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

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嘉庆四年任惠州知府,因与其直属长官、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被谪戍军台,昭雪后又升为扬州知府,1802年(嘉庆七年)54岁时,因父病死,去官奉棺回乡,扬州数万市民洒泪送别。喜绘画、治印,亦有诗集传世。

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

1815年62岁病逝后,扬州人为仰慕其遗德,在当地“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在任期间,以“廉吏善政”著称。

中文名

伊秉绶

别名

伊祖似

性别

出生日期

1754(清乾隆十九年)

去世日期

1815(清嘉庆二十年)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福建宁化

代表作品

留春草堂集

主要成就

书法

职业

书法家

所处时代

清朝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伊秉绶像

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正月十一日生于宁化城关一个书香门弟,官宦人家。其父伊朝栋。为官生涯

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御史、光禄寺卿。

(乾隆三十四年)其父伊朝栋考中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光禄寺卿,精研程朱之学,著有《南窗丛记》《赐研斋集》等书传世。从小聪颖好学,秉承家学渊源,饱读宋儒理学。16岁进宁化县学,26岁中乡试。后又受业于名儒阴承方,攻宋儒理学,并且潜心研习李榕村、蔡梁山及雷翠庭等名儒理论。

(乾隆四十九年)赴京赶考,举中正榜,便留居北京,为大学士朱珪、纪晓岚所赏识与器重,时常出入太子傅朱珪的府弟,有一度还住在纪晓岚家中,给他孙子上课;又拜当时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刘墉为师学书法。

伊秉绶杭州石刻像

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会试,参加会试,进士及第,授刑部额外主事,补浙江司员外郎,开始了亨通的仕途。伊秉绶从政,清正廉洁。乾隆五十七年晋升为刑部主事。嘉庆年间

伊秉绶

1798年(嘉庆三年)升刑部员外郎奉命出任湖南乡试副主考官。

嘉庆四年升任刑部郎中。未几出任广东惠州知府。

1805年(嘉庆十年)前后扬州连年水灾,两江总督铁保荐举伊秉绶,前往南河、高邮、宝应勘察灾情。不久奉命出任扬州知府。第二年扬州风调雨顺,百废皆兴,民众无不称颂。

嘉庆十一年为了促进扬州地方文化的发展,特招聘焦循、阮元等著名学者编《扬州图经》及《扬州文粹》。

1807年(嘉庆十二年)调任河库道,不久又调两淮盐运史。任职刚满两个月,其父病故,便回汀州宁化奔丧。在老家料理了父亲的后事,丁忧三年,也许是感觉到仕途疲惫,又在宁化呆了五年。期间给父老乡亲留下了不少手迹,也做了不少好事。

嘉庆十六年秋重访惠州。惠州百姓听说来访争相迎接。走访丰湖书院时,见到书院内设有奉供自己的祀祠,便令撤去。

人物逝世

1815年(嘉庆二十年)夏经友人一再敦促,离开了宁化,启程入京,途经扬州,旧时好友留小住,客居至9月。扬州的9月天气已渐转凉。不慎染上秋寒,猝得肺炎,一病不起,于9月11日在扬州病逝。后归葬宁化曹坊石牛驿(今上曹村)。

扬州百姓得知前任知府病逝后,把他供奉在三贤祠里,和扬州历史三位名贤太守欧阳修、苏东坡、王士祯并祀。几十年前,汀州宁化人黄慎在这块土地上以诗书画赢得声名,几十年后,又一个汀州宁化人伊秉绶以他的勤勉和德政,在这里获得赞誉。

主要成就

书法

伊秉绶

书法成就早有定论,且流传甚广,民国至今,常有出版社推出他的书帖。爱好者不妨来汀州宁化走一走,也许在不经意间,就能那在寻常人家、阡陌乡野发现伊秉绶的真迹。要知道,这里是他的故乡。

从其诸联中可以看到,古今评者所谓其善写隶书大字“愈大愈壮,气势恢宏”的特点比较明显,评其诸隶书作品多有“方严、奇肆、宽博、恣纵”的特点。

生前善书,兼喜绘画、篆刻,亦工诗文。伊氏的隶书具有鲜明的个性,笔画平直,分布均匀,四边充实,方严整饬,有强烈的装饰美术之意趣,没有晚期汉隶的“蚕头燕尾”的习气。此隶书联,严格的中锋行笔,藏头护尾,法度森然,其笔画粗细大致均等。圆润率直,分明是地道的篆、籀笔意。结体左右平均匀称。他的隶书,善用浓墨,墨色柔润,乌亮如漆,笔划光洁精到,此五言联,其笔力雄健,中画沉厚挺拔,融合了《郙阁颂》、《张迁碑》、《衡方碑》等汉隶名碑的优点,形成了自己严而不刻板,凝重而有韵致,夸张而合情理的隶书风格。

伊秉绶

生前曾临写唐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等人的小楷,颜真卿的大楷,及《兰亭序》等,打下了其行楷基础。在嘉庆三年所书的行书作品“绝无人到处”已始见其独特风貌。到嘉庆十年所书的行楷对联“立脚怕随流水转,居心学到古人难”已形成他“古拙逸宕,姿态横生”的书风。评者谓其行楷亦能“兼收博取,自抒新意”、“行笔以隶法为之”、“篆籀金石气溢于字里行间”、“遒劲妍美,收纵自如,极具个性”、“多得鲁公遗韵,骨力内含”。文学

著有《留春草堂诗》《攻其集》等。书法行、楷、隶皆工,尤以隶书独具特色,雄冠清代。一生赠友联句甚多,多以隶书写之。

对联:祥风和气贤人颂,晴雪梅花宰相诗。

对联:崇情苻远硛,淳意发高文。

诗选

1、同桂未谷(馥)进士张船山检讨(问陶)夜访陈笠帆曹长(预)小酌

2、七夕雨中同洪稚存编修赵味辛舍人(怀玉)张船山检讨宿吴谷人侍读(锡麒)澄怀园直庐三首

3、查小山郎中(有圻)招同张亥白孝廉(问安)船山检讨兄弟游金氏废园四首

4、叹逝四首·张莱州船山

其他作品

著作

伊秉绶书赠桂未谷(馥)花绫对联

其传世的主要墨迹见于《默庵集锦》,1971年台湾大众书局出版有《清伊秉绶作品集》,1984年10月上海书店出版了《伊秉绶隶书墨迹选》。虽然他四体俱能,但以隶书为最。其隶书为汉碑中雄伟古朴的一类。仅在上海书店出版的《隶书墨迹选》中即收有其临写的《裴岑》、《韩仁铭》、《尹宙碑》、《孔宙碑》、《张迁碑》、《衡方碑》等。尤其得力于《衡方碑》,据伊秉绶《留春草堂诗抄》可知他临写《衡方碑》多达百遍。融先秦篆籀、汉魏砖瓦及颜体气象于一炉,而自成一家。

其传世的行书作品有《节临唐宋人书屏》十二行,共一百二十八字,上海博物馆收藏,刊于日本《中国明清书法名品图册》。《临柳公权尺牍轴》,书于嘉庆三年(1798),四行共八十六字,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自书诗册》,六行共四十一字,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七绝诗轴》,六行共四十五字,刊于日本《明清书道图说》。《行书老子语轴》,三行共十作字,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又《中国书法今鉴》收入了《南园先生行书杜诗册》,民国二十年(1931)震亚图书局据瓶斋主人藏墨迹影印。

伊秉绶书赠桂未谷(馥)花绫对联(右图),为金陵天渡楼收藏。

其隶书对联传世者甚多。

嘉庆三年(1798)书写的三言联“志于道,时乃功。”

嘉庆四年(1799)书写五言联“清光宜对竹,闲雅胜闻琴。”

嘉庆八年(1803)书写的五言联“政声韩吏部,经义董江都。”

嘉庆九年(1804)书写的五言联“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

嘉庆十年(1805)书写的四言联“变化气质,陶冶性灵。”(以上见于《中国书法文化大观·伊秉绶的书法艺术》)。又首都博物馆收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的五言联“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和赠诒元九兄世讲联“崇情苻远迹,精理亦道心”,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的七言联“三千余年上下古,一十七家文字奇”等。

除对联外,其传世的隶书作品还有刊于日本《综合书道大辞典》的《晋书刘毅传句轴》,刊于日本《明清书道图说》的《魏舒传语轴》,日本京都博物馆收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的《节临汉衡方碑》。

轶事典故

伊面来源

曾任广东惠州太守的清代书家伊秉绶,他家中常聚集文人墨客吟咏唱和,厨师往往忙不过来。于是让厨师用面粉加鸡蛋掺水和匀后,制成面条,卷曲成团,晾干后炸至金黄,储存备用。客人来了,只要把这种面加上佐料,放到水中一煮即可招待客人。一次,诗人、书法家宋湘尝过觉得非常美味,又知道它还没有名字,便说:“如此美食,竟无芳名,未免委屈。不若取名‘’伊府面如何?”从此,伊府面流传开来,简称为“伊面”。这伊面就是现代方便面的鼻祖。

重修故居

从政清正廉洁,爱护百姓,除暴安良。嘉庆四年(1799年)任惠州知府,一到任就问民疾苦,革除恶习陋规,特别注意抑制豪强为非作歹,整顿社会秩序,维护地方治安。同时,他还重视教育和文化事业。除了重修丰湖书院以外,还重修了白鹤峰苏文忠公故居和苏轼侍妾朝云墓,被当时士林传为风雅盛事。

丰湖书院

都说清朝官员腐败,还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可那时的地方官很多都重视教育,和后来的贪官只认钱大不一样。丰湖书院就是伊秉绶一手扶植起来的。惠州大学校内残存的丰湖书院遗迹都是伊秉绶时代的。现存的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其实是宋湘为丰湖书院的二门所题。丰湖书院头门上的楹联是伊秉绶题写的“学焉得其性之所近,览者将有感于斯文”。丰湖书院修好后,请来当时的著名诗人宋湘主持丰湖书院。他还与宋湘一起制订了丰湖书院的规章制度。宋湘的诗集里有《丰湖草》和《丰湖后草》各一卷,都是在书院担任山长的两年时间里写的。在丰湖书院期间,宋湘钟情惠州山水,从他的诗歌里,可以看到一个非常迷人的丰湖和同样迷人的书院:敞敞亮亮的一大片水,清清静静的一座院落,清风明月,春绿秋白的芦苇,那是一幅令人神往的画卷。死于扬州知府任上。由于他的努力,扬州大水之年无一灾民饿死,扬州人民为此深感其恩。死后未及一月,便被扬州百姓供奉于“三贤祠”(“三贤”指的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内,时至今日,在扬州人民的心目中,仍被尊称为“扬州四贤”(原“三贤”加秉绶即“四贤”)之一。

相关事件

据《清史稿》载:“问民疾苦,裁汰陋规,行法不避豪右,故练刑名,大吏屡以重狱委之,多所矜恤。”当时,陆丰一伙巨盗抢劫绑票,无恶不作。设计擒获7名强盗,将他们绳之以法,为民除害。对所有讼牒,必定亲自审理,受株连者当即遣释。惠州有一富豪欺辱寡母弱子。将这个富豪拘留审问,严词斥责富豪的不道德行为,民众为之称快。

伊秉绶传石刻

同时还致力于发展地方文化,造就人才,奖掖后学。

嘉庆六年重建丰湖书院。书院颇具规模,讲堂、学舍一应俱全,还配以亭、台、楼、阁、榭、祠等景观建筑;并且聘请“广东第一才子”宋湘来主持教学。传说,伊秉绶与宋湘之间有过一段不寻常的关系:嘉庆四年,宋湘入京参加会考,路过惠州时,因盘缠不够,于是向惠州府太守伊秉绶商借。伊秉绶爱好风雅,也扶持后进。他素闻宋湘的才名,便要求他写一首诗,诗中镶入东南西北。宋湘立即提笔写下:“南海有人瞻北斗,东坡此地即西湖。”伊秉绶见宋湘才思敏捷,十分赏识,赠他纹银三百两作路费。此事是否属实,无从考证,但伊秉绶与宋湘交谊甚深,却是事实。嘉庆四年,宋湘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嘉应州志?宋湘传》说他“襟抱豪迈,下笔具倜傥雄奇之概,诗磊磊落落,从真性坌涌而出”。新纂《云南通志·宋湘传》也说,他“才气豪迈,工书能文,诗尤敏捷,每有所作,落笔立就,时称‘真才子’。”这样一位“广东第一才子”,如果没有很深的交情,是不可能请得动的。丰湖学院有了宋湘这样的杰出教师,又立有严谨的教学规章,很快成为惠州最高的学府。伊秉绶喜爱文化,也十分尊重文化。一次,他到端溪随砚工一起下到40多丈深的坑洞,点着篝火采砚石。当他采得一块佳石时,怕伤了佳石的神韵,竟不忍下刀雕镌,只是在石的右侧边刻下“留与子孙耕,汀州伊秉绶题”十一个字。为此,大学士纪晓岚特专门题写了一篇砚铭。

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清史列传》

:“秉绶工八分隶。”

《国朝先正事略》

:“隶书愈大愈见其佳,有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南伊北邓”,又与桂馥齐名。以其“隶书超绝古格,在清季书坛放一异彩”而被后人瞩目,评价甚高。

《昭代尺牍小传》

:“墨卿书似李西涯,尤精古隶,独不喜赵文敏,盖不以其书也。”

历代评价

焦循《雕菰楼集》

谓:“公之起居言笑,蔼然君子儒也。时濡墨作隶书,如汉魏人旧迹。”

伊秉绶笔迹

赵光

退庵随笔

谓:“伊墨卿、桂未谷出,始遥接汉隶真传。墨卿能脱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

蒋宝龄

《墨林今话》

谓:“(伊秉绶)尤以篆隶名当代,秀劲古媚,独创一家,楷书亦入颜平原之室。”

何绍基

《东洲草堂诗抄》

赞伊秉绶:“丈人八分出二篆,使墨如漆楮如简。行草亦无唐后法,悬崖溜雨弛荒藓。不将俗书薄文清,觑破天真关道眼。”

包世臣

艺舟双楫

谓:“余初识宁化伊墨卿太守秉绶于袁浦。墨卿,刘诸城之弟子也。因曾问诸城法,太守曰:‘吾师授法曰:指不死则画不活。其法置管于大指、食指之尖,略以爪佐管外,使大指与食指作圆圈,即古龙精之法也。其以大指斜对食指者,则形成凤眼,其法不能死指,非真传也。”

伊秉绶作品

王椒畦

诗曰:“墨卿作书亦如画,笔墨之外能通神。”

杨守敬

学书迩言

谓:“墨卿八分书根柢汉人,行书学李西涯,尤为超妙。”

向燊说:“墨卿楷书法《程哲碑》,行书法李西涯,隶书则直入汉人之室。即邓完白亦逊其醇古,他更无论矣。”

李宣龚云

:“汀州书法出入秦汉,微时所作篆隶有独到之处。即其行楷,虽发源于山阴、平原,而兼收博取,自抒新意,金石之气,亦复盎然纸上。”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

谓:“汀州精于八分,以其八分为真书,师仿《吊比干文》,瘦劲独绝。”近人马宗霍《霋岳楼笔谈》谓:“世皆称伊汀州之隶,以其古拙也。然拙诚有之,古则未能。独其以隶笔作行书,遂入鲁公之室。”

沙孟海

说:“伊秉绶是隶书正宗,康有为说他集分书之大成,很对。其实,他的作品无体不佳,落笔就和别人分出仙凡的境界。”

伊秉绶书法

评者又誉其书法:“中锋行笔,藏头护尾,法度森然”、“笔画粗细大致均匀,圆润率直,古趣盎然”、“笔力雄健,秀挺清劲”、“精壮古拙,横平竖直”、“仪态敦厚,骨气洞达”、“格调高雅,饶有神韵”、“古茂浑朴,空灵逸宕”、“富有金石气、庙堂气”等等。

评者谓其行书“笔笔中锋,不露圭角,蕴含凝重,行笔无不如意。”是与他平日苦苦练笔分不开的。据谢章铤《睹棋山庄词话》载:“墨卿每朝起学笔画数十百圈,自小累大,至匀圆为度。盖谓能是,则作书腕自健。”评其《节临唐宋人书屏》四条中第一屏(行楷)“工稳齐整、端庄大方”,“凝敛宽博”,“沉稳中见洒脱,断而不离、和而不流”,“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评其四条屏中的第二屏(行草书)是典型的碑帖结合的代表作,“既能恣意纵横,外柔内刚,又显得潇洒飘逸,随意自然,体现了他为人正直与较豁达的性格。”评其《临柳公权尺牍轴》:“既有雄厚刚健的笔调,又有灵动朴茂之趣。”评者又认为:“从整体看来,其行书神貌颜体居多,又有杨凝式、林和靖、董香光的遗风,不愧为清中期书坛的大家。

人物关系

刘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