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产总值其英文名为:Gross Ocean Product,简称GOP。它是国民经济中全部涉海经济活动的最终反应。从核算框架来说,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保持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间相对应的关系。

解释

国民经济全部涉海经济活动反应

简介

海洋生产总值

从核算内容来讲,海洋生产总值反映的是海洋经济活动的总 量指标,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应,并实现了海洋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从核算范围来看,海洋经济核算范围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20个门类,70个大类,172个中类和313个小类,将国民经济行业中的所有涉海行业纳入其中。从2007年开始,每年第四季度,通过《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发布上年度海洋经济最终数据。

相关数据

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2年,海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50087亿元,比上年增长7.9%,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

据初步核算,2012年我国海洋产业增加值29397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20690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26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98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422亿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3%、45.9%和48.8%。

2012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20575亿元,比上年增长6.2%。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8822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海洋矿业增长率最高,比上年增长17.9%。而受国际油价波动、国内经济增速减缓、油气生产调整和产能控制等多重因素影响,海洋油气业增速出现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570亿元,比上年减少8.7%。“这也是多年来海洋油气业首次出现负增长。”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何广顺说。

此外,受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1331亿元,比上年减少1.1%。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均较上年有所增长。

《公报》表明,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方面,2012年,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洋生产总值分别为18078亿元、15440亿元、10028亿元。其中,环渤海地区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重最高,为36.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分别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30.8%和20%。

2013年国家海洋局将继续加强海洋经济规划指导,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和效果评估工作,继续做好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天津等地区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制订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5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64669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38991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25678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329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49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885亿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42.5%和52.4%。据测算,2015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589万人。

2016年2月9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五年来,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1%,到“十二五”末期,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近9.6%,涉海就业人员超过3500万人,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达到60%。

据了解,国家海洋局保障重大工程项目用海,报请批准用海项目18683个,批准用海面积145.21万公顷,征收海域使用金473.32亿元;推行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招拍挂海域使用权1772宗,出让海域使用权10.18万公顷,推进13个无居民海岛使用的确权发证。

“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我国将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海洋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刘赐贵说。他同时表示,国家海洋局将进一步促进科技兴海全面发展,建设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开展深远海调查,同时做好海洋渔业服务保障系统的升级改造与海上搜救服务保障系统的建设工作,建设统一的全国海洋预报产品数据库,拓展预警报的发布渠道。

2022年3月,《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34050亿元,比上年增长达10.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潜力与韧性彰显。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新兴产业增势持续扩大,滨海旅游业实现恢复性增长。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船舶工业等传统产业呈现较快增长态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