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8年,公元968年 - 历史纪事。

中文名

公元968年

朝代

开宝元年七月

历史纪事

宋师伐北汉

文化纪事

孙光宪逝世

历史纪事

刘钧

刘钧原名刘承钧,并州太原人。乾祐四年(951),养父刘曼称帝,署为太原尹。显德元年(954),父死,刘钧继位,改元天会。投靠契丹,潜结江南、西川为外援。显德六年(959),刘钧与契丹联名侵周。建隆元年(960),李筠叛宋,向刘钧称臣求援。刘钧派兵增援,皆为宋军所破。建隆四年(963),宋攻陷乐平,建平晋军。乾德二年(964),李继勋与兵马钤辖康延沼等攻辽州,刘钧遣郝贵超增援,为宋军所败。辽州刺史率三千卫兵降宋。刘钧崇信佛教,以五台山僧继颐为鸿胪卿,参议国事。开宝元年(968),卒,年四十三岁。谥号孝和皇帝,庙号睿宗。

宋师伐北汉

开宝元年(968)七月,北汉主刘钧死,养子继恩嗣立,太祖认为有机可乘,乃于八月诏伐继恩,以内客省使卢怀忠等二十二人率禁兵赴潞州,昭义节度李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为副将,宜徽南院使曹彬为都监;棣州防御使何继筠为先锋部署,怀州防御史康延沼为都监;建雄节度使赵赞为汾州路部署,绛州防御使司超为副将率大军直趋北汉。九月,北汉内讧,继恩被杀,刘继元嗣立,继元遣使向辽求援,同时派刘继业率军扼困柏谷,两军在洞过河相遇,宋军大获全胜,进逼太原。太祖遣使赍诏,谕令速降,拟封继元为平卢节度,郭无为为刑州节度,因辽军将至,继元不从,李继,勋恐孤军深入,为敌所围,遂收兵南归。辽、汉联军进寇晋绛二州,大掠而去。次年二月,太祖下诏亲征,以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赵赞为马步军都虞候等先赴太原,围攻三日,仍不能下,宋将石汉卿等阵亡。李光赞、赵普劝太祖班师,太祖遂班师回京。

文化纪事

孙光宪

逝世

文学家孙光宪(约900—968)。光宪孟文,号葆光子,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仕南平高氏三世。词见《花间集》另著笔记《北梦琐言》。

杂谭逸事

韩令坤

韩令坤,磁州武安(今河北)人。少有才略,初隶周祖。广顺元年(951),历铁骑散员都虞侯、控鹤右第一军都校、领和州刺史。显德元年(954),世宗即位,授殿前都虞侯。高平之战,以功迁龙捷左厢都虞侯、领容州团练使,再迁本厢都指挥使、领泗州防御使。从征太原,召为行营前军马军都校,未几,迁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定武军节度。从李谷征淮南,俘南唐将领马延鲁、陆盂俊,知扬州事。显德六年(959),从世宗北征,召为霸州都部署。恭帝即位,加检校太尉、侍卫马步军都虞侯。宋初,领天平军节度使,加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从太祖征李筠,以功加兼待中。建隆二年(961),改领成德军节度使,充北面缘边兵马都部署。乾德六年(968)卒,追封南康郡王。

卢多逊

获宠

卢多逊聪明好学,博涉经史,精通权术,有谋略。显德元年(954)举进士。仕后周,累迁至左拾遗、集贤殿修撰。建隆三年(962),知制诰。乾德二年(964),权知贡举,三年,加兵部郎中,六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太祖好读书,常从史馆借书,卢多逊从史馆官吏那里得知太祖所借书目,通宵达旦地阅读。太祖召见群臣时,常问书中事,卢多逊应答敏捷,群臣俱伏,太祖更加重用他。

太祖重用

董遵诲

董遵诲父宗本,曾任后汉为随州刺史。赵匡胤客游江东,尝依宗本,宗本非常器重他。遵诲凭藉父势,常常慢辱匡胤。二人尝论兵战,遵诲理屈词穷,奋袂起座,欲与匡胤角逐,匡胤遂辞宗本。太祖即位后,遵诲累迁至骁武指挥使。太祖尝召见遵诲,遵诲伏地请死,太祖令左右扶起,赦其罪。后有军卒击鼓,控告其不法事十余件。遵诲惶恐待罪,太祖对他说:”朕方赦过赏功,你不用担心,我将录用你。”遵诲母在幽州,太祖令人赎归其母,遵诲感激泣零,誓以死报。开宝元年(968),太祖特授通远军使,镇守夏。遵诲至境,召集诸族酋长,宣谕皇帝威德,众皆悦服,边境遂宁,后数月,诸族复寇边,遵诲率兵深入,俘斩甚众,大获全胜,以功拜罗州刺史。

刘继恩

被诛

刘继恩本姓薛,为刘钧养子。开宝元年(968),刘钧病卒,继恩嗣位。宋太祖认为有机可乘,诏命昭化军节度使李继勋督军北征,连破汉兵,继恩连忙遣使向辽乞援。继恩行丧期间独居勤政阁,亲信心腹均留在太原。供奉官侯霸荣看到北汉即将分崩离析,遂谋携继思首级降宋,于是乘继恩不备,持刀闯入勤政阁,反插殿门,刺死继恩。司空郭无为派兵登梯入殿,刺死侯霸荣,扶立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