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山书院,位于江西修水。宋庆历初周敦颐任分宁主簿时建于东门外修河对岸旌阳山麓。远离闹市,风景优美,院名无考。

简介

濂山书院 位于江西修水。宋庆历初周敦颐任分宁主簿时建于东门外修河对岸旌阳山麓。远离闹市,风景优美,院名无考。元至正十一年(1351)县尹罗珉、明成化间知县萧光甫与义官刘用礼父子(子刘淮)先后重建正堂3间:中为神龛,祀周敦颐,旁翼两堂屋,东西分列。厅堂下为廊屋,南面为大门,门外有围墙。院内寝室、书房、厨房、浴室俱全。始名濂溪书院,弘治十五年(1502)巡抚江西林俊、分守参政王纶、分巡佥事王纯、知府祝瀚、知州叶天爵曾有增修。2年后,提学副使邵宝立周敦颐像。嘉靖间(1522-1566)增建黄山谷祠祀黄庭坚,万历间(1573-1619)兵备道史旌贤、知州方沅重新修葺。崇祯间(1628-1643)巡抚解学龙、佥事邢大忠复加修葺,易名“濂山”,以纪念周敦颐和黄庭坚。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七年(1668)知州徐永龄重建,复称“濂溪”。不久又遭兵火。十七年知州班衣锦复修。此后经常延师课士,但经费拮据,“膏火不给”。乾隆八年(1743)知州许渊将云崖、洞山两寺田租759石(253亩),除完漕粮及拨给普济堂谷百石外,余全作书院经费,乃鼎革一新,再定名“濂山”。嘉庆、道光、咸丰、同治间学资倍增,士子遍及全州8乡。历任山长皆本州县举人,如咸丰十一年李镜华、同治四年涂家杰、五年何章、七年邓均心、八年卢炳炎,光绪六年卢以恕等。曾有《濂山书院志》(清道光、同治、光绪三种版本)刊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