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性论》是《究竟一乘宝性论》的简称,又名《大乘无上续论》。为佛家重要论典,向来受汉藏各宗派佛学家重视。书中围绕佛性如来藏宣讲了七个内容,汉土华严、天台、禅宗(甚至律宗);藏地宁玛派的大圆满、萨迦派的道果、噶举派的大手印,皆据如来藏思想而建立。

中文名

宝性论

外文名

Ratnagotra-vibhāgo Mahāyānottaratantra-śāstra

别名

《大乘无上续论》

基本介绍

《宝性论》全称《究竟一乘宝性论》,又名《大乘无上续论》。宝是大乘的佛法僧三宝,性是种性,也就是成佛的自性住种性。自性住种性在经论中有诸多异名,《华严经》中称为无碍法界、无师智、自然智、如来智慧,《法华经》中称为妙法,《圆觉经》中称为圆觉,《维摩诘经》中称为不思议解脱,《涅盘经》中称为佛性,《般若经》中称为实相,《如来藏经》中称为如来藏,还有法身、真如、实际等等不同异名。不同宗派也有不同的名称,华严宗叫作自性清净圆明体,法华宗叫作实相,禅宗叫作心性、本命元辰、本地风光等,净土宗叫作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唐密、藏密对此佛性也赋予很多不同的名称。总之,如永明延寿大师所说,千经万论、宗门教下安立的百千名号都是在诠释佛性。

论中围绕佛性如来藏宣讲了七个内容:一、具八种功德的究竟皈依处佛宝;二、具有六种功德的法宝;三、具有六种功德的僧宝;四、又以三理、十义、九种比喻宣说了全论的核心——如来藏;五、从本体、因、果二利、三身八个方面宣说了觉悟自性的大菩提;六、宣说菩提所具有的离系与异熟等众多功德;七、进一步宣说自己觉悟后任运、相续利乐有情之佛事业。七个内容或金刚处开示众生解脱还灭的因果。对此,又有两种理解:一、自相续的如来藏为因,佛法僧三宝为缘,因缘和合出生菩提、功德、事业之果;二、自相续的如来藏为因,他相续的菩提、功德、事业为缘,因缘和合成就佛法僧之果。无论如何,弥勒菩萨无非是想为我等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已。其特色如下:

一、究竟一乘是畅佛本怀之说:我佛最初成正觉时,以佛眼观法界所有众生都和他一样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是由于颠倒妄想的客尘覆盖而不能证得,尔时世尊就想仅以大乘法度化众生。然而又见众生深深地贪著五欲,不求佛果及断恶的妙法,根机着实下劣。所以佛随顺众生根机意乐信解,以种种因缘、比喻、言辞,将一乘佛法分别说为三种。四十多年以种种法水洗涤弟子的心,直到法华会上,开权显实,宣说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都能成佛,废除究竟三乘,安立究竟一乘。《法华经》云:“虽说百千亿,无数诸法门,其实为一乘。”不仅释迦文佛宣说究竟一乘,十方三世诸佛都宣说究竟一乘。《法华经》云:“佛说过去世,无量灭度佛,安住方便中,亦皆说是法。现在未来佛,其数无有量,亦以诸方便,宣说如是法。”又云:“十方国土中,无二亦无三,唯有一佛乘,除佛方便说。”论中广泛抉择的佛性如来藏就是究竟一乘的根本,能够大畅佛陀出世度生之本怀,赋予众生法财,赐于大白牛车,平稳速疾到达佛果安乐宝所。

二、所诠如来藏是佛法的核心:(1)、如来藏是大乘显密了义经的共同所诠,上文解释《宝性论》时罗列诸经异名可以证实此点。(2)、如来藏是众生迷悟的根本:众生依何而迷,又依何而悟?《圆觉经》、《大乘起信论》中都依人迷失方向的比喻说明众生依如来藏而有迷悟。所谓迷就是没有认识如来藏心性,生起独头无明,由此展转流浪生死。经云:“于第一义谛不了,号曰无明。”古德云:“由最初一念不觉,故有流转。”所谓悟就是不执著四大五蕴为身相,六尘缘影为心相,以无分别智契合心性。(3)、诸佛所彻证,诸菩萨苦行由此而生:众生的如来藏心就是诸佛法身,二者在本体上没有丝毫的差别。换句话说,在众生位时功德不减,在诸佛位时功德不增。华严宗三祖贤首法藏大师云:“亦可在圣体而不增,处凡身而不减。虽有隐显之殊,而无差别之异。”诸佛依二种智慧断除二种障碍,证得具二清净的法身。《不增不减经》中说众生即是法身。一切菩萨的妙行都是缘如来藏而得以成就,论中宣说了自性住种性和随增种性,前者指如来藏,后者指缘如来藏的修行。《大乘起信论》中说心性上本无悭吝,随顺本性修习布施波罗密,持戒乃至般若的修法类推可知。总之,如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如来藏狮吼论》中云:“唯此主遍行如来藏,是三世一切诸佛所说密意的精要,也是一切显密诸法的唯一关要。”

三、论体七金刚处甚深难思:七金刚处都是佛甚深智慧的行境,唯佛与佛方能彻底通达,连十地大菩萨也如夜晚观物一般难以明见。无著菩萨的《宝性论释》中说七金刚处是无法用分别心测度了知的,《大涅盘经》明文宣说十地菩萨不能了了见佛性。在《无上依经》、《如来藏经》、《宝女问经》、《陀罗尼自在王经》、《胜鬘经》、《不增不减经》等诸多经中或少分、或多分或圆分宣说了七金刚处,但都共同宣说是深奥不可思议的。本论云:“真如有垢及无垢,无垢佛德佛事业,从彼生起三宝善,证悟胜义诸佛境。如是三宝此种性,遍知诸佛妙境界,彼亦四相依次第,以四根据不思议。清净而具杂染故,无有杂染而净故,法不离而不现故,任运而无分别故。”又云:“一切种智之行境,如来非是三慧境。”又云:“此因如盲不见色,凡夫从来未曾见,且如产房内婴儿,不见日轮圣亦尔。”又如:“佛种性与佛菩提,佛陀法及佛事业,清净有情亦难思,此等唯是诸佛境。”

四、与般若相比是圆满了义:般若无相诠示了如来藏的如实空义,善辨在此基础上又宣说了如来藏的如实不空义,也就是说般若仅仅抉择了如来藏是远离戏论的这一侧面,而善辨圆满抉择了本体空与自性光明。因此,佛在《解深密经》中解释自己的密意说,二转还有增上的,三转是无上的、圆满的,相比之下三转比二转更圆满、更殊胜。在本论中慈尊也解释了在空性基础上宣说光明的密意。《大涅盘经》、《楞严经》、《起信论》等诸多三转经论中都圆满抉择了空性和光明。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如来藏狮吼论》云:“然而以与空性的自性身无离无合的智慧光明作简别而宣说如来藏,此是第三转了义经的密意,仅此一点超胜第二转。”

五、见解是最圆满的他空大中观见:《般若经》与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均是以胜义理抉择轮涅诸法自性空的见解,称为自空中观见。三转如来藏了义经与本论都是以名言净见量抉择如来藏自性光明。前者是以现空二谛或无遮的方式抉择的,后者是以实相现相二谛或非遮的方式抉择的。抉择的结果认为蕴界处等或者说由分别心所安立的法都是迷乱的世俗客尘法,在如来藏本体上从本以来就不存在,或者说就是自性空。世俗客尘空后胜义中存在着具有超过恒沙数自性功德的如来藏。与有部、经部、唯识、中观相比,这种见解最圆满。

六、连接显宗与密宗的桥梁:金刚密法是快速成佛的殊胜方便,连接显宗与密宗的中间桥梁,藏地觉囊、噶举、宁玛等派的许多高僧大德一致认定就是《宝性论》。如宁玛大法王龙钦绕降尊者云:“如来藏作为因续义,可出生金刚乘窍诀之关要故。”因此,想依靠密宗成佛的人,首先应当学好《宝性论》。

七、修学本论可以断五种过失、生起五种功德:五种过失是:(1)障碍生起菩提心的怯弱之过;(2)障碍摄受众生的轻慢之过;(3)障碍证悟实相的执著虚妄之过;(4)诽谤无有自性功德法的损减之过;(5)障碍自他平等的贪执自我之过。由学修如来藏教法后,了知自他都具有佛性如来藏即可断除五种过失,并能获得五种功德。五种功德是:(1)生起勇猛精进修道之心;(2)对众生发起如大师一般的恭敬心;(3)证悟客尘无自性的般若慧;(4)证悟觉空无别的大智;(5)生起自他平等心。

八、听闻生信获得不思议功德:对论文宣说的七金刚处,无须说以十法行修习会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聚,即使仅仅听到文句,相信是真实不虚的,就会获得超胜于广大施类福、清净戒类福及殊胜修类福的巨大福德。暂时会获得发起菩提心、趣入六度行的利益,究竟会获得速疾成佛的利益。若欲详知请参阅论文。无等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在为上万僧俗大众讲授本论《校量功德品》时,以种种譬喻,作种种比较,数数殷勤赞叹听闻本论的功德,上师曾说:“在显宗中再也找不出比《宝性论》功德更大的论典,可以称它为显宗中的‘闻解脱’。”

喇荣五明佛学院法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