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故宫,旧称为紫禁城,又称明中都紫禁城、明中都皇故城、凤阳明故宫等。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中都故宫,占地约84万平方米。现部分遗址位于今长安街南北两侧,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都故宫于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洪武八年(1375年)罢建。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周长3702米。由于兴建和使用的时间短暂,没有形成政治中心,但在城市规划与宫殿布局上直接影响了明北京城规划,在中国及世界都城建筑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2008年03月28日,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遗产点之一,与其余七座城市遗产点联合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

中文名

凤阳紫禁城

气候类型

北亚热带江北区亚湿润季风气候

景点类别

历史遗迹

所属国家

中国

地理位置

安徽省凤阳县

景区等级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占地面积

约84万平方米

外文名

The Forbidden City of Fengyang

著名景点

午门

建造者

明太祖朱元璋

始建时间

明洪武二年(1369年)

罢建时间

明洪武八年(1375年)

所属城市

凤阳县

景点级别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紫禁城[凤阳紫禁城]

历六百年余载,中都城内外建筑皆毁,仅剩皇城午门、西华门台基及1100米长的城墙,但观其旧址和遗物,仍可见巍峨壮观之一斑。

皇城城墙雄伟坚固,皆用大城砖砌筑,已发现署有22个府70个州县及大量卫所、字号铭文砖。砌砖所用的灰浆是用石灰、桐油、糯米汁等材料混合而成。在城墙的关键部位,甚至用熔化的生铁代替灰浆灌铸。所以在明代的二百多年中,城墙完好无损。午门券门及楼台四周基部,总长500余米的白玉石须弥座上,镶嵌着各种珍禽异兽、名花瑞草;而南京、北京两个午门基部券洞两端仅有少量花饰。殿址上的石础,每块直径2.7米见方,础面正中半浮雕蟠龙一圈,外围刻有翔凤。北京太和殿石础直径仅1.6米见方,且是素面。石望柱、栏板、御道丹陛等,也都雕刻着龙凤。

紫禁城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即位称帝,国号大明,改元洪武。洪武二年九月,下诏:以凤阳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建池宫阙如京师之制”。城址选在临濠西二十里凤凰山之阳。《中都志》云:“万岁山(凤凰山),形势壮丽,岗峦环向,国朝启运,筑皇城于是山,绵国祚于万世,故名。”山之东西两峰对峙,东日日精(盛家山),西日月华(马鞍山)。三山东西相联,向阳高亢,北临淮水,东南有濠水,形势最为理想。中都“席凤凰山以为殿”,完全弥补了朱元璋在应天府建宫殿时因殿址低洼的缺憾。为加强中都建设,朱元璋先后派得力助手韩国公李善长、中山侯汤和等,“董建临濠宫殿”,筑城。下设行工部,集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移民、罪犯等近百万人,营建6年之久。后因“劳费”为由,于洪武八年(1375年)“罢中都役作”,但建成部分已具备我国都市建筑的基本格局和形制。

紫禁城[凤阳紫禁城]

明中都城址位于现凤阳县城西北部,地势高敞。城址东起独山东麓,南至老人桥,西南伸出凤凰山山嘴南坡,西接马鞍山,北抵京沪铁路,面积约50平方公里,规模宏大。中都城由内、中、外三道城组成。内为皇城,又称紫禁城,砖筑,周长3702米。开4门,为: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4门有城楼,午门为五凤楼;城墙四角有角楼,东南西三面有濠,宽一二十丈,深一至二丈,大旱不涸。中为禁垣,洪武五年筑。砖石修垒,高二丈,周长7670米。开4门,为:承天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外为中都城,扁方形,周长五十里又四百四十三步。洪武五年定城址,七年筑土垣,高三丈,无濠。城原开13门,罢建中都后,革去3门。

紫禁城[凤阳紫禁城]

据史志记载和旧址布局,中都城南北中轴线纵贯全城。南端自凤阳桥跨涧水,进洪武门,入洪武街,穿过云济街至大明门,长达2里。进大明门,沿御道至宽阔的凸字形广场,入禁垣承天门,经端门过五龙桥,至皇城午门,近1里半。进午门,过内五龙桥,入奉天门,至正殿。正殿是中轴线的中心,往北入后宫,出皇城玄武门,经苑囿,越凤凰山巅,出禁垣北安门,下凤凰山往北直接北门(未建)长达十里。南北中轴线全长13.5里。中轴线两侧,洪武街段有东西对称的左右千步廊,中书省、大都督府和御史台等中央文武官署置午门侧,太庙、太社稷位阙门左右。皇城内主要建筑有:正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东西宫等,两侧有文楼和武楼、文华殿和武英殿等。在大明门前云济街上,向东排列着城隍庙、金水桥、国子监、鼓楼;向西有功臣庙、金水桥、历代帝王庙、钟楼。城内设二十四街,一百零四坊。城内外还有寰丘和山川坛、朝日坛和夕月坛,圜丘和方丘、皇陵十王四妃坟、会同馆、百万仓、苑囿、观星台、龙兴寺、中都留守司及八所一卫、凤阳府治、凤阳县治等建筑群巍然壁立。当时,所有殿坛建筑均“上以画绣”,石构件“雕饰奇巧”,建筑雄伟坚固。古人曾赞云:“重城壮且丽,飞观高百尺”。“虎踞龙盘圣祖乡,金城玉垒动秋芳。”

明中都城于洪武八年停建,洪武十六年即拆中都宫室名材修龙兴寺。天顺三年,复拆中书省等衙门500余间重建龙兴寺。至明末,土城及罢建后的不少建筑日久废修,崇祯八年(1635年)农民起义军攻占凤阳,焚皇陵享殿,燔烧龙兴寺、官府、邸舍。清康熙六年(1667年)“奉旨移县治于内(皇城)”,遂改称县城。乾隆二十年(1755年),拆皇城外禁垣、钟楼台基,中都城九门两段砖包城墙等修建府城。咸丰时期,太平军、捻军相继攻陷过中都府县两城。直到建国初,皇城尚保存完整。1968年前后又被拆除三分之二。今中都城内外建筑皆毁,仅存皇城午门、西华门及西城垣,仍非常壮观。

中都城建在原生土层中,地层未经扰乱,今遗址仍清晰可辨。中都城砖包的城垣地段,土埂壁立,城垣基址宛然。皇城内外殿坛势如山峦,城门高若岗阜,护城河基本保持旧观。白玉石街、金水河故道、金水桥基址、故宫井等尚在。尤其是大殿的蟠龙石础,以及殿前后左右的高台石栏板、望柱,御道丹陛石雕、午门基座长达400余米的汉白玉浮雕等,更是我国历代都城中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品。中都城“规制之盛,实冠天下。”

建筑特色

明中都皇城,又称明中都紫禁城、明中都皇故城、凤阳明故宫、凤阳紫禁城等。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朱元璋诏以家乡临濠府(洪武七年更名凤阳府,今安徽省凤阳县)为中都。集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罪犯等,近百万人,经过六年的营建,到洪武八年四月,突然以“劳费”为由罢建。然而此时,一座宏伟豪华的都城已经屹立在凤阳大地之上。

中都建有外、中、内三道城。外为中都城,周长60余里,开12门,曰洪武门、南左甲第门、前右甲第门、朝阳门、独山门、长春门、正北门、北左甲第门、后右甲第门、涂山门、长秋门、子顺门。中为禁垣,周长15里多,开4门曰承天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内为紫禁城,周7里多,开4门,曰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城内有正殿、文华和英武两殿,文、武二楼,东、西、后三宫,金水河、金水桥等。正南午门外,左为中书省、太庙,右为大都督府、御史台、大社稷。中都城内外,还有城隍庙、国子监、会同馆、历代帝王庙、功臣庙、观星台、百万仓、军士营房、公侯第宅、钟楼、鼓楼等。《中都志》称“规制之盛,实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