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位于西安城内东北部。北起火车站广场,南至东大街大差市什字,长1900米。宽27.5米.水泥路面。清代为满城南北大街。1927年拓宽为尚仁路,是通火车站的交通要道,迄今已有82年的历史了。在1945年曾改称中正路,解放前路面狭窄.坑洼不平.房舍简陋.为小贩云集之地。1949年西安解放.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尚仁路"更名为解放路。

中文名

解放路

外文名

Jiefang Rd

地理位置

西安城内东北部

所属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

全长

1900米

性质

道路

历史沿革

西安解放路一带作为城市的核心区域,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次子朱爽为秦王,建在今日新城的秦王府当时颇具规模,1644年,清军挥师入关,定鼎北京后,有大约一半的八旗兵相继被派驻全国各大战略城市和水陆要冲。为防止满族被汉族通化,阻隔满汉交往,强化八旗驻防兵镇压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力量,清朝统治者在各驻防城市纷纷兴建供八旗兵及其2家属居住的“满城”。西安的“满城”就建在以解放路为中心的城市东北隅。

1928年,西安市政府正式将原“满城”划为新市区,拓荒卖地,进行开发。是年秋,开拓修建了泥拌碎石路----尚仁路(后更名为中正路),即今解放路。并把现在与解放路相交的东、西一至八路以“崇”字起头称为“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路。这些地名,浸润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价值,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1935年,陇海铁路通车西安,西安市政府在尚仁路北端凿通城墙,开辟了中正门(即今解放门),并将尚仁路延伸北接火车站广场。这是解放路第一次改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量沦陷区难民流入,大批工厂企业内迁。解放路发展成为商业街,火车站周围发展成为工业区。

1949年,西安解放。同年7月原中正路正式更名为解放路。

1952年人民政府对解放路进行拓宽改造,解放路成为西安市第一条混凝土高级路面,车行道宽18米,人行道左右各宽6米。并先后建起解放路第一百货商店(今妇女儿童用品商店)、解放百货大楼、民生百货大楼、解放路饺子馆等闻名全国的商业企业。解放路成为西安最繁华的商业街区。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解放路书写着一段段传奇,如同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成为繁华的象征

地理环境

解放路位于西安城内东北部。

在解放前,这里流氓特务横行,乞丐妓女流窜。1950年拓宽改建.北端开辟为车站广场。解放后至今,己演变成为西安市内商业最发达、最繁华的闹市之一,车辆往来如梭,平均人员日流量20多万的主要交通干线之一,沿街两侧商店鳞次栉比.有西安民生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解放路百货商店、解放饭店、解放路饺子馆、西安市第四医院等。它北连火车站广场,南达市商业中心东大街,东通中山门,西通北大街。从西安出发,东去半坡博物馆、华清池、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西去成阳市博物馆、茂陵、昭陵、顺陵、乾陵,南去陕西省博物馆、大雁、小雁塔、兴庆公园、兴善寺、兴教寺、翠华山、草堂寺、南五台,北去药王、黄帝陵、革命纪念地延安,大都取道于此。中部与东、西五路相交,什字建有环形人行天桥。北接"西安大门"火车站广场,有20多路电车、公共汽车通往各地。

经济

解放路

解放路商业繁盛的原因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上世纪三十年代陇海铁路向西延伸到西安时,正值抗战前夕,因日寇入侵,河南、河北、山东等沦陷区的许多企业西迁,随之大批难民也沿铁路向西涌入西安,由于解放路一带原属“满城”,辛亥革命时,“满城”毁于兵燹,几成废墟,后又几经战火,这一带荒芜空旷,人烟稀少。这就为西迁的企业和大批难民在此安身提供了足够的场地。解放路的繁荣兴盛也就是从此开始的。

对于一个城市来讲,火车站地区客流密集,人口流动量大,历来是城市的繁华地带。西安也不例外,作为旅客上下车的主要通道,解放路从早到晚的人流量非常大,由于相当长的时间内,城市交通并不发达,公交车数量不足,大量候车、中转的旅客需要在火车站附近逗留,这些旅客的吃住行、购物休闲娱乐等活动构成了解放路地区巨大的商业需求。抗战期间,由于日军侵略,国土沦陷,国事日艰,西安在成为大后方经济发展战略重镇的同时,难民众多、劳动力充裕,同时由于商业市场的初步形成,京、津、沪、豫、鲁、晋等地商人陆续在解放路经商开店,当时店铺达2000多户,摊贩3100多人,因社会动荡,物价飞涨,大批失业的工人为生计也转为摊贩。 当时,在解放路西侧,即今天的民乐园公共汽车站牌附近,也是西安曲艺精华荟萃之地,不仅有杂耍、舞刀弄枪打把势卖艺的,还有上百名艺人在此演出,并设有茶社二三十家。解放路地区呈现了一种畸形的繁华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路地区获得了新生。经过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大批的小商小贩走上合作化的道路,解放路展现了崭新的面容,由于交通条件相对便捷(解放前全市仅有的两条公交线路均经过解放路),在紧缺经济时代,解放路的商业经营活动既丰富多彩,又特色鲜明,在人的出行主要依靠汽车火车的年代,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物资紧缺时期,解放路占尽了商业活动的天时与地利,解放路的经营者们,思想开放较早,经营眼光超前,加之乘车采购进货方便,解放路地区的商铺物美价廉、品种齐全、琳琅满目,更因人们的从众消费心理,解放路一度成了西安最繁华的消费场所。

改革开放后,解放路延续着自己的辉煌。从1978年到1993年,解放路商业区进入了黄金时期。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新城也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一时间,这里寸土寸金,商贾云集,人气陡增,盛极一时,解放路百货大楼、民生百货大楼、西安妇幼儿童商店等成为西安乃至西北五省区商业的典范。

文化

区域特色

解放路全长1900米,周边常住人口12万。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一地区呈现出包容性和开放性两大特点。

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主要体现在它不排外、不欺生,总让在此安身的外乡人有归属感。抗战期间,河南等沦陷区的难民逃难来到西安后,大多数都在解放路一带安身。这里,河南人、陕西人、全国各地的人,汉族、回族、其他民族的人长期和睦相处,生生不息,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为了这个城市的建设发展一代一代地奉献着。凡是解放路的人基本上都会讲普通话、陕西话、河南话。以语言为代表的交流方式和以喜吃面食为主的生活方式早已让人分不清谁是本地人,谁是外乡人----大家都是西安人。

开放性。由于解放路是西安火车站和陕西省长途汽车站旅客上下车必经之地,许多人从这里去了全国各地,又把外部的精彩通过解放路带回西安,让这个中国内陆城市也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外来的一切,并由此影响和辐射到省内外乃至西北各地。解放路不断用开放的胸怀接受着各种新、异、特的现象,让传统与现代在市场中有机结合。具有先进方向和旺盛生命力的文化在广大居民中传承、发扬光大。透过解放路这个窗口,古城人最早呼吸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最清新的空气,感受到了全国各条战线最前沿的发展成果,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华现代文明,通过解放路在古城落地,古老、厚重又不失现代气息的西安文化由此传扬于四海之内。

近百年来,解放路地区从封闭落后的“满城”到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商贸之城,经历了世纪的风云变幻,见证了古城的沧桑巨变,已然成为西安的一张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