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志贺菌进入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细菌数量、致病力和人的抵抗力。志贺菌进入肠道后,大部分被胃酸杀灭,即使有少量未被杀灭的病菌进入肠道,也可被正常肠道菌群和肠道分泌物阻断而不能致病。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感冒、过度疲劳、暴饮暴食及消化道疾患等,即使感染少量细菌,也容易诱发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2]细菌性痢疾根据病情选择药物对症治疗。经过积极治疗,大部分急性菌痢患者1~2周内可痊愈。少数人久治不愈,转为慢性或带菌者。慢性菌痢患者经常有腹痛血便,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体质下降。如果细菌进入血液,治疗不及时,可能会留下失语、瘫痪、耳聋等后遗症。还有部分人一开始就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预后差,病死率较高。

中文名

细菌性痢疾

传播途径

直接或间接食用被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污染物而感染,少数病菌(10-100个)亦可能造成感染。

别名

杆菌性痢疾

病原学

志贺氏菌

季节分布

春夏秋

是否传染病

外文名

bacillary dysentery

潜伏期

一至三天,有时可达一星期

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就诊科室

传染科

显状部位

腹部

原因

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多发人群

儿童和青壮年

就诊科室

  • 感染科、急诊科

病因

  •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志贺菌。细菌性痢疾的患病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染人群有关。
  • 传染源
    • 细菌性痢疾的患者。
    • 细菌性痢疾的带菌者。
  • 传播途径
    • 细菌性痢疾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志贺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用品,或经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进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
  • 易感人群
    • 人群对志贺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
    • 以下情况也会增加痢疾杆菌的感染概率:
    • 食用变质、污染的食物。
    • 饮用生水。
    • 不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不洗手。
    • 自身抵抗力下降,如过度劳累、感冒等。
    • 居住在拥挤、卫生条件差的房屋里。
    • 与菌痢患者或带菌者密切接触、共用餐具等。

症状

  •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至7天。根据病情长短和轻重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
  • 急性菌痢根据毒血症及肠道症状轻重,可分为4型:
  • 急性普通型(典型)菌痢
    • 发病急。
    • 感觉很冷。
    • 体温升高,达39℃。
    • 全身没有力气。
    • 不想吃东西。
    • 恶心、呕吐。
    • 腹痛、腹泻。
    • 里急后重。
    • 大便为稀水样,1~2天后稀便转成脓血便,每日排便数十次,量少。
  • 急性轻型(非典型)菌痢
    • 轻微腹痛。
    • 低热。
    • 大便为糊状或水样,混有少量黏液,无脓血。
    • 一般腹泻次数每日10次以下。
    • 无明显里急后重。
  • 急性重型菌痢
    • 多见于年老体弱或营养不良者,主要表现为:
    • 起病急。
    • 高热。
    • 恶心、呕吐。
    • 剧烈腹痛。
    • 左下腹有压痛。
    • 里急后重明显。
    • 稀水脓血便,腹泻每日30次以上,甚至失禁。
  • 中毒性菌痢
    • 多见于2~7岁的儿童,典型表现为:
    • 起病急。
    • 体温可高达40℃以上。
    • 精神萎靡。
    • 面色青灰。
    • 手脚冰凉。
    • 呼吸微弱。
    • 反复惊厥。
    • 嗜睡。
    • 昏迷。
慢性菌痢
  • 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即为慢性菌痢。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型:
  • 慢性迁延型
    • 腹痛、腹胀、腹泻。
    • 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 大便内有黏液或脓血。
    • 消瘦。
    • 不想吃东西。
    • 面色苍白。
    • 乏力。
  • 慢性隐匿型
    • 有急性菌痢病史,症状已经消失2个月以上。但大便培养可检出志贺菌,乙状结肠镜检查有异常发现。
  • 慢性型急性发作
    • 受凉、生冷饮食、过度劳累或其他感染等诱因引起慢性菌痢急性发作。
    • 腹痛。
    • 腹泻。
    • 里急后重。
    • 黏液便或脓血便。

检查

  • 血常规、大便常规、免疫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细菌性痢疾,病原学检查可确诊本病。
  • 血常规
    • 根据血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可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及营养状况、有无贫血。
  • 粪便常规
    • 可直接观察大便形态,检测粪便中的菌群,有助于诊断本病。
  • 免疫学检查
    • 检测细菌或抗原,有助于菌痢的早期诊断,但易出现假阳性。
  • 病原学检查
    • 细菌培养:粪便培养志贺菌阳性可确诊。
    • 特异性核酸检测:可直接检查粪便中的志贺菌核酸,有利于早期诊断。
  • 其他检查
    • 乙状结肠镜检查
    • 在肠镜直视下取黏膜病变部位渗出物做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粪便培养。
    • 钡剂灌肠X线检查
    • 适用于慢性菌痢患者,可以发现其他比较轻微、范围小的肠道病变。

诊断

  • 通常根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常规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依赖于病原学检查。
  • 夏秋季节发病;曾误食不洁食物;接触过菌痢患者。
  • 出现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表现。
  • 常规检查
    • 血常规:急性菌痢患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呈轻至中度升高。慢性菌痢患者可有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低等贫血的表现。
    • 大便常规:外观多为黏液脓血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或脓细胞≥15个)和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
  • 病原学检查
    • 粪便培养志贺菌阳性可确诊。直接检查粪便中的志贺菌核酸阳性。

鉴别诊断

  • 急性阿米巴痢疾、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沙门菌肠炎、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等疾病与细菌性痢疾表现相似,仅根据症状不易鉴别。如果出现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请医生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不可盲目用药。

治疗

  • 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
急性菌痢的治疗
  • 一般治疗
    • 卧床休息。
    • 消化道隔离:不能与其他患者互相接触,以防交叉感染;使用自己的食具和便器。
    • 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忌食生冷、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 抗菌治疗
    • 根据当地流行菌株的药敏试验或患者粪便培养的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的有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匹美西林、头孢曲松、小檗碱(黄连素)。
  • 对症治疗
    • 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有失水者,无论有无脱水表现,均应口服补液,严重脱水或有呕吐不能由口摄入时,采取静脉补液。
    • 痉挛性腹痛时给予颠茄、阿托品,或进行腹部热敷。
    • 发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给予退热药。
中毒性菌痢的治疗本型来势凶猛,应及时针对病情采取综合性措施抢救。
  • 抗感染:选择敏感抗菌药物,静脉给药,待病情好转后改口服。
  • 控制高热与惊厥:积极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退热药。伴惊厥者可采用亚冬眠疗法。
  • 循环衰竭的治疗:主要有①扩充有效血容量;②纠正酸中毒,维持酸碱平衡;③强心治疗;④解除血管痉挛;⑤应用糖皮质激素。
  • 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应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血管活性药改善脑部微循环,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应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可应用呼吸机。
慢性菌痢的治疗
  • 一般治疗
    • 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 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慢性消化道疾病或肠道寄生虫病。
  • 抗菌治疗
    • 通常需联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足剂量、长疗程。对于肠道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者,可采用保留灌肠疗法。
  • 对症治疗
    • 有肠道功能紊乱者可酌情使用镇静、解痉药物。

危害

  • 少数人久治不愈,转为慢性,经常有腹痛、血便,导致营养不良,体质下降,影响生活质量。
  • 部分人从一开始就出现中毒症状,常因迅速出现的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 肠道内志贺菌释放的毒素,可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造成损害,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留下失语、瘫痪、耳聋等后遗症,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影响日常交流,甚至引起自卑心理。

治疗后的效果会怎样

  • 经及时、合理的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大部分急性菌痢患者1~2周内可痊愈,少数患者转为慢性或带菌者。中毒性菌痢预后差,病死率较高。

预防

  • 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同时注意传染源的管理与易感人群的保护。
  • 管理传染源
    • 早期发现患者和带菌者,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 学校、家庭等发现菌痢患者,应及时进行有效隔离和彻底治疗。患者的粪便等排泄物进行严格消毒,对其居住、工作、活动频繁的场所应进行消毒。
    • 对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应定期检查,感染者应立即隔离并给予彻底治疗。慢性菌痢患者和带菌者不得从事上述行业的工作。
  • 切断传播途径
    •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少吃快餐和外卖食物。
    • 不喝生水。
    • 加强环境卫生,积极消灭苍蝇、蟑螂,食物要防止被昆虫污染。
  • 保护易感人群
    •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个人抵抗力。
    • 口服活菌苗可使人体获得免疫力,免疫期可维持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