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西施》由台湾省电影制片公司、国联电影公司于1965年联合出品,该片由李翰祥执导,由江青、赵雷、朱牧、洪波、曹健、马骥、古军等领衔主演。

主要剧情是: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做了阶下囚,得范蠡与西施之助,矢志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卒告成功。影片荣获第四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彩色摄影、最佳彩色美术设计等5项大奖。

该片于1965年10月22日在中国台湾上映。[6]

中文名

西施

对白语言

普通话

主演

江青

上映时间

1965年10月22日(中国台湾)

制片地区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片长

145分钟、220分钟(全版)

出品公司

台湾省电影制片公司,国联电影公司

类型

剧情、历史、战争、古装

外文名

Beauty of Beauties

色彩

彩色

主要奖项

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 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 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彩色摄影 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彩色美术设计

制片成本

2300万元(台币)

制片人

杨樵

出品时间

1965年

编剧

唐绍华

拼音

xī shī

导演

李翰祥

剧情简介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伐越败死,继而吴王夫差亡越,至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称霸,共23年。影片以越王勾践为吴国臣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矢志复国的史实为经,以西施受命反间蛊惑夫差、徘徊于私情与国难之间的感情为纬,描写了春秋时代吴越两国相争的故事。[1]

幕后制作

剧照

该片号称制作费新台币2300万元、动员台港两地主要演员48人、特约演员2000余人,是李翰祥赴台发展的最庞大制作,几番风雨,费时两年始告拍成。难得的是港台众星云集(其中江青更是李翰祥导演一手发掘的新人),加上台湾当局大力协助,不惜人力工本,场景之浩大,可谓史无前例。[2]

播出信息

剧照

国家/地区时间
中国台湾1965年10月22日
中国香港1966年05月19日

获得荣誉

年份名称奖项获奖者
1966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李翰祥
1966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李翰祥
1966年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赵雷
1966年台湾金马奖最佳艺术指导顾毅
1966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彩色摄影王剑寒

作品评价

剧照

影片雄伟豪壮的场面写下了港台历史故事片的新纪录。创作者把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殿宇、灵气神韵的山水画、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诗化的道白歌唱、舞蹈性的动作,以及节奏鲜明、严整的音乐锣鼓、考究的道具服装,都结合历史真实而加以巧妙的铺排组合,运用摄影技术和蒙太奇技巧,在银幕上重现了古代宫廷政治生活,形象地展现了封建统治阶层的矛盾和斗争。[3]

《西施》  在华语电影史上的地位应该和威廉-惠勒的超级巨片《宾虚》好有一比。影片由李翰祥的“国联”公司组织拍摄,片长达220分钟,影片共搭景42堂,服饰六千多套,大小道具三万多件,战马八千多匹,临时演员12万人,拍摄334天,战车800辆,底片耗费12万尺。这种耗费在台湾电影史上,几乎可以用“空前绝后”来形容。李翰祥在去台组“国联”后,头两部影片均叫好叫座,因此《西施》是他自信爆棚、从而不计成本的宏大制作。国联厂刊由此将此片称为“亚洲影坛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这一说法如今看来虽有软文之嫌,但仍可管窥李翰祥创作高峰时期的不二气质。  (凤凰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