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甲,男,汉族,河北河间人,1935年出生于天津,演员。[1]

著名曲艺作家、表演艺术家、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

唱词《铁扁担》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曲艺奖,《美嫂子》获1981年全国曲艺汇演二等奖,《招贤纳婿》获1984年全国曲艺二等奖。2000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新中国曲艺50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2]

中文名

赵连甲

性别

出生日期

1935

籍贯

河北河间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

天津

出生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

曲艺作家、表演艺术家

经纪公司

中国广播艺术团

代表作品

赵连甲曲艺小品选集

职称

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赵连甲三岁时,随其父赵庆山到大连做艺。从他记事起便聆听师兄、师姐们背念西河大鼓的书词,七岁时便开始登台演唱《拴娃娃》、《井台会》等短篇书段了。与此同时(1940年前后),“说武老二”的刘同武先生到大连西岗子露天市场演出,恰巧其父演出的场子被称之“大屋子”,刘先生的场地被称为“小屋子”,屋门相对。说长篇大书的一部书可以演出数月,而“说武老二”的靠场地是很少见的。但刘先生为丰富自己的书目,白场演出,晚上经常到赵先生的书场来听书。有趣的是,赵连甲由于年龄幼小,对所学的鼓书段子不解其意,而对“说武老二”的一听便懂,于是他经常地去听刘先生说书,而且一听就是几年。用赵连甲的话说:“不完全是对“武老二”喜欢,还有一个原因,由于刘先生同父亲交好,我每次去听“武老二”,刘大爷总是从他收钱的小笸箩里给我一角钱的零花儿,这就更吸引了自己。”连他本人也没料到,后来拜鼓书名家田荫亭为师学弹三弦又说了几年大书,于1952年参加了原辽东省文工团,在没有弦子伴奏的情况下,他将手里现成的钢板打法一变,改唱了山东快书。直至1956年,赵连甲说快书已小有名气,当他从广播中听到杨立德先生的演唱后,使他明白只靠艺人学艺所说的那个“熏”字是不行的,而必须得到行家的真传实授,刻苦磨练才能发展自己,从此他专程赶至济南,投到了杨派快书艺术的创始人杨立德先生的门下,将做一名杨派山东快书的传人誓为自己的志向。[1]

演艺经历

赵连甲参加活动

1984至1987年先后赴美国、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地区访问演出。

1985年至今曾多次应中央电视台邀请担任春节、元旦以及《综艺大观》等晚会编撰、艺术指导,其中由其创[4][2][5]作的喜剧小品《懒汉相亲》《卖鞋》等,受到好评。

198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王刚合作表演小品《拔牙》。

2001年6月由黄河出版社出版《赵连甲曲艺小品选集》。

2003年,参加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7]

2022年2月1日,参加的《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2春节大联欢》播出。[6]

主要成就

2000年荣获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的“新中国曲艺50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

2014年,赵连甲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8]

2016年6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优秀曲艺节目展演”;7月参与由北京市西城区住房城市建设委主办、中国广播艺术团承办的“中国梦·劳动美”文化进工地慰问演出活动,表演山东快书《快书小段》。

2017年担任“第八届北京青年相声节”决赛评委。

2018年受邀为参加“第九届北京青年相声节优秀节目展演”的青年演员们授课。[5]

其他作品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曲艺创作,曾创作发表400余篇各类曲艺作品,出版专著有《赵连甲曲艺选》《赵连甲山东快书选集》及相声专辑《建筑英雄谱》,中长篇评书、鼓书《舍命王传奇》《宝瓶奇案》《老铁传》。[3]赵连甲先后从事西河大鼓、山东快书、评书、相声、小品等多种曲艺形式的表演及创作。著有主编《中国传统山东快书大全》《中国传统西河大鼓鼓词大全》等。[5]

社会任职

1952年至1962年先后任原辽东省文工团、辽宁艺术剧院、中国建筑歌舞团、海政文工团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副会长。

1963年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演员兼创作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