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一般指同海、湖、江、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知名城市大多伴随着一条名河而兴衰变化。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营造滨水城市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中文名

滨水景观

绿化率

30%

容积率

2.60

开发商

杭州安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景观概述

特征

滨水景观

滨水一般指在城市中同海、湖、江、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建设而成的具有较强观赏性和使用功能的一种城市公共绿地的边缘地带。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理

滨水景观

人类对景观的感受并非是每个景观片段的简单的叠加,而是景观在时空多维交叉状态下的连续展现。滨水空间的线性特征和边界特征,使其成为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滨水边界的连续性和可观性十分关键,令人过目不忘。滨水区景观设计的目标,一方面要通过内部的组织,达到空间的通透性,保证与水域联系的良好的视觉走廊;另一方面,滨水区为展示城市群体景观提供了广阔的水域视野,这也是一般城市标志性、门户性景观可能形成的最佳地段。格局

滨水景观

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依据山·城·海的总体格局,考虑到山与海的结合和背山面海的自然景观条件,将山景引到海边,将海景伸入山体,运用大尺度、大手笔的线形构图和丰富自由的空间处理,形成与海岸平衡的系列观景场地,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力求人工构筑物与起伏的山峦、宽阔的沙滩、一望无际的大海在气势上相呼应,形成由山向海渐次过渡的景观层次,从而达到山、城、海的有机统一,并向人们展示了大梅沙片区向海滨旅游城区发展的美好前景。

景物设计

滨水景观

现代设计的观念要求把建筑、环境和社会结合在一起,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去设计。综合设计方法是建立在对当地历史文化、社会和环境形态的分析后,提出模式来进行的。滨水空间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它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影响和促进人与外界世界及形态要素之间的联系作用,使处于其中的人们产生认同感,把握并感知自身生存状况,进而在心理上获得一种精神归宿。作为人的行为场所,滨水空间环境并不是设计者的积木游戏。设计者要有意识地组织一个整体秩序,使各部分有序地为人所感知。

南海中轴线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和道路、绿化、水面等环境因素,形成各种空间序列,相互汇合、渗透、转换、交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以人的景观感知为中心的体验空间序列。

以千灯湖为中心,将市民广场、湖畔咖啡屋、掩体商业建筑、水上茶坊、21世纪岛湾、花迷宫、历史观测台、雾谷、凤凰广场等多种活动空间有机组合起来,创造多样性的活动空间,培育新的市民文化,为市民提供舒适、方便、安全、充满“水”和“绿”自然要素城市外部空间和生活舞台。

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要素,是人类向往的居住胜境。水的亲和与城市中人工建筑的硬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水的动感、平滑又能令人兴奋和平和,水是人与自然之间情结的纽带,是城市中富于生机的体现。在生态层面上,城市滨水区的自然因素使得人与环境间达到和谐、平衡的发展;在经济层面上,城市滨水区具有高品质的游憩、旅游的资源潜质;在社会层面上,城市滨水区提高了城市的可居性,为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了舞台;在都市形态层面上,城市滨水区对于一个城市整体感知意义重大。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到生态效应、美学效应、社会效应和艺术品位等方面的综合,做到人与大自然、城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物业类型:小区
城市/区县:萧山 / 组团镇
物业地址:萧山区新塘街道董家埭村

景观设计

滨水景观

立足打造碧水蓝天的园林生态型城市,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正在逐步实施对跃马河道的污染治理改造,并取得一定成效。本设计定位是: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打造拥有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灵气的水岸和绿荫的风情。力求保持自然生态,景观造型追求与山水格局和谐的城市景观带。

周边环境

52:董家埭社区-288米、通达小区-461米、富地。商瑞大厦-915米、回澜北园-969米212:公交人民路口站-539米、公交董家埭村站-562米、回澜公交站-587米、公交人民路路口站-590米、公交董家埭村站-629米、公交萧山疾控中心站-678米、公交虎山初中站-683米、公交萧山疾控中心站-715米、公交半爿街社区站-779米、公交虎山初中站-815米、公交国泰宾馆站-858米、公交回澜初中站-872米、公交国泰宾馆站-921米、公交回澜北苑站-936米、公交回澜北苑站-989米。

地理介绍

滨水景观

湿地保护与固碳减排 湿地是陆地系统的重要碳库之一。全球湿地土壤总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6%,而全球湿地土壤的总碳库为550Pg,占全球陆地土壤碳库的1/3,相当于大气碳库和植被碳库的一半。因此,湿地在保护陆地碳库和缓解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湿地占有巨大的陆地碳库,据估计,我国天然湿地的土壤总碳库达8-10Pg, 约占全国土壤碳库的10%。根据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仅东北泥炭沼泽湿地的泥炭碳库约达3.3Pg C。

许多研究表明,湿地是具有高净碳汇的陆地生态系统。据研究报道,中国各湖泊湿地的年碳汇速率介于0.03~1.2 tC hm-2.a-1,沼泽湿地的年碳汇速率介于0.25~4.4 tC hm-2.a-1。这些均表明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通常要大于沙漠、温带森林、草原等其它生态系统碳汇能力(0.02-0.12 tC hm-2.a-1),故固碳潜力也要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仅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的年碳汇量介于6~70TgC。

当前,中国政府已将湿地保护列为生态安全的重要国策。至2008年,中国共建成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550余处,天然湿地保护面积已达1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湿地总面积的47%。全民参与,社会各界采取切实措施做好湿地保护工作,可望实现湿地的自然碳汇潜力,相当于可抵消70Tg(占中国2007年能源碳排放4%)的能源碳排放。湿地固碳潜力的发挥要取决于湿地的保护状况,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持和发展湿地的固碳潜力,这对于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缓解全球变暖具有深远意义。

测量

滨水景观

根据IPCC的最新估计,森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碳释放占全球CO2排放量的20%多,全球湿地土壤的CO2温室气体排放已经相当于全球总排放的1/10。据估计,占全球湿地总面积6%的东南亚热带森林泥炭湿地土壤碳库为42Pg,因退化(包括野火)每年排放CO2 达1.4Tg, 占全球湿地总CO2排放的8~10%,成为十分突出的温室气体源。因此,保护湿地是保护陆地碳库、减少土地利用中碳排放的根本需要。

在全球变化和强烈的人为利用和干扰下,中国湿地资源总体上处于快速的萎缩状态。自20世纪中期以来,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随着升温和干旱的加剧,华北、东北和青藏高原湿地不断萎缩,盐化、旱化和沙化威胁着湿地的生存。中国已有50%的滨海滩涂湿地不复存在;此外,约40%的湿地面临着严重退化的危险。特别是东北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若尔盖高寒草甸湿地和三江源区草甸沼泽湿地,因围垦、过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湿地退化和碳库损失规模巨大。根据采样研究,河湖淡水湿地退化后的表土碳库损失为40%~60%,泥炭沼泽湿地高达70%~90%。估计东北三江平原沼泽泥炭湿地因围垦而损失的土壤碳库达0.22Pg,过去50年间中国湿地资源萎缩而造成的碳库损失总量可能达1.5 Pg,这相当于2006年中国总CO2排放量,也相当于现有湿地总碳库的1/7-1/6。因此,今后需要扎实抓好湿地保护工作,保护当前持有的湿地巨大碳库,从而达到减少土地不当的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高寒和高纬泥炭和沼泽湿地资源保护是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总排放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减缓气候变化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环境现状

我国城市滨水区的利用还不够合理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建设高速时期,对滨水区域的单纯利用,逐渐过渡到深层的开发改造。城市工业、经贸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在给城市滨水地带来繁荣和富饶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滨水面貌混乱、生态环境失衡等沉重的破坏和干扰。一味地追求商业利益的开发,使城市仅有的滨水休闲区无法得以保障,原本的生活岸线受到重工业区的排挤,造成了人与水的疏离现象。我国的各大滨水城市更是千河一面,各种种类的滨水城市的特色景观不复存在。对滨水区的长期粗放型利用,更是对其景观环境特色的浪费,由于城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许多滨水区空间结构产生结构性变化工厂搬迁、建筑老化、工业滨水区逐步衰退。这正是滨水区景观改造的大好时机。随着人居环境时代的到来,为充实与更新城市风貌特色,滨水区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重新成为今日城市设计的重点。

社会发展

滨水景观

自古以来,水是生命之源,无数城市发展的源点都位于水滨。在早期的城市中,水体作为城市生活和军事防御功能而存在,也是城市公共交往的主要空间,因此滨水区成为古代城市最为繁华和人为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成功的滨水景观建设不仅有助于强化市民心中的地域感,而且可以塑造出美丽的城市形象,城市滨水区的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与特色风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然而,工业革命之后,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集聚扩大,现代工业、交通业和仓储业为求最佳经济效益,大量占据滨水空间,致使水质恶化。近年来,城市转型为滨水地段的开发提供了契机,人们开始认识到滨水区开发所潜在的巨大社会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