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动物濒危水生动物杂食性简介鼋是鳖科、鼋属动物。

中文名

别名

蓝团鱼

外文名

Asian giant softshell turtle、Giant Softshelled Turtle

保护级别

濒危(EN)IUCN标准

体征

淡水龟鳖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体长为80~120cm,体重约50~100kg左右,最大的超过100kg

读音

yuán

拼音

yuán

鳖科

动物界

龟鳖目

脊索动物门

爬行纲

鳖族

分布区域

福建省、广东省、安徽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

拉丁学名

Pelochelys cantorii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命名者及年代

Gray,1864

亚纲

双孔亚纲

亚目

曲颈龟亚目

亚科

鳖亚科

亚属

鼋亚属

性情

懒惰,温和

二名法

Pelochelys cantoriiGray,1864

食性

杂食性

生活环境

水生动物

鼋属

体长

一般为26~72厘米,大的可达到1.2米以上

保护级别

濒危

物种简介

鼋最初是由西奥多·爱德华·坎托(TheodoreEdwardCantor.)描述并命名为Pelochelyscantorii。在新几内亚没有发现鼋(Pelochelyscantorii),而鼋属(Pelochelys)的另外两个物种花背鼋(Pelochelysbibroni)和褐鼋(Pelochelyssignifera)都限于新几内亚。鼋(Pelochelyscantorii)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物种已有的研究实际上可能包含多种物种。199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曾经被认为是新几内亚的鼋(Pelochelyscantorii)的实际上是花背鼋(Pelochelysbibroni),而更早的鼋(Pelochelyscantorii)的研究仅描述了更西部的种群。

在1989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发布前后,根据《中国动物志》,全中国的巨型淡水鳖类,都被称作“鼋”。因此列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鼋(当时的学名为Pelochelysbibroni),后来被认定是“斑鳖(Rafetusswinhoei)”。

物种文化

尽管相隔已有好几百年,朱元璋与陈友谅血战鄱阳湖的故事和传说,还在鄱阳溯上广泛流传其中有一个,与鼋有关。

一次朱元璋战败,只身逃走,可是不料逃到了鄱阳湖边,前面是无情的湖水,后面是陈友谅的追兵,就在这时候,有硕大的癞头鼋向朱元璋游来,似颇解人意,朱元璋问:你能不能渡我过去,鼋翘首以待,宛如待命的壮士,朱元璋便跨上鼋背,等追兵赶到,他早已脱离了险境。因而人们传说,鄱阳湖中的癞头鼋是有封号(什么大将军)的,不好随便得罪。

其实,以鼋为桥梁的说法,并不起源于朱元璋。《竹书纪年》中便有“鼋鼍为梁”的故事,记的是周穆王出师九江,大量捕杀癞头鼋和扬子鳄,用它们的身躯来搭桥渡河。出名的江郎在《恨赋》中也不无讥讽地说,秦始皇想借助鼋等大型动物的身躯,到海外去求不死之药。

这些虽是神话,但它们证明,中国古代不但盛产鼋,而且对它的特征和习性,有科学的认识。有些字书简单化地解说鼋者鳖也,这是不正确的。鼋与鳖,不仅大小不同,在动物分类学上它们是不同种动物,二者外貌很相象。但如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鳖有长而尖的吻,鼋的吻尖而短,短到不及眼径的一半,头部常散生疣状突起,故称它“癞头鼋体呈暗绿色又叫”绿团鱼"("团鱼“即鳖)。因它身体大(最重的在100千克以上)、样子怕人,人们便以为它很凶恶,《红楼梦》二十三回,宝玉发誓说”明儿掉在池子里,叫个癞头鼋吃了去“的说法,是有代表性的。南京还有”癞头鼋顶缸"之谚。这大概是因为当时人们捕鼋,在钓住后,因这动物力大,拉不出来(它的前足抓住地面),犹如钉住了一般,于是便改用穿底缸覆下去,鼋抓住的是光滑的缸瓦,结果只有俯首就擒。

鼋的力气究有多大,瓯江边上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在一只体重一百六十斤的鼋身上,压块重约三百斤的大石条,石上再加六名壮汉(总重量大大超过了500千克),而这只鼋依然不费力地向江心爬去。至于贾宝玉说的癞头鼋吃人,自然是误传,它只在你们戏弄它弄得它发火时才猛然咬你一口,不过这一口却咬得很紧,不肯轻易放松。在正常情况下,鼋是很驯善,甚至可说是胆小怕事。如去过苏州,想必还记得西园放生池中那些安详地在游人前游来游去的癞头。再早一些,明清之际,杭州吴山脚下“百狮池,蓄鼋曾大如浴盆,孽生百十,投饼饵饲之,则浮游池面驯不畏人”。只是近来砣愈来愈少,鄱阳湖中的“大将军”不见影踪,其他各地它的数量也急剧下降

鼋的减少,人们的捕杀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肉的滋味与鳖同样鲜。《左传》有个出名的故事:楚人给郑灵公献鼋肉,公子宋知道了,认为鼋肉难得也要尝试,遭到郑灵公拒绝,公子宋一怒之下,“染指于鼎,尝之而出”,人们现在常用的“染指”(多含贬义)便是由此而来。看来,为了而“染指”,并非没有意义,因为鼋味实在太鲜美。

美国历史上举行过一次“鼋宴”,出席的有20对夫妇,主要食物是一只重135-180千克的(如此硕大的,大概只能是鼋,不可能是鳖),这举行于1780年的鼋宴,据有幸参加者说,实际上并不那么吸引人,既不是食料不丰富(有135-180千克,够吃了),更不是不新鲜(才从西印度群岛运来,还是活的),而是烹调的厨师的手艺实在不太高明,使人难以下咽。这种肉,当然没有人愿意“染指”。

形态特征

鼋是鳖类中最大的一种。吻突极短,不到眼径的一半;尾端超出裙边。体长一般为26~72厘米,大的可达到1.2米以上。[2]头部相当小;吻突圆而短,不到眼径的1/2;鼻孔位于吻端;眼小;头背宽平而光滑。 

背面扁平而宽圆形,背甲骨质,前缘平切,后缘微凹,满布凹斑纹饰且侧缘蠕虫状相当清晰,边缘处骨板仍旧较厚;脊椎板8块,前面4块呈六角形,第5椎板椭圆形或亚长方形,后面的3块短侧边朝前,唯第8椎板呈小的五角形;肋板8对,第8肋板无明显的退化现象,除第1、8肋板外,其余肋板外缘均大于内缘,尤以第2、7肋板最为显著;上腹板小,左右不相切;内腹板顶端成一锐角或相接。 

头部光滑,颈部无疣;背部覆盖疣粒;脊板和肋板凸回不平。体背橄榄色,上有黄白色的点斑;腹面白色。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斑鳖
外观

体长一般为26~72厘米,大的可达到1.2米以上192~345毫米-
分布区域福建省、广东省、安徽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亚洲、非洲和美洲上海市、浙江省、云南省、江苏省
食性杂食性杂食性肉食性
鳖科鳖科鳖科
展开表格

生活习性

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善于钻泥沙。以水生动物为食。

行动迟缓,代谢低,耐饥能力很强,温度过高、过低均进行休眠。

鼋不常迁移,喜欢栖息在水底。只有在其栖息地发生改变时,才会被迫迁移,并有结群现象。鼋是夜行性动物,常在晚上游到浅滩觅食螺、蚬、蛙、虾、鱼等动物,且食量极大,通常它能一次吃进相当于体重5%的食物,然后半个月内可以不再进食。捕食时,鼋会潜伏于水域浅滩边,将头缩入甲壳内,仅露出眼和喙,待猎物靠近时,发出致命攻击。鼋不仅能用肺呼吸,还能用皮肤,甚至咽喉吸氧,进行呼吸,正是这种特殊的生理功能确保了鼋在水底冬眠时不被淹死!每年11月鼋都会准时开始在水底冬眠,一直到翌年4月,长达半年之久,可谓“睡神”。而在夏秋季节鼋会每隔一段时间浮出水面进行换气。

浮出水面时一般都是头部朝下游动,但是在夏季有时也会头部朝上游动而浮起来,民间则认为这种行为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因此称其为“气象预报员”。它的牙齿锋利,主要吃螺、蚬、蚌和鱼、虾等,食量也很大,在交配季节至冬眠之前,一次进食量可达体重的3~5%左右。它还有较强的耐饥能力,被捕捉后常常先绝食10~20天,并且将已经吞食的食物都统统吐出来。

鼋[爬行动物]

鼋在每年春季和夏季交配繁殖,5~9月为繁殖期。雌性大多在夜间上岸,到向阳的沙土地上掘穴产卵,每次产十几枚到数十枚不等,多达100枚,卵圆形,圆形,具有白色钙质卵壳,直径约40mm,产卵之后用沙土盖好,还要在上面爬上几圈,作为伪装,然后从另一条路返回水中。它的卵靠自然温度孵化,大约40~60天孵化出幼体。幼体出壳之后便自行爬到水中,先在浅水地带活动和觅食,体重达到1.5kg时再游到深潭中,俗称“沉潭”。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冬眠期,大约长到体重为15kg左右时达到性成熟。

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于缅甸、马来半岛、孟加拉、中南半岛、苏门答腊、婆罗洲、菲律宾群岛、新内几亚岛;中国产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浙江、江苏等省区。

在历史上,鼋的分布极广,从南起海南岛、北至黄河沿岸的广大地区,鼋呈片状分布其间。然而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鼋的种群数量日趋锐减,仅在浙江的瓯江、广东绥江和云南澜沧江等地有少量发现,其他地区基本灭绝,估计全国鼋的总数在200只以下。

瓯江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江,从西北向东南横贯青田县全境,曾有"大鼋之乡"的美誉,然而根据青田水利部门的调查,早在2000年之前,这里的鼋就已仅存约80只,而这已经属于国内较为集中的鼋种群。

生长繁殖

298次播放00:305~9月为鼋的繁殖期。鼋一年可产蛋200个左右

每年11月鼋准时开始在水底冬眠,一直到翌年4月,长达半年之久。繁殖期在5-9月,雌性夜间上岸在向阳沙土地上掘穴产卵,每次产十几枚到数十枚不等,多达100枚,卵呈球形,具有白色钙质卵壳,约40-60天孵化出幼体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0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类)——极危(CR)。 

种群状态

鼋被认为濒临灭绝,已经从许多范围内消失了。在2007年之前,它是2003年在柬埔寨的最后一次露面。2007年,对柬埔寨湄公河地区的一项调查发现,沿河48千米的鼋数量很多。 

濒危原因

鼋一直是一种名贵的食品和药材,由于人们长期大肆捕杀,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加上其栖息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致使其数量急剧减少,几乎濒临绝灭边缘,亟待加强保护。 

保护措施

  1. 应充分利用各级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保护环境及野生动物的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2. 成立珍稀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对受伤或人为误伤的鼋进行及时救护。 
  3. 要加强对鼋的保护,对鼋目前的分布区、数量等生物学资料进行调查。 
  4. 加强科研投入,推进人工繁殖工作。 
  5. 建议尽快在鼋的主要分布地建立鼋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区。 

2000年,中国浙江青田县鹤城镇湖边村段的瓯江被浙江省政府列为省级青田县鼋自然保护区,面积达360多公顷。保护区的管理条例规定,区内禁止建设任何建筑,不允许有人类生产活动,禁止污染水域。[1]

主要价值

鼋性微温。有驱除五脏的邪气,驱杀各种虫害和虫蛇毒气引起的蛊毒,消除各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接续人肢体的断筋等作用。用鼋的脂肪涂搽体表患病部位可以祛除风邪,治疗因风邪引起的恶性疮疡。另外,鼋的脂肪涂在铁器上,再加打磨铁器就会锃光发亮。在《淮南子》一书的方术中记载有用到它的地方。

因鼋的食性特点,以各种细小动物为食,战体内积累了多种解这些生物的特殊物质,具备了很多解毒作用,故能祛除体内的各种邪气,还能“杀百虫蛊毒,消百药毒”,至于“续人筋”,限于古人的认识程度,绿鼋和蟹等肢爪较多动物可续筋接骨,按药理分析这些动物均含较多精蛋白,利于断肢部位的营养,所取的部分也均有活血作用,故而常用。

鼋肉和膏是一体之物,然膏为固体之油,滋润作用更优于肉,风为阳邪,易伤阴液,外敷散风有点牵强,主要是消除风邪所致的不良反应,如皮肤干燥发痒,外用膏剂中熟不开油,绿团鱼脂作用更佳。鼋既有较强解毒作用,又能滋养疮面,故也外用治疗“恶疮”,单用即有较好疗效,配入复方更佳。

最新动态

2022年8月31日,浙江丽水青田县滩坑水电站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站4只父本母本为纯野生的瓯江幼鼋,相继从孵化箱中破壳而出,这是浙江全省首次进行人工孵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