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唐(武周)实叉难陀译。武周久视元年五月五日,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在洛阳始译此经。《楞伽经》宣说世界万有皆由心所造,认识作用之对象不在外界而在于内心,结合如来藏思想与唯识阿赖耶识思想,为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思想之经典,是法相宗所依六经之一。据经录载,《大乘入楞伽经》是第四译,目前尚有三种译本存世:一、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四卷,又称四卷楞伽、宋译楞伽。二、北魏菩提流支所译《入楞伽经》,十卷,又称十卷楞伽、魏译楞伽。三、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又称七卷楞伽、唐译楞伽。三种译本之中,四卷《楞伽》是菩提达磨付嘱慧可之经典,古来特为禅宗所重。

中文名

大乘入楞伽经

作者

实叉难陀

创作时期

拼音

dà chéng rù léng gā jīng

产物介绍

著者

唐·实叉难陀译

朝代

书目提要

〖解题〗 (暂缺) 〖质量〗二三校。

版本

通行本

卷数

9

部分内容

●卷一

说名为无者众生亦应无。无色论是断诸识不应生。识依四种住无色云何成。内外既不成识亦不应起。

复次大慧。我当说名句文身相。诸菩萨摩诃萨善观此相了达其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能开悟一切众生。大慧。名身者谓依事立名。名即是身。是名名身。句身者谓能显义决定究竟。是名句身。文身者谓由於此能成名句。是名文身。复次大慧。句身者谓句事究竟。名身者谓诸字名各各差别。如从阿字乃至呵字。文身者谓长短高下。复次句身者如足迹。如衢巷中人畜等迹。名谓非色四蕴。以名说故。文谓名之自相。由文显故。是名名句文身。此名句文身相汝应修学。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已离於众缘自相所分别。身中不复起我为无所行。众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见皆无相愚夫妄分别。

妄说诸世间从於微尘生。而彼尘无因九种实物常。从实而成实从德能生德。真法性异此毁谤说言无。

思念於众生而现於佛像。众生心所现皆从习气生。种种诸影像如星?日月。若大种是有可有所造生。

及以生不生不分别二义。从於阿赖耶生起於诸识。终不於一义而生二种心。由见自心故非空非言说。

明智所立喻犹未显於心。其中所集义岂能使明了。诸法别异相不了惟一心。计度者妄执无因及无起。

尔时世尊闻是语已即告之言:夜叉王。过去世中诸大导师。咸哀愍汝受汝劝请。诣宝山中说自证法。未来诸佛亦复如是此是修行甚深观行现法乐者之所住处。我及诸菩萨哀愍汝故受汝所请。作是语已默然而住。时罗婆那王。即以所乘妙花宫殿奉施於佛。佛坐其上。王及诸菩萨前後导从。无量?采女歌咏赞叹。供养於佛往诣彼城。到彼城已罗婆那王及诸眷属。复作种种上妙供养。夜叉众中童男童女。以宝罗网供养於佛。罗婆那王施宝璎珞奉佛菩萨以挂其颈。尔时世尊及诸菩萨受供养已各为略说自证境界甚深之法。时罗婆那王并其眷属。复更供养大慧菩萨。

本识在蕴中如金银在矿。陶冶炼治已金银皆显现。佛非人非蕴但是无漏智。了知常寂静是我之。[1]

译者介绍

实叉难陀(652~710),意译学喜、喜学,唐代译经三藏。于阗(新疆和阗)人,善大小二乘,旁通异学。武周证圣元年(695),持梵本《华严经》来到东都洛阳,奉武后命,于大内大遍空寺,在义净、复礼、菩提流支等人协助下,历时四年,译出八十卷《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经》译出,进一步推动我国佛学界《华严经》的研习及唐代华严宗的形成。此外,实叉难陀还译有《大乘入楞伽经》《文殊授记经》等,共十九部、一○七卷。长安四年(705)归国,后经再三迎请,又于中宗景龙二年(708)再度来华,帝亲迎于郊外,景云元年十月示寂,世寿五十九。荼毗之后,其舌不坏。门人悲智等送其灵骨及舌返于阗,起塔供养,后人于荼毗处建七重塔,称华严三藏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