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江浙话、吴越语。周朝至今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蕴深厚。在中国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九千多万。吴语是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的一支语言,中国七大方言集合之一。

现代吴语比官话具有更多古音因素,语音与《切韵》《广韵》等古代韵书高度吻合。吴语继承唐宋三十六字母框架体系,以保留全部浊音为最主要特征,声母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部分地区保留尖团音分化。吴语具有仄音之一的入声韵。吴语保留平仄声律,继承中古汉语整齐四声八调,平上去入四声因声母清浊对立而各分阴阳。

吴语有数万个特有词汇和诸多特征本字,是江南人思维方式、生活情调、文化涵养、社会生产、风俗民情、语言习惯的生动体现。吴语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文化价值高。吴语语法结构和普通话差别大。吴语分为太湖、台州、金衢、上丽、瓯江、宣州六片语片,北部吴语为最大语片。

吴语扎根于吴、越故地,与吴越文化血脉相连,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讲诵多吴语,勾提学佐书”,“诗成作吴咏,及此醉初醒”,吴语为江南本土古老语言,见证诗画江南语言文化。吴语是吴越人的母语,是吴越人“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文化属性和乡情沉淀。吴语区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经济文化核心地区,今一百余城构成以上海为首的吴语城市群、江南文化圈、上海都市圈。吴语还是吴歌、越剧、评弹等传统曲艺的载体。吴语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醉里吴音相媚好”。

中文名

吴语

地域文化

吴越文化/吴文化和越文化

别名

吴越语

使用地区

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日本九州岛、美国旧金山等地说吴语的移民中间

拼音

声母多用国际音标,入声韵加h

目前状况

使用中

语族与语系

汉藏语系、汉语族

特点

全浊音(吴语标志,低沉雄浑)

外文名

Wu Chinese

字词

吴语特征本字、特征词汇

韵母

入声韵(药/觉/括等),麻韵等

主要分布

今浙江/上海/苏南/皖南/赣东北

语片划分

太湖/台州/金衢/上丽/瓯江/宣州

声调

平上去入四声,因清浊而各分阴阳

声母

全清

文化属性

华夏文明、江南文化、传统汉语

相关诗词

讲诵多吴语;贺公雅吴语等

外语称呼

英文中除了称呼吴语为“Wu Chinese”[5]外,还有以下称呼:

Wuyue language 吴越语

Goetian 吴越语(源自日语)

Goyuitian 吴越语(源自日语)

The Wu topolect 吴方言

The Wu dialect 吴方言[6]

Jiang–Zhe speech 江浙话

Jiangnan speech 江南话

地域区分

吴语

1984年4月,在中国社科院主管的期刊《方言》[1]中蔡勇飞的《吴语的边界和南北分区》[2]一文中,首先将吴语分为南、北两片。吴语的北片包含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嘉兴、绍兴、宁波、舟山4个地区,以及杭州北部的部分区域。吴语的南片主要为杭州的新安江流域、金华、台州、丽水、温州4个地区、宁波宁海、象山南端等区域。“地区”是曾经的一种行政区划名称。北部吴语

北部吴语一般来说为太湖片+宣州片。[4]

太湖片方言主要有:上海话、苏州话、丹阳话、丹徒话、通州话、常州话、无锡话、杭州话、湖州话、嘉兴话、绍兴话、宁波话。

宣州片方言主要有:宣城话、高淳话、芜湖话、溧水话、铜陵话、贵池话、青阳话、繁昌话、泾县话、石台话、太平话、当涂话。

南部吴语

吴语

南部吴语有婺州片、处衢片、瓯江片(东瓯片)、台州片。[3]

婺州片即现在的金华、兰溪、浦江、义乌、东阳、磐安、永康、武义、建德一带。金华市市辖区曾名婺州。

处衢片即现在的丽水、衢州、青田、上饶一带。丽水市辖区曾名处州。

瓯江片即现在的温州、乐清、瑞安、文成一带。温州市辖区大部分属于瓯江流域。

台州片即现在的台州、临海、三门、天台、仙居、黄岩、椒江、温岭、玉环、宁海一带。台州市辖区大部分属于古台州。

处衢片上山(小)片即现在的上饶-江山一线,上饶在宋代时属于江南东道,元代时属于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下的江东建康道。均属于传统吴语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