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良爷,在人参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采参行业的开山鼻祖。本名孙良,而“爷”对长辈或年长男子的敬称,东北长白山居住着很多满族人,满语中的敬语之一就是“爷”,满族人见面打招呼时往往是相互称“爷”。不可能直接呼起姓名“孙良”。

据吉林省通化县古迹志记载,第一个开山的“老把头”名叫孙良。他具有忠厚守信、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率领大家进山挖参的人,带领大家是寻山、挖参、出货,被人们尊称为“孙良爷”。

相传明末清初,山东莱阳人孙良为给母亲治病,前往长白山挖参,遇到了老乡张禄。两人每天一同出去挖参,就在两人决定要返回山东老家的前几日,孙良与张禄走散了。他决定要找到张禄一起回家,后来没有找到兄弟,孙良也饿死在蝲蛄河畔。临死前,孙良留下一首绝命诗:“家住莱阳本姓孙,翻山过海来挖参。路上丢了好兄弟,找不到兄弟不甘心。三天吃了个蝲蝲蛄,你说伤心不伤心。家中有人来找我,顺着古河住上寻。再有入山迷路者,我当作为引路神。”至此,孙良便被视为长白山开山挖参之鼻祖,迄今在通化、集安、白山、抚松各地都有老把头坟,供后人拜祭。

中文名

孙良爷

本名

孙良

别名

参把头

出生地

山东莱阳

性别

所处时代

中国

传说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山东十年九灾,老百姓的日子可苦了。这一年刚种完地,又遇上了大旱,一个半月滴雨没下,地里的庄稼苗儿点火就着。

莱阳地界有一户姓孙的,当家人叫孙良,四十多岁,正是满身是劲的时候,他一看又闹了灾荒,满地庄稼是指望不上了,到秋天收不下来粮食,拿什么养活老婆孩儿!正愁得没法,听说关外长白山老林子里有人参,关东人叫棒槌,这是一种宝物,要是能挖到几棵,那一家老小的日子就有着落了.

孙良和老婆一商量,只得闯关东。于是他收拾收拾,带上吃的和用的,含泪告别了老婆孩子,从烟台上了木帆船,在海上也不知漂泊了多少天,才到营口靠了岸。他挖参心切,路上顾不得歇脚,连宿搭夜地往山里奔,趟过一河又一河,翻过一山又一山,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进了长白山的老林子。那时候,长白山里根本没有人烟,树木狼林,草深没腰,野牲口到处都是。孙良虽说身强力壮,是在庄稼地里滚大的,但是见到这样大的大山林子还是头一回,又没有做伴的,自己只好壮着胆子往里闯。他手里拎着根木头棍子,拨拉着周围的草棵,看有没有人参;还不时地敲敲大树干,震得野牲口早早避开。就这样,孙良白天漫山遍岭地找棒槌,晚上找个避风地方睡觉,一天又一天。不知过了多少天,粮食吃光了,衣裳刮碎了,鞋底磨穿了,在山里转游得也分不出东西南北了,仍旧没有挖到一苗棒槌,可他还是不灰心,饿着肚子也要往前闯.

这一天,他饿极了,拄着棍子来到了蝲蛄河,趴在河边喝了一肚子水,还是不顶饿,只觉得浑身酸软没劲,眼睛里直冒金花。一不小心,一脚蹬翻了水中一块石板,突然一个大蝲蛄窜了出来。他急忙伸手抓住,把蝲蛄盖揭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放到嘴里就大嚼起来。再想抓几个吃,连翻几块石头就把他累趴下了,腿打颤,说什么也站不起来。他无奈只好沿着河边往前爬,爬着爬着,爬到一块大卧牛石旁,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好不容易挺起了身子,咬破了右手食指,在大卧牛石上写下了六句话: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三天吃了一个蝲蛄,你说寒心不寒心?家若有人来寻我,顺着蛄河往下寻。他写完了,依着卧牛石歇了一会儿,又继续往河的上游爬。爬了好久,爬到了一棵一抱粗的古柳树下,实在爬不动了,便仰面朝天地躺在树底下,慢慢地瞌上了眼睛。这时候,天也渐渐黑了下来。说也奇怪,这一夜刮旋风,把林子刮得呜呜直响,就象人们在哭泣一样。第二天,就见古柳下面孙良躺的那个地上,隆起了一个坟包,原来,孙良的尸首被旋风给土葬了。

打那以后,孙良的故事在关里关外传了起来,凡到长白山放山的人,谁走到这里,谁都跪到坟前,向孙良叩头祷告,求他保佑进山"快当",挖到大山货。因为孙良是头一个进山挖参的,后来人都称他"老把头"。

说话间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小罕子,也就是后来的老罕王努尔哈赤,当时被明朝的辽阳总兵赶进了长白山,结果迷了路,眼看也饿得不行了,正在迷迷糊糊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小伙子,前面的山包下边,住着八户人家,你到那里和他们一起过日子去吧。离那户人家的右边百步开外,还有一大片棒槌,你们挖出来卖了,置办你们所需要的东西,将来你是会得好的。"说完,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窝窝头给他,他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了身上添了力气,按照白胡子老头的指点,果真在前面山包下找到了八户人家,又在右边百步开外找到了那片顶红榔头的大山参。于是,小罕子就和那八户人家把参挖了出来。这一片大山货,真就卖了很多银钱了。他们有了钱,就在这一带招兵买马,囤粮聚草,一步步地打出了江山。

罕王登基坐殿之后,依照他忆想的样子,画了一张"老把头"的图像,还在山里盖上了庙,塑了泥像。罕王说孙良指路有功,保佑穷苦人有功,便封他为山神,掌管着长白山。

后来,康熙皇帝领着兵马到长白山游猎巡边,听说老把头的事,为了不忘老把头对他先祖的恩情,还在老把头的塑像身上披了一件黄马褂。

孙良爷

后人写的诗

《参把头》扬眉

长白老林棒槌多,放山寻宝事先说:

拉帮结伙耍单数,能不能去把头夺;

准备快当与花篓,薄斧手锯轻铁锅;

进山先要拜山神,猪头牛羊三牲罗;

康熙御封孙良爷,只坐树墩不上桌。

虎走岗子羊走坡,坏了规矩祸事多;

棒槌鸟叫索拨棍,鹿角竹签把土拨;

抬出土精砍兆头,下山还愿吃白馍。

神山圣水出仙草,一两黄金一两货;

孙良爷

能消百病强体魄,鹤发童颜百年活。

考证资料

一是莱阳地名由来已久。

二是孙良被奉为山神的传说在当地“流传代代不息”。

三是明末清初天灾人祸不断成为孙良闯关东的历史判断依据。

一个地名会随着改朝换代变成不同的称谓,给研究者带来辨别和分析的困难。“后唐923年(同光元年)唐庄宗李存勖为避讳祖名国昌,改昌阳为莱阳(即莱山之阳,莱山为旌旗山的古名),仍归莱州管辖。”此后,莱阳除归属管辖发生变化外再未易名,这就明确和缩小了要查找的地理范围。

《莱阳市志》第24编“文化艺术”第二章“文学艺术”第五节“故事传说”只记载了5个当地的传说故事,其中就有《孙良被奉为山神的传说》,除内容与长白山流传的故事相差无几外,绝命诗简直完全相同。其他4篇传说分别为莱阳梨、沙参、五龙河和红土崖故事,可归为特产、河流和风物传说,独孙良作为人物传说独树一帜。由此可见,孙良采参故事在莱阳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两地相隔几千里,跨海隔山,经改朝换代、日月更迭、沧海桑田,传说内容相同,人物形象高大、丰满,这为我们判断“孙良就是老把头、就是莱阳人”提供了重要佐证。

孙良爷

明末清初,莱阳天灾人祸不断。“1643年(崇祯十六年)二月六日,清兵攻陷莱阳城,知县陈显际战死,绅民死者万计。“1661年(顺治十八年),栖霞人于乐吾(在同胞兄弟中排行老七,众人称之于七)据守牙山抗清起义,清军云集莱阳,次年三月义军失败,于乐吾突围转移,清军撤出莱阳。”“1667年(康熙六年),三月初一,大雪,麦苗损害严重。”“1668年(康熙七年),六月,地震,游仙宫石碑、咸福坊倒塌破碎。”“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连续两年饥荒,树皮、树叶皆被饥民食光,死者甚多。”这些记载给我们描绘了明末清初莱阳民不聊生的全景图,也应该是孙良等“登莱流寓”闯关东采参的主要原因。

孙氏族谱依据

《孙氏族谱》经过两次刊订,第一次是在嘉庆十六年(公元1812年)季春,由“第十七世华谨志”;第二次是在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公元1936年)仲春刊订,由第十八世孙巍(孙墨佛)作序,第二十一世孙兰馨谨跋。谱载,“孙氏,其先北海人。宋南渡。某公从戎南中,子孙留滇粤。明初滇乱北返,遂卜居莱阳富山。而吾乡父老流传,皆各往往道洪武二年(1369年)云南移民诸轶事,其言凿凿。”

《孙氏族谱》开篇《孙氏族谱序》中第十七世孙志作序说:“夫况我孙氏族大人多,居异乡者有人,远出口外者有人,远出关东者又有人,久之,则世远年湮,其宗派不尤难考乎。”从孙氏家族人口迁徙分布的方向来看,强调了“远出关东者又有人”,既印证了莱阳孙氏家族闯关东历史久远、人口众多,也说明闯关东的孙氏族人中有重要人物产生过重要影响。这个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重要人物,在明末以后的东北历史上,唯有孙良最耀眼、最显著、影响最大,此外再无他人。

在《孙氏族谱》“西五甲老三支三分”中,我们看到,第十一世孙凤奥生有二子,长子善,“次子良,王氏,无嗣”。这就说明,孙良是第十二世,娶妻却没有后代。“孙氏族大人多”,孙善子孙繁衍,基本可以排除孙良生育能力的疑问。这又印证了地方志和传说故事中,孙良闯关东采参并死在长白山的真实性。“无嗣”绝对不是巧合,而应该是一种必然。

孙良爷出生年代考证

孙良爷

《孙氏族谱》推断作依据。孙氏始祖从1369年迁居富山,至孙良为十二世,至第十七世孙志修族谱时为1812年。443年间17代人,每代平均相隔26岁左右。据此推算,孙良人族谱时间应为1681年左右。古人提倡早婚早育,孙良同辈人人族谱应在60岁左右,据此推断,孙良出生时间应在1620年左右,其主要活动时间就在明末清初!依据这个时间,我们又同时印证了孙良就是闯关东采参死后成神的长白山老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