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7]

中文名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外文名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cience center

组织性质

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

四大科学中心

北京怀柔、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安徽合肥

意义

显著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等

合肥

中心简介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将依托合肥地区大科学装置集群,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四大领域,吸引、集聚、整合全国相关资源和优势力量,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科学研究的制高点、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

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联合批复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标志着安徽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2017年9月7日,省委省政府和中科院共同印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2017-2020年)》,《方案》明确提出总体要求,即:坚持尖端引领、多方推动、协同创新、体制突破的原则,以国家实验室为基石,依托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布局一批前沿交叉创新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建设若干“双一流”大学和学科,打造多类型、多层次的创新体系,成为代表国家水平、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使命的国家创新平台。

国家实验室

1.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

2.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NSRL)

3.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1]

4.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

大科学装置

1.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

(CFETR)

[2]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于2017年12月5日在合肥启动工程设计,并推出中国核聚变研究“分三步走”,最终解决人类终极能源问题的发展路线图。

2.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

即“东方超环”也被誉为中国的“人造太阳”。[2]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3.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于2017年9月27日在合肥建成使用,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之后第五个拥有稳态强磁场的国家。

4.合肥先进光源(HALS)

合肥先进光源(HALS)及先进光源集群,将是基于衍射极限储存环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其发射度及亮度指标世界第一,并且在软X射线光谱区横向完全相干,将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衍射极限储存环光源。

5.

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

(AEOS)

6.强磁光综合实验装置

中心与平台

1.人工智能中心

打造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开放研究平台、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及产业支撑平台、机器人云智能开放服务及支撑平台等三大平台;开发阿尔茨海默病(AD)、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公共安全、智慧工厂、智慧养老、智能机器人、汽车智能化、智能家电等九大重点示范应用,力争建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国际技术一流的人工智能平台。本项目计划建设期自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

2.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是“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首个启动的重大工程项目。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将建设“一院一港”,即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研究院(合肥)和合肥地面信息港,合肥地面信息港是我国规划建设的六大核心信息港之一,定位华东地区天地信息与数据交互枢纽,是服务长江经济带及华东地区的地面核心信息港,汇聚多源数据、开展大数据研究与信息服务产业。合肥将成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工程重要建设主体,并将带动合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据初步估计市场规模可达到数千亿元级别。[3]

3.超导核聚变中心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七大平台之一,超导核聚变中心建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科学研究中心、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和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将于2018年底正式动工建设。

4.联合微电子中心(UMEC)

UMEC项目将为集成电路产业链增添重要的开放性研发平台,项目于2017年3月开工,预计2018年6月入驻。[4]

5.智慧能源创新中心

6.国家大基因中心

7.离子医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室

1.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NEL-BITA)

于2017年5月13日正式成立。是我国类脑智能领域唯一国家工程实验室,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2.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于2017年12月24日在合肥启功建设,是目前我国大气环境监测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也是我国环境工程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四大研究领域中环境领域建设内容。

双一流

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3个“双一流”大学和学科。

规划解读

安徽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2月17日安徽省人代会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期间,安徽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达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上述两个中心的落地城市均是合肥。此前京、沪、深分别提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目标。天津也提出了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的思路。

上海

中心简介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成为上海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强大引擎,到2030年,将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聚地。

上海将重点从四个方面着手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打造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集中布局和规划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上海光源二期、蛋白质科学设施、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转化医学等大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新一批大设施落户上海,打造高度集聚的世界级大设施集群。

——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和研究型大学。发挥上海科技大学的体制机制优势,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大学。同时积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

——汇聚培育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一流研究团队。依托大设施吸引海内外研究机构、高校来上海设立全球领先的用户实验装置、科学实验室。引入国际顶尖科学大师牵头承担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任务,形成国际化、高水平、跨领域的一流研究团队。

——组织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聚焦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物质等科学领域,由国家科学中心在预研究基础上,发起设立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计划,推动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

主要发展历程

2016年4月,上海市委专门成立推进科创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全力抓推进、抓督查、抓重大问题协调,由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担任组长。下设两个推进小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进小组,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长杨雄担任组长。

2016年11月,上海科技大学牵头或参与建设的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光源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开工。

2017年8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从“科技园”升级为“科学城”。

2017年12月15日,上海科技大学作为项目法人单位,国内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获批启动。

北京

201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批复《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同意建设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三城一区”之一,北京怀柔科学城将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根据规划,到2030年,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科学中心将在这里崛起。

北京市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好发展战略,谋划好发展蓝图。二是要建设好已开工项目,抓紧论证一批新的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三是要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争取筹建国家实验室。四是要着力吸引一批国际一流人才,打造高端人才聚集高地。五是要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把怀柔科学城建设成为创新之城、宜居之城。

粤港澳大湾区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架构体系,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广州

广州南沙科学城是广州市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谋划、共同建设的科创资源集聚高地,将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其中,明珠科学园是南沙科学城核心区域。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谢明介绍,明珠科学园于2020年11月全面开工,预计2022年底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目标2023年基本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南沙科学城总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计划面向深海、深地、深空,聚焦海洋、能源、空天、信息、生物等领域,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建设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目前启动建设的重点项目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中科院广州分院等10多家中科院系科研机构,已落户冷泉生态系统、高超声速风洞、识海工程三个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

广州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启动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智能化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广州黄埔将建全国首个航空轮胎动力学试验大科学装置,将依托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黄埔先进材料研究院进行建设。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计划包括创建钟南山院士领衔呼吸健康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国家实验室一个国家实验室核心;建设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慧眼大科学研究设施等三个大科学装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纳米国家科学中心、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金属腐蚀控制研究中心等四个中心。

大科学装置

1、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

2、智能化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

3、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

4、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5、航空轮胎动力学试验大科学装置

6、慧眼大科学研究设施

7、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

科学平台

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是广东省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设,将聚焦太赫兹源和探测器的研发,通过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从微波和光学两个方向瞄准太赫兹核心技术的突破。

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是广东省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设,主要开展纳米制造与传感器技术、增强现实衍射波导纳米技术、纳米生物医药技术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与销售、成果转化等合作交流。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将聚焦空天领域相关基础科学与关键技术核心问题,发展先进动力、宽域飞行、太空先进制造、空天多要素环境模拟与实验等关键技术,支撑我国空天往返、自由进出空间能力的跨代跃升。

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建设,将开展FDSOI关键技术、计算光刻等先导性技术研发。

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金属腐蚀控制研究中心

实验室

呼吸健康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国家实验室、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  、胸腔疾病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药用辅料质量控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细胞类产品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疫苗及生物制品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创新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化妆品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药物警戒技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广东药科大学)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等等,广州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占全省69%;省级重点实验室241个,占全省61%,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广东省第一。

产业化基地

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是由中科院力学所、中科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核心技术团队发起成立的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在广州南沙建设集研制、生产、实验、总装及测试于一体的固体火箭生产基地,可实现年产30发火箭产品,并将集聚一批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产业进驻。

深圳

2020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以深圳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为载体,共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深圳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获得了来自国家顶层设计的进一步提升和巩固。最直观的是,明确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平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对进一步增强深圳科技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显然有重要作用。《意见》也强调,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夯实产业安全基础;以及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目前深圳已建成未来网络基础设施、国家基因库和国家超算深圳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另有脑模拟与脑解析设施等在建。人才方面,《意见》明确,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定代表人。

大科学装置

已建成:

1、未来网络基础设施

2、深圳国家基因库

3、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

在建和已规划:4、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深圳拓展设施

5、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

6、脑模拟与脑解析设施(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

7、合成生物研究设施(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

8、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装置(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牵头与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西部超导、迈瑞医疗等校企共同推进)

9、材料基因组平台

其他:鹏城实验室(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宣布与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开展合作,已经初步建成“云脑”“靶场”“云网”三大科学装置。其中,“云脑”是面向全国提供分布式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未来的计算能力预计可以达到1E ops,存储容量预计达到200PB,有望成为软硬件一体化的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

实验室与平台

鹏城实验室

鹏城实验室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为依托单位,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为、中兴通讯、腾讯、深圳国家超算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等优势单位共建。

深圳湾实验室

深圳湾实验室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为依托单位(由深圳市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共同举办),深圳湾实验室以深圳健康科学研究院为直属研究机构,协同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数字生命研究院以及相关领域具有研究基础和应用优势的单位合作共建。深圳湾实验室立足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城市深圳,整合北京大学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生命健康研究优势资源,吸纳全国乃至全球的顶尖人才,围绕生命信息,医学工程和创新药物研究三个方面,开展生物医学领域前沿研究,解决人口与健康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建立健康科学研究的全方位、跨尺度、全周期的重大装置平台,包括生物医学成像平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尖端基因技术与组学平台、生物医药筛选平台和临床医学研究平台。

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正式获批,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依托院校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以及正在筹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校区  和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

东莞

东莞市突出打造松山湖科学城全力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更好助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落户东莞。建成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成为中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的空白,为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生命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研究手段,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前沿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江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江门中微子实验位于广东江门市开平市附近埋深700米的地下实验室内。该实验的核心是一个直径35米、重两万吨、由液体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构成的中微子探测器。该实验的首要科学目标是利用反应堆中微子振荡确定中微子质量顺序,这对人类了解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77个机构的600多位科研人员共同参与该项目。

意义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三大国家科学中心的开始创建和雄安新区建设的布局,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思路绘就未来蓝图、用大手笔推动科技创新的缩影。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提出,要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将成为助力中国科技进步的基石。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陈杰表示,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

进展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始终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作为关系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2017年2月专门成立院科创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建立了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办公室,与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多次对接和会商,共同研究推进共建工作[5]

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力量开始发力,众多创新成果开始让世人惊艳。铁基高温超导、量子通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干细胞研究、外尔费米子……中国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不断。 “嫦娥”探月、“蛟龙”探海、“墨子”升天、“天眼”巡天……中国的重大科学工程熠熠生辉。

大科学装置是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以大科学装置集群独具的优异性能吸引世界各地优秀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成为世界杰出智慧的聚集地、世界最优秀科学技术成果的诞生地和解决“大科学问题”的摇篮。

在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球最大风洞实验室、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列车模型试验平台已经建设完成,正在为科学家的各项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最“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未来,国家还将在怀柔建设6到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已经建设完成,正在不断产出成果。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水窗自由电子激光平台、SXFEL用户站……未来,一系列大科学装置也将在上海陆续建成。

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已经投入运行,并陆续取得重大突破。聚变工程实验堆、先进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气环境综合探测与实验模拟设施、超导质子医学加速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大科学装置在合肥建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上海、合肥三地运行和在建的这些大科学装置,大部分都是由中科院牵头来建设。这无疑体现了中科院在国家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

政策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

优化基础研究区域布局。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走差异化和跨越式发展道路,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基础研究发展格局。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原始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作用,突出已有优势,强化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布局,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