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是明朝在西藏设立的地方统治机构。

中文名

俄力思军民元帅府

景点类别

历史遗迹

所属国家

中国

建造时期

1375

性质

荣誉头衔

治理西藏

明朝治藏历史是指从朱元璋1368年建明朝于南京,至1644年清兵入关,于北京建立清朝前这段时期内与藏区的关系史。

据《明史·志第十六》记载,明朝疆域“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越南),北距 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于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文中“西据吐番”的“吐番”是宋、元、明等时期的史籍中对青藏高原及当地土著的惯称。

明朝对藏政策主要形式为洪武年间在藏内设置羁縻性质的都司、卫所等军政机构,封授当地僧俗首领担任官员。对于较远的乌斯藏和朵甘藏族地方,明太祖意在招抚,多次派员入藏诏谕各地。可以说,明朝在乌斯藏和朵甘藏族地方的行政建制是在诏谕和封赐藏族地方僧俗首领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基本上沿用了元代制度,没有作更大变动。在洪武六年(1373),明太祖就发布了册封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元帅的诏书,其原件尚存。诏云:“奉天承运皇帝圣旨:朕君天下,凡四方慕义来归者,皆待之以礼,授之以官。尔搠思公失监,久居西土,闻我声教,能委心效顺,保安境土,朕用嘉之。今设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命尔以元帅之职,尔尚思尽乃心,谨遵纪律,抚其部众,使疆土靖安,庶副朕委任之意。可怀远将军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元帅宜令搠思公失监。准此。(洪武六年(1373)二月日)”。

该段历史具体时间始于洪武五年(1372年)元摄帝师喃加巴藏卜降明受封,终于崇祯三年(1630年)乌思藏僧人三旦多只等十五人入朝班贡,历200余年。有明一代,元朝扶持的萨迦政权势力逐渐衰微,噶举派的帕竹地方政权大体掌握了藏中的政治大权,后期格鲁派势力在固始汗的扶持下不断坐大,西藏内部各宗派势力竞相发展而鲜有明朝参与。明朝治藏政策常被概括为“多封众建、因俗以治”。

洪武八年正月(1375.2),明朝正式在遥远的阿里三围地区设立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这也标志着明朝逐步接管了元朝在藏行政主权,基本完成了在整个藏族地方的行政建制。

明太祖任命元帅府元帅圣旨

军民元帅府辖区很大,包括现今西藏西部和新疆西部和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东部。国家档案局保存 有明朝洪武皇帝任命搠思公失监为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元帅的圣旨。

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的设立表明在明朝西藏西部地区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属于中国。

明代藏区地方官署名。洪武八年(1375)正月置。辖地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及境外拉达克。为明朝最边远的军民元帅府之一。洪武六年(1373)二月,明太祖朱元璋为招谕吐蕃诸部归顺,曾下诏书谕故元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元作“纳里速古鲁孙元帅府”),称当地首领搠思公失监“久居西土,闻我声教,能委心效顺,保安境土,朕用嘉之。今设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命尔以元帅之职。”希尽心“抚其部众,使疆土靖安”。至八年,朝廷遂正式下令建置。十四年(1381)十二月,僧宗泐使西城还,该军民元帅府曾派使者随宗泐入朝贡方物。次年,又遣使入朝奉表贡。此后,与内地一直保持关系。

元帅府元帅

搠思公失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