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蓼科大黄属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高可达2米,根及根状茎内部黄色,粗壮,基生叶大型,叶片近圆形,稀极宽卵圆形,叶腋具花序分枝;大型圆锥花序,分枝开展,花成簇互生,绿色到黄白色;花梗细长,果实长圆状椭圆形,5-6月开花,8-9月结果。

产于中国陕西、四川、湖北、贵州、云南、河南等地。生于海拔1200-4000米山沟或林下。

中文名

网脉大黄

亚目

在APG II系统(2003年)是将蓼科处理为石竹目(Caryophyllale)下的一科。

植物界

酸模族(Rumiceae Damm)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

亚纲

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

在克朗奎斯特系统里为蓼科单独设立一个蓼目(Polygonales)。

拉丁学名

Rheum reticulatum

蓼科(Polygonaceae)

亚科

酸模亚科(Rumicoideae Damm)

大黄属(Rheum L.)穗序组

网脉大黄种

命名者及年代

Losinsk.

分布区域

新疆,青海

穗序组

形态特征

矮壮草本,根粗,直径3-5厘米,断面黄白色;根状茎顶端留有多层深棕或棕褐色托叶鞘残片。叶基生,幼叶极皱缩,叶片革质,卵形到三角状卵形,长5-18厘米,下部宽5-9厘米,稀稍大,上部较窄,顶端急尖而稍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略呈弱波状,基出脉5条,各级脉在叶下面凸起,脉网极显著,叶上面无毛,下面被长乳突毛,红紫色;叶柄短,长2-5厘米,扁柱状,无毛或粗糙,紫色。花葶多条,可达10枝,自根状茎顶端抽出,高不超过叶,穗状的总状花序,花密集,花葶下部粗糙或光滑;花黄白色,花梗短,长1.5-2毫米,关节位于下部;花被片椭圆形,外轮3片稍窄小,长1毫米或稍强,内轮3片较宽大,长约1.5毫米;雄蕊7-9,与花被近等长;子房倒卵状椭圆形,花柱短,稍叉开,柱头近头状。果实宽卵形,长7.5-8.5毫米,宽7-8毫米,顶端钝或微凹,基部近心形,翅宽2.5毫米或稍强,纵脉在翅的中部偏内。种子卵形。花期6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900-4200米高山岩缝及砂砾中。

分布范围

产新疆及青海。哈萨克斯坦也有分布。

分类文献

Rheum reticulatum A. Los. in Acta Inst. Bot. Acad. Sci. URSS Ser. 1. Fasc. 3: 112. 1936; 高作经等, 植物分类学报13 (3): 77. 1975.

繁殖方法

生长习性

大黄喜凉爽、干燥气候、耐寒性强。高温多湿条件下易烂根。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中栽植。以中性及微碱性土壤为宜。大黄的生命力较强,种子发芽力可维持3-4年。播后当年或第二年只形成叶簇。每年4月上旬返青,第三年5-6月开花,6-10月果实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