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打击乐器。明、清以来,民间音乐和潮剧、粤剧中常用到木鱼。原为道教召集教众的法器。

中文名

木鱼

乐器类型

打击乐器

结构组成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

材质

多用桑木或椿木制作

名字由来

最早见于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

形状由来

《释氏要览》

简介

1.木鱼之名称由来,盖取“鱼日夜不合目”,故刻木象鱼,击之,用以诫昼夜思道。于诵经礼忏时,与铜磬相互配合,用以节制经颂。

2.佛、道通用之木鱼,与铜磬(qing)为一对不可分离之通神乐器。其大小、形式、材质不一,唯须与铜磬大小相称。

形状

木鱼[打击乐器]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形似鱼。

木鱼大小不一,音高不同。寺庙中使用的大型木鱼,正面圆径约40厘米,最大的达90厘米以上。

小型木鱼圆径仅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绕莲”(绕佛堂)时应用。经常使用的中型木鱼有五种,圆径7—16厘米。多用桑或椿木制作。在民族乐队中,备有音高不同、数量不等的成套木鱼,按五声、七声音阶或十二平均律排列组合,常用于轻快活泼的乐曲中,有时可独奏简短的乐句,或用来模仿马蹄声的音响效果。木鱼还是广东地区曲艺“木鱼歌”的击节乐器。

早在明清时期,木鱼就已经用于宫廷音乐、昆曲以及民间音乐的演奏。通常大木鱼用桑木或者椿木制作,最大的面径可以达到40厘米以上,发出的声音比较雄壮。小木鱼一般用檀木或红木制作,发音比较柔和。

使用的是长鱼形木鱼,在合奏中有时要广东音乐使用大小两个木鱼,大木鱼发雄壮的音,小木鱼发柔和的音。在江南丝竹、苏南吹汀、浙东吹打、河北吹歌等民间器乐合奏中,多应用小团鱼形木鱼,它常与鼓板一起配合使用,以鼓板击重拍,用小木鱼击轻拍。在十番锣鼓、福州十番、闽南十音、福建南音等器乐合奏中,小木鱼是不可缺少的乐器,除用以敲击轻拍外,还将它所发之音,视为主要音色之一。在佛教、道教音乐中,木鱼既是法器,又是离不开的节奏乐器。

木鱼是外形酷似鱼头形状的一种木制品,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但是有记载的历史却比较晚。这种特殊的器物,并非只在寺庙中才能够见到。寺庙中使用的木鱼,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圆形,另一种是长条形的。一般来说,圆形木鱼的规格多种多样,而长条形的木鱼大多在一米左右。

木鱼来源

一般认为,木鱼是由佛门伴侣所创制,然马承玉《木鱼源于道教考》指出,其真实来源实为道教。

《道藏》历代崇道记记载,衢州建观穿地得一鱼,可长三尺,其状似铁,微带紫碧色,又如青石,光莹雕隽,殆非人功所能也,叩之甚响,其鱼亦不能名,遣使进贡,帝(唐明皇李隆基)令宣示百僚,亦不能辨。帝乃呼为瑞鱼磬,仍令悬于太微宫,非讲经设斋不得击之。于是诸宫观竞以木石模之,以代集众。

北宋贾善翔《犹龙传》卷五云:

明皇开元三年(715)敕天下置开元观……十三年又敕上都置太清宫,东都置太微宫,北都神尧旧宅置紫微宫,潞州潜龙故宫置启圣宫。并给衮冕、绛纱、帷帐、交龙、门戟,一如宫阙之状。蒲州掘地获玉石,状如半月,复有仙人捣药之像,叩之有声,颇清越。帝令悬于太原真元庙庭,号为偃月磬。东都留守张琦奏汝州鲁山因修仙居古观,获玉瑛,叩之声闻数里,帝令悬于太清宫圣祖庙庭,帝令宣示百僚,亦不能辨。帝乃呼为瑞鱼磬,仍令悬于太微宫,非讲经设斋不得击之。于是诸宫观竞以木石模之,以代集众。(三家本《道藏》18/30-31页)

晋武帝时,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张华,华云:"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打之,则鸣矣。"于是如言,音闻数十里2。

可见,西晋时,人们已用桐木刻作鱼形,用作击打之器。

蒋道支于水侧见一浮楂,取为研制,形象鱼。有道家符谶及纸皆内鱼研中,常以自随,二十余年忽失之。梦人云:"吾暂游湘水,过湘君庙为二妃所留。今复还,可于水际见寻也。"道支诘旦,至水侧,见罾者得一鲤鱼,买剖之,得先时符谶及纸,方悟是所梦人弃之。俄而雷雨,屋上有五色气,直上入云。后人有过湘君庙,见此鱼研在二妃侧4。

五代王定保(870-约955)《摭言》云:

有一白衣问天竺长老云:"僧舍皆悬木鱼,何也?"答曰:"用以警众。"白衣曰:"必刻鱼何因?"长老不能答,以问悟卞师,师曰:"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

木鱼传说

印度版本

在佛经中,有一个著名的“鱼腹儿”的故事,说的是:在印度的一个婆罗门家族里,有个孩子叫做薄拘罗,在他很小的时候,生母就去世了。他的后母非常刻薄,经常虐待他。

有一次,后母趁他的父亲不在家,把他扔进了河里,被一条大鱼吞进了腹中。这条大鱼被一个渔夫捕捞了上来,拿到市场中去售卖。恰好薄拘罗的父亲买下了这条大鱼,拿回家中,准备烹煮。

正要用刀剖鱼的时候,薄拘罗在鱼腹中唱言:“愿父安祥,勿令伤儿。”他的父亲赶紧轻轻割开鱼腹,把他救了出来。据说,薄拘罗后来历尽种种磨难,终于成为了释迦牟尼的弟子,享年一百六十岁,成为世界“长寿第一”。

木鱼[打击乐器]

中国版本

僧众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远在汉朝时期,皇帝派慈光大师和两个僧徒去西天取经,历尽千辛万苦,在取经归途中,乘船划船之时,突然风浪大作,一条恶鱼张着大口朝船扑来,船头上的经书被大鱼一口吞掉,两僧徒跃身入海与大鱼搏斗,了结了大鱼性命并将它拖上船头。刹时间,风平浪静,阳光灿烂,大鱼身躯化为污水流入大海,只剩下鱼头摆在船头上。慈光师徒带着大鱼头返回佛寺,为了讨还经卷,每天敲打大鱼头口念“阿弥陀佛……”。日复一日,大鱼头被敲得粉碎,后来只好照着大鱼头的模样做了个木头的,天天敲打。就这样,敲木鱼诵经成了佛家的习惯。

木鱼之名

关于“木鱼”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之中:“木鱼,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据此,木鱼当为佛门僧侣所创制,有警示僧众昼夜不忘修行之意。此前,相传木鱼的前身乃是一种称为“木扑”的简单木块,后才刻为鱼像,称作木鱼。因不入宫廷音乐,故历代正史不载。木鱼在佛教中常用以伴奏“梵吹”(宗教歌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今释氏之赞梵吹皆用之。”明代以来,流行于民间,用于说唱木鱼歌和昆曲伴奏。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当时剧场里所用的乐器中就有木鱼。后来又逐渐在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应用。木鱼除在佛教、道教音乐使用外,还广泛用于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乐队中。

木鱼歌

中国南方弹词系统的曲种。又称摸鱼歌。流行于广东地区。起源于明末,清代以后兴盛。屈大均《广东新语》曾记载其演出盛况。早期木鱼歌都是随编随唱,后来才记录曲词,辗转传抄,或刻印传唱。这种抄本或刻本,名为木鱼书。

木鱼歌虽属弹词系统的曲种,但与苏州弹词不同,没有开篇、诗、词、套数和说白。以后受粤曲、南音和龙舟歌的影响,始终难以说白。演唱时用二胡、古筝、琵琶、三弦伴奏,也可用竹板击节。曲调分“正腔”和“苦喉”两种。前者爽朗明快,欢乐喜悦;后者沉郁悲恻,哀怨缠绵。

木鱼书有记载可查的约有500部、4000~5000卷之多。内容良莠杂陈。有从佛经故事和宝卷改编的,如《目连救母》、《观音出世》;有来自小说传奇之作,如《仁贵征东》、《白蛇雷峰塔》等;也有反映现实社会题材的曲目,如描写反美华工禁约的《金山客自叹》、《华工诉恨》,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的《国事诉根源》等。传统曲目以《花笺记》、《二荷花史》最为著称。

团鱼形木鱼还在曲艺木鱼歌中应用。木鱼歌又称唱木鱼或木鱼书,是节奏自由地吟诵体说唱,过去多由家庭妇女用广州方言表演,唱时不用吹、拉、弹等乐器伴奏,只用木鱼击之以为节拍。这种民间说唱形式始于明代,广泛流传于广东省广州、南海、番禺、顺德等地。木鱼歌的唱腔后被粤剧吸收为唱腔的—种。长篇曲目有《花笺记》,《荷花史》等,短篇曲目有《琵琶行》、《楼台会》等。

演奏

演奏时,大团鱼形木鱼需置于地面上,小圆鱼形木鱼则用左手托持,右手执着头呈橄榄形的木子敲击,发音短促,音色清脆洪亮,是富有特色的节奏乐器。常用于戏剧、曲艺伴奏、器乐合奏、民族乐队和宗教音乐中。木鱼在戏剧中,用于昆曲、京剧、晋剧(山西中路梆子)和藏戏等剧种的伴奏。广东音乐使用的是长鱼形木鱼,在合奏中有时要使用大小两个木鱼,大木鱼发低音,小木鱼发高音。在民族乐队中,常备有音高不同、数量不等的整套团鱼形木鱼,它们按五声、七声音阶或十二平均律编排成套,多用于配合轻快活泼的曲调,有时也用以敲出简短的独奏乐句,还可用来模仿战马奔驰的音响效果。

相关记载

佛教

木鱼是佛学中国化的产物,是印度佛学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从功能上来看,它的产生源于佛教的“犍槌”。关于犍槌的创设缘起,《五分律》卷十八明确记载:“诸比丘布萨时不肯时集,废坐禅行道。以是白佛。佛言:‘应唱时至。若打揵椎、若打鼓、若吹箫。’”《释氏要览》下曰:“今详律,但是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稚也。”《祖庭事苑》曰:“犍稚,此翻声鸣。”《祖庭事苑》曰:“犍稚,此翻声鸣。”佛学传到中国以后,佛典中的Ghanta译曰钟,磬,打木,声鸣等,是一切打击而发声之物的通称。这些例子都表明,佛学中国化后,犍槌(即木鱼)的功能得到了大力扩展。柷敔在古代作为乐曲发起和收尾的乐器,在宫廷音乐中必不可少,佛学在汉末传入中国后,犍槌迅速与中国传统乐器融合,改造外形,扩充功能,木鱼悠然而生。马承玉先生认为木鱼源于道教,他说《道藏》记载了唐玄宗年间道观开始仿制“瑞鱼磬”而“木鱼自兹始也”的事迹,其从文献上出现的时间比司空图的诗早,由此认定木鱼产生于道教。然而《历代崇道记》是唐末的作品,能否真实反映唐玄宗时期的实情存在疑问。再者衢州道观进献石鱼,只是偶然从地下挖掘出的异石而已,道观的道徒不能解释它是什么东西,可见木鱼在当时并不常见,所以道徒们不认识。然而佛家从印度传过来以前就存在作用类似于木鱼的犍槌,中国教徒创造使用木鱼极具有可能性。自从佛学传入中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佛学不断壮大,僧徒与日俱增,用来召集僧众的器具是必须使用的,而钟属于金属制品造价比较高,所以造出廉价的木制器具势在必行。司空图的诗说明至少在那个时候,寺庙已经普遍使用木鱼了。从产生到普遍使用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很难断定最早的木鱼产生在道观。马承玉先生认为木鱼产生源头在汉晋,其例证是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其实没能渗透理解这段材料,用桐木制作鱼形器物,早有记载,只是作为祭品存在。这里的鱼形器物只是用来敲击石鼓,而非后世所说的鸣器。另外《异苑》中的故事仅仅是古代关于蒲牢和鲸鱼故事的一个翻版。《文选·班固·东都赋》:“于是发鲸鱼,铿华钟。”佛学传入中国之前,具备木鱼功能的器具名叫[Ghanta],这一名称随着佛学进入中国后,翻译为犍槌,中国传统语言中本已经存在“木鱼”这一名称,表示“木制鱼形祭品”,考察隋唐以前的文献,“木鱼”一词基本表达这个意思,但是从隋唐以后,“木鱼”逐渐变为犍槌的代名词,甚至取代了犍槌。“木鱼”含义的与佛学融合发展的过程完全一致。[1]

道教

一般认为,木鱼是由佛门伴侣所创制,然马承玉《木鱼源于道教考》认为,其真实来源实为道教。学者多认为木鱼起初是佛教的法器,并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自印度传入我国。黄兆汉先生在《木鱼考》一文中据晋代释法显《佛国记》关于"三千僧共犍槌食"的记载,推测如果"犍槌"是木鱼的话,则木鱼在晋代已出现于于阗国,至于中国本土的寺院使用木鱼,黄先生据唐司空图(837-908)《上陌梯寺怀旧僧》诗指出至迟是在唐代。黄先生认为"唐以前甚至五代以前的木鱼都是用来召集僧众的或警众的",至于诵经使用木鱼最迟是在南宋。黄先生的大作,引起了马承玉对木鱼的极大兴趣,并对道教使用木鱼的情况有所留意。马承玉根据《历代崇道记》的记载,认为木鱼是出自唐代明皇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