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nirodha-sama^patti。又作灭受想定,于其中,心与心所之流暂时中断。虽然其时一切名法活动已停止,但依然拥有保命之温的身体还活着。

中文名

灭尽定

外文名

nirodha-sama^patti

别名

灭受想定

宗教

佛教

详细解释

在证入灭尽定时:已证得四色禅及四无色禅的阿那含与阿罗汉能够证入

灭尽定

,于其中,

心与心所之流暂时中断

。虽然其时一切名法活动已停止,但依然拥有保命之温的身体还活着。

命根

有两种,其一是

维持相应名法之命的名命根

,另一者是

维持色法之命的命根色

只有名命根才是心所

。其特相是维持相应名法;作用是令它们发生(于生、住、灭);现起是维持它们存在;近因是应受维持的名法。

那么,入灭尽定与死亡又有什么不同?这在《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法乐比丘尼经〉、〈大拘稀罗经〉里都有谈到,今举〈法乐比丘尼经〉中所言如下:

复问:“尊者,若死若入灭尽正受有差别不”?答:“舍于寿暖,诸根败坏,身命分离,是名为死。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

入灭尽定者亦然,于定中六根(sense-organs)对外境的反应虽已停止,但它们本身具有的功能还是不灭的,一旦行者出定时,它们即随时恢复作用。在《中阿含经》〈法乐比丘尼经〉也是这样说:“我从灭尽定起,然因此身及六处缘命根,是故从定起。

和有漏的

无想定

不同:

有些凡夫认为心与想是厄难的根源,因此其心对想怀著极强厌离感地培育第五禅。由于其第五禅心受到希望想止息之愿感染,

但并不就是所谓的解脱境界,非此能断诸烦恼,

他们死后即投生到无想有情天。在其地的一生里,他们纯粹只是有生命的色身,即由命根九法聚组成(见第六章、节廿八)。

一般上:这形容词是专指无想有情死后投生至他处,因为在色界天的无想梵天完全没有心识(见第五章、节卅一),所以下一世的离门心根本不能缘取前一世(生为无想梵天时)所缘取的目标。对于这类有情,依靠在生为无想梵天之前的过去业,目标会自动呈现于结生、有分与死亡心为业等等。

无想有情天是否也没结生心和死亡心?答:对,他们没有。他们的结生称为色结生。而他们的投生就是,当他们寿尽之后,他们往往会投生到欲界。

《杂阿含经》说

灭尽定是

顺趣于解脱,如《杂阿含经》质多罗长者回答伽摩尊者,言:入灭正受者,顺趣于离,流注于离,浚输于离,顺趣于出,流注于出,浚输于出,

顺趣

,流注涅槃

,浚输涅槃。此说灭尽定是趣于离、出、涅槃,也即是说此定能得解脱涅槃,属无漏摄。

在《中阿含经》卷5〈舍梨子相应品成就戒经〉中,舍利弗告诸大众说,若于戒定慧成就,便能出入灭尽定,若未得无漏智而入灭尽定,又如果于定中丧命,必生欲界以上的天,如其说:“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于现法出入想知灭定,必有此处。若于现法不得究竟智,身坏命终过搏食天。”依舍利弗所言:若在现法中没有证到无漏智,死后(除无想有情天外)转生到色界天中,于彼出入想知灭定,必有此处=五净居天;于此经中,说到世尊是肯定舍利弗的立场。

ps:灭尽定是对有漏而修的定,对无明已了解清楚,心和身都再不造作。与无想定修的出发点不同;

无想定当想出来时,又会按照无明的习气而(造作)行。

相关经文

尔时薄伽梵语诸比丘说:「诸比丘,现我劝告汝等:诸因缘法含固有毁坏。大家应自精勤,证取道果!」此为如来的最后遗教。

於是薄伽梵即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四禅。

从第四禅起入

空处定

,从空处定起入识处定,从识处定起入

无所有处定

,从无所有处定起入非想非非想定

。尔时尊者阿难语尊者阿□楼驮说:「大德阿□楼驮,薄伽梵已入圆寂!」「朋友阿难,如来尚未圆寂,他是

入于

(无想受处(想与受的止息处)

灭想定

于是薄伽梵从灭想定起入非想非非想处定,从非想非非想处定起入无所有处定,从无所有处定起入识处定,从识处定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如来立即入于涅盘。(即刻彻底解脱)

ps:在《大般涅盘经》 佛入灭尽定和入涅盘比较,也可以看得出来:涅盘才是最后的解脱

心路过程

在证入灭尽定时,第四无色速行只生起两次,之后即证得灭尽。在从灭尽定出来时,根据情况是阿那含或阿罗汉果心生起一次。当它灭时即会沉入有分。

若要证入灭尽定,禅修者必须依次进入每一种禅那,出定后观照它的名法为无常、苦、无我。在达到无所有处及从其中出来之后,禅修者实行某些准备工作,然后决意入灭尽定。其时有两个第四无色禅心生灭,之后心流即被切断。

入定的时间长短是由禅修者先前早已决定,而通过修习,它能够延长至七天之久。在出定之后有一刹那的果心生起,于阿那含它是阿那含果心;于阿罗汉则是阿罗汉果心。过后心即沉入有分。

心路过程之概要助读说明:“这是指对于禅那定与果定,通过不断的修习即能够延长安止的时间。初证得的安止只有一个速行刹那。但通过修习即能把它延长至二、三、四速行刹那等等。对于已掌握禅那五自在的禅修者,安止能够持续不断一段长久的时间,甚至是好几天。”

于此,他从初禅起始次第地证入广大定。出定后,他以观智观照每一定里的行法。

如此修习直至无所有处之后,他再实行事先的任务,如决意等,然后证入非想非非想处。在两个安止速行生灭之后,心之相续流即被中断。其时他即已证入了灭尽定。

在灭尽定里,心与心所之流完全暂时被中止。只有已证得一切色禅与无色禅(即八定)的阿那含与阿罗汉才能证得灭尽定。而且只有在欲生存地与色生存地里才能证得该定。在无色地里并不能证得该定,因为在其地并不可能证得属于证入灭尽定的先决条件的四色禅。

于(灭尽定)出定时,于阿那含,阿那含果心生灭一次;于阿罗汉,阿罗汉果心生灭一次,随后即沉入有分。在这之后生起了省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