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南京城,是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府治所在地,亦是明朝前期首都,后期陪都,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其规模之大,史上诸城均难望其项背,面积逾230平方千米,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

明南京城始建于元朝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朝洪武廿六年(1393年),历时28年,是遵循礼制、呼应天象、顺应自然的杰作,在“中国即天下,天下即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影响下,依照《周礼》为原则,根据“三垣、二十八宿”的星象,结合南京虎踞龙盘、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而筑,成为中国礼教制度、传统堪舆天象和自然地理相结合的典范,独树一帜。

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终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南方的军事、政治中心。

1956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明故宫遗址、南京明城墙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南京明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明故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南京明城墙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者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中文名

明南京城

外文名

Nanking

别名

应天府

地理位置

长江下游南岸

面积

230平方千米

人口

120万(明朝中叶)

著名景点

大报恩寺

所属地区

南京市

建立时间

1368年

城内外驻军

约二十万人

建都南京

1368~1420年

行政区类别

首都

地理区位

南京地理条件优越,北倚长江,水源充沛,运输便利,南有秦淮河绕城而过,是水运集散地。这里自古就有“龙蟠虎踞”的美誉,钟山龙蟠于东,石城虎踞于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旧城区位于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处,是城市对外交通的要冲地带,居民密集,商业繁荣,为朝廷服务的大批手工业作坊也设置在这里。由于地近皇城,大臣们的第宅也都集中在此区,如徐达宅在大功坊、常遇春宅在常府街、郑和宅在马府街等。皇帝命令建造的十六处大酒楼则分布在商市汇集的旧城西南一带。

皇城区设在旧城东侧,北枕钟山支脉富贵山,南临秦淮河。既有水运方便,又和旧城紧密相联,各方面都很理想,也合乎风水术所追求的阳宅“背山、面水、向阳”的模式,唯一的缺点是地势低洼,但四面环山,为兵家要冲。

京师城郭

简述

京师城郭

明朝京师南京城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廓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除城门等木构建筑不复存在,城墙依然屹立。所以,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

南京城的修建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钟山的西南麓新筑皇城和改筑南唐以来的金陵旧城;第二阶段是自旧城的西北端沿外秦淮河向北筑新城墙直到龙江关(今下关);第三阶段是建造聚宝门、三山门、通济门各主要城门,以及玄武湖旁城墙和各主要街道;第四阶段是建造外郭城。

宫城

宫城和皇城:迁三山填燕雀

宫城,俗称“紫禁城”,为都城核心,偏于南京京城的东隅,有御河环绕。即今明故宫一带。

1366年,也就是明朝建国的前两年,朱元璋下令开始兴建皇城和扩建应天府城。刘伯温等所勘定的宫城位置,虽然位于钟山的“龙头”之前,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但是,由于这一带是前湖(燕雀湖)的湖身所在,地势十分低洼,朱元璋只好调集几十万民工来填平此湖。由于填湖需要大量的土石,故南京民间有“迁三山填燕雀”的传说。还盛传在填湖过程中,朱元璋曾把住在湖畔的一个名叫田德满的老汉,活生生地投入湖中垫底,作为“填得满”的“吉兆”,后来又封他为“神”。

南京皇城图

经过艰巨的填湖工程,地基问题才算基本解决。为了避免地基下沉,当时曾经采取了在城墙下部铺垫巨石,以及在宫殿下面打进密集的木桩,并铺砌砖石结构的大型下水道等措施。然而,到了朱元璋晚年的时候,宫殿地基的下沉现象就很严重。整个皇宫的地势,显出南高而北低,今午朝门以南一带较高,以北则较低。按照封建迷信的说法,这很不利于后代,甚至会“绝后”。这时,朱元璋已经年老力衰,追悔莫及,只好在一篇《祀灶文》中哀叹说:他本想再一次迁都,但已力不从心,只好听天由命了。后来,某些封建史学家也附会说,朱元璋死后不过4年,他所传位的皇太孙──建文帝朱允炆为朱棣(即明成祖)所逼自焚而死(一说是出家为僧,远走南洋),就是由于南京明故宫“风水”不好的缘故,这当然是无稽之谈。

明朝的南京宫城,南北长达2.5公里,东西宽达2公里,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分前朝三大殿和后廷六宫两部分。在宫城城垣上开筑城门有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武门。

皇城

皇城是护卫宫城的最近的一道城垣。城垣上开筑城门有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

皇城和宫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筑合称为皇宫。皇宫依照《礼记》五门三殿的旧制,由外向内依次为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五门之后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殿──皇城南面的正门叫“洪武门”,在今光华门内稍北处,然后是一条纵贯南北的宽广御道,称为“千步廊”。御道的东面,分布着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和工部等中央高级行政机构(只有刑部在太平门外)。御道的西面则是最高的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的所在地。御道中部偏北是“外五龙桥”,桥北就是承天门和端门,今光华门内御道街中段的外五龙桥,还是明代初年的原物,不过桥栏杆是后加的。

承天门和端门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天安门和端门,接着就是宫城(紫禁城)的正门“午门”。午门的主要部分还矗立在御道街的北端,俗称为午朝门。此门保留有5个城门洞,只是城楼早已坍毁,仅存石柱础,东、西两座角楼的城基也于早年被拆。门北还保存有一座“内五龙桥”,是明代的原物。午门主要是传达圣旨的地方,也是皇帝处分大臣的所谓“廷杖”(即打棍子)之处。至于因罪斩首,一般都是在太平门外的刑部“天牢”或在闹市中心进行。在承天门、端门和午门一线以东,建有祭把朱元璋祖先的“太庙”;此线以西,还有祭把主宰封建国家命运之神的“社稷坛”。这同北京故宫天安门的东面有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西面有社稷坛(今中山公园)的情况是完全一样的,午门的东北,据说是当年“冷宫”的遗址,宫人有罪者,就被打入冷宫。

午门以内是所谓“前朝”。位于中轴线上的3座主要大殿是“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相当于今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通称为“三大殿”。其中奉天殿的规模最大,俗称“金銮殿”,皇帝即位和其他封建大典都在此殿举行,它的遗址就在今中山东路午朝门公园对面的马路北侧。今午朝门公园内所保存的石刻,主要是奉天殿前“奉天门”的遗迹,以及位于午门和奉天门之间的“内五龙桥”和桥畔的明代碑刻。

“三大殿”以东有“文华殿”,以西有“武英殿”。文华殿的东南,有一座“东华门”,据说当年文官入朝都要从此门出入。武英殿的西南,也有一座相对称的“西华门”,据说是当年武官入朝的必经之路。午朝门的东、西两面,还各遗留有一座当年紫禁城的城门。

“三大殿”以北是所谓“后廷”,就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地方。包括奉先殿、柔仪殿、春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和西北角的御花园等,直到后宰门的玉带河为止。那一带保存下来的遗迹,只有当年御花园中的一座假山,俗称“马娘娘梳妆台”。1964年曾在玉带河西段发现了大量明代的瓷器,说明当年的御厨房就位于“后廷”的西部。据史书记载说,御厨房的灶都是用铜砖砌成的。

京城

京城:依山形水,形制独特

皇城的外围,还筑有一道都城的城墙以加强防卫。这部分都城的东南角,在通济门附近与宋元时期的旧金陵城相接。南面的正门叫“正阳门”,就是现在的光华门。从正阳门经过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和三大殿,一直到北安门,都位于一条正南北的中轴线上。东面的正门是朝阳门,位于中山门的稍南处,与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津桥(在今逸仙桥稍南处)等,也同在一,条正东西的横轴线上。北面的正门是太平门,当年主宰刑杀大权的“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就位于太平门外的玄武湖滨,俗称为“天牢”。由于明太祖和明成祖两代在南京杀了很多人,太平门外的哭声日夜不绝,所以人们把通向“天牢”的那段太平堤称为“孤凄埂”。

皇城兴修完毕后,朱元璋就着手向北拓宽都城。但是,在开始时他还拿不定主意,究竟是沿着玄武湖南岸的覆舟山和鸡笼山麓的六朝建康城北墙向西筑呢,还是沿着玄武湖的西岸向北筑?从现存的遗迹看来,起先他是倾向于利用建康城北墙向西延伸到鼓楼和清凉山一带的。因为今鸡鸣寺后俗称为六朝“台城”的一段城墙,已在明代进行过加固和改筑,并在鸡笼山的北麓中断。如果按照这一方案,明初的都城就只有今城的2/3大小。事实证明,朱元璋后来废弃了这一方案,而沿湖向北筑城,这可能予更多地考虑了巩固江防的需要。但是,这个方案的工程量很大,沿线都是山岗丘陵和人烟稀少的地方。大概是先通过秦淮河的入江孔道,将建筑材料从水路运到汉西门(今汉中门稍南)和龙江关一带,再分段兴筑,并且充分利用了沿线的黄土丘陵,以增加城墙的高度。最后分别自神策门(今和平门)向南,自今鸡鸣寺后解放门向北筑“后湖城”,这部分是利用了六朝时的“十里长堤”,从而完成了“应天府城”的全部工程。

洪武京城图志中南京城墙

这座作为明代初年都城之用的应天府城,城周长度号称96里,据有关部门实测为67.35华里(35.676公里),是我国最大的一座城池。即使与同一时期世界范围内的大城相比,也是首屈一指的,要超过城周29.5公里的巴黎城。外郭

外郭:黄土丘陵土城头

传说朱元璋造好应天府城以后,就带着他的儿子们登上钟山观察都城的形势。他们发现宫城离开钟山太近,如在山上架炮,皇宫很容易被击中,而且还有一些重要制高点,如南面的雨花台和北面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对城防非常不利。于是,朱元璋又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下令建造外郭城。

这座外郭城主要是利用应天府城外围的黄土丘陵筑成,只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墙并开设城门16座,所以俗称“土城头”。它的周长号称180里,实际上只有120华里(60公里)左右,各段砖筑的部分加起来约40华里(20公里)左右。

外郭呈菱形,最北城门为观音门、最东为麒麟门、最南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南北两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从东郊的麒麟门起,向北经过仙鹤门、姚坊门(今尧化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直到江边的外金川门;从麒麟门往南,经过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凤台门、大小安德门、大小驯象门、江东门和栅栏门,也止于江边,其中外金川门和栅栏门是晚明所开的。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南京有“外城门十八”。这座外城已于早年被毁,但人们仍然使用这些城门的名称来作为当地的地名。

发展概况

明初,南京城内外驻军约二十万人,除一部分驻守皇宫和沿江外,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城内西北地区。这里有大片营房、粮仓、库房和各种军匠工场,形成一个独特的军事区。

在上述三地区的中间位置,建有高大的钟、鼓楼,作为全城报时之所,这显然是接受了元大都的遗规。

南京的道路系统呈不规则布置,城墙的走向也沿旧城轮廓和山水地形屈曲缭绕,皇宫偏于一边,使全城无明显中轴线,一反唐、宋、元以来都城格局追求方整、对称、规则的传统,创造出山、水、城相融合的美丽城市景观。

明南京城,为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形,南北20里,东西11里多,周长67里,面积55平方千米。《明史·地理志》、《大明一统志》记载南京城周长96里是不正确的。南京城有13门,南3门,正门为正阳门;西5门;东1门;北4门。城墙用大石条奠基,完全用青砖包砌,有垛口13616个,藏兵洞200座,平均高度12米左右。城墙依山带水,尽占地利,十分坚固。北起狮子山,南到聚宝山,西包清凉山(石头城),东尽钟山之麓,“皆据岗城之脊”,犹如蟠龙。

南京的城墙墙基用条石铺砌,墙身用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中实杂土,唯有皇宫区东、北两侧的城墙全部用砖实砌。南京城33.68公里长的城墙,所用之砖由沿长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个县烧制后运抵南京使用,每块砖上都印有监制官员、窑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质量责任制之严格可以想见。城墙沿线共辟十三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重要的城门设有瓮城,其中聚宝门、通济门、三山门是水陆交通要道,每门都设有三道瓮城以加强防卫。当初城墙上建有军士宿卫用的窝铺房二百座,雉堞一万三千余个。现城墙尚存21.35公里,窝铺无存,雉堞有少数残留。

明南京城

在这座城墙之外,又修筑了一座长达50余公里的外郭城,把钟山、玄武湖、幕府山等大片郊区都围入郭内,并辟有外郭门十六座,从而形成保卫明皇宫的四道防御线,即:外郭、都城、皇城、宫城。

建造特色

南京城墙看似“不规则”的形状,其实有着非常严密的规则,其根据就是中国古代都城营造传统的“堪舆术”。在“中国即天下,天下即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对天象星座的长期观察,将环绕北极和比较靠近中国周围上空的星象,分为三垣、二十八宿。

所谓“三垣”,是指环绕在北极和比较靠近头顶天空的星象,分紫微、太微和天市三区,由于各区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围绕成城垣的样子,故称“三垣”。

明南京城的宫城,依照“紫微垣”布局。紫微垣“天帝坐也,天子之所居”,故而用紫宫来当宫城的名称,意为“以北极星为中心的紫微垣城”,又因宫廷之内门户有禁,故又被称为“紫禁城”。紫微垣内有华盖,位于北极的北面,南京故宫城内三大殿的中殿取名“华盖殿”。

明南京城的皇城,依照“太微垣”布局。太微即“政府”之意,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南京皇城内与太微垣相对应中央官署的布局是:千步廊东(左)西(右)两侧均为大明帝国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端门为太微垣的南门,皇城内故亦设端门。

明南京城的京城,依照“南斗星”与“北斗星”星宿聚合加之“天市垣”布局。京城的13座城门分别对应“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的十三颗星。南京城墙东南角的通济门至西北角钟阜门与仪凤门之间作一划分,南为南斗六星,北为北斗七星。南斗星的六颗星对应为聚宝门、三山门、清凉门、石城门、定淮门、仪凤门六座城门,北斗星的七颗星对应为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和钟阜门七座城门。

南京城墙呈“南斗”与“北斗”聚合形布局,与朱元璋陵墓明孝陵呈北斗星布局不是单纯的巧合,而是朱元璋在明朝初期建都南京时,受当时社会及思想影响的结果,体现了“天地合一”与“皇权神授”思想。

天市垣,是“天子率诸侯幸都市也”。“天市垣”中的“贯索”星座(即代表刑部天牢),在南京京城的位置及建造的理由。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1384)就太平门外建三法司(即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时称:“太平门在京城之北,以刑主阴肃,故建于此。敕曰:肇建法司于玄武之左,钟山之阴,名其所曰贯城,贯法天之贯索也。

是星七宿如贯珠环而成象,乃天牢也。”因此,朱元璋利用这种布局吓唬三法司的属臣:在“贯索”围成的星环中,如果没有其他星在里边,说明刑法得当,没有营私舞弊的现象;如果有其他星在星环里边,说明刑法失当;如果在星环里边的其他星很亮,说明有重大的冤案、假案。并在通往三法司的“孤凄埂”上,建造了一座牌坊,上面书写了“贯城”两字。显然,这是朱元璋利用天象作为巩固其统治(包括职能和人心)的一种手段,与南京城墙设计思想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