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毛草为禾本科植物,又名金丝茅、笔仔草。清热,利水。治热病烦渴,泄泻,黄疸型肝炎,糖尿病,淋蚀,尿血,小便不利。

中文名

猴毛草

莎草目

拉丁学名

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 Kunth

植物界

高粱族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鸭跖草亚纲

别名

竹篙草

禾本科

亚科

黍亚科

金发草属

猴毛草

分布区域

浙江、台湾、福建、广东、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Thunb.) Kunth,1833

亚族

甘蔗亚族

形态特征

笔仔草

穗状花序单生于主秆和分枝的顶端,柔软而微曲,长1.5~3厘米;穗轴纤细,节间甚短,被睫毛,节的顶端 粗大成截头状;小穗成对,一具柄,一无柄,长不及2毫米;基盘的毛约与小穗等长或过之;第一颖的先端截头状或浑圆,被睫毛;第二颖较第一颖稍长,脊粗糙,先端被睫毛,2齿裂,具芒,芒直或曲,金黄色,长10~15毫米;不孕小花的外稃存或缺,线形,光滑,内稃缺;结实小花的外稃中间有裂隙,裂片被睫毛,具芒,芒与第二颖的相似,但稍长;雄蕊1,花药有的细小,有的长达1毫米;花柱2,柱头帚刷状,长约1毫米。花、果期5~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河边、墙隙、山坡和潮湿旷野。

分布范围

分布浙江、台湾、福建、广东、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地。

栽培种植

金丝草

主要用途:这种植物适合室内水体绿化,常用来装饰玻璃杯、玻璃槽、玻璃瓶等,亦可作为繁殖热带鱼承接卵粒的材料。

种苗培育:

这种植物用分株法繁殖,可在每年4~8月进行。如果条件允许,亦可全年进行此项操作。

栽培基质:

由于金丝草没有被子植物那样的根系,因此在栽培中通常不使用普通的固态基质,而应将其种植于未污染的淡水中。进行缸养时,可选用自来水作为裁培基质。

定植方法:

缸养,可以结合分株进行操作。为了便于管理,一般不将其进行混养。所用容器通常为小型水族箱,注意摆放地点应保证植株能够接受所需的光照。先将清水注入栽培容器中,再将准备好的适量种苗直接投人即可。

栽种年限:

这种植物为多年生,其发苗较快,每年可以繁衍出大量新株。由于金丝草实际处于不断自我更新的状态,因此其最佳观赏时间相对较长,通常无具体年限,连续栽培时段视实际管理水平而定。

美化效果:

金丝草株形紧凑,分枝纤细,将其投放在造型别致的玻璃容器中,能够使水体显得郁郁葱葱,从而给环境增添不少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