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越弦又叫月弦、月调、背调、越调、座场眉户等。是青海省的传统曲艺曲种之一,青海越弦堪称青海平弦的“姊妹”艺术。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板胡、笛子、盏儿,以梆子击节。越弦的曲目多是短篇唱段,内容丰富。

2008年6月7日,青海越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

青海越弦

别名

青海越弦(月弦)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

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编号

Ⅴ-93

申报地区

青海省西宁市

代表人物

刘世红

发源地

青海

始兴年代

清代

流行地区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

经典剧目

《小姑贤》《烙碗记》《秋莲拾柴》

遗产类别

曲艺

历史渊源

青海的越弦,约在清代中期由陕西传入。青海著名越弦艺人郭福堂,早年曾在陕西马大辫子门下学艺,足迹遍及陕、甘、青各地。越弦在青海的发展过程中,艺人们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民间小调 及古代小曲,从唱腔、道白、语言、风格诸多方面进行了丰富。

从人物描摹到历史事件、新闻时事、山川景物,无一不在它表说的范围。其显著特点是反映现实生活十分敏捷。如反映清末湟中农民起义的《元山造反》、《董蜡匠》、反映民国初年西北地区政治混乱状况的《国民军到青海》、反映青海人民获得新生的《解放青海》等,都是当时编唱,脍炙人口而广泛流传的作品。

艺术特色

基本介绍

青海越弦

青海省地方传统曲艺之一,又叫“月弦”、“月调”、“背调”、“越调”、“座场眉户”等。清代中期由陕西传入,故其主要曲 调的名称、唱词的句式规律等与陕西眉户基本相同。流行于湟水流域各地。曲牌及主要曲调有50多个,伴奏乐器为三弦、板胡、二胡、水子(碰铃)、梆子、笛子等。艺术特点

青海越弦具有传统民间文学语言特征,词语通俗生动,近如口语,表现力较为丰富,刚柔兼蓄,优美动人。唱词中一部分是七字句为基础的,上下对句或一、二、四句押韵的四句式;一部分是十字句为基础的上下句子;也有一部分是七字、十字均能演唱的;还有许多曲调的格式是属于长短句体例的。

青海越弦从人物描摹到历史事件、新闻时事、山川景物,均为其表说的内容。其显著特点是反映现实生活十分敏捷。

演唱形式

青海越弦除坐唱形式外,也有走唱表演。演唱方式一般为一人,也有二人、三人联唱的。一般座场演出,群众围听。段子由前岔──前背宫──其它曲调(五更、西京、岗调、紧诉、慢诉、东调、剪靛花等)──后背宫──后岔组成。音乐部分的曲调与曲词结合紧密,表达情绪手段有力,因曲词受曲调的限制,格律比较严谨,要求曲词合辙押韵,按其格律填词。

越弦以表现传统民间生活故事的题材见长,这是它为广大群众传唱的原因之一。其曲目《小姑贤》、《冯爷站店》、《刻财鬼》等,均是广为流传的作品。越弦是联曲体的一种曲艺形式。曲调流畅动人,它的曲牌和主要曲调有50余个。

一个越弦段子一般由前岔——前背工——其它主要曲调五更、西京、岗词、紧诉、慢诉、东调、剪能花等——后背工——后岔构成。作为音乐部分的曲调与曲词紧密结合,是表达情绪的有力手段,所以曲词受到曲调的限制,有着比较严谨的格律,要求曲词合辙押韵,按其格律填词。词语要求通俗生动,近如口语,没有咬文嚼字,冷僻酸涩的痕迹,具有民间文学语言特征,表现力丰富。

代表人物

表现力丰富,刚柔兼蓄,优美动人。越弦著名艺人有李德明、谢长德、张其山、陈玉德、李旺春等。

代表作品

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板胡、笛子、盏儿,以梆子击节。越弦的曲目多是短篇唱段,内容丰富,有适应于喜庆祝颂的《东吴招亲》、《满床笏》等;有描绘劳动人民生活的《亲家母打架》《傻娃卖布》《钉缸》、《下四川》等;有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梵王宫》、《姐儿探情》等;有叙述历史人物故事的《桃园结义》、《黑访白》等。也有类似明代散曲的《世情》、《盼家乡》等唱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还出现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

分布地区

越弦流行于青海东部农业区,多为业余演出,很多越弦爱好者也常在亲友喜庆宴会上演唱。越弦属于曲牌联套体制,曲牌有〔前岔〕、〔后岔〕、〔背宫〕、〔皂罗〕、〔岗调〕、〔紧赋〕、〔大莲花〕、〔五更〕、〔采花〕、〔剪靛花〕等10余个。除习用的坐唱形式之外,也有走唱表演。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板胡、笛子、盏儿,以梆子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