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泉河,雅鲁藏布江源头,源于形似骏马鸣嘶的口中喷流直下而得此美名。马泉河穿行在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和北面的冈底斯山之间,谷地开阔,一般都有10-30公里。

中文名

马泉河

别名

当却藏布

地理位置

雅鲁藏布江源头

适宜游玩季节

冬春两季大雪封山,雨季从7月初开始

周边景点

圣湖玛旁雍措

所属地区

中国

所属水系

雅鲁藏布江

景点类别

自然景观

简介

马泉河

藏语称“当却喀拨”,流自神山冈仁波齐东南部,流经仲巴县境内时称“玛藏河”,自萨嘎开始称之为“雅鲁藏布江”。在其流域有麻庞布莫卡、色日竹木卡等,都是古象雄十八部的重要城堡。至今我们在这些犹存的古城堡遗址中依稀可见当年古代象雄强盛的情景。马泉河是雅鲁藏布江之源头,它不仅对象雄文明起过重大的作用,而且对西藏各个时期、各类不同地域文明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等起过巨大的作用。

地理生态

马泉河,即雅鲁藏布江,平均海拔5200米以上。水流平缓,江心湖和汊流发育,两岸大片沼泽地内栖息着许多水鸟。马泉河穿行在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和北面的冈底斯山之间,谷地开阔,一般都有10~30公里。宽谷中的马泉河就像一条银色缎带,铺展在烟云飘渺的雪山脚下,马泉河最大的支流――柴曲,弯弯曲曲把无数晶莹夺目的小湖泊穿缀在一起,一直挂到那缎带上。这雪山、缎带、湖泊都铺在一块一望无际犹如翠绿绒毡的草地上。这幅美丽的图景,就是上游马泉河地区的写照。

马泉河流域基本上都是牧区,在帕羊以下河谷两侧是由高蒿草组成的沼泽化草甸景观,这里是最优良的冬春牧场。在帕羊以上,沼泽化草甸由温变干,渐趋消失,坦荡的谷地出现一片针茅草原景观,广泛分布着紫花针茅和蒿子,呈现一片黄绿色的季象。这里是上游地区主要的夏季牧场。

马泉河谷地的上段,由于人烟稀少,目前的茫茫草地还是一个动物乐园,有藏羚羊、岩羊、野驴、野耗牛、熊、狼、狐狸、鼠、兔等多种动物。广漠无际的河谷草地上,还散布着排排巨大的黄灰色新月形沙丘,沙丘垂直于风向,多的地方,像链条一样连接起来,这些沙丘是冬春旱季马泉河枯水季节裸露的河沙,在经常的西风作用下搬运堆积起来的。

马泉河流域沼泽湿地 位于仲巴县境内的马泉河流域,主要分布在上游和中游巴巴扎东村附近,分别为东经82°39′~82°56′、北纬30°09′~30°26′之间和东经83°19′~83°41′、北纬29°42′~30°02′之间。是藏北嵩草一华扁穗草群落为主的沼泽。马泉河为雅鲁藏布江支流,北面为冈底斯山,南面为喜马拉雅山,两侧山地冰川融水形成的众多河流汇人马泉河,使源头附近的河谷平原以及中游形成许多湖泊,并零星发育成沼泽,水源补给主要为冰川融水和河水。土壤为草甸沼泽土、草甸土。WFU中国湿地网 藏北嵩草—华扁穗草群落伴生有海韭菜、蕨麻委陵菜、高原毛茛、西藏粉报春、海乳草等。夏季主要鸟类有黑颈鹤、斑头雁、棕头鸥、鸭类及鹬类。

美丽传说

传说位于西部阿里的神山冈仁波钦雪山有四个子女分别是雅鲁藏布江(马泉河)、狮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四兄妹相约分头出发在印度洋相会,雅鲁藏布江在绕过历经艰险后来到了工布地区,受一只小鹞子的欺骗,以为三个兄妹早已比他先到了印度洋,于是匆忙中从南迦巴瓦峰脚下掉头南奔,一路的高山陡崖都不能挡住他的脚步,为早日与兄妹们相会,哪里地势陡峭险峻他就从那里跳下,最终形成了这条深嵌在千山万谷中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周边旅游

圣湖玛旁雍措

圣湖玛旁雍措

圣湖位于普兰县境内,距狮泉河镇200多公里,佛经上将其称之为“世界江河的母亲”,连唐朝高僧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也称玛旁雍措湖为“西天瑶池”。这里一年四季都吸引着国内外无数虔诚的善男信女和旅游者,他们不远万里,有的花上几年时间一步一磕长头地来朝拜。来此地必先用圣水沐浴身心,再一心一意地转湖(绕湖一圈)。冈仁波钦神山

冈仁波钦神山

神山海拔6714米,形似橄榄、峰顶如七彩圆冠、周围像八瓣莲环绕、身如水晶浇砌玉镶冰雕、顶尖直插云霄,冈仁布钦,藏语意为“神山之王”。信徒们说:转神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能够在有生之年到神山一走,对藏人来说是至高的荣耀。古格王宫

古格王宫

古格作为藏传佛教文化的中心和盛极一时的古格王国的首都,曾有僧众万人,王宫下寺庙林立,水草丰沃,人丁兴旺。

古格王宫坐落在土林(一种特殊的地貌,由远古时海水褪去而形成)的怀抱之中,其主体攀附在一座高约300米的山上。整个遗址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高10余米的佛塔3座、寺庙4座、殿堂2间及地下暗道2条,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在其红庙、白庙及轮回庙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中不乏精品。

阿里

阿里

阿里这片神秘的土地,留下了无数开拓者的足迹。有人说,到西藏不到阿里等于没到西藏,要探究西藏的历史之源不可不去阿里。当你走近阿里,便走到了众山之根、万水之源、千山之祖,也就寻到了生命之源,文明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