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庙,始建于东汉。自汉桓帝后,唐、宋、金、元、清等历朝代典籍都有皇帝亲谒或派大臣拜竭的记载,唐朝帝王对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称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圣祖,在这里大兴土木,扩修老子庙为老君庙,后又下诏改老君庙为太清宫。唐高祖年间,太清宫“宫阙如帝者居”。有宫殿600余间,占地872亩。宋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赵恒率百官亲临太清宫,发国帑重修太清、洞霄二宫,“庙貌比唐时有加”。

中文名

老子庙

外文名

Laozi Temple

别名

太清宫

增建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

始建于

东汉

记载文献

《后汉书》和《鹿邑县志》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有宫殿

600余间

占地面积

872亩

扩建

唐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

创建

汉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

历史沿革

老子庙,始建于东汉时期。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汉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

唐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渊为了便于对天下的统治,抬高家族地位,就听从吉善行的建议,认老子为祖宗,派人在汉老子庙的基础上予以扩建,规模如京城王宫,做为皇室家庙。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增建“紫极宫”、“太清楼”,改庙名为“玄元庙”。

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册封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在汉李母庙的基础上,扩建成洞霄宫,位置在太清宫北一里。

至玄宗李隆基时,太清宫又有增建,规模达到鼎盛,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宫内建筑排列有序,琼楼玉宇,金碧辉煌。

太清宫称前宫,洞霄宫称后宫。前宫祀老子,后宫祀李母。两宫中隔一河,河上有桥。河名“金水”,桥称“会仙”。

兴衰过程

老子庙[安徽涡阳县]

据《后汉书》和《鹿邑县志》记载,老子庙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当时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涡阳朝拜老子建老子祠,并立老子祠碑。

郦道元《水经注》载:涡水又北,适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碑北有双石阙,甚整肃是也。

此后,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典籍中都有皇帝亲谒或派大臣拜谒的记载。

特别是唐朝帝王,对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称是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圣祖,

以老子庙为家庙

。唐高祖李渊在武德三年(620年)封老子为始祖,大兴土木建造宫阙殿字如帝者居。高宗李治于乾封元年(666年)幸老君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堂,称紫极宫。

老子庙

武后武则天于光宅元年(684年)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扩建李母庙为洞霄宫,俗称后宫,其规模相当宏大。唐玄宗李隆 基曾两度亲渴老子庙,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加封老子为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亲为《道德经》作注,御笔全文镑立《道德经注》碑一通。

天宝二年(743年)李隆基下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相传,当时前宫祭祀老子,后宫祭祀李母。两宫相距一里,中间隔有一河,曰清静河,河上有桥,桥曰会仙桥。

前宫住道士,后宫住道姑。两宫相商事宜,则以云牌传示,不允私自来往,其规矩之严犹如皇宫。

前宫午门耸立,御道直坦,院内以太极殿为中心,周围有七元殿、五岳殿、南斗殿、虚无殿、清静阁,将太极殿环抱其中。

唐王室将太清宫奉为家庙,所以其建筑风格颇类长安王宫。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楼台殿阁六百余间,其气势宏伟壮观,建造精致华丽,金碧辉煌。

到了宋末,靖康之乱给老子庙(太清宫)带来了灭顶之灾,很多建筑都毁于兵火。到了金代得以重修,但己元气大伤。

元朝统一后,重视道教,朝廷颁布保护老子庙(太清宫)的令旨,明确规定太清宫、洞霄宫属国家保护,规定在太清宫方圆四十里内的土地、树木及一切财产属太清宫所有。元代末年,太清宫一带屡患水灾,大部分建筑被毁。直至清康熙年间,才在原址上重建太极殿,但规模已远不如昔日。

文物古迹

老子庙现存文物名胜古迹众多:太清宫太极殿、望月井、铭碑、古柏、隐山遗址、先天太后之赞碑、洞霄宫、圣母殿、娃娃殿、赖乡沟等二十余处。太清宫是老子生地留下的最重要的纪念建筑。

道德经注碑

“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碑文是唐玄宗对道德经的释文,为文物之珍品。该碑位于太极殿前神道东侧,立于唐天宝元年,即742年,碑高3.7米,宽1.2米,厚O.36米,碑首为半圆型,首身一石,碑身四面刻字,正反两面为正文,每面22行,满行51字,隶书字体,左右两侧为文人题咏。碑文内容为唐玄宗李隆基对《道德经》的释文。

唐道德经注碑

一、这通碑是现存碑刻中最早的。从东汉桓帝时大臣边韶来拜谒老子立碑时算起,太清宫历史上有许多碑刻,因为年代的久远以及兵燹匪患等原因,绝大部分碑刻都毁掉了,只有极少数的碑刻留存了下来。这块碑刻是留下来的近20通碑刻中立碑年代最早的,太极殿前墙上的碑刻是元代的,神道东西两侧的碑刻为金代,清代的,而这块碑是唐玄宗时期的,距今已近1300年了。

二、这通碑是皇帝对《道德经》的注释文,是后世认识唐玄宗与老子《道德经》,唐朝与老子及道教关系的好教材。在我国历史上,皇帝注释《道德经》者有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等几位,但以立碑和亲笔注释两种形式注解《道德经》的只有唐玄宗一人。

三、此碑还是了解老子庙(太清宫)地方地质地貌的好教材。此碑建于唐朝,公元2002年以前,此碑在地面以上仅露碑头尺许,碑头大部、碑身、碑座都被埋入地下。而此碑初建时应建在地上,也就是说,1300年来,太清宫这个地方,地面整体增高了整通唐碑的高度。为研究这个地方的地质地貌和河流水患史提供了一个佐证。

老子庙

这通唐碑历经1300年的风风雨雨,风雨剥蚀严重,碑文已有一半模糊而不可辨认了。即便如此,仍是文物中之珍品,即便从纯书法的角度讲,正文的隶书字体,也有极高的书法价值。

老子庙(太清宫)建祠1800余年来,历朝历代都在老子庙(太清宫)立有碑刻,除现存20通外。其它虽然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以及兵燹匪患等原因不存在了,但所幸鹿邑古县志尚录存有其它30余通碑刻的碑文。同地上现存碑刻相对应,是研究太清宫兴衰史和道家、道教在历朝历代地位弥足珍贵的文献或实物。

先天太后之赞碑

先天太后赞碑

该碑由宋真宗皇帝亲自撰文、亲自书丹、亲自题写碑名。形体高大,气势恢弘,高8米,宽2米,厚0.67米,重50多吨。碑冠刻成盘龙状,碑座为赑屃(bixi),翘首瞪目,栩栩如生。碑身边饰阳刻菊花图案。碑文楷书21行,满行41字,内容是歌颂老子母亲的功德。作为真宗皇帝,认为其较李母至高至大的降圣功德而言,自愧不如。该碑石质极坚,虽历经千年,至今保存完好,仅蚀数字。2000年,中国考古学会原会长徐苹芳在实地考察过这通石碑后,对其综合价值,留下“河南第一,全国罕见”八个字的评价。

据国内宋史专家说,国内仅存4块较大的宋碑,而此先天太后之赞碑为最大,故为国内外历史学界特别为国内外宋史专家关注。

1980年,日本历史学界在名古屋召开中国宋史研讨会,专门派人来鹿邑对这块宋碑搞了拓片回到日该国后进行了认真研究。该碑拓片仍存于日本。

该碑不但为太清宫历代诸多碑刻中最重要的碑刻之一,而且它的内容价值、历史价值及书法价值都非常之高,可以同前宫唐朝皇帝玄宗李隆基的“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媲美。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和北宋先天太后之赞碑,虽然都是皇帝所立的,但这两块碑也有不同,那就是这两块碑的基础高度不一样,宋碑比唐碑要高。因为唐王朝时,太清宫这个地方地势还比较低,北面的黄河每次泛滥时都携带大量的泥沙,造成太清官这个地方地表越来越高,所以到北宋时真宗建的先天太后之赞碑比唐碑要高了。所以说,最早的老子祠在最下面,中间是唐时的太清宫,再上面是宋时太清宫,再上面才是明清时的太清宫,和今天河南省的开封地下叠压着不同朝代的开封城一样,今天太清宫的地下叠压着不同朝代的太清宫。1997年,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南省文物局挖掘的太清宫考古就在今天太清宫、洞霄宫地表以下发现了唐宋时期完整的太清宫基址。

金“续修太清宫碑记”碑

金“续修太清宫碑记”碑

该碑立于金朝明昌二年,即公元1191年。中,是由前州学正胡筠撰文,陈知常书丹夏斌、王熙刻石。此碑位于老子庙(太清宫)太极殿前神道西侧,高2.2米,宽1米,厚0.27米,圆首,金续修太清宫记碑首身一石,下为龟蚨,首刻“续修太清宫记”六篆体字,碑文楷书28行,满行70字。全碑约1600余字,详细记载了太清宫的历史兴衰,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碑文的开头“亳之太清宫,即老子旧居也。今之太极殿,即老子降圣之地。殿之南有虚无堂,相传为老子讲经宴息之所。”非常详细地记载了老子故居的规模、太清官名称的变迁,宫内的建筑、树木等,是研究太清宫沿革的最好教材之一。只可惜因露天存放了八百余年,风吹雨淋,一些字迹已需仔细辨认才能看清,碑身也已裂缝。所幸古鹿邑县志对碑文记载清楚。

清“重修太清宫碑记"碑

老子庙

该碑立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即公元1685年,距今已320多年的历史。碑高2米,宽0 .78米,厚0.22米,梯形碑首,同西侧碑一样,也是首身一石,下有碑座,为青石刻成。楷书碑文,满行55字。说的是周道圣等人捐款集资重修清重修太清宫碑记太极殿的事情。碑文内容开头是:“鹿邑东赖乡仙境,名日太清宫,有太极殿,老子居焉。”说太极殿就是老子故居。这块碑的末尾说,虽经我等尽力修缮,同唐宋之盛隆相比仅存什一于千百也。可见到康熙年间,太清宫的建筑同唐宋时期相比,已大不如以前了。

丹桂古柏

老子庙(太清宫)太极殿前的两株古柏

就是有名的丹桂古柏。古县志记载:旧传有八桧,八株相对,每二株共一名,日丹桧,日纽桧……老子所植。现在二株最靠近太极殿,应为丹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因为是老子亲手所植,而老子又是李氏唐王朝的祖先,这八棵桧树又生长在李氏唐王朝的祖庭中,历朝历代官僚士绅和文人雅士在游览太清宫后,留下的诗词赋章中,对这八棵桧树多有记述。唐玄宗时毫州太守以桧树的叶制成片到京城进贡。

丹桂古柏,西瘦东粗,旋转方向与阴阳鱼旋转方向相同,历来受到游客赞叹与神思,被称为太清宫重要景观之一。玄宗皇帝为此专门下诏:“瑞木表灵,奇文自现。用彰大庆,以福洪图。配五德于易经,迎万叶于休运。宣城告谢,仍付史官。其桧片藏于内库,兼赐诸王宰辅及道众。”在此诏书中,玄宗称祖庭这几棵桧树为“瑞木”,下令将桧片在皇宫内库收藏,并赏赐诸王及宰相大臣和道众品尝。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也就这几棵桧树下过《玄元庙枯桧再生敕》。

这两株丹桂古柏又叫桧柏,当过亳州太守的欧阳修曾“于熙宁元年(1068)二月十九日,率僚属谒太清宫,周视八桧之异,窥九井禹步之奇,酌其水以烹茶而归”。可见欧阳修来时有八株。南宋陆游在游过太清宫后,在《老学庵笔记》一书中记道,鹿邑“太清宫多桧树,桧花开时,蜜蜂飞集其问,不可胜数。作蜜极香,而味微带苦。谓之桧花蜜。”《唐书》、《宋史》等正史,及地方史志中对古柏记载更多,这些记载足以证明此柏树之古老。

关于这两棵古柏,鹿邑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老子讲求道,讲求阴阳的和谐与统一,两株古柏一株为阴,一株为阳,而且这两棵树旋的方向是八卦图中阴阳两鱼旋转的方向。西面这株为阴,窈窕淑女,杨柳细腰,袅娜多姿,低着头正害羞呢!东面那株膀大腰圆的为阳,虎背雄腰,孔武有力。两株树是一对夫妻,互相吸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年同月同日生,当然愿意相偕到老了。

老子讲求阴阳,这院子中气场很重,连这两株古柏也受这种气场的作用。前些年,有人看到东面古柏上一树枝枯了,就用铁锯锯掉做小板凳用,发现树的年轮极像八卦图中的阴阳鱼。此人非常惊诧,觉得动了神物,赶紧到太极殿老君像前朝拜。这两株一大一小的古柏是老子对立统一思想的体现,而在每株树上,甚至每一树枝上,他的思想体系都能得到印证。

树枝上的年轮极像阴阳鱼,而阴阳鱼鱼头又像鸟头,鱼身又像鸟身,当地老百姓又形象地称这两棵古柏为“鸟柏”。这两株古柏同太清宫一样古老,是太清宫沧桑历史的见证。

老子庙铁柱

铁柱,群众俗称为赶山鞭。鹿邑县有两根这样的铁柱,一根在老子庙(太清宫),还有一根在另一座纪念老子的遗迹老君台上。实际上,太清宫的铁柱与老君台上的铁柱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也并非群众传说的赶山之鞭,而是柱下史之柱,是纪念老子之物。据《光绪鹿邑县志》记载:“这根铁柱高八尺,围尺有八寸,旧志谓为唐时旧物。”经测量,铁柱地上高度为4.3尺,周围0.8尺,与古县志记载完全一致。老子当时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而守藏史的任务是替周朝管理图书,并负责记述周天子上朝时颁发的旨令和处理国家公务的情况。按照规矩,群臣上朝拜贺,以及君臣一起在朝堂上议事时,大臣们是不能坐着的。作为记述天子言行的史官老子也不例外,可长时间的站着书写文字的确太累人了,所以周天子就特旨恩准,在朝堂内树个铁柱子,让老子倚在上面写字。这样既减轻了老子记述的劳累,又表示了对史官的尊重。天子上朝议事,老子倚柱记录,铁柱成了老子专用之物。当然,这里面大约也含有苍天厚土,定于一柱之意。所以后人就称担任守藏室史官的老子为柱下史官。

鹿邑太清宫有铁柱,老君台有铁柱,国内外凡是供奉老子的宫观都有铁柱。铁柱已成为纪念老子的标志。

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对老子顶礼膜拜,就把柱下史之柱缩小为发簪,插在发髻上,以示尊重。道士的发簪与这根铁柱的形状十分相仿,只是一个大一个小而已。

这根高八尺的铁柱,地上约4_3尺,但无论人们怎样晃动,很多人往外拉也拉不出来,终于有一天,人们挖这根铁柱,发现铁柱下端有一个孔,孔内插有一根长长的横铁柱,难怪人们晃不动拔不出了。

《光绪鹿邑县志》上记载这根铁柱是唐时旧物,如此算来有1300年的历史了。如此一根铁柱地上部分整日风吹雨淋,地下部分是潮地湿土,经1300年而不锈不蚀,除了感叹铁质之特殊以外,就是感到这是老君爷所专用之神物了。

九龙井

九龙井出土时的照片

老子出生的时候,他家的宅中及院外有九口井。大凡圣人都有其不平凡的出身来历,传说老子出生时,这九口井中的水同时翻动,像是烧开的水咕咕嘟嘟地翻花。一口井中的水翻花,或许大家不以为奇,说是里面有什么东西,可九口井中的水同时翻花,的确令人称奇。当时和后世人都认为有九条龙分别在九口井中,这九条龙平常从来没动过,可老子降生时,这九条龙同时动了,这预示着圣人的降世,预示着真龙的降生。九井中的九龙同时喷水,汇成了灵溪池,刚出生的老子就在灵溪池中洗浴。九井和灵溪池是太清宫内的重要景观。到清朝光绪年间修《鹿邑县志》时,灵溪池已湮灭了,只是转述《顺治鹿邑县志》对灵溪池的记载,说它在太极殿前。当时九井中的一井仍在,在“今殿后东偏”,并说九井都“水温清随人意”。即便到清朝时仅剩一井,但因有老君爷保佑显灵,每年“遇旱祈祷于此,取水往往有验”,同九井中九龙喷水以浴圣体一样神奇。

出土的九龙井栏

清光绪年间所存的九井中的一井,在解放后的1958年,当时太清宫人民公社建办公用房时,用土填平了。2006年,此井被再次开挖出土,向游人开放。其它八井之具体位置尚需考证。相信经过勘探,发现具体位置并不困难。

九井中除现存一井外,还有一井口饰件,当地百姓都叫它井头。此件原为一完整的青石雕凿而成,高52厘米,厚23厘米,内径50厘米,通体阴雕六条竖线,非常完整,雕刻得非常好,把整个井头分为五个部分,呈一花瓣形,外表雕九条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井头饰九龙,同井中之九龙相吻合,龙乃天子皇帝,龙袍乃皇帝衣物,龙冠乃皇帝之帽子,一切龙的饰品都只有在重要地方才有,即龙是中国最神圣在特定地方才能有的吉祥饰物,可在太清宫却有许多东西被饰以龙,可以说太清宫被龙包围着,由此可见老子至高无上之地位和太清宫至高无上之地位。

灵溪池和九井中的八井虽然不存在了,但作为太清宫的两个重要景点,历史留下了大量的关于灵溪池和九井的诗篇。并被列为鹿邑古八景中的重要一景。

望月井

现存的这口井叫望月井。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风清月圆之时,天上一轮明月正投影于水望月井(拍于上世纪十年代)井中央,正应了“天上月是水中月”的古诗意境。而其它水井,即使是这附近的农民饮水用的几口井,也看不到这样的奇观。至于说为什么只有这口井能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见到水中月而其它水井见不到,是因为古代人地理知识之精和设计构思之奇,而老百姓则认为是老君爷显灵了。望月井南面约20米处,原来有一座牌坊,是台北板桥太清宫主持庄正郎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数度率台湾教众飞越海峡来鹿邑谒祖寻根后募捐修建的。它表明台湾民众对祖国根的文化的认同,它是两岸道教l司根同源互相交往的明证。2004年,因太清宫景区整体开发的需要,这座由台北教众捐资兴建的牌坊被拆掉。

元“

太清宫执照碑

元朝著名道士邱处机被元朝皇帝尊称为国师,因为受邱处机地影响,元朝皇帝对汉文化特别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十分尊崇,作为少数民族地元朝皇帝统一中原不久,就下了两道圣旨对道家思想地发祥地太清宫进行保护。

元朝皇帝颁发的太清宫执照碑

“太清宫执照碑”镶嵌在太极殿正墙西侧,此碑是元朝中央政府于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五月一日颁布的太清宫执照碑。该碑高O.6米,宽0.9米,碑文为楷书,满行13字。

碑文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颁给的;二是规定了太清宫所属界地的大小,即“每一面宽壹拾里,肆面计肆拾里”,按现今计算,每面宽10里,就是5公里,也就是说太极殿周围25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属太清宫宫观所有;三是规定了这25平方公里内的所有田地、园果树木尽归太清宫宫观所有,诸人不得争执;四是说明南北宫(太清宫和洞霄宫)以会仙桥为界。

在老子生地的历史上,有许多碑刻,这块碑虽然不大,但价值很高,它以元朝中央政府令的形式规定了太清官的大小及上面土地园木果树的不可侵犯性。

在我国历史上,只有非常重要的地方,如皇帝老家、皇帝祖陵等,皇上才颁布这样的诏令,更何况是少数民族蒙古族皇帝忽必烈颁布的,足见太清宫在即便是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的地位仍然是非常高的。

元“

太清宫圣旨碑

太清宫圣旨碑

镶嵌在老子庙太极殿东墙上的这块碑是元世祖忽必烈皇帝为保护太清宫颁布的,叫“太清宫圣旨碑”,这块碑高0.6米,宽0.96米,青石刻成,碑文为楷书,满行为12字。忽必烈皇帝的这道圣旨公布于他当皇帝的第二年(中统二年),即1261年,此碑现保存完好。碑文中:“皇帝圣旨,元圣旨碑拓片,再次宣布太清宫属皇家所有……令旨:使臣军马,宫观内不得安下,所有栽种树木,诸人不得采斫,专与皇家告天祝寿……仍仰张拔都儿常切护持太清宫,令住持道众更为精严看诵。”

这是忽必烈继当皇帝第一年立“太清宫执照碑”之后,第二年再次为鹿邑太清官颁旨立碑。忽必烈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而且是一位少数民族皇帝,在登基当年和第二年就连发两道关于太清宫的圣旨并立碑,这本身就说明了少数民族元朝统治者对汉文化,对老子博大精深思想的认知,同时也是对老子以及太清宫地位的肯定。忽必烈皇帝不只下诏在太清宫立了两块碑,还写下了《元世祖御旨老子赞》文,并命人刻碑立于太清官,可惜因年代久远,此碑已不存在。所幸《光绪鹿邑县志》上录有全文:

大哉至道,无为自然,慎始慎终,先天后人。

含光默默,永劫绵绵,东启尼父,西化金仙。

百王取则,界圣信传,众教之祖,玄之又玄。

这两道圣旨碑和忽必烈对老子的赞文为后世研究元初太清宫的历史与沿革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从而也使得这两块碑成为太清宫历史上最重要的碑刻之一。

太极殿

太极殿是老子庙(太清宫)古建筑群留下的最为重要的建筑,太极殿是老子诞生之处,也是天下道教之源。司马迁的《史记》对老子的姓名字号及出生地有详细的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曰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老子出生地就在太极殿这个地方。

柱杵的规格证明当年老子庙太清宫的盛大规模

现存太极殿重建于民国二年。是汉、唐、宋、明、清不同时期的建筑材料构筑成的混合性建筑。它的根基最早有汉朝的,斗拱多是宋朝的,檩子是明朝的,整个太极殿可以形象地概括为汉唐础、宋拱、明檩条。一次次改朝换代的战争把辉煌盛大的太清宫彻底破坏焚毁,留下的只有那些搬不走、烧不毁的石雕磉石和豪华沉重的建筑构件,在下一个朝代进行大规模的修缮时,都会留用一两块上次修建时的建筑材料,作为前一朝代的时代精髓保留其中,成为永世不可泯灭的历史见证。

老子庙会

庙会起源

鹿邑老子庙会

老子庙会

老子庙会起源于汉代。据《后汉书·桓帝本纪》记载,延熹八年,汉桓帝派大臣到老子出生地鹿邑朝拜老子并建老子祠,从而形成了以祭祀老子为中心的庙会活动。老子庙会兴盛于唐。据《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李唐王朝把老子李耳当做自家祖宗。唐高祖李渊在武德三年以“老子庙”为太庙,“特起宫阙,如帝者居”;唐高宗李治在乾封元年亲率百官到鹿邑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二年钦封“老子祠”为“太清宫”。后来,宋真宗赵恒在大中祥符七年亲自到鹿邑朝拜老子。此外,金、元、明、清历代王朝也都有帝王到鹿邑亲谒或派大臣拜谒老子。

农历二月十五是老子生日,后人为纪念老子,在鹿邑县老君台、太清宫兴起庙会进行祭拜,唐朝时达到鼎盛,后因历史原因,曾一度中断,但民间自发的小规模祭祀活动从未停止过,并延续至今。鹿邑县委、县政府为弘扬老子文化,扩大对外交流,推动招商引资,为游客寻根拜祖提供便利,决定从2006年起在两个景区同时恢复老子庙会,会期一个月。老子庙会以“弘扬老子文化,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庙会活动精彩纷呈,重点突出“增灵气,聚人气,生财气”,实现“一年比一年规模大、规模高、质量精、效果好”。充分展示老子文化魅力,树立老子故里形象,提升老子故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鹿邑老子庙会的主要内容

老子庙[安徽涡阳县]

老子早期生活和活动的区域基本是陈、楚文化区。这个地方的原生文化应该属东夷文化区,这个文化区的特点之一就是非常重视祭祀活动。“陈风好巫,楚人信鬼”,《诗经》中的《宛丘》 就是表现陈地典型祭祀场面的诗歌,郑玄解释说:“大姬无子,好巫觋,祈祷鬼神歌舞之乐,民俗化而为之。”

鹿邑是老子的诞生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特色鲜明的民俗活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民间传说是他的诞生日,以太清宫为中心形成拜祀的高潮,庆贺他的出世;每年的正月十 五日,民间传说是他得道成仙的日子,以老君台(升仙台)为中心形成祭祀的高潮,纪念他的升仙。正月十五至二月十六日期间,鹿邑民众举行盛大的庙会,表达对这位圣贤的敬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老君传说、老子打铁舞、老君戏、老君圣歌、老君拳、老君刀、老君棒等;顺应而生出种类繁多的商贸产品如老君麻花、老君麻片、李耳石磨香油、老君帽、老君妈糊以及各种各样的老君社、老君会,与各种相关老子祭祀拜祀的礼仪、禁忌、祖先崇拜等具体生动的民俗生活内容。尤为热闹的是进入农历二月,届时,晋、冀、豫、鲁、苏、皖周边20个省市以及海内外数百万香客游人纷纷朝老,形成规模盛大的古庙会。

流传于民间及庙会关于老子的出生和成仙,有许多传说,当地最广为人知的是老子的母亲理氏是天上的仙女下凡,理氏挎着小篮来到村头河边洗衣服时,发现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又饥又渴,就把这个李子吃了下去,出乎意料的是,她从此就有了身孕。81年后初春的一天,理氏生下老子,然后随着一道闪电划过,九条青龙化着倾盆大雨,为老子沐浴净身,从此在他出生的地方,就留下了九口神井。沐浴后的男孩白眉白发,天生一副小老头的模样,理氏给他取名“老子”。

老子长生不死、成仙得道的传说是人们钦佩敬仰老子心境的反映,相传老子在孔子来苦问礼之后,即在县城东北隅飞升。一气化三清,飞升三十三层天,居住恨天兜率宫,主宰三界道务,成为道教始祖、历代帝王的老师,每次家乡大劫,老子都降临鹿邑消灾祛难。

“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这是围绕老子庙会展开的活动,是传统庙会的主题。其中带有巫术性质的祈子活动,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是由中国农业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子孙后代的繁衍成为千百年来的头等大事。所以,祈子这种远古的巫术形式,在老子庙会太清宫后宫“娃娃殿" 展现出来,以一根绳拴住祈子的性别,寄托无限美好的愿望。

老子庙会祭祀活动中最为人注目的当数老子打铁舞。打铁舞起源于五代、北宋年间,是劳动人民安居乐业的产物,体现了老子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所有在鹿邑境内的打铁人对老子都有一种特殊的敬重之意。相传该舞是老子在抗击外寇造炉打铁时形成的,后来当地群众就当时打铁的动作创作了该舞,经过历代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民间舞蹈,舞蹈的主体动作突出了“打”,双手做的是拍打动作。“一打铁,二打钢,三打抹镰四打枪;五生火,六筛炭,七打锤,八打箭;九打一个月牙斧,十打一个金刚钻。”口里唱的是打铁歌谣,形象地表现了传说中老子制炉打铁为民造福的景象和人们的崇敬之情。此舞粗犷诙谐风趣,滑稽而不庸俗。晚上,人们在旷野上点燃火把,进行悠火把活动,悠一圈代表一个太平年,表达人们祈盼老君爷能给家乡带来平安的美好愿望。

早期老子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老子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同时又增加了娱乐性活动。市有坐商、行商及流动小贩,白天开市,不做夜市生意。与买卖相应的,则有文化娱乐表演。庙会规划有节目汇演区、特色小吃区、产品展示区、祭拜用品区、小商品区、儿童玩具商品区、老学研究区、儿童游乐专区、伐货区、农用商品区、土特产区、家禽交易区。分别在庙会四头唱四台大戏,另安排有套阁、摇彩、飞车、驯兽、杂技、魔术等民间绝活绝技;有观相的、摇卦的、牵骆驼的、鸟叨卦的、劝世义的民间习俗;盘鼓、腰鼓、舞龙、舞狮、二仙盘道、打铁舞、担经挑、高跷、戏曲、琴书、坠子书等民间艺术表演把庙会声势推向一个又一个髙潮。地方小吃香气扑鼻,有包子、烧饼、杂烩汤、糊辣汤、肉饺、豆沫、豌豆馅、肉包子、糟鱼、五香鸡、卤鸡、卤肉、鸭蛋、麻花、油条、油茶、散子、凉粉、凉皮等,不一而足,风味各异,煞是诱人。

争议

老子故里一说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另一说位于安徽省涡阳县郑店村。安徽涡阳与河南鹿邑,同居道家文化发祥地的涡河两岸,两地直线距离不过80公里,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重新燃起一场关于老子故里归属的论争,并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