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一般指《四本论》,是魏晋之际玄学清谈的一个重要的话题,讨论才能与品质的关系,有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四本”。简单的说,就是谈才性相离还是相合的问题。

中文名

四本

外文名

A discussion of morality and ability

别名

四本论

作者

钟会等

作品体裁

论文

创作年代

魏晋之际

名词解释

即四本论,又名本四。

具体实例

这点,骆老师的书中已经讲的很明确了。这个问题到今天看来,依旧有讨论的价值和意义。一个才能出众的人,是否品德也是超乎众人的呢?举个例子来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斯宾诺莎,他是伟大哲学家当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厚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人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上的。相对比之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对叔本华的批判也是不留情面“很难相信,一个深信禁欲主义和知命忍从是美德的人,会从来也不曾打算在实践中体现自己的信念。”骆老师在书中只是将四本论当作清谈的话题来讨论,这里我想说的是,世说新语中诸位名士当然崇尚的是有完美人格的人生,完美,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但是魏晋时代也给士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和开放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人以他们愿意的方式生存,而没有所谓儒家思想的束缚,同时代的人也给予充分的包容甚至赞赏。例如: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唁毕便去。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时人叹为两得其中。阮籍不遵照礼法,这或许不符合全德全能的标准。裴令公并没有指责,也没有效仿。每个人在那个时代都有其自处的方式,不拘礼法,不受他人摆布。生命的容量和宽度在这里尽人展示。当然,全德全能的人在人世间也根本不可能存在,他只能作为我们顶礼膜拜的完美的标准,否则,阮籍的放诞,刘伶的猖狂,王戎的悭吝也将为世不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