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

(图)公元前385年

1、公元前385年:秦简公的孙子秦出公即位。出公即位时才两岁,由他的母亲主持朝政。由于出子母亲任用外戚和宦官(外戚和宦官专政的局面在这个时候就有),与秦国的公室成员产生了很大的矛盾,秦国的内政很紧张。出公的母亲为笼络人心,赏赐过多,使秦国的国库空虚,不得不加重税负以增加国库收入,又引起了地主和自耕农的强烈不满。

2、公元前385年(楚悼王十七年):秦庶长菌改杀出子及其母,迎立出奔在魏的公子连,是为秦献公。秦献公长期生活在魏,目睹李悝变法的成效,当政后即着手进行政治改革。次年,宣布“止从死”,废除了用人殉葬制度。其后又制定户籍制度和建立县制,并于公元前383年修筑栎阳(今陕西省富平东南)城,自泾阳(今陕西泾阳西)迁都于此。秦献公的上述改革与都城东移,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加强与边防的巩固,为后来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3、公元前385年:晋(即魏)复强,夺秦河西之地。魏国在其西部边境,自华山脚下的朝元洞向北,沿着洛河筑长城到陕北富县(属上郡管辖)的雕阴城,方向是南北向。所以《史记·秦本纪》:“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魏文侯两次取少梁,秦击之,秦魏多次战少梁虏魏将公孙痤。

4、秦献公名连,又名师隰,是秦灵公的儿子,秦孝公的父亲。公元前385年,连从魏归秦,武力夺取政权,随后开始了秦国的改革大业。秦孝公和商鞅的改革是秦献公改革的延续。

出生

申不害(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37年):战国初期法学代表人物之一。申不害少年从学黄老(黄帝、李耳),以为“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并且可以互相转化,如“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等。主张国君依法治国,实行严刑峻罚,以术驾御群尘,操生杀之权。

逝世

(图)公元前385年

1、雅典喜剧作家、西方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50年—前385年),一生著有40多部作品,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11部,阿里斯托芬惯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和令人捧腹的插科打诨,而索福克勒斯擅长在对比中刻画人物性格,描写事件突变,使结局更显催人泪下的黑暗色彩。在罗马人眼中,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和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相得益彰, 《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格涅》在整个西方文学作品中都是令人景仰的典范,为这个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白圭:生于公元前463年,卒于公元前385年,擅经商,视之如伊尹、吕尚之谋,吴起用兵,商鞅行法之道,奉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法,天下商人皆效之,并尊其为“治生祖”。宋景德四年,真宗封其为“商圣”,白圭还有“第一商人”、“人间财神”之美称。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述了白圭的经商经验和理论,概括为:一、乐观时变,注意生意动向和市场变化。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按供求季节和时机办事。三、以气候变化预测产品丰歉。四、善抓时机,勤俭经营,与雇工同甘共苦。五、讲智谋,讲果断,以“智、勇、仁、强”为经商要诀。司马迁以千秋史笔再现了白圭经商经验,为后世所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