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从战国时代,诸夏列侯纷纷称王后,魏国的国主成为第一个使用“魏王”称号的国君。在帝制时代,皇帝分封自己的儿子为王爵,而魏王便是其一。本词条专门介绍五代十国时代,各国的魏王。

外文名

weiwang

后梁魏王张全义

张全义(852年—926年),字国维,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初名言,又作居言。降唐后唐昭宗赐名全义。朱温就调他为天平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为东平王。昭宗被杀后,又将他调回仍任河南尹,兼忠武军节度使、判六军诸卫事。朱温建梁称帝后,又令张全义兼河阳节度使,进封魏王,赐名宗奭。后梁末帝朱友贞时,张全义未受信任,曾经请求到河北指挥作战,未被采纳。后梁灭亡后,归降后唐,为讨好新朝,去后梁所赐名,请准恢复原名全义。

后唐李存勖攻占梁都开封,他从洛阳赶去觐见。先被封为魏王,后改封为齐王,任命为守太尉、中书令、河南尹并兼领河阳。后唐同光四年(926年)二月,赵在礼据魏州发动兵变,李存勖打算亲自征讨,大臣们则主张派李嗣源前往,李存勖本不答应,最后在张全义的力荐下才同意。可是李嗣源到魏州后便与变兵合流。张全义闻变后,忧惧不食而死,终年75 岁,谥忠肃。

后唐魏王李继岌

李继岌,庄宗李存勖长子。庄宗即位,继岌为北都留守,判六军诸卫事。迁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豆卢革为相,建言:唐故事,皇子皆为宫使。因以邺宫为兴圣宫,以继岌为使。同光三年,封魏王。

后汉魏王刘承训

刘承训,字德辉,高祖刘知远之长子也。少温厚,美姿仪,高祖尤钟爱。在晋累官至检校司空,国初授左卫上将军。高祖将赴洛,命承训北京大内巡检,未几,诏赴阙,授开封尹、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以天福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薨于府署,年二十六。高祖发哀于太平宫,哭之大恸,以至于不豫。是月,追封魏王。归葬于太原。

后周魏王符彦卿

符彦卿(898年 ─ 975年),字冠侯,五代、北宋时宛丘人。中国五代及北宋初期将领,曾多次与辽朝军队作战。他出身武将世家,祖父乃吴王符楚,父亲是秦王符存审(李存审,为李克用养子,赐姓李)是中华名将,符存审曾任宣武节度使、蕃汉马步军都总管中书令。他的大哥符彦超曾任安远军节度使,卒赠太尉,二哥符彦饶曾任忠正军节度使,兄弟九人均为镇守一方的军事将领。在这样的一个武将家庭中,他13岁就能骑射,25岁当了吉州刺史,因破兵于嘉山,累官天雄节度使,拜太傅,由淮阳王进封封魏王。其有三个女儿为皇后母仪天下。

南唐魏王徐知证

徐知证,徐温第五子。仕吴历州刺史至节度使。入南唐,封江王,改封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