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改良派是诞生于维新变法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人物的,以建立君主立宪制为目的的政治派别。

中文名

资产阶级改良派

别名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外文名

Bourgeois reformers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张謇等

形成时间

产生于维新变法时期

结果

以失败而告终

别称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产生时间

改良派产生于维新变法时期。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张謇等。

王韬主张进行军事改革、改善交通、实业强国,认为“诸利既兴,而中国不富强者,未之有也”。发表了著名的《变法自强上》、《变法自强中》、《变法自强下》三篇政论。

马建忠主张废除厘金,收回关税主权,发展对外贸易,扶持民营工商业,致力推行洋务,并称许西方议会制度。同时建议开设翻译书院,提倡国人多学洋文,汲取外国科学文化知识。编写《马氏文通》一书。

冯桂棻

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主张“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改科举”。著有《校邠庐抗议》。

薛福成主张发展工商业、效法西方国家,发展机器工业,实行商办,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并在政治上赞赏英国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著有庸盦全集》(10种)、《庸盦笔记》、《庸盦文别集》。

郑观应主张采用机器生产,加快工商业发展,鼓励商民投资实业,鼓励民办开矿、造船、铁路,大力宣扬了西方议会制度,力主中国应实行政治制度的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制。著有《盛世危言》。

过程

革命派主张使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而改良派主张使用非暴力实现社会变革。另外,康梁并非要推翻清政府,毕竟,即便实行他们所提倡的君主立宪制,还是需要一个政府的。

结果

以失败而告终。

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新旧势力对比悬殊。旧的顽固势力虽然腐朽没落,但是跟维新派相比,还是一股很强的破坏力量。维新派虽然朝气蓬勃,但其实力远远弱于守旧派。

主观原因

①在顽固势力远远大于维新势力的情况下,维新派对顽固势力估计不足,把变法看得过于简单,以为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可以改变变法的愿望。

②光绪皇帝也不是一个真正主张变法的人,其中确实夹杂了借变法向慈禧太后争权的因素和做法,导致慈禧太后的震怒而扑杀变法。

③维新派是在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背景下产生的,但他们在变法过程中却不敢触动外国在华利益,反而希望得到外国的支持。

④接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的单纯,缺乏政治手腕和政治敏锐性。如对政治形势的变化的估计不足和对袁世凯及西方国家真面目的认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