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通信》是法国伏尔泰创作的哲学著作,1733年首次出版。

《哲学通信》是关于科学的书信集,收录了文学大师的二十五封书信。《哲学通信》的内容包括谈议会,谈政府,谈商业,谈引力的体系,谈悲剧与喜剧等。《哲学通信》涉及彼时英国的宗教、政府、议会、文化等等。

《哲学通信》主要讲述了伏尔泰在英国的观感和心得的总结。伏尔泰在书中介绍了F·培根、洛克和牛顿的思想,表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宣传了唯物主义世界观,把英国唯物主义哲学的先进思想引进了法国。

中文名

哲学通信

作者

伏尔泰

外文名

Letters Philosophiques Sur Les Anglais

原版名称

《Lettres Philosophiques》

别名

《英国通信》

类别

哲学和政治思想代表作

字数

173000

出版时间

1733年

所属国家

法国

版本

英文

内容简介

《哲学通信》是一部根据伏尔泰所见所闻、所感所受,以书信体形式写成的哲学通信集。全书由25封信组成,其中前7封信讨论英国的宗教信仰,第8、9封信研究英国议会制度和政体结构,第10封信赞扬英国的商业成就,第11封信介绍种牛痘的好处,第12至17封信评述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第18至22封信介绍英国诗歌和小说家,第23、24封信论述英国文人的地位,第25封信是全书的附录,逐条批驳帕斯卡《思想集》中的57条谬误。

作品目录

原出版者序
第一封信 谈公谊会信徒
第二封信 谈公谊会信徒
第三封信 谈公谊会信徒
第四封信 谈公谊会信徒
第五封信 谈英国圣公会
展开表格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欧洲中世纪受基督教和封建专制的双重控制,被称为“黑暗时代”,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试图打破压抑和束缚人性的宗教禁锢,从而恢复“人性的光辉”,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歌颂人的伟大。后来的启蒙运动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并且将这种精神推进了一大步:不仅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还提倡“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弘扬“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即要求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哲学通信》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创作契机

在英国居住的3年(1726年—1729年)时间里,伏尔泰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虽然在这里他得到了在法国所没有的尊重和自由,但英国也同样不是一个处处完美的国家,他渐渐地认识到“大地上完全没有自由,在英国有权有势的投机商和骗子占了统治地位”。不过,与法国相比,英国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还是对他产生了巨大的诱惑。想到自己国内的同胞还在忍受着专制封建制度的压迫,伏尔泰萌生了向同胞介绍英国的念头,于是他于1728年开始动笔创作《哲学通信》。这本书是伏尔泰在英国流亡时期思考的成果,因此又称《英国通信》。

作品鉴赏

《哲学通信》是以书信体的形式写的哲学著作。伏尔泰首先以大量的篇幅介绍了牛顿。他在书中明确指出:“我们都是牛顿的学生,我感谢他独自发现和证实宇宙的真实体系。”伏尔泰认为,根据牛顿的学说,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机器。接着,伏尔泰阐述他的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他认为,运动并不能凭借自己而存在,它必须要有一个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就是上帝,上帝是宇宙的发条。上帝创造了宇宙,然后给宇宙一个第一推动力。伏尔泰强烈地批判了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的观点。他认为,莱布尼茨自已也不理解什么是单子。因此,以一种自已都不理解的东西来解释宇宙,这只能说是荒诞。他对笛卡尔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笛卡尔二元论的观点把本属于身体、因此也属于物质一部分的思维完全脱离开来,并认为精神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他又认为,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人心里根本没有天赋的观念”。伏尔泰还批判了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贝克莱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人的“感觉的复合”,伏尔泰认为,感官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外部途径,人的感觉不是主观能够产生的,它必须借助外部事物的作用才能产生。所以,感觉是人的主观感受能力和外部事物的反映两者互相作用的结果,主观唯心主义是违背人们认识常理的。

虽然伏尔泰对许多哲学家都持批判之辞,但是他对洛克的思想却非常的欣赏。伏尔泰的很多哲学观点是对洛克思想的阐发。他认为,观念来自于感觉,人类最初的观念就是感觉。观念来自感觉,并受感觉的刺激。感觉不是主观产生的,感觉来自于外界的客观存在。因此,如果没有客观事物的存在,就没有人的感觉。没有人的感觉,就不会有人的主观性的存在。所以,伏尔泰最终把自己的哲学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因而成为唯物主义的哲学家。

除了介绍自己的哲学思想之外,伏尔泰还在书中介绍了自己的政治理论和宗教理论。他认为专制制度压制人的自由,杜绝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途径。但是,他又认为,要实现君主立宪制度,不应该依靠人民,而是要祈祷出现一位开明的君主。接着,伏尔泰又批判了法国天主教的残暴和虚伪。他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宗教观念是一种后起的观念。“神”完全是宣传的结果,是僧侣编造和欺骗的结果。他号召人们起来反抗,消灭这些天主教的主要人物,例如教皇、大主教等。不过,伏尔泰并没有否定宗教对人类心灵的抚慰作用,他认为对于劳动人民来说,上帝还是需要的。

作品影响

首先,《哲学通信》一书,把英国唯物主义哲学的先进思想引进法国,宣传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法国启蒙运动的过程中,诸如孟德斯鸠、卢梭、孔狄亚克等思想家基本上都受到了这本书中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

其次,《哲学通信》对18世纪法国无神论唯物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书中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思想,继承和发扬了洛克的唯物主义思想,同时,又对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进行批判继承,从而为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三,《哲学通信》和启蒙运动时期的其他著作一样,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宣言书,为这次大革命作了理论的先导。书中提出了许多唯物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被广大的法国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他们的精神力量。书中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和风俗习惯的介绍吸引着法国的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对他们有很大的理想教育意义。书中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的强烈批判,在理论上推毁了封建制度的壁垒,对人民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性运动起了发动机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哲学通信》在法国革命以后享有荣誉。

作者简介

伏尔泰(1694年—1778年),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他从小就热爱文学,曾学过法律,从事过多种职业,曾赢得“法兰西最优秀诗人”的称号。1717年—1726年由于著文抨击封建专制,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1726年起被迫流亡英国。1729年回到法国,积极开展启蒙宣传活动。1734年发表《哲学通信》,全面论述哲学和政治思想,被当局查禁,再次离开巴黎。此后,他进行多方面的创作活动,并取得丰硕成果;主要哲学专著《形而上学论》《牛顿哲学原理》等;重要史学专著《路易十四朝纪事》;历史著作《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罗斯》《议会史》;哲理诗《里斯本的灾难》;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