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腔,是独特的传统戏曲声腔,剧种为婺剧。因形成于浙江金华义乌,故名。义乌腔颇受戏曲理论家的关注,红极一时。义乌腔流传浙中一带,衍生出了西安高腔、西吴高腔、松阳高腔和候阳高腔等地方特色声腔,义乌腔是婺剧的奠基声腔之一。现已失传。

中文名

义乌腔

艺术风格

高腔

流行地域

海盐、义乌、弋阳

简介

继我国明初四大声腔(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的义乌腔,颇受戏曲理论家的关注,红极一时。

明清以来,金华一带是盐、丝入赣和漆、瓷入浙的商业贸易地区,加之物产丰饶,故历来是各种戏曲争胜斗奇之地。明中叶流行的义乌腔形成于金华府(治今浙江金华)属义乌县。明末的高腔、昆腔,清初的乱弹腔,清中叶的徽戏,均曾在金华流行。

古代戏曲声腔

义乌腔之名,首先出现在明戏曲理论家、作家王骥德的《曲律》里:“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乌、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明朝戏曲音乐家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中谈到明代万历年间“腔则有海盐、义乌、弋阳、青阳、徽、乐平之出”。由此可见,在明末,义乌腔仍与海盐、弋阳诸腔同为当时影响较大的戏曲声腔。

清代戏曲理论家徐大椿于《乐府传声》中称:“南曲之异,则有海盐、义乌、弋阳、四平、乐平、太平等腔……”《辞海》“高腔”条说:“义乌腔等也对高腔的系统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声腔形成

义乌腔的形成有两种说法,一说来自海盐腔,一说源自弋阳腔。不过比较统一的说法是,义乌腔是海盐腔流入义乌后,充实了义乌地方音乐衍变而成。同样,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义乌腔又流入到衢州及婺城等地,衍变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西安高腔、西吴高腔和候阳高腔,成了婺剧的奠基声腔(剧种)。可以说,婺剧中的高腔声腔是义乌腔的延续和发展。多年研究义乌戏曲的贾祥龙说,在这里面,东阳候阳高腔是最嫡亲的。

千古绝唱

义乌腔在史书上虽然有诸多记载,但都是只有其名,不见其实。尤其清代咸丰后的130多年来,简直连义乌腔的名字也难得听到。那么,义乌腔是“黄梅未熟青梅落”,中途夭折,还是“好笋出在篱笆外”,新枝发在外了呢?研究戏曲50多年的东阳文化馆退休干部陈崇仁认为,东阳的候阳高腔等,应当是属于义乌腔的遗音逸响。首先,在剧目剧本上,从传统的十八本大戏来看,候阳与西吴相同的有《白兔记》等10多本,候阳与松阳相同的有《黄金印》等13本。候阳、西吴、松阳三腔剧目如此雷同,很可能是义乌腔新枝勃发,各竞其秀的迹象。

其次,候阳、西吴、松阳三腔所沿袭的文学脚本,无论结构、形式,都与南戏的表现特点脉络相承。义乌腔名垂史册,其一时声势之盛可想而知。

第三,在音乐唱腔上,候阳、西吴、松阳三个高腔非常类似,这绝非偶然的巧合,而是三腔同出一源的迹象。

义乌腔在历史上为什么只见其名,不见其实?陈崇仁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义乌腔是种文辞俚俗、格律粗疏、流传民间,“罕为士大夫所留意”的戏曲,因此,文人对它“闻而恶之”、“趋而避之”,不入文人之笔。但是,这种草根出身的民间戏曲,却深受草根百姓的喜爱,当它发展到蔚然成风、声震剧坛时,不得不引起戏家的瞩目,并在著作中添上必要的一笔。“想当年,工六五六尺仩;看今朝,红绿紫绿橙白黄。”这是清代光绪年间东阳郭宅香案殿万年台上的戏联。这戏联乍看上联是声谱,下联是色谱。可是据陈崇仁推测,这戏联可以翻译为:想当年,工六五六吹“乌伤”;看今朝,红绿紫绿盛“皮黄”。该“乌伤”,即“义乌腔”。从中也可看出,当时义乌腔衰落,皮簧戏盛行。

不过,这只能是一种线索罢了。真正的义乌腔是如何的,我们如今已很难再现。贾祥龙说,陈崇仁曾多次写信让他设法抢救义乌腔,但是一方面他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另一方面,义乌腔早已失传,其剧目、音乐及表演特色已无从查考。现在研究义乌腔,已经找不到一点文字资料,也没有发现传人,难度非常大。“所幸,如今,东阳候阳高腔已经绽放新枝,‘义乌腔’的千古绝响,我们还可以从候阳高腔中去慢慢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