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城的产业结构布局应以航空客流与物流为中心,空间结构可分为机场陆侧地区、空侧地区、邻近地区、外围地区4个部分。

我国航空城主要分为专业型和综合型两类;具有渐进式和跳跃式两种发展模式;管理组织方式宜由地方政府牵头,会同民航部门和机场所在地的各级政府机构建立合作协商机制;其发展规划应是机场土地适宜性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的有机融合。

中文名

航空城

别名

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建筑用途

以航空客流与物流为中心

地理位置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境内

优点

交通快捷方便

年平均气温

12.5℃左右

基本概况

《中国航空城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

数据显示,对于机场行业而言,在如今瑟瑟寒风的经济环境下,航空公司不断消减运力调整航线旨在不遗余力消减成本,但是机场作为基础设施的提供商,跑道无法改变;候机楼无法关闭。如何在寒意逼人的冬天燃起希望之火?截至2011年,中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180个(不含港澳台地区),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78个,通航城市175个。2011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0%。

滨州大高通用航空城位于中国“冬枣之乡”--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境内,处在北京至济南、济南至青岛、北京至青岛三角形民用空中航线的中心空白地带,周围20KM范围内无高压线路和高大建筑物,净空条件非常好。大高通用航空城交通快捷方便,南临205国道,西依在建的津(天津)汕(汕头)高速,北靠在建的威(威海)乌(乌海)高速,东濒在建的黄(黄骅)滨(滨州)大(大家洼)铁路。大高通用航空城自然条件优越,所处区域属东亚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约600毫米,年平均日照2500小时,可飞行时日长。傅家河自南向北穿规划区而过,风光迤逦。

大高通用航空城

是2002年1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报经空军司令部批准成立的。自2003年6月动工建设,2004年4月顺利通过华东民航局验收;2004年5月,经国家民航总局批准核发了《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大高航空城项目规划占地8000亩,预计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定位于“生态型、高科技”的发展主题,突出“飞行员培训、飞行器组装与维修、生态观光旅游、公务机商务机托管、航空航天会展、农业救灾及其他通航业务”六大功能,目前,已累计投资3亿元,初步完成了水、电、路、讯、视、宽带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飞机跑道、塔台、停机坪、厂房、综合楼、公寓楼等已经建成投用。

2004年以来,大高航空城在飞行员培训、飞行器组装与维修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5年10月3日,第七届沾化冬枣节暨首届通用航空博览会在这里隆重开幕,市委孙书记亲自拧紧最后一颗螺丝,第一架DA40钻石飞机正式下线,并试飞成功,填补了山东省飞机制造业的空白,而且对于推动滨州市乃至山东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来自全国各大航空公司的塞斯纳172、运-5B、B-2B等8个类别16架通用航空飞机参加了会展。航空航天科技展览中心项目,已由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院完成图纸设计,土地迁占、整平等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完成,5月份将在此举办航展。飞行员培训项目已与广东中山瀚宇飞行培训学院、中国民航学院通用航空培训中心、哈尔滨飞龙国际航空培训有限公司等多家飞行员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培训经验的日益丰富,大高通用航空城将有能力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通用航空培训基地。航空花苑、直升机制造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根据项目建设规划,大高航空城在10年内将建设成为国内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型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发展现状

航空城

截至2011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180个(不含台、港、澳地区)。2011年,民航业完成旅客运输量29317万人次,同比增长9.5%。航空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不但给航空机场带来足够的人气以及充足的货源,也为航空城的建设注入了活力。

报告分析认为,大力发展航空城不论是对机场本身还是地方政府都是十分有利。

首先,机场发展航空城,有利于增加非航空性收入,改善机场财务状况,塑造机场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经济背景下,机场当局要维持财务平衡,迫切需要寻找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而机场通常被成百上千亩未开发的土地包围,坐拥房地产开发的潜在金矿。

数据显示,随着机场房地产的发展,以及酒店、会议室、写字楼及停车设施的出现,航空城所产生的收益已成为非航空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从而有助于支持昂贵的机场基础设施投资,并降低航空运输成本。

其次,从地方政府角度看,发展航空城及临空经济,不仅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增加就业和税收,而且有利于建设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和区域整体竞争力。

据测算,空港每增加10万吨航空货物,将创造800个工作岗位;每小时新增异国航班,将增加750个工作岗位;每新增异国国际直达航班,可为当地增加1500多个就业机会。空港规模愈大,航线航班愈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愈大。大型枢纽机场客运量每增加100万人,将拉动地方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增加就业岗位1万人。

我国不少地方利用新建或扩建机场的契机,在机场周边地区进行各种类型航空城的开发、建设活动。有的航空城已具雏形,如首都机场航空城、厦门航空城及珠海航空城等。

总的来看,现阶段我国航空城发展的势头良好、前景广阔,但在规模、效益、功能等方面尚存不足,如航空城的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都相对较小,临空经济的产业化和规模化也不明显;机场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模式为低强度、低效益的开发模式,对机场优势的利用不充分;建设者对航空城定位的模糊也使其在产业结构和空间规划布局方面无法凸显航空运输特色,以致于航空城有名无实。

发展模式

我国航空城的建设尚处于成形阶段,根据其发展途径可分为两种模式:

(1)渐进式发展模式。该模式以机场周边地区现有的城镇为基础,逐渐由机场内部向机场周边地区进行地域空间的扩张和经济空间的辐射,经过长时间演进,最终形成具有城市规模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区。这种模式体现在早期建成的上海虹桥机场、海口大英山机场的建设上,具有自发性、无序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一般而言,机场周边城镇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与机场高层次客货需求不相适应。机场与周边城镇在产业布局、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的反差,仅依托现有城镇的内在增长动力尚无法与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相匹配,难以形成“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良性互动机制。

(2)跳跃式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在机场周边地区进行成片的产业区、居住区或物流园区开发,以产业开发为先导,并在此基础上延续城市化的进程,最终形成航空城。由于干线机场多为远离城区的“城市飞地”,机场的供水、供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往往只能自给自足。这就使巨额的基础设施投资成为束缚航空城跳跃式发展的“门槛”。对此,成功的解决方法是以兴建开发区的方式逾越“门槛”。这种发展模式具有自觉性、先导性,且短期内成效显著,因而被新建的大型机场广泛采用。该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多为分散组团式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航空城

航空城简介

航空城的开发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据统计,在北美洲和西欧空港年客运人数与地区人口比例的高值达11.2,荷兰史基浦航空城的GDP约占荷兰GDP总值的1.8%、法兰克福航空城从业人员约占法兰克福城市劳动人口的12%、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地增长,中国民航运输业迅速发展,城市的空港地区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各地掀起一股“航空城”建设热潮。

国际航空协会评价机场地区向航空城转型的e要措标是临空产、住宅、医院、写字楼开发等非航空业务收入的规模;史基浦机场集团则将航空城定义为整合人流与商务、物流与购物、倍息与娱乐的动力枢纽由此,航空城是以机场为空间中心和功能中心,由航空产业吸附相关商务金融、休闲娱乐等协同发展。从而逐渐集聚商业与居住等综合城市活动功能。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新城市型态。

航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