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1980年),男,出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933年开始了文学创作。1934年写了《论自我的超越性》。代表作品有《存在与虚无》《影像论》等。

中文名

萨特

外文名

Jean-Paul Sartre

别名

让-保罗·萨特

性别

出生日期

1905-06-21

去世日期

1980-04-15

国籍

法国

出生地

法国巴黎

毕业院校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职业

哲学家

主要成就

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

存在与虚无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让-保罗·萨特日常照

童年是在外祖父母家度过的。受到了良好教育,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教育经历

1915年考入亨利中学。

1924年到1928年间在具有现代法兰西思想家摇蓝之称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

1933年赴德留学。

工作经历

1924年的萨特

1931年4月去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La Havre),在高中教哲学,同时写作小说和哲学论文。写作经历

让-保罗·萨特艺术照

1933年开始了文学创作。

1934年在柏林写了《论自我的超越性》(或译《自我的克服》)(《Transcendance de l’Ego》)一文。

1936年完成了一部关于偶然性的文学作品的第三稿,又发表了《影像论》(或译《想象》)(《L'Imagination》)。

193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恶心》,这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日记体小说,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哲学观念——存在主义。

1941年获释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创作活动。40年代是创作的黄金时期,有大量作品问世。

辉煌时期

1943年完成并出版了他的哲学专著《存在与虚无》(L'Être et le Néant)。仍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

1945年与他人合作创办了《现代杂志》,评论当时国内外重大事件,并从此成为职业作家;10月在现代俱乐部作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的演讲。演讲中向公众阐明了些基本观点。指出存在先于本质。

1946年创作《死无葬身之地》(Mort san sépulture 萨特战后的第一个剧本)。同年创作《毕恭毕敬的妓女》(La Putain respectueuse 或译《可敬的妓女》曾改编拍摄为同名影片)。

1947年出版《波德莱尔》。

1948年2月接受邀请担任革命民主同盟(Rassemblement démocratique révolutionnaire)执行委员。

1951年创作《魔鬼与上帝》(Le Diable et le Bon Dieu 萨特本人非常喜欢这本剧本)。

1952年撰写并发表《共产党人与和平》。同年出版《让热内:戏子与殉道者》。

1953年创作《基恩》。

1954年5月应苏联作家的邀请,访问了苏联,发表了后来自己也承认是“撒谎”的讲话。

1955年《涅克拉索夫》出版。11月2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了萨特的文章《我对新中国的感受》。

1957年写了《斯大林的幽灵》。

1959年发表《阿尔托纳的死囚》(Les Séquestrés d'Altona)。

1960年完成第二部重要的哲学著作《辩证理性批判》(The Critique of Dialectical Reason)的第一部分《实用整体理论》。

1963年在《现代》杂志发表了自传性小说《词语》(Les mots)。

1973年又担任了另一份左派报纸《解放报》(Libération,左翼最大报纸,法国第三大全国性日报)的主编。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右眼在童年时就已瞎了,1974年左眼实际上已完全不能用了

1980年4月15日病逝于巴黎,享年74岁。

其他作品

作品类别

作品名称

原文名

首版时间

小说

《恶心》La Nausée1938
《墙》Le Mur1939
《自由之路》The Roads to Free  dom
《反犹分子》Anti-Semite and Jew

戏剧

《恭顺的妓女》La Putain respectueuse
展开表格

获得荣誉

196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拒绝领取。

创作特点

艺术手法

工作照

萨特是法国战后重要文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恶心》(1938)是存在主义的著名小说。这部日记体小说的主人公罗康丹所生活的是一个污秽龌龊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萎靡不振,浑浑噩噩,彷徨苦闷,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罗康丹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主义人物。短篇小说《墙》(1939)通过对西班牙反法西斯战士格里在监狱里等候处决时的种种心理活动的描写,说明对死亡的恐惧是生与死之间的一堵墙,只要克服这种恐惧,就能获得生的自由。

萨特的剧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剧本《群蝇》(1943)以奥瑞斯忒斯铲除篡位的暴君并为父报仇的古希腊传说为题材,阐明人要用意志和行动去争取自由,完成生存的使命。《密室》(1944)是阐述存在主义哲理的剧本,剧中塑造了3个死后不改生前本性、在阴间互相追逐的亡魂,说明客观世界(包括他人的存在和自己的旧习)直接制约着人的生存和活动,人死之后还念念不忘他人对自己的议论,因而认为“他人就是地狱”。

萨特主张“介入文学”(或译献身文学),即作家要投身到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去,对各种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表明自己的见解;文学作品要干预社会现实。在创作方法上,他主张写真实,不讲究艺术雕琢和浮华的辞藻,但求文字朴质自然。在他的小说中,作者叙述往往和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互相交织;在作品时间的处理上,讲求同时性。例如在长篇小说《缓期执行》中,他同时描写了约20处的人物活动情景。他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法国文学有重要影响。

社会活动

1955年9月和波伏瓦应邀到中国访问。

社会任职

1948年2月萨特接受邀请担任革命民主同盟(Rassemblement démocratique révolutionnaire)执行委员。

人物评价

萨特出席活动

萨特出于“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找来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被授予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但萨特没有接受这一奖项,理由是“他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后人对让-保罗·萨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基本上依然是左派褒者多贬者少,右派贬者多褒者少。直至如今,争论还在继续。其中影响较大的左翼代表,贝尔纳-昂里·莱维,八九十年代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于2000年一月发表厚厚的论著,题为《萨特世纪》,认为法国的二十世纪是萨特世纪,法国思想界由萨特主宰。而著名的资深记者、政论家让—弗朗索瓦·雷韦尔,一九二四年出生的法兰西学院院士,则出版薄薄的专著《大表演》,其中认为作为法共同路人的萨特,比法共左得更厉害,排斥一切异议者,投靠斯大林主义,下场虽说悲壮,对二十世纪法国的负面影响却太大了,是不可宽恕的。这两位名人的高论,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如果说莱维年富力强,到处演讲,对遭到蛋糕扑身的倒彩并不介意,那么八旬老人的宏论,姑妄听之,也不必太认真。无非说明萨特仍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一谈起他,必有脸红脖子粗的争论。

但即便有争议也无法抹去萨特在各个方面做出的贡献。让-保罗·萨特的一生是在精神文化领域里不断开拓、不断劳作的一生。作为存在主义哲学首屈一指的代表,其主要哲学著作《想像》《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方法论若干问题》已成为20世纪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轨迹。作为文学家。他把深刻的哲理带进了小说和戏剧,其中篇《恶心》、短篇集《墙》和长篇《自由之路》已公认为法国当代文学名著;其剧作《苍蝇》《密室》《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魔鬼与上帝》大都在剧院久演不衰。他还是文艺批评家,著有《什么是文学》及著名评传《波德莱尔》《谢奈》和《福楼拜》。他还是政治家,其文集《境况种种》有十卷之多,其中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斗争的回顾,对殖民主义的抨击,对世界和平的呼吁,对阿尔及利亚战争、越南战争以及一系列世界政治事件所发表的意见。尽管人们对其哲学思想和自身作为有所争议,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萨特是人类20世纪思想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显著路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