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铧[lí huá]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欧洲人到17世纪才使用铁犁,比中国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公元1050年,中国人还发明了犁镜,给犁装上犁镜,便于翻土,从而提高了农业产量。

中文名

犁铧

发源地

米索不达米亚平原

类别

农具

出处

《在沙漠中心》

用途

耕地

拼音

lí huá

发明时间

公元前3500年

历史

大约公元前3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农夫发明了牛拉犁具。犁是人类早期开始耕地的农具,中国人大约自商代起已使用耕牛拉犁,木身石铧。公元前500年,欧洲农夫造出了铁犁,犁前有二个轮子和一个犁刃(即犁铧)。中国战国时期在木犁铧上套上了V形铁刃,俗称铁口犁。犁架变小,轻便灵活,更可以调节深浅,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欧洲人于1700年代开始用先进的罗瑟兰犁、兰塞姆金铁犁和播种机。1830年美国移民开始用迪尔铜犁,其他各大洲也开始用铜犁。总之,犁的发明、应用和发展,凝聚了中国人和世界其他各位发明家的心血,并显现了他们的智慧。

意思

耕地时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的铁片。翻土用的农具[1]

犁铧

犁铧

犁镜 犁铧

犁铧

铧犁组在一起的样子

用法

1、犁铧是V形,其用来在土地上豁出一条条沟,土向两边排出,中间为沟,达到松土的效果。

2、铧犁,是铧与犁结合在一起的称谓,略带螺旋形。其用时效果是土朝向一侧翻,把下层土翻到地面上。

在河北深州一带犁地俗称为

豁地

(音)

,而铧犁在田间操作,俗称

扣地

其他

犁铧图片

例句:

同样农人也不是为了

犁铧

才去耕种。 ——《在沙漠中心》初一下册20课。

作者为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本文节选自他所著的散文集《人类的大地》

造句:农民用犁铧破土。

释义:翻土用的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