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庞斗志演义》,又名《孙庞演义》、《前七国孙庞演义》,历史演义小说。是成书于明末的一部章回体小说,凡四卷二十回,作者尚有争议,但一般认定其作者为明末清初时人吴门啸客。本书主要以《史记》所记载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斗智的故事为底本,杂以历代说部、戏曲的相关演绎,又穿插了不少神怪小说内容,并成功使用对比手法塑造了孙膑与庞涓两个色彩鲜明的角色,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但也存在着史实错杂,内容荒诞等问题。存本较多,主要有藏日本内阁文库的明末刊本,藏南京图书馆的芸生堂刊本,藏大连图书馆的啸花轩《前后七国志》合刊本。

中文名

孙庞斗志演义

作者

吴门啸客(未定)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年

ISBN

750594231X

创作年代

明末

字数

约10000

文学体裁

历史演义小说

基本信息

《孙庞斗志演义》(又名《孙庞演义》、《前七国志》),是成书于明末的章回小说。关于此书的作者,学术界有三种说法:其一为吴门啸客。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云:「《新镌全像孙庞斗志演义》二十卷,有明崇祯刊本,题吴门啸客述」。由此可知,吴门啸客生活于明末,可能是位沉抑下层的失意文人,据载还著有《镇海春秋》,其他情况无从考证。其二为「澹园主人编次,清修居士修订」,显系托名,具体身世不详。其三认为此书为无名氏所作,但我们认为此书作者为吴门啸客的可能性最大。

作品版本

《孙庞斗志演义》的版本不少,存世的有明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卷首题「新镌全像孙庞斗志演义」,署「吴门啸客述」,四卷二十回。书前有「望古主人序」及「崇祯丙子(公元1636年)新秋七月七日戴氏主人书于挹珠山房」序,有插图二十页,分左右两截,共四十幅,正文半叶九行,行二十字,大型。书末还有「丙子秋七月铮城居士偶题」跋。另外,还有岐山国藏版本,题《孙庞演义》,四卷二十回,无图。半叶十行,行二十七字。康熙啸花轩《前后七国志》合刊本,题《前七国孙庞演义》,不题撰人,四卷二十回,书前有康熙丙午(公元1666年)梅士鼎公燮序,无图,正文半叶十行,行二十五字。首芸生堂刊本、致和堂刊本、文和堂刻本,近现代版本也有题《孙庞斗智演义》的。

内容简介

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斗智的故事长期以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广为流传。此书的成书即是历代不断积累、加工的产物。孙庞斗智故事最早见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司马迁基本上勾勒了故事的大致轮廓。历代说部、戏曲、演唱进行演绎、增饰,有些已形成文字。《醉翁谈录·小说开辟》就已提到有「论机谋有孙庞斗智」。存最早的讲史小说之一的刊本《全相平话》五种中有《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按照逻辑,有后集必亦有《七国春秋前集》,但《孙庞演义》和《七国春秋后集》在人物、故事、情节、语言等方面都衔接吻合。

《后集》开篇说:「夫《后七国春秋》者,说着魏国遣庞涓为帅,将兵伐韩、赵二国,韩、赵二国不能当政,即遣使请救于齐。齐遣孙子、田忌为帅,领兵救韩、赵二国,遂合韩、赵兵战魏,败其将庞涓于马陵山下。其夜,孙子用计捉了庞涓,就魏国会六国君王,斩了庞涓,报了刖足之仇」。这段话,正与今《孙庞斗志演义》结尾相吻合。可见,《孙庞斗志演义》极可能是根据可能存在的平话《七国春秋前集》改编的。此外,记孙庞事的,还有元杂剧《马陵道射庞涓》及《燕孙膑用智捉袁达》、冯梦龙小说《新列国志》。明人吴门啸客即是在这些基础上加以演义,写成章回白话小说《孙庞斗志演义》。

全书共二十回,约十万字,小说起自燕国驸马孙操被秦将白起战败,其子孙膑往汝州投师与庞涓结为兄弟,详细叙述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战国初期,群雄并起,战事频繁。燕国驸马孙操幼子孙膑,天资聪颖,胸怀大志,为报强秦挟制之仇,拜别父母,向云梦山鬼谷先生学艺。途中遇到魏国人庞涓,两人义结金兰,结伴而行,相约有书同读,有艺同学,若有私心,天地鉴察。鬼谷先生见庞涓雕心雁面,形貌奸诈,不想收为弟子。多亏孙膑说情留下。孙膑对庞涓亲如手足,一片赤诚。庞涓却奸诈有私,嫉贤妒能,暗设机关,多次欺骗愚弄孙膑。为趁早打发庞涓离山,鬼谷先生将假天书传于孙膑。庞涓窥知,抢来读后默记心中,然后故意烧毁,别师下山求官。孙膑留在山中,继续学艺,经白猿指点,得到鬼谷先生的真天书。学会了行军布阵、八门遁法、六甲灵文,能呼风唤雨,剪草为马,撒豆成兵,尽学其师艺业。

庞涓下山后,先后在燕、齐碰壁,恰逢齐兵犯魏,魏王招贤,庞涓应招,率兵出阵,擒住了齐将田忌,被拜为大元帅,封武晋君,并招为驸马。一时骄狂之极,藐视列国。庞涓为借助孙膑之力辅佐魏王,派人将孙膑诳骗下山。魏王命孙庞斗阵,孙膑显示出非凡的韬略和才华,而庞涓技不如人,当场出丑,因此嫉恨孙膑。他设计陷害孙膑,在魏王面前诬告孙膑谋反,定罪斩首。但为了得到天书,又免去死罪,改施刖足之刑。善良的孙膑受尽了屈辱的痛苦,却仍未察觉庞之险恶用心,把他当作知己,忍着剧痛为其赶抄天书。亏得樊厨揭露了庞涓的阴谋,孙膑方知受骗,愤怒地撕毁天书,装疯卖傻,沦为乞丐。

庞涓仍欲加害孙膑,义士朱亥搭救方幸免于难。庞涓忌才残友,自以为天下无敌,更加狂妄。各国慕孙膑之才,纷纷来盗孙膑,均未成功。最后,齐国大夫卜商用茶车将孙膑带到齐国,住在齐王御弟鲁王田忌府中,与之结为知己。孙膑辅佐田忌,为其排忧解难,又收服九曜山草寇,被封为大元帅,南平郡王。齐太师邹忌嫉妒孙膑功高望重,暗中勾结庞涓,里应外合,擒捉孙膑未果。庞涓又用「七简定喉书」魇镇孙膑,危急时刻冯?用奇才破法救了孙膑一命。为报刖足之仇,引诱庞涓出兵,孙膑诈死,让庞涓以为孙膑已不在人世,兴师伐齐。孙膑藏于齐营之中,运筹帷幄,用减灶计和缩地法迷惑庞涓,诱敌深入,将他一步步赚至马陵道上。在此埋下伏兵,万箭齐发,魏国兵将尽被射死。庞涓抬头看见面前一株黄杨树上写着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心中害怕,正欲逃跑,但被伏兵生擒活捉,送往魏国,落得个「七国分尸」的可耻下场。孙膑被封为天下总兵军师,挂七国金印。但历尽坎坷的孙膑却写下辞表,挂冠还带,退归山林。

此书以孙庞两人的恩怨展开情节,孙膑是其中的主要人物。作者把他写成襟怀坦荡、品德高尚、足智多谋的贤人;而把庞涓写成奸诈阴毒、嫉贤妒能的奸贼。作者于生动感人、跌宕起伏的故事中,讴歌贤才,鞭挞奸贼。待友赤诚却遭刖足之苦的孙膑,终于挂七国金印;费尽心计陷害贤人的庞涓,落了个七国七尸的下场。歌颂正义战胜邪恶,表达了人民的意愿,这正是这部小说受到群众喜爱的原因。

作品评价

人物形象

《孙庞斗志演义》中,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同时突出正反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用大量笔墨,从不同的角度来塑造孙膑的形象,使之成为为人的楷模,智慧的化身。相传他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代,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一番报国安天下的抱负。时值强秦压境,父亲战败,他决定外出投师学艺。父母不舍,他说道:「人生天地间,谁不欲建功立业?况男子志在四方,岂以守株待老?」然而,他并非为了个人的飞黄腾达,而是为了实现「务要两手补完天地缺,一身分豁帝王忧」的宏愿。因此,胸怀大志的他,并不急功近利,而是在磨针老妪和凿山大汉顽强精神的感召下,潜心学艺,终于继承祖志,成为一代杰出的军事家,辅佐齐国成就了赫赫功业。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出我国士大夫阶层立德、立言、立功的传统美德。

孙膑最为可贵的品质是善良质朴,胸怀坦荡,待人赤诚。在与庞涓结为金兰之好时,他对天盟誓:「有书同读,有艺同学,一有私心,天地监察,永为兽类」。他真诚地实践着自己的誓言,尽管庞涓一再耍弄计谋欺侮他,他也一直隐忍退让,大度能容。在云梦山,他把自己所学无私地教给庞涓,并主动为庞涓修书举荐。庞涓在魏国与他布阵斗智时,他一再提示庞涓,不以输赢为计。甚至在遭到刖足惨刑后,他还忍着剧痛,为庞涓日夜赶写天书。这些都表现了孙膑无私的高尚品德。但是,孙膑善而不迂,足智多谋,当他看清庞涓阴险狠毒的面目后,既不惧怕,也不逞匹夫之勇,而是保存实力,从长计议,佯装颠狂,逃出了庞涓的魔掌。受尽磨难的他并不盲动,而是沉着冷静地积极做着准备,等待复仇的机会。凭着超人的智慧、浩然之正气,孙膑与庞涓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给恶人以道德的批判和应有的惩罚。孙膑的坚强意志、无畏精神和非凡智慧在曲折的故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热情讴歌孙膑的同时,小说还揭露了庞涓的奸诈、凶残、刻忌、阴毒。作为邪恶力量的代表,庞涓从外表到内心都是丑恶的。小说通过逼真的细节描写、生动的个性化语言,绘声绘色地勾勒出一个野心家、阴谋家加小丑的形象。以他的渺小衬托孙膑的高大,正义得到了伸张,邪恶受到了惩罚,作者在演史的同时也在借历史抨击时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段内容

《孙庞斗志演义   》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中心突出,线索分明,语言简洁,风格质朴,保留了说书的特点和平话的本色。本书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依据,总的看来是符合历史的,历史上确有孙膑战败庞涓的事实。但是,小说中有些内容是不符合史实的。如:根据《史记》记载,孙膑乃孙武之后,应为齐人,并非燕人,更没有一个叫孙操的父亲在燕国当驸马。卜商,即孔丘弟子子夏,是春秋末年人,比孙庞早一百多年,不会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使臣。秦将白起、赵将廉颇都是战国末人物,比孙庞晚半个多世纪。小说的细节可以虚构,但即使是演义,也应注意处理好史实与艺术的关系。

《孙庞斗志演义》中又充满了神仙道化的内容,穿插了不少神仙灵怪的描写,荒诞无稽。如:鬼谷子的欲神欲仙,能掐会算;孙膑的指寻六甲、五行道法,把他写成会五遁、缩地之术、外观天象,内看阴阳,无所不知、无事不晓的神人。又如庞涓的魇镇法术、天象之学,以及白猿变人等等,虽然给小说增添几许神奇迷离色彩,却由于脱离人物性格,违背故事发展逻辑,宣扬了道教的迷信,有损于「斗智」的主题,削弱了小说的社会意义,影响了人物塑造。孙膑斗败庞涓,不是靠什么天书、法术,除去复杂的客观条件之外,主要是靠才能,靠智慧。这部小说以上的局限性在阅读时应注意分析批判。

清代时《前七国志》列曾被为禁书,注云:「非《四友传》」。《四友传》即《鬼谷四友传》,存世有文渊堂藏板木,扉页题「孙庞演义」、「绣像七国志传」。书前有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东泖杨澹游序。书凡三卷,每卷又分上下,题「东泖三爻主人评点」。书前的序及《凡例》都提到了《孙庞斗志演义》。

《凡例》中批评了《孙庞斗志演义》的内容荒诞不经,有违情理,从中可以得出此书遭禁的原因。由此也可推知,清代禁书,除了禁那些有关政治「违碍语」的小说及淫秽小说,也不容许过分宣扬神魔鬼怪的书流传于世。

《凡例》云:「坊刻有《孙庞演义》一书,甚属唐突诞妄,非惟不揣情理,兼文势鄙陋层出。如朱亥乃田文之勇友,而强扯作魏国大夫。刖足乃剔去人之两膝盖骨,使人不得竖挺行走,只好匍匐往来为是,彼竟指作割去足指为刖刑。夫足指虽去,何害行走?又言鬼谷子所授孙膑有三卷天书、六甲灵符,可以呼使风雨,又能隐遁于木几中,复化为石,使谈人肩舁。此又《西游》上孙行者所为。今孙膑虽聪明忠直,鬼谷子道高技博,岂亦如孙行者身外身法,瞬息间变化诸般奇异,以炫耀其术;即使真能之,亦何取是,况万无是理乎?今辑是传,虽未能尽当日之事,是非与否,然于情理揣度,庶几有得。施之于今,亦可醒心;度之于古,不谓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