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子侦察卫星又称信号情报卫星,分为普查型和详查型两种。是侦收敌方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信号以获取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主要任务是搜寻无线电波,包括地方雷达、通信和武器遥测等系统发射的电磁信号并测定信号源地理位置。电子侦察卫星具体应用有:侦察对方军用电台的位置及其无线电信号特征并截获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和实战情报;侦察和接收对方导弹试验的遥测信号。精确测定对方雷达的位置,尤其是防空雷达和反导雷达的位置及其性质。

早在60年代初期,美国就开始发展电子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局操纵的,属于保密等级最高的美国卫星之列,美国官方从未透露过有关这种卫星的情况。美国于1962年5月发射了第一颗详查型电子侦察卫星,后又发射了普查型电子侦察卫星。

中文名

美国电子侦察卫星

外文名

USA electronic reconnaissance satellite

别名

U.s. spy satellites

所属国家

美国

用途

侦收敌方设备的电磁信号以获情报

属性

人造地球卫星

机构

美国国家安全局

起始时间

60年代初期

卫星简介

美国电子侦察卫星

电子侦察卫星是用来侦收敌方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信号以获取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它与卫星地面接收站共同组成卫星电子侦察系统。1973年,美国发射代号为“流纹岩”的第一代侦察卫星,用于长期监视苏联和中国的雷达、通信和洲际弹道导弹试验。电子侦察卫星侦察范围广、速度快、效率高,且不受国界和天气条件的限制,可对敌方进行长时间、大范围的连续侦察监视,获取时效性很强的军事情报,是现代军事侦察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电子侦察卫星具体应用有:精确测定对方雷达的位置,尤其是防空雷达和反导雷达的位置及其性质;侦察对方军用电台的位置及其无线电信号特征并截获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和实战情报;侦察和接收对方导弹试验的遥测信号。

分类信息

电子侦察卫星与照相侦察卫星一样,也可分为普查型和详查型两种。

普查型简介

普查型的扫描范围可达2000千米左右。电子侦察卫星按照定位方法可分为单星定位制电子侦察卫星和多星定位制电子侦察卫星。按侦察对象可分为侦察雷达和遥控、遥测信号的电子情报型卫星和窃听通信的通信情报型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有实时的自身定位能力。

详查型简介

为了保证较高的定位精度,单星定位时,要求对卫星进行精确控制。多星定位时,则需采用轨道控制系统,严格保持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电子侦察卫星的轨道一般要比照相侦察卫星高。电子侦察卫星的轨道为圆形或近圆形,为了增大对地球的监视地区、减少阻力、延长寿命并兼顾定位精度的需要,其轨道平面的倾角都较大,轨道高度大都在300千米~600千米,有的高达1400千米。有的部署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卫星轨道高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其所担负的特定任务和星上设备的性能。

发展历史

1971年美国开始发射多星定位制电于侦察卫星。70年代后,美国又先后发射了三代地球同步轨道电子侦察卫星。80年代以来,美国发射了少量电子侦察卫星,以补充在空间运行中的电子侦察卫星网,保持连续不间断的侦察监视。在1971年印巴战争、1973年中东战争、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和1979~1989年两伊战争中,美国都曾利用电子侦察卫星给友方国家提供军事情报。

1962年5月至1971年7月,美国曾发射过17颗详查型电子侦察卫星。这种卫星星载设备较为复杂,重约1500千克~2000千克。美国通过普查型和详查型电子侦察卫星已基本上掌握了前苏联和中国的雷达部署情况,以后再没有发射过这种卫星,只需持有几颗普查型卫星就够用了。70年代初期,当美国已掌握了对方电磁辐射源基本部署以后,即不再发射详查型电子侦察卫星。

1963年8月发射第一颗普查型电子侦察卫星。该卫星重60千克,作为照相侦察卫星的子卫星~起发射,在进入照相侦察卫星的预定轨道后,电子侦察卫星就从运载火箭未缴中脱离出来,尔后两个星载小型火箭发动机依次点火,将其送入比照相侦察卫星轨道稍高的500干米左右的近圆轨道。1968年发射的一颗电子侦察卫星,其轨道高度为1400千米,主要用于侦察前苏联陆基反导雷达的测试和反导演练情况。随着卫星寿命的延长和电子侦察技术的进步,普查型卫星的发射数量也大为减少。海湾战争期间,美军2颗普查型电子侦察卫星,每天飞经作战地区上空l~2次,对伊军通信、雷达信号进行普查。

升级换代

地球同步轨道电子侦察卫星已经发展到了五代。

第一代信息

1973年,美国发射代号为“流纹岩”的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电子侦察卫星,用于长期监视苏联和中国的雷达、通信和洲际弹道导弹试验。

第二代信息

“漩涡”卫星原来代号是“小屋”,是第二代。“漩涡”卫星主要专注于通信请报的搜集。“小屋/漩涡”卫星已发射了6颗,其中有2颗还在东经45度和东经115度定点位置上工作。第6颗投入使用的“漩涡”卫星是在1990年11月15日随“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的。

第三代信息

“大酒瓶”卫星是最新一代同步电子侦察卫星,是第三代地球同步轨道电子侦察卫星。这些卫星灵敏度极高,足以侦听到欧洲野战部队的无线电话,并可以对信息发射体定位。它的覆盖范围包括前苏联、中东、非洲和整个欧洲地区。卫星重量约2.7吨,每颗卫星有两部大型抛物面天线,可截获更多更微弱的电信号。其中一部用于截获很宽无线电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另一部用于将所截获到的信号转发给地面站。据认为,“大酒瓶”卫星还能够接收和转发各地秘密间谍和秘密传感器发送的信号。“漩涡”卫星主要用于通信情报的搜集,而“大酒瓶”卫星则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遥测和数据通信方面。第一颗“大酒瓶”卫星是由“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的。该卫星于1985年1月24回升空,一天后被施放到轨道上。第二颗“大酒瓶”卫星,是在将近五年后发射的,它也是随“发现号”航天飞机一起于1989年11月22回升空。第三颗“大酒瓶”卫星,则是在1990年11月15日随“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升空。今后,所有“大酒瓶”卫星都将改由“大力神”IV运载火箭从东试验靶场发射。这些卫星受设在澳大利亚的松峡地面站所控制,并通过该站转发其数据。

1988年 9月由“大力神”正型火箭首次发射新型“雪貂”D近地轨道星座,它是一种多面体反光卫星,由6颗卫星组成,各轨道面彼此间隔60度。这些卫星除装有电子侦察接收机外,还有一台红外探测器作为一种辅助遥感器。海湾战争期间,在轨的2颗“大酒瓶”、l颗“漩涡”电子侦察卫星和“雪貂”D电子侦察卫星,每天飞经海湾地区亚次,每次侦察时间可持续数小时,监听了大量的伊拉克无线电信号,为多国部队提供通信、电子情报。初期,各种电子侦察卫星的信号经由他国接收后转给美军,后期,美军已能直接接收信号。

第四代信息

当今美国主要使用第4代电子侦察卫星,包括“水星”、“顾问”、“命运三女神”和“号角”等[1]

“水星”是美国空军的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截获通信情报。它不但能侦听到低功率手机的通信信号,还可以收集导弹试验时的遥测、遥控信号,以及雷达信号等通信电子信号。该星由休斯公司承造,采用长约100米的新型特种天线[1]

“顾问”卫星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地球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用于截获电子情报。电子侦察卫星现正从低高度向高高度和地球静止轨道发展,这得益于星上侦收机灵敏度的提高。该卫星采用大型接收天线,可接收的最小地面信号的强度是低轨道卫星的1/5000。在常年值守的电子侦察装备中,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有较多的优势:卫星轨道越高,地面覆盖面就越宽,时效性也越好。所以,美国很重视发展这类卫星[1]

用于侦察雷达等电子设备无线电信号的“命运三女神”就是低轨道电子侦察卫星,它运行在高度454千米、倾角63.4度的圆轨道,工作时3颗卫星为一组,组内各星保持约50千米的距离,星间可相互进行光通信,用4组星就可以完成全球无缝隙监视。[1]

第五代信息

电子侦察卫星现正日益受到各军事大国的青睐,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它无法有效侦听到地下有线通信的信号、情报处理速度较慢、易受电子对抗措施的影响等等。为此,美军正在加紧研制第5代新型电子侦察卫星,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

第5代电子侦察卫星“入侵者”(intruder),该卫星是美国“集成化过顶信号侦察体系”(IOSA)的组成部分,是利用天基网的发展思路和新的设计理念研制的,目的是提高电子侦察质量,降低系统成本。它具有多轨道能力,可代替当今静止轨道和大椭圆轨道的卫星并集通信情报和电子侦察于一身[1]

美国还在研制具有一定隐身特征的“徘徊者”(prowler)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和“奥林匹亚”(SB-WASS)低轨道电子侦察卫星。前者用于侦察、定位战略目标,后者用于海军、安全局等部门的电子侦察一体化计划[1]

发展方向

电子侦察卫星将向多功能、长寿命、实时性强、适应范围广等方向发展,如电子侦察与照相侦察相结合,被动式侦察与主动式侦察相结合等,进一步增强星上电子侦察设备的信号处理能力与处理速度,提高电子侦察卫星的抗干扰能力、变轨能力以及抗摧毁能力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