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春[1],名宝璘,曾用名李海,1919年11月4日出生于天津,祖籍河北霸州,京剧演员,工武生、老生、文武老生。

1929年首次登台出演京剧《岳母刺字》。1934年与梅兰芳合演京剧《四郎探母》。1937年在天津演出,声誉大起。1938年在北京首演打炮戏。1945年创编剧目《文天祥》。1948年创编京剧《野猪林》。1952年凭借京剧《宋景诗》获得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表演奖。1953年赴罗马尼亚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1962年主演戏曲片《野猪林》。

1975年9月21日因心脏病与脑血栓并发在北京逝世,享年56岁。

中文名

李少春

别名

李宝璘、李海(曾用名)、二田(乳名)

性别

出生日期

1919-11-04

去世日期

1975-09-21

星座

天蝎座

生肖

祖籍

河北霸州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天津

出生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

戏曲演员

主要成就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表演奖

行当

武生、老生、文武老生

代表作品

战太平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李少春

1919年11月4日出生于天津。1920年春节后全家移居上海。1924年进入上海齐鲁公学(山东会馆)读小学。1926年聘请武功老师沈延臣练习武功。

演艺经历

1929年首次登台,在父亲主演的京剧《岳母刺字》中扮演娃娃生岳云。

1932年正式登台演出,后返回上海。

1933年随陈秀华、沈延臣二位老师离开天津“跑码头”,到济南、青岛、汉口、江西、南京、无锡、上海等地演出,一路上边演边学,文武戏都演。

1934年在上海黄金大戏院为梅兰芳演垫场小武戏,并得到梅兰芳提携,与其合演京剧《四郎探母》。

1935年随父亲离开上海,旅行公演。

1936年1月随父亲在天津演出,合演京剧《风波亭》;同年10月随父亲应上海天蟾舞台邀请再度南下,先在无锡同台演出挂二牌,而后到了上海。

1937年李少春在天津演出,声誉大起,一跃成为头牌演员。同年因连演京剧《打金砖》劳累过度,在台上摔倒导致轻微脑震荡,决定告别舞台。

1938年随全家离开上海,重返天津定居;同年6月25日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上演“四天五场”戏,剧目为《两将军》《击鼓骂曹》《水帘洞》《闹地府》《打渔杀家》《恶虎村》《八大锤》《打金砖》;同年9月26日在父亲的带领下由天津赴北京“赶考”,受到国剧分会会长尚小云的迎接;同年10月7日在北京新新大戏院首演打炮戏,先武后文双出,包括剧目《两将军》《击鼓骂曹》,受到诸多关注,随后在北京西来顺饭庄举办“拜丁永利为师”典礼;同年10月19日经李育庠介绍,在北京举行拜师余叔岩典礼;同年12月3日在新新大戏院首演余叔岩亲授的京剧《战太平》,余叔岩亲自把场。

1939年赴哈尔滨演出,与姐夫李万春亦在哈尔滨演出,形成郎舅“打擂”之势。

1940年8月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与侯玉兰首次合作京剧《四郎探母》等生旦对儿戏。

1941年11月应上海天蟾舞台之邀,衣锦还乡;同年与白玉薇等应上海天蟾相邀,在上海演出近半年之久。

1943年继续在上海演出。

1944年5月12日与言慧珠义演京剧《武松》;同年5月14日改编京剧《文天祥》(第一本)在上海天蟾舞台首演,但未久即被禁演。

1945年对京剧《文天祥》重新编创,剧本以电影为依据进行改编。

1946年6月应上海大来公司吴性裁邀请,与李世芳、叶盛兰、叶盛章及袁世海、张云溪、张春华、陈永玲等演于天蟾舞台,号称“十大头牌”;同年8月在上海演出京剧《百战兴中唐》,前饰雷海青,中饰南霁云,后饰郭子仪,发挥唱、做、摔、打全面技艺,连演五天。

1947年1月在上海与程砚秋双挂头牌演于天蟾舞台,时值梅兰芳演于中国大戏院,形成师徒对垒局面;春节期间主演的京剧《百战兴中唐》连续六个日场;同年9月在上海中国大戏院参加“救济水灾平剧义演”(实际是杜月笙60大寿);同年9月19日与于莲泉共同领衔演于上海中国大戏院,临别纪念连演七场京剧《百战兴中唐》;同年12月与电影演员李丽华一起赴台湾了解京剧演出市场情况。

1948年年初由台北返回上海,宴请翁偶虹,向其求助改编京剧《野猪林》剧本;5月京剧《野猪林》剧本初稿写成;9,京剧《野猪林》在北平长安大戏院首演。

1949年7月2日作为京剧界代表身份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同年7月3日领衔的起社剧团为大会演出京剧《野猪林》;7月24日当选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9月17日跟起随社剧团进中南海演出京剧《野猪林》,毛泽东等首长出席观看;10月27日为庆祝上海解放,起社剧团应邀赴上海演于天蟾舞台,京剧《野猪林》连满66场,受到诸多观众观看。

1950年5月起社剧团赴天津演出,京剧《野猪林》受到诸多观众观看;同年6月起社剧团与叶盛章领衔的金舁社合并,成立新中国实验京剧团;7月新中国实验京剧团为配合“土改”,在北京上演京剧《云罗山》。

1951年编创京剧《野猪林》由马彦祥主编,在上海正式出版单行本;同年11月率新中国实验京剧团全体成员参加中国戏曲研究院实验工作团。

1952年10月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以新编近代历史京剧《宋景诗》参演,获演员表演奖。

1953年3月中国戏曲研究院实验工作团改为中国京剧团,任副团长;7月第一次出国赴罗马尼亚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凭借其主演的京剧《闹天宫》《雁荡山》获集体表演一等奖。

1954年11月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被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誉为“中国猴王”,并获缅甸总理吴努所赠的金质奖章。

1955年1月10日中国京剧院成立,任三团团长;4月周恩来在中南海紫光阁召集李少春等人,指示将京剧《闹天宫》扩编为京剧《大闹天宫》;5月参加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会议,并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1956年3月2日中国戏曲研究院召开座谈会,讨论汉语规范化与戏曲语言的发展问题;5月连续发表《京剧界应以实际行动来拥护汉语规范化》和《京剧和京音》两篇文章;5月16日参加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赴日本演出,其主演的京剧《三岔口》在日本各地受到诸多观看,还在日本学习了乐舞《兰陵王》;8月16日随中国艺术团赴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四国访问演出。

1957年在《戏剧丛刊》上发表论文《京剧字韵不能逐步采用北京语音吗?》。

1958年3月22日在北京人民剧场演出现代京剧《白毛女》,周恩来亲临剧场观看演出;随后发表文章《我演杨白劳的经过和体会》;7月和妻子侯玉兰合演由安娥编剧的京剧《探府记》,饰演寇准;12月9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在北京中和戏院公演京剧《响马传》,周恩来观看了演出,并建议隔一天就到中南海演出,毛泽东、朱德等均到怀仁堂观看。

1959年参加向国庆10周年献礼京剧《赤壁之战》的演出,饰演鲁肃,并在梅兰芳主演的献礼京剧《穆桂英挂帅》中饰演寇准;12月7日与袁世海在北京人民剧场合演剧目《灞陵桥》;同年在《戏剧报》上发表文章《不平凡的十年》。

舞台上的李少春

1960年4月随中国艺术团出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古巴及加拿大,为时七个多月,年底回国。

1961年创排的剧目《满江红》上演;同年3月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堂堂胆气,耿耿丹心”——谈<满江红>中的岳飞形象的创造》;9月3日在北京新侨饭店与张云溪一同正式拜盖叫天为师;12月16日由田汉主持,在北京与李和曾等拜周信芳为师;12月28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学习师门艺术,继承优秀传统》;同年在《戏剧报》上发表文章《新——关于表演问题的通信》《学习盖派艺术的一些感受》。

1962年9月主演的戏曲艺术片《野猪林》开拍,崔嵬、陈怀皑任导演。1963年电影《野猪林》在中国大陆公映,并送至中国香港播映,改名《林冲雪夜歼仇记》;同年内部彩排京剧《战渭南》,饰演韩遂;10月在《戏剧报》上发表文章《从“不是这里的事”说起》;12月1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谈京剧现代戏表演的几个问题——兼评<八一风景>演出的成就势》。

1964年6月5日至7月30日中国京剧院以京剧《红灯记》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除了在剧中饰演李玉和外,还担任了李玉和的唱腔设计工作。

1970年演出的京剧《红灯记》被拍摄成彩色影片;此后三年被分配到京剧《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样板团任指导,仍属“控制使用”。

1973年11月被分配到中央五七艺大戏曲学校教戏。

1974年在戏校指导排演京剧《红灯记》。

1975年1月出席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4月奉文化部指示,内部录制传统戏曲资料片,参加集训,被指派拍京剧《安天会》。

2013年,编剧戏剧电影《野猪林》上映首播。[2]

生活中的李少春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1975年9月21日因心脏病与脑血栓并发在北京逝世,享年56岁。

家庭

李少春的父亲名叫李桂春(1885—1962),艺名小达子,原学河北梆子,后改演京剧,长期在上海演出,是海派京剧一位主要的代表人物。李桂春共有三任妻子,十个子女,其中一女为养女。李少春在家中排行老二,为李桂春与第一任妻子王金茹所生。

婚姻

1940年8月,李少春与京剧演员侯玉兰首次合作演出,之后两人互生爱慕并确定恋爱关系。1942年,李少春奉父亲之命,与天津富丰银号王伯华的女儿王次君结婚。1944年,李少春与侯玉兰结为夫妻。

李少春与发妻王次君生有长子李浩天,与后妻侯玉兰生有三男二女,分别为次子李洪生、三子李洪林、四子李宝春、长女李洪玲、次女李立,其中只有长子李浩天和四子李宝春继承其衣钵。

学生传人

李少春的学生有谭元寿、茹元俊、王鸣仲、钱浩梁、裴艳玲、俞大陆、李光、耿其昌、夏永泉、杨长秀、马少良、祝元昆、董文华、卢英麟、叶伯英、孙震林、马鸿麟、李文才等人,再传弟子有于魁智、王立军、王平、李阳鸣等人。

创作特点

行当特点

李少春以文武全才为代表,同时他还创造了一些兼有老生和武生两个行当特点的艺术形象,如京剧《野猪林》中的林冲,放在老生和武生哪一个行当里都不太合适。京剧界将其叫为文武老生,从字面说文武老生应该属于老生的一种,但这一概念用在李少春的新创造上,其侧重点是在于文武的兼于一身,概念的内涵是包括老生、武生两行当的某些特点在内的,这是京剧界根据舞台上出现的一类特殊艺术形象约定俗成叫出来的。这种所谓文武老生行当的面貌,可以说是从李少春才固定下来的,而李少春也就成了文武老生的代表。

从行当上说,李少春不仅是文武老生,他演老生中的靠把戏《战太平》《定军山》,安工戏《四郎探母》《击鼓骂曹》,武生中的长靠戏《长坂坡》《挑滑车》、短打戏《三岔口》《武松》《三本铁公鸡》以及红生戏《灞桥挑袍》《华容道》、猴戏《闹天宫》都很精到,在京剧史上很是罕见  。

李少春剧照

唱腔特点

李少春的演唱艺术基本上继承余派风格,也吸收了一些马派技法,他的嗓音条件并不好,但他善于扬长避短,按照自己嗓音特长,他并不专注于余派挺拔、高昂、较多用立音的一面,而着意在圆润、柔和、低回曲折中体现余派神韵。京剧《野猪林》中林冲入白虎节堂这一场的念白,是李少春念白艺术的代表篇,他运用了杨派武生念白的各种技法,注重节奏,注重韵律,艺术地强化了人物的情绪。而在发配途中的各种技术性表现,也反映出李少春对杨余两派身段、造型的精神原则领悟之深  。

创作特点

李少春主演剧目中主演者的唱腔,基本上全是他自己创作。特别是现代戏的唱腔创作,对传统唱腔并不采用那种搬来、套用的办法,而常常是从新的生活内容出发,采取把某些有一定参考意义的传统唱腔选来,先行拆散,然后加以分析和选择,再重新组织起来,予以加工再创作的办法。这样创作的结果,既有利于新的形象刻画,又能保持京剧的特有风格  。

李少春剧照

其他作品

代表剧目

《野猪林》《将相和》《响马传》《白毛女》《闹天宫》
《水帘洞》《满江红》《红灯记》《独孤救孤》《文昭关》
《黄金台》《上天台》《打金砖》《捉放曹》《击鼓骂曹》
《大战宛城》《吕布与貂禅》《灞陵桥》《古城会》《古城会》
《汉津口》《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战长沙》
《甘露寺》《回荆州》《隔江斗智》《冀州城》《两将军》
展开表格

唱片作品

时间剧目发行公司演员
1939年《战太平》国乐2面李少春饰花云、李铁三京胡、钱继善司鼓
1939年《翠屏山》国乐2面李少春饰石秀、荀慧生饰潘巧云、朱斌仙饰潘父、陈喜星饰杨雄、李铁三京胡、刘玉竹司鼓 

编创剧目

时间剧目名
1945年《文天祥》 
1948年《野猪林》
1961年《满江红》 

发表文章

时间文章名发表平台
1956年《京剧界应以实际行动来拥护汉语规范化》
《京剧和京音》
1957年《京剧字韵不能逐步采用北京语音吗?》《戏剧丛刊》
1958年《我演杨白劳的经过和体会》
1959年《不平凡的十年》《戏剧报》
展开表格

人物评价

李少春不仅扮相好,嗓子好,身段极帅,一出场就能紧紧地抓住观众,而且有高超的技艺,唱、念、做、打样样皆精。他是京剧舞台上全才型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和典范,他的榜样的力量,足以召唤几代人学习和效仿  (京剧演员关肃霜评)。

李少春的表演艺术,博而又精,杂而又纯。他能文能武,文武双全;继往开来,创造极富。老生戏、武生戏、红生戏、猴子戏、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在他不算长的30余年舞台生活中星罗棋布、历历可数。而每出戏都闪烁着光芒,每一步都标志着发展。更为可贵的是:他文宗余(余叔岩)而武宗杨(杨小楼),纯而又精,精而又进。他以此为基,不但演传统戏能使内外行心悦诚服;演新编历史戏,也能一脉相承,如出夙构;而创作现代戏,更如九曲黄河,万里长江,看来波谲云诡,却又脉彻源明  (剧作家翁偶虹评)。

无论从艺术上或是从做人方面来说,李少春都令人深受教益。他选择演出剧目,有他自己的见解。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他的社会责任感很强,态度很严肃。他不胡唱,绝不演那些无聊庸俗的戏。他所着力表现的都是中国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或具有先进思想的人。他的表演,是体验和表现紧密结合的。他能得心应手地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为塑造人物服务。传统程式的空壳,一到了他身上,便注入了活的灵魂。他表演人物是那样地准确无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令人叫绝  (京剧演员杜近芳评)。

后世纪念

李少春大剧院

李少春大剧院位于霸州市区中心,1998年筹建,1999年9月投入使用,2006年更名为李少春大剧院。剧院占地4.86公顷,由李少春大剧院和文化广场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为五层框架结构,高23.8米,总建筑面积14582平方米。

李少春大剧院图

李少春纪念馆

李少春纪念馆建于2006年,位于霸州市区中心。李少春大剧院三楼、四楼。展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由位于三楼总面积800平方米的六个展厅和位于四楼的仿古小戏楼两部分组成  。

纪念活动

2007年10月28日晚,为纪念李少春诞辰88周年,河北霸州举行“霸州纪念李少春诞辰88周年专场演出”,众演员联袂演出京剧《龙凤呈祥》。参加演出的有京剧演员谭元寿、梅葆久、叶少兰、张学津、赵葆秀,以及李少春先生的长子、文武老生李浩天等,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也参加了演出  。

2019年11月16日,中国国家京剧院在北京举办了“纪念京剧大师李少春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该座谈会旨在传承弘扬李少春献身京剧事业的奋斗精神、追求进步思想的执着信念、文武昆乱不挡的全才造诣  。

2020年9月,“纪念李桂春先生诞辰135周年暨李少春京剧艺术巡回展览”在河北梆子剧院外举行,展览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主要介绍了李少春的父亲李桂春先生的从艺经历。第二板块分为“坐科津门”“亮相津门”“进京赶考”“驰骋南北”“大好年华”“李氏家族”“清风万里”等7个主题,以李少春的艺术人生为主线,再现李少春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