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理论是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引起争论最多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能力会不可避免地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因活动力的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地脱离社会。

定义

脱离理论是早期较有影响的老年学理论,它把脱离看成年老化的过程。该理论认为,身体机能的衰退及意识到死亡的临近,会导致社会角色(工作者、配偶、父母)的一种逐渐的、无可避免的退缩,而社会也会停止向老年人提供有用的角色,所以脱离是交互性的。老年人的精力会下降,生活节奏减慢;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减弱,更关注内心;他们更少去参与社会活动,而社会标准和人们对年老化的期望也使社会远离老年人。

然而脱离未必是坏事,它可以让老人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自己的生活,它伴随着反省及情绪的宁静。从某种意义上说,脱离是一种解放。

评价

尽管社会撤离理论不乏其合理之处,但其理论前提(假设所有老年人都愿脱离社会)是不成立的,也是被社会工作所背离的,理由如下:

(1)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普遍改善,老年人预期寿命延长,他们在离开工作岗位后还可生活20-30年。因此,如何保持其退休后的活动已成为各国老年社会工作者正在思考的问题。

(2)无法证明老年人退出有用的社会角色必定对社会有利。事实上,由于每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所处地位的不同,每个人脱离社会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些人80岁仍担任国家要职,而一些人55岁就只能提前退休。在科、教、文、卫行业,许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3)社会撤离理论忽视了个性在一个人适应衰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许多老年人一生中都愿意保持一种活动水平较高的生活方式,这与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直接相关。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老年志愿工作者,对这一现象作了最好的诠释。实际的社会工作也已证明,那些与人交往频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老年人比那些独处的老人更倾向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