是粘膜层粘膜下组织层、肌膜层和浆膜层,其中肌膜层最为发达,由内环行肌和外纵行肌两层平滑肌组成,该层是毛肚的主要食用部分。

毛肚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元素。其性味甘平,色泽洁白、口感脆爽、易于消化;具有补益脾胃、补气养血、补虚益精、消渴、风眩等功效;适于病后虚赢、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脾胃薄弱之人食用内。我国商周时期就有食用毛肚的记载,宫廷御膳“五齑"中的“脾析”就是以毛肚为原料的一种酱料。

毛肚是牛的副产品之一,虽然有不少如“爆肚”之类的传统名菜,但销量一直较低,屠宰场通常将其作为废弃物处理。自1980年重庆毛肚火锅兴起以来,毛肚销量逐年增加,20世纪80年代后期重庆地区已经供不应求,但1993年时全国范围仍然供大于求。随着火锅的普及和收入的增加,毛肚销量继续递增,2002年时全国消费毛肚30万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厂家开始从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等国家进口毛肚。毛肚在国外不是主要食材,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国外处理动物副产品的方式主要是将其加工成香肠、肉饼等重组型肉制品。各种动物副产品的可加工性目前用美国的“乔治亚评价体系"(GeorgiaSystem)来判定,毛肚由于粘接度值和色度值的评分很低,很少作为重组肉制品的原料,国外处理毛肚的方式主要是丢弃或出口到我国。

目前我国的毛肚消费主要是以重庆火锅为代表的涮烫类菜品。

由于江边是屠宰牛羊的场所,各种内脏既营养又便宜,其中毛肚稍加涮烫就能产生脆嫩化渣的极佳口感,大受穷苦纤夫欢迎,于是成为当时火锅的主要食材,至今仍是川渝火锅中销量最大的菜品之一网。毛肚除了作涮烫菜品之外,也有烧、炖、卤、凉拌等做法,还可以加工为方便食品,吴红棉等进行了毛肚软罐头的相关研究。

加工工艺

将牛瓣臂的百叶部分切下洗净,此为鲜毛肚;将鲜毛肚用70°C热水处理5min,再清洗至去净黑膜,然后脱水,用高温蒸煮方法脱水的称为千毛肚,用盐溃方法脱水的称为盐渍毛肚;将干毛肚/盐渍毛肚预冷至中心温度7°C以下,包装后冷冻至中心温度-159°C,此为冷冻干毛肚;将冻干毛肚冷藏运输至发制车间涨发,此为涨发毛肚;将涨发毛肚切块或包装,即为毛肚商品,经涮烫等处理后即可食用;该工艺的关键部分是毛肚的去黑膜、脱水干制和涨发。

毛肚去黑膜

瓣胃的内表面是粘膜层的粘膜上皮,该组织呈黑色、细胞角质化且乳突较多网,直接影响食用品质,因此必须去除。去黑膜的方法有热水处理法、NaOH处理法,生石灰处理法、乳酸处理法和柠檬酸处理法等。

毛肚的干制

干制原本是使原料含水量降低、体积缩小、重量减轻,便于贮藏和运输,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干制后的毛肚再经过涨发,与未经干制的鲜毛肚相比,各项感官评定指标都有较大提高。[3]通过对3种状态的毛肚在色泽组织结构、气味和口感方面比较,发现涨发毛肚有其明显的优势。

干制的方法有盐渍法和蒸煮法,我国内蒙、贵州、河南、新疆等地的毛肚多用盐渍法,进口毛肚多用蒸煮法。干制后的毛肚具有以下特点:由于大量失水变得干瘪老硬;化学成份和营养基本不变,仍具食用价值;脱水并非完全彻底香鲜味大大减少,但仍有存留。干制后的毛肚必须尽快进行冷冻处理,在涨发之前都应于低温下保存,避免腐败变质。

毛肚的涨发

涨发是用各种手段使干料的化学组成和质地尽量恢复到鲜活状态的过程。涨发对毛肚的影响如下:改变蛋白质的结构特性,从而增加嫩度和产生“脆嫩化渣”的口感。恢复甚至增加毛肚含水量,促进“脆嫩化渣”口感的产生,并通过持水增重从而增加经济效益。除去腥臊气味和杂质,符合食品安全

涨发方法有水发油发、盐发、火发、碱发、蒸发、硼砂发等网,针对各种干料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肉皮、鱿鱼、墨鱼用碱发,干贝用黄酒加水发,海参、木耳、口蘑用水发,蹄筋可用油发、盐发等。毛肚的涨发方法有水发、碱发和酶发。

涨发

水发

水发又称水渗透扩散涨发法,是将干料置于水中,通过水分子的自然渗透和扩散,进入干料组织的细胞间和细胞内,使干料恢复新鲜状态的方法。水发分为冷水发和热水发,其中冷水发又分为浸发和漂发,热水发分为泡发煮发、焖发和蒸发。

生物体内的水可分为较易脱除的自由水和不易脱除的结合水,自由水含量较高的原料脱水容易,吸水复原也较容易,反之亦然。水发适用于脱水较易的原料,如木耳、蘑菇、黄花菜、海参等。毛肚由于表面脂质层的存在,水发耗时较久,容易腐败,因此运用较少。

碱发

碱发是将干料经水浸回软、碱液处理、保洗脱赃,使其恢复新鲜状态的方法,适用于部分动物性原料(毛肚、蹄筋、鱿鱼、墨鱼等)。这些干料的表面有一层脂质膜,水很难通过这层膜渗透到干料内部,而碱的腐蚀性和脱脂性可以破坏该膜,促进水分渗透,达到涨发目的,因此碱发时间比水发大大缩短,出品率也有相应提高。

由于碱的水解、皂化等反应,破坏干科表面的脂质膜,使水能与干料表层细胞接触,且碱能使细胞间的脂蛋白分解,增大细胞间空隙,便于碱和水扩散到内层细胞。

碱发中使用的碱液有Na2CO3溶液(生碱水).Na2CO3和Ca(OH)2混合溶液(熟碱水).NaOH溶液(火碱水、烧碱水)和NaHCO3溶液(食粉水)。生碱水中的Na2CO3可水解生成NaOH,熟碱水中的Na2CO3和Ca(OH)2反应可生成NaOH和CaCO3,它们与直接使用NaOH溶液的效果是相同的。NaHCO3,的碱发机制与NaOH类似,但它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让肌肉组织膨胀,可增强碱发效果。

碱发的优点是处理时间短、水分含量高、持水性好、口感突出,缺点是营养部分破坏、保存时间短、涮烫时间稍长则口感变化较大。综合各项因素,碱发目前仍然是毛肚涨发的主要手段。

酶发

酶发又称“酶法安全嫩化法”,通过酶液处理保水剂处理、清洗包装使毛肚恢复新鲜状态。该法于2000年由德庄集团与西南农业大学合作研发,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酶液处理时以蛋白酶为主。因为毛肚组织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且酶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蛋白质结构特性,达到吸水涨发脆嫩化渣的效果。在食品工业中运用较广泛的蛋白酶有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无花果蛋白酶,其中木瓜蛋白酶由于热稳定性高而具有较大的优势。蛋白酶把毛肚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进行适当分解,使氨基酸之间的连接键部分断裂,破坏蛋白质结构,使水进入细胞间和细胞内,达到吸水复原的目的,同时由于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发生了改变,可以产生“脆嫩化渣”的口感。

质量鉴别

目前碱发和酶发在毛肚生产中都有使用,但生产工艺没有统一规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生产者违法添

加甲醛、双氧水等添加剂或者使用工业级的碱进行水发,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选购毛肚时要注意,特别白的毛肚是用双氧水、甲醛泡制三四天才变成白色的。[1]有些不法商贩在制作水发产品时,先用工业烧碱浸泡,以增加体积和重量,然后按比例加入甲醛、双氧水,稳固体积与重量,并使其保持表面新鲜和色泽。用工业烧碱泡制的毛肚个体饱满,非常水灵,使用甲醛可使毛肚吃起来更脆,口感好。长期食用被这些有毒物质浸泡的毛肚,将会患上胃溃疡等疾病,严重时可致癌。

如果毛肚非常白,超过其应有的白色,而且体积肥大,应避免购买。用甲醛泡发的毛肚,会失去原有的特征,手一捏毛肚很容易碎,加热后迅速萎缩,应避免食用。

还可在小玻璃杯中加入少许毛肚,用水浸泡,然后夹出毛肚,倾斜玻璃杯,沿杯壁小心加入少许浓硫酸,使液体分成两层,不要混合。如果在液面交界处出现紫色环,证明毛肚中掺有甲醛。

食谱

川汁毛肚

材料:

毛肚300克,火锅调料、油菜、味精、盐、鸡粉、料酒、辣椒粉、花生油、辣椒油、葱各适量。

做法:

1、将毛肚洗净切长条,油菜洗净待用。

2、香葱切末,油菜焯水过凉后围深盘四周,毛肚焯水。

3、锅烧热油,下入葱花、火锅料炒香,烹入料酒、鲜汤烧开,调味,倒入毛肚,勾薄芡,倒入盘中,撒上辣椒粉、香葱,烧热辣椒油,浇在菜上即可。

酸辣牛百叶

白、绿相间,入口脆嫩,鲜香微有酸辣。

材料:

主料:牛肚100克,调料:香菜50克,植物油10克,香油1克,味精1克,胡椒粉1克,辣椒(红,尖,干)5克,大葱3克,姜2克,白皮大蒜2克,八角2克,豌豆淀粉5克。

做法:

1.牛百叶泡洗干净后,放入开水锅内,加入葱段、姜片、大料煮熟捞出;

2.用冷水过凉后切成细丝;

3.香菜洗净去叶,将梗切寸段,干辣椒切细丝;

4.炒锅上火,倒入植物油10克,烧热后投入蒜片,放入辣椒丝,葱姜丝,百叶丝,烹入料酒翻炒几下,再放入其他调料翻炒,加入香菜段,淋入水淀粉,滴入明油,出锅装盘即可。

火锅

毛肚火锅天下闻名,南来北往的客人来到重庆,若不品尝毛肚火锅,定是一件在为遣憾的事。重庆、成都两地的街头、巷尾,火锅店家难以胜数。无论是肃杀寒天,还是三伏暑日,倘邀亲朋友好围炉而坐,热气腾腾、大汗淋漓地品尝这麻辣鲜香烫的毛肚火锅,其间快乐,难以言喻。

中国的火锅种类多,历史悠久,对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对毛肚火锅的起源看法却比较一致。四川属多民族的省。川东、川北都有藏民聚居区。那里畜牧业发达,藏民宰杀牛羊不食脏器(多为毛肚),于是抛入江中。那些江边下力的码头工人纤夫(川话称巴奴)和衣食无着的穷苦人,便捞来这些“脏器”,在江边支上一口锅,点上一把火、再放入一把辣椒,穷哥儿围坐着靠辣椒和火驱寒取暖。他们等不及熟透,趁热匆匆吞入,以解负肠。这种吃法,后来逐渐被世人接受,市井间就出现了经营毛肚火锅的摊点、饭馆。

这种说法正确与否姑且勿论,总之后来几经改革,毛肚火锅的主料不仅限于牛脏器,鸡鸭、海鲜、山珍、水产、鲜蔬、豆制品甚至午餐肉也可。佐料在辣椒之外,大为增添,口味日益鲜美,成为一方名食。毛肚火锅既可三二朋友相聚小品;亦可上大宴作座汤;还可以作为一种专门宴席的方式存在--火锅宴。

作为一种饮食文化,毛肚火锅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可谓贫富两便、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