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季平,1945年8月出生于甘肃平凉,中国作曲家,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

1970年,分配至陕西戏曲研究院工作。1978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1979年,创作管弦乐作品《陕南素描》。1984年,为陈凯歌执导的首部电影《黄土地》作曲,由此开始影视音乐创作。1987年,为《红高粱》创作的电影音乐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1991年,任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1995年,作为亚洲代表参加第二届国际电影音乐节;同年,在刘镇伟执导的《大话西游》系列电影中担任配乐。1996年,凭借古装剧《水浒传》的配乐获得第1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音乐奖。2000年,由他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太阳鸟》《霸王别姬》在柏林森林音乐会中演出;同年,由其创作的影视配乐《嫂娘》获得第1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2001年,为郭宝昌执导的家族剧《大宅门》配乐。

2004年,当选陕西文联主席。2008年,就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主席。2010年2月,被评选为陕西最具文化影响力人物。2013年12月21日,获得第九届中国金唱片奖。2015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2017年,由他创作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国家大剧院首演。2019年,由其创作的《风雅颂之交响》在陕西首演。

中文名

赵季平

性别

出生日期

1945-08

祖籍

河北束鹿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甘肃平凉

毕业院校

西安音乐学院

职业

作曲家

主要成就

《红高粱》获金鸡奖最佳作曲奖

代表作品

第一交响乐

人物经历

赵季平出生于甘肃平凉,从小就酷爱音乐,在音乐学院时,已小有名气。此后几乎涉及了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小合唱、表演唱、民族管弦乐、交响音乐、歌剧、舞剧、戏曲音乐等等。

1961年进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求学。

1964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学习演奏二胡、打击乐;同年创作第一首歌曲《越南人民打得好》。在大二期间跟随郭石夫、屠冶九、饶余燕等老师学习作曲。

1970年自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后,分配至陕西戏曲研究院工作,在此期间赵季平深入关中、陕南和陕北,钻研了秦腔、碗碗腔、铜川梆子以及外省剧种、乐器,通过学习民间艺术,为音乐创作打下基础。

1978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进。

1979年创作管弦乐作品《陕南素描》。

1980年开始涉足民族管弦乐领域,创作琵琶协奏曲《祝福》,以及管弦乐作品《秦川抒怀》,并与鲁日融共同创作了《长安社火》。

1981年创作管子与乐队协奏曲《丝绸之路幻想组曲》。

1984年为陈凯歌执导的首部电影《黄土地》配乐,由此正式进入影视音乐创作领域。

1986年在陈凯歌执导的剧情片《大阅兵》中担任配乐工作。

1987年为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11]配乐,并荣获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1989年在惊悚片《野狼谷》、剧情片《烟雨情》、纪录片《秦始皇》、农村题材电视剧《好男好女》中担任音乐创作。

1990年为张艺谋执导的剧情片《菊豆》配乐;同年为剧情片《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创作的音乐获得第12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音乐奖;同年,为抗战片《黑山路》、喜剧片《现世活宝》进行音乐创作[7]

1991年任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电影音乐学会会长等职务[1];同年在张艺谋执导的剧情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担任配乐。

1992年为孙周导演的剧情片《心香》配乐,并荣获小百花奖最佳音乐奖;同年为张艺谋执导的农村题材剧情片《秋菊打官司》、陈凯歌执导的剧情片《霸王别姬》配乐。

1993年在张艺谋执导的剧情片《活着》中担任配乐;同年创作民族管弦乐作品《黄土地》组曲。

1994年为剧情片《炮打双灯》、抗战片《步入辉煌》、剧情片《黄沙·青草·红太阳》,以及赖水清执导的古装电视剧《倚天屠龙记》进行配乐。

1995年作为亚洲代表参加了在瑞士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电影音乐节,并拍摄专题纪录片《音乐家——赵季平》;同年为刘镇伟执导的系列电影《大话西游》配乐。

1996年2月为古装电视剧《水浒传》[8]创作的配乐获得第1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音乐奖,其中《好汉歌》获得最佳歌曲奖;同年10月12日为传记片《孔繁森》[10]创作的音乐获得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作曲奖;同年12月凭借在剧情片《风月》中的配乐,入围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音乐。

1998年音乐作品被美国华纳·特德克古典唱片公司签约录制;同年在陈凯歌执导的古装剧情片《荆轲刺秦王》[9]中担任配乐工作。

1999年创作交响乐作品《第一交响乐》《霸王别姬》《太阳鸟》,以及民族管弦乐作品《庆典序曲》;同年为剧情片《过年回家》配乐。

2000年为舞剧《大漠孤烟直》创作音乐,并在台北首演;同年6月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太阳鸟》《霸王别姬》由柏林爱乐乐团在其一年一度的森林音乐会中演出;同年7月由其创作的室内乐作品《关山月——丝绸之路印象》被大提琴家马友友选中,并在美国首演;同年10月凭借在农村情感剧《嫂娘》中创作的音乐获得第1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

2001年为郭宝昌执导的家族剧《大宅门》谱曲,并在周晓文执导的历史剧《吕不韦传奇》中担任配乐工作;同年由其创作的《第一交响乐》获得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作品铜奖。

2002年应春晚导演之邀,赵季平为春晚写了第一首歌《连队过大年》;同年在古装剧《天下粮仓》《钱王》《曹操与蔡文姬》《赵氏孤儿》《天龙八部》中担任作曲;同年创作民族管弦乐作品《觅》《悼歌》,并根据电视剧《大宅门》的音乐主题改编成民族管弦乐作品《卢沟晓月——大宅门写意[6]

2003年3月应邀在香港举办《乐坛神笔——赵季平专场音乐会》,曲目由香港中乐团及其音乐总监阎惠昌演奏。

2004年当选陕西文联主席;同年创作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二胡协奏曲《心香》、音乐诗剧《梦回大唐》,以及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作的《第二交响乐:和平颂》。

2005年为胡玫执导的商战剧《乔家大院》谱曲,并负责了古装剧《汗血宝马》《锦衣卫》,以及抗战剧《迎春花》的配乐工作;同年创作交响京剧《杨门女将》。

2006年1月为歌手王宏伟创作了歌曲《年夜饭》,该曲在同年央视春节晚会上首次演唱;同年创作大提琴与乐队协奏曲《庄周梦》[4]

2007年为历史剧《大秦帝国之裂变》《大明王朝1566》,以及抗战剧《狼毒花》配乐。

2008年4月创作了以纪念志愿者熊宁为主题的歌曲《爱的怀念》;同年9月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同年为陈凯歌执导的传记片《梅兰芳》配乐。

2009年6月创作的歌曲《我的陕北》获得陕西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同年9月获得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突出贡献奖;同年12月18日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主席,成为陕西走出去的第一位中国音协主席。

2010年为胡玫执导的古装片《孔子》配乐,并创作了主题曲《幽兰操》,该曲由歌手王菲演唱;同年2月被评选为陕西最具文化影响力人物;同年4月接到南方旱灾作曲的邀请,创作了歌曲《挂牵》,该曲由歌手王宏伟带去贵州旱灾地区,为灾区的人民鼓劲加油;同年7月27日经投票选举,连任陕西省文联主席;同年10月15日在西安音乐厅举办“和平颂赵季平作品音乐会”,该音乐会为首届中国赵季平、赵麟在《大秦帝国》交响音乐会发布会上·西北音乐节开幕演出[5]

2011年4月为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创作主题歌《祓禊谣》;5月15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办“赵季平中国民族管弦乐影视作品音乐会”;同年11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春华秋实:赵季平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

2012年3月31日在台北中山堂举办“赵季平电视电影金曲音乐会”;同年11月24日与赵麟父子联袂制作的《大秦帝国》交响音乐会在北京世纪剧院上演;同年为剧情片《白鹿原》《一九四二》创作音乐[3]

2013年12月21日获得第九届中国金唱片奖。

2014年12月7日出席北京国际电影音乐节,并作为首届电影节的“年度人物”举行了大师讲堂;同日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赵季平名誉教授的聘任仪式。

2015年6月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2016年3月1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大舞台》节目播出“赵季平作品专场音乐会”。

2017年10月由赵季平音乐会基金会主导发起,西安音乐学院艺术管理实践处等协助开展的帮扶西安市鄠邑区音乐教育活动正式启动[2];同年10月15日由其创作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该作由小提琴家宁峰、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联袂演出。

2018年12月13日,发行音乐专辑《Three Kingdoms》。[18]

2019年7月27日人民音乐出版社在西安发布首张“人民音乐金唱片”——《江山无限——赵季平影视金曲(之一) 》,该专辑也是赵季平的首张个人影视剧主题歌曲专辑;同年10月12日创作的《风雅颂之交响》,由陕西省广播民族乐团、西安音乐学院联袂在陕西首演。

2020年8月24日2020年左权民歌汇开幕式在山西晋中市左权县莲花岩风景区隆重举行,著名作曲家、中国音协名誉主席赵季平等出席开幕式。[12]

2021年6月24日,担任艺术总监的《解放·1949》在国家大剧院播出。[17]

2022年4月,参演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国乐之春”民族音乐艺术节。[19]同年8月12-14日,担任作曲的原创话剧《林则徐》定档杭州大剧院。[20]同年,为路奇执导的动画《格萨尔王之磨炼》配乐。[21]

社会任职

1991年任陕西省第八届人大代表、党的十五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第十届政协委员。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赵季平的父亲赵望云,为长安画派的奠基人,被认为是与齐白石、徐悲鸿、石鲁等齐名的国画家。赵望云酷爱戏曲艺术,爱好秦腔、豫剧、京剧,拉得一手京胡。赵季平自幼随父亲画画、听戏;并在父亲的教导下,立志创作出接地气、反映人民心声的音乐作品。

赵季平宣传照

1973年儿子赵麟出生,此后成长为一名作曲家。

2002年妻子孙玲因病去世。

情感生活

1971年与高中时期的同学孙玲结婚。

2003年10月在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艺术指导张坚的介绍下,与成都新都川剧团女演员、全国青联委员张宁佳结识,此后两人相爱。

2006年与张宁佳结婚。

个人作品

影视音乐作品1335次播放04:09“配乐大师”赵季平:《好汉歌》出自他手,周星驰花80万都请不来
时间名称作品类型
1984黄土地电影
1985他,我们见过电影
1986大阅兵电影
1987黄河在这儿拐了个弯电影
1987红高粱电影
展开表格器乐作品
时间作品名称体裁
1979陕南素描双簧管与乐队
1980祝福琵琶协奏曲
1980秦川抒怀管弦乐曲
1981丝绸之路幻想曲民族管弦乐-幻想曲
1993黄土地民族管弦乐-组曲
展开表格声乐作品
时间作品名称
1964越南人民打得好
1964誓师大会开得好
1982江上船歌
1982春江花月夜
1982锦绣秦川
展开表格合唱作品
时间名称体裁
2000大漠孤烟直舞剧配乐
2001情天恨海圆明园舞剧配乐
2012陕北风情——情歌合唱

获得荣誉

中国金唱片奖
▪ 2013    第九届    中国金唱片奖(获奖)    
中国音乐金钟奖
▪ 2001    第1届    金钟奖-优秀作品铜奖(获奖)    
北京国际电影音乐节
▪ 2014    第1届    北京国际电影音乐节-年度人物(获奖)    
展开表格

创作特点

7176次播放10:00中华之光|赵季平:用中国音乐与世界对话的著名作曲家

总体特征

赵季平音乐创作所涉题材广泛,包括电影音乐、合唱、舞剧、歌剧、交响乐、民族管弦乐等。但在不同体裁、不同个性的作品中,都保持了或轻或重、或浓或淡的中国韵致,依此体现其个人的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缘关系和当代中国作曲家特定的文化身份。与一些常见的手法不同,他在作品中很少直接“引用”、“挪用”,而多是通过其个人长时间感悟某一地域、某一乐种、某一传统作品的音调、音色、音品、音容,将之酝酿成其个人的创作语汇,并加以点化、渲染、强调、扩展,由此创作出其音乐作品。

各体裁特征

影视音乐

赵季平的影视音乐创作中,将植根于中国传统民歌、歌舞、戏曲、曲艺和民族器乐里的音乐元素提炼出来,并将其转化为具有自身特征的音乐语汇。如电视剧《乔家大院》主题音乐《远情》的创作中,赵季平从山西民歌《杨柳青》的旋律中提取骨干音构成音乐动机;再如《红高粱》里的唢呐、《霸王别姬》中的京胡、《菊豆》中的埙等民间器乐的运用等,其中有承袭,也有创新。同时,他的影视音乐创作也表现出对西方作曲技法的应用。如电影《1942》逃荒场景中运用交响乐队配乐;《霸王别姬》中女高音、埙、打击乐与钢琴的组合;《炮打双灯》中交响乐队与大笛的组合;《梅兰芳》的配乐将京剧元素与西方古典音乐手法的结合等,都是典型案例。

民族管弦乐

赵季平在民族管弦乐的创作中,注重将传统作曲技法与当代创作思维结合,使乐器的音色特点得到体现、发挥,也使整部作品体现出民族音乐的基本内容。在借鉴西方创作技法的过程中,赵季平了解并掌握了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术,将民族乐队的编制、乐器的音域、声音特色等进行分析,认识到乐器的发展历程、音色转换;并克服不同民族乐器的差异性,将和声织体与多声部思维进行结合,从而实现有效创作。如在民族管弦乐作品《古槐寻根》中,就采用了柱式和弦进行高潮部分的演奏,并在配器上使用了梆笛、曲笛、高音唢呐、以及中阮、高胡、二胡等乐器分别演奏不同声部,来达到既定的音响效果。在管弦乐作品《和平颂》中,他也采用了大量和声织体,通过对不同乐器演奏能力、乐器音色以及音量等综合性分析,使西方作曲技法得到发挥,体现出中西音乐文化相结合的特征。

声乐

赵季平的声乐作品呈现出一定的戏曲化、地方化特征、时代化特征。首先,他的声乐作品对戏曲音乐进行了广泛借鉴,如《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便借鉴了秦腔,整首作品都按照秦腔的花脸唱法写成。其次,赵季平热衷关注地方音乐,他的许多声乐作品均对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了借鉴,如素材取自陕北民歌、模仿信天游形式的《女儿歌》,从郓城民歌 《呀儿哟》和单县民歌《王大娘补缸》中提取音乐动机的《好汉歌》等。再次,赵季平的声乐创作注重与时代的主题相契合,如为纪念西部大开发而作的《西部扬帆》,以及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作的《大江南》等。

舞剧配乐

赵季平的舞剧配乐,既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注重与个人的情感表达相融合。比如他创作的舞剧配乐《大漠孤烟直》,其曲名源自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歌原本是描述边关男儿为国献身的精神,而赵季平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把控,不但表现出保卫国家的主题,还将对亡妻孙玲的思念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融入到作品中,使之具有源于个体的真情实感。

合唱

赵季平的合唱作品,注重用民族素材来表现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并在努力探索民族风格与现代审美的统一。例如在他创作的无伴奏合唱作品《陕北风情——情歌》中,其音乐浓缩了陕北音乐风格的特征,同时将音乐与文学性内容相结合,使技术服务于内容,让民族民间音乐在作品中得到发展的空间。

人物评价

赵季平接受采访

人民日报网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的歌声传遍了大江南北。赵季平从《红高粱》音乐的成功中汲取了前进的动力,他沿着民族化、现代化的音乐之路“大胆地往前走”。

中国青年网:靠着长期的积累,赵季平在吸收地气的同时,充沛了自己的艺术元气。他在音乐王国里自由翱翔,“该出手时就出手”。

历经岁月积累,民间音乐早已流淌在赵季平的血脉里,传统艺术早就沉淀在赵季平的创作细胞中,他的大脑就是一座民间音乐的储存库。只要面对乐谱,那些曲调、那些情愫、那些历经千百年而不衰的唱腔,都会瞬息间自然而然地在心底涌动,凝聚于笔端,既可以信手拈来,也可以融会贯通。(人民网评)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的历史,不能不谈赵季平。他代表了这一阶段的电影音乐,他是这一时期的里程碑和巨匠。(导演张艺谋评)

先生弃丹青而就管弦,大约受到故地遗风之影响,因为燕、赵古来多“慷慨悲歌之士”。又因丹青世家出,故先生的音乐声、象并存,时、空同在,耳闻如同目睹,犹如面壁观图。先生所经营者,乃是一个世界。世界既大,世界亦小,故不能说。有时世界为真,有时世界为幻,故不可说。这世界既是心灵的交通,故不必说。所剩唯有一句——请君为我倾耳听!(导演陈凯歌评)

音乐作品

发表专辑25张全部新三国原声音乐集2014-12-131首大秦帝国电视原声音乐2014-05-23赵季平音乐精选之夜2014-04-271首赵季平作品音乐会201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