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阴镇,地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府所在地。辖城东、城西、城北、城关、郭拉、邓家、童家、西家嘴、大史家、张家沟、红柳滩11个村委会和城东、城关、城西、城南 4个居委会。是素有“梨花之乡”和“青海小江南”之称的塞北名镇。常住人口为39782人[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中文名

河阴镇

下辖地区

大史家11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

地理位置

贵德县县城

面积

32.67km²

人口

39782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方言

中原官话

气候类型

高原大陆性气候

电话区号

0974

外文名

Heyin Town

车牌代码

青E

行政类别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地区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民族

汉族

特色产业

种植业

邮政区码

81700

政府驻地

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河阴镇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大南乡,1938年设河阴镇。1949年设河阴市,1953年改为河阴镇,1958年为贵德公社河阴管理区,1959年分设河阴公社,1984年改为河阴镇。

全国重点镇——河阴镇

公元前60年,西汉在此设河关县;唐仪凤年间,设积石军,此后曾几度为吐蕃属地。元代至元八年(1271年)设贵德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贵德为归德,明洪武八年,改归德州为归德守御干户所,隶属临洮府河州卫;清乾隆三年(1738年),归德改隶属西宁府管辖;乾隆二十六年,复改归德为贵德;乾隆五十七年,置贵德厅。民国2年,改厅为县。1949年9月18日,贵德县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县府设在河阴。

在六百多年前,河阴已有了“城”的规模和气度。明洪武八年,河阴就已开始筑城;乾隆十三年,在城外设关厢;民国19年,设义君、诚正、协和三镇,民国27年,三镇合并,易名河阴镇。1959年,改为河阴公社,25年之后的1984年,撤社建镇。

人口数据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河阴镇常住人口为39782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1]

民俗风情

河阴镇有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社火是群众性的大型娱乐活动,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开路

贵德县在全省位置

灯、龙灯、杨林、狮子、旱般、拉花姐、八大光棍、眉户戏等民间传统社火节目。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是民间演社火的日子,为春节增添热闹的气氛。

产业结构

现代农业和设施畜牧业发展形势良好。形成了以冬小麦、蔬菜和水果为主的种植业。

河阴镇

河阴产业结构表现为以农业为基础,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商贸等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带动作用日益凸 显,逐渐成为河阴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旅游产业逐步成为群众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村水、电、路、广播、电视、网络等“村村通”已基本覆盖。

旅游资源

贵德古城、南海殿、乜纳塔、黄河湿地、经筒广场等一批旅游重要景区景点在我镇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