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叶河》是一部歌剧,由现代诗人阮章竞创作,后改编而成。赤叶河故事发生于1932-1934年间,剧情反映老解放区的贫苦农民受地主阶级剥削压迫,在党的领导下起来斗地主闹翻身的故事。歌剧《赤叶河》公演时,因剧情曲折,曲调动听,而引起巨大轰动,与《白毛女》并称解放区两大歌剧。1950年,音乐家陈玛原将《赤叶河》改编成潮州方言歌剧,也产生强烈的影响。

中文名

赤叶河

改编人

陈玛原

荣誉

与《白毛女》并称解放区两大歌剧

编剧

阮章竞

剧情简介

赤叶河

农民王大富一家与赤叶河众多乡亲受尽了恶霸地主吕承书的剥削压迫。赤叶河边,好色的吕承书看见王大富的儿媳燕燕儿年轻俊美,先是调戏未遂,后趁王大富父子不在家中,将燕燕儿强奸。遭受凌辱的燕燕儿欲向丈夫王禾子泣诉委屈,但王禾子却误认为妻子变心,怒气冲冲离家出走。燕燕儿悲苦难诉,含恨投河自尽。王大富家破人亡[1]

八路军解放了赤叶河后,在外颠沛流浪的王禾子重新回到家乡。王禾子准备和乡新们一道,搞土改闹翻身。吕承书穷途末路狗急跳墙,月夜竟放火烧山,打冷枪欲置王禾子死地后逃跑,却被王禾子和民众捉获。群情激奋的诉苦会上,王禾子与众乡亲彻底清算了吕承书的罪恶,扬眉吐气翻了身,当家做了主人。本剧系阮章竞于1945年创作的农村现代戏,积极地配合了当时农民革命斗争的需要。

歌剧演出前后

1949年初,随着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蚌埠获得解放,长江以北这一带成为大军渡江的前线。后方的文工团经过蚌埠到前线慰问部队,在蚌演过《刘胡兰》、《血泪仇》、《白毛女》等老根据地的新歌剧。这些演出,使刚刚获得解放的市民群众耳目一新,对于启发人们擦亮眼睛,分清敌我,提高阶级觉悟,了解党的路线,起了良好的作用。蚌埠解放后,当寒假过完,新学期开始,为了改变旧学校的风气和制度,上级领导和学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学校当局发挥从老解放区来的姚敬、张梓民同志和派到学校作学校工作的生活指导秦安之、郭扬等共产党员的作用,加强思想教育。除了开展学习互助,劳动建校外,还在课外活动中广泛发动学生办墙报,唱革命歌曲,跳集体舞。遇到节日,则组织宣传队,打起腰鼓,作街头演讲。学校生活呈现积极向上,一派生动活泼的景象。刚解放的蚌埠,只有市立中学(今一中),江淮中学(今二中),崇正中学(今三中)等三所完全中学,市立中学是惟一的一所公立学校。那时,蚌埠各中学都开展了排剧演戏活动,江淮中学排的《升官图》和《保尔·柯察金》,崇正中学排的《思想问题》,小学教师联合排演了《天国春秋》。市立中学先是排的《前线》、《小二黑结婚》,以后又改排《雷雨》,因为剧情离学生生活太远而半途作罢。后来,担任副教导主任的张梓民老师提出:解放区有红、白两大歌剧,白是《白毛女》、红是《赤叶河》,现在《白毛女》大家都知道,我们排《赤叶河》好了。

赤叶河

《赤叶河》这正好适应当时已在全国酝酿的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需要,因而得到刘华光校长赞同。音乐老师张阳生买回了剧本,从学生中挑选能唱歌又口齿清楚的作主要演员。角色的分配是:老农民王大富由牛金星饰,老农之子禾子由罗铭饰,禾子的新媳妇燕燕由柳志强饰,牧羊人老宋由周贺勋饰,地主吕承书由唐家林饰,狗腿子秋贵由王本振饰,青年农民生卯由刘金言饰,农民小三由杨钟勤饰,农民二全由张振荣饰,村长高山大由邵岳饰,另有十多位群众演员,男女各半,则采取自报和指定结合的办法确定。角色定后就组织读剧本,背台词,练唱歌,进行排练。开始排练时,除了张阳生老师担任导演外,张梓民老师对戏剧十分热心,又是内行,也经常到场进行指导。他提醒老农民要适当弯腰,不能直挺挺站立,对人物的化妆提出建议,对于如何道白的语气,抑扬顿挫进行示范。那时,普通话还不流行,张阳生老师就逐句纠正发音,尤其是女主角的烟台口音,费了导演不少唇舌。在排练的同时组织了乐队。聘请了王文松、刘伟和房林等会提琴、胡琴、风琴和二胡等乐器的老师和同学作配乐准备。黄捷凌、贾明珍等女老师担任化妆和舞台服务工作。美术老师陈印白率领黄敬坤等几个有艺术才能的同学负责设计布景和舞台装置。效果组的同学们准备了用铁皮抖动,铅球滚动,黄豆落帆布,以及风车旋转的声音和电线接水、离水的方法演练电闪雷鸣,还有专学鸡叫、狗叫、羊叫的。可以说,为了演《赤叶河》把当时全校教职工主要是高中部的同学大部分都调动起来了。排练时间都是用课外活动,星期天和寒暑假。为了保证排练任务的完成,剧组建立了团小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检查遵守纪律的情况。

彩排是在学校礼堂进行的,附近居民听到消息都赶来观看,礼堂外人头攒动,窗台上站满了人。开始,大家心情十分紧张,安排了幕后提词,结果评价比较满意,这一来鼓舞了大家的信心。头几场演出,市里领导同志前来观看,看后大为称赞。当时的市委宣传部部长冯舜华同志说:这个戏很有教育意义!青年团,教育局可以组织学生看,还可以向外公演,让社会上都来看,可以卖票,统战部向工商联打招呼,组织工商业者看。开始各场是分发的招待票,可是一公演就刹不住了,因为要求看的人太多,只好演下去,学校设计了“市立中学(赤叶河大歌剧)助学义演入场券”,还画了一张海报,在外张贴,引来许多围观者。正式演出先在东方电影院(在今淮河旅社附近坐南朝北),后在维多利(即今人民电影院)和芝麻巷的蚌埠大戏院等几个剧场。这是蚌埠市在解放初期的戏剧演出中曾经轰动一时的一次演出活动。

演出中有一些值得回味的趣事:剧的布景是用的一块一块长木框糊上白纸在上面画出来,然后用绳子连接起来,拼成一块整体。虽然是因陋就简,但演出的效果却相当不错。有一场地主堂屋的戏,堂屋中挂着一张佛像,由于佛像的面貌似学校的老校工高老头,大家都笑说这是陈印白老师以老高为模特画就的。尽管这并没有得到陈老师认可,但这个说法仍然流传开来。《赤叶河》里的老羊馆是剧中的主角。演老羊馆的周贺勋嘴边贴了用棉花做的山羊胡子,贴胡子的面糊一干很容易掉,一次演出他抹胡子时,竟发觉半边胡子要掉下来了,他赶紧手不离胡子把它按牢。演出中周贺勋曾经有一次“惊险动作”,按剧情,他穿着破棉袄,下摆掖在腰间,肩上扛着赶羊鞭,一手拿着长长的旱烟袋,边抽烟边表演。由于他不会吸烟,更不会抽旱烟,一次在台上,他把烟袋别在袄子里,旱烟没有全熄,在棉衣里又慢慢地自燃起来,起初他感觉胸前有点发烫,后来愈来愈烫,但剧情没有结束,既不能把烟袋抽出,又不能提前下场,急得他火烧火燎。当预定的台词讲完,他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后台,胸前已经冒烟,赶快拽开衣扣,一接触空气,突然燃烧起来,大家七手八脚帮他扑灭,里面穿的毛线衣已经烧了一个大洞。人们在惊吓之余都为那件毛衣惋惜。这件事在剧组内曾长期传为笑谈。唐家林、王本振两个是反面人物的主角,他俩演得十分出色。唐家林演地主,穿着白色纺绸长衫,蓄着唇胡,戴着墨镜,一手摇着鹅毛扇。王本振演狗腿子,除了蓄着胡子外,左腮上还有一撮毛,可以经常捻动,加上右手拿了一根文明棍,动不动就向前一举,摆出一副要打人的姿态,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气派十足。

有一次在蚌埠大戏院,当台上地主和狗腿子狼狈为奸欺侮农民和农家小媳妇时,观众怒不可遏,一个中年汉子,突然站起来喝一声“打!”观众群起响应,前排的观众纷纷把手里的果皮核等东西向台上砸去,有的还砸到唐、王的身上。当时出乎意料,把剧场气氛搞得紧张。《赤叶河》第一场的场景是在贫苦农民王大富家院子里,时间是早上。茅草屋的旁边,有两个鸡笼。演出的头几天,鸡笼里放着几只鸡,演了几场,发现这些鸡没有动静,为了增强农家气氛,就把一只公鸡用细绳子系着放在竹笼的顶上站着。有一次在东方电影院演出,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后面几位学鸡的同学,从不同的方位用不同的声调响起了公鸡司晨的叫声,谁也没有料到站在竹笼顶上的那只公鸡竟真的扇起翅膀,伸长脖子跟着打起鸣来。全场观众先是一楞,接着就哄堂笑起来。这个突然出现的局面,使几位指导老师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因这场戏是要表现低沉忧伤的情节的。还算好,公鸡只叫了几声,随着后台扮鸡叫的停止,真鸡也不再叫了。这个“假鸡引得真鸡叫”的插曲,不但没有影响演出的效果,反而增强了舞台气氛的真实感。

由于剧情内容大多是表现贫苦农民生活,所以大部分服装不需要特别准备,市中学生多数家境贫寒,只要回家找找旧衣服,按农村情况,配个腰带、毡帽、加个补丁,或者把已经破了的衣服口子再撕开一点就可以上场,有的同学就是以日常穿着上的台,演青年农民的杨钟瑾,平时穿着比较随便,他参加乐队拉二胡,又要当演员,上场时没找到腰带,随手找了条草绳在衣服外面一缠,就上了台。从此,即使是台下,他也经常就是一根草绳缠着掉光了扣子的大衣来校上学。

创作人介绍

阮章竞(1914~2000),现代诗人。曾用笔名洪荒。广东中山市沙溪镇象角村人。1914年1月31日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于2000年2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阮章竞先生只上了4年小学,13岁当徒工,20岁失业后到上海,生活贫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一直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从事文艺工作,并参加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群众运动。写有话剧《未熟的庄稼》、《糠菜夫妻》,歌剧《比赛》等,主要表现革命根据地人民抗日斗争和大生产运动。

赤叶河

1947年创作的大型歌剧《赤叶河》和长篇叙事诗《圈套》,是他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作品。《赤叶河》通过贫苦农民燕燕一家被地主迫害而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剥削压榨的残酷性,强烈地表达了贫苦农民翻身解放的迫切要求。歌剧写于土地改革的高潮中,充满了呼唤农民奋起控诉、复仇的战斗激情,富有时代色彩;诗意浓郁的歌词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量。《赤叶河》是40年代新歌剧的一部代表作。

1949年,阮章竞创作了长篇叙事诗《漳河水》。长诗描述太行山区漳河边上三个劳动妇女在新旧社会中婚姻爱情生活的不同遭遇,和她们在建立民主政权后为争取幸福生活所作的斗争。长诗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展示争取妇女解放斗争和社会习俗、思想意识的变化与政治、经济变革的关系。人物性格鲜明,叙事与抒情结合得较好,并在创造性地吸取古典诗词,尤其是民歌民谣的营养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阮章竞先后担任《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

阮章竞

1956年创作了童话诗《金色的海螺》,诗歌情节曲折动人,语言优美流畅。1956年以后深入内蒙古包头一带,写作以反映内蒙古草原巨变和钢铁基地建设的组诗《新塞上行》、《乌兰察布》和叙事诗《白云鄂博交响诗》。茅盾称这些诗“想象奔放,诗句明丽,格调豪迈”,“富于形象美和音乐美的适合表现我们这时代的丰富多彩生活的民族形式的新诗风”(《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阮章竞还有诗集《虹霓集》(1958)、《迎春桔颂》(1959)、《白云鄂博交响诗》(1964年)、《阮章竞诗选》(1985年)、《漫漫幽林路》(1991年)、《晚号集》(2001年)等

改编人介绍

陈玛原

在潮汕音乐史上,陈玛原是一位重要的音乐家。陈玛原(1922-2010)出生于澄海(现为汕头市澄海区)莲阳乡建阳村,2010年10月1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汕头逝世。他从小酷爱音乐,喜听潮乐,潮曲,读书时开始自学音乐,能操潮乐的二弦、椰胡、扬琴、古筝等多种乐器。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先在连队,后调第四支队随军工作队任队长。此段期间,曾创作普通话歌曲《解放大合唱》、潮州方言歌曲《硗仔苦》、《刺仔花》、《南风凉哩哩》、《望你来》等,对于宣传、组织群众发挥很大的作用。 1950年所在的潮、澄、饶艺宣队与其他文工队合并组成潮汕文工团,任工委会委员兼音乐队长。此期间为了配合土地改革,他与文工团的有关人员合力改编大型普通话歌剧《赤叶河》为潮州方言歌剧,并担任作曲。潮州方言歌剧《赤叶河》获得很大的成功,在潮汕一带产生强烈的影响,其主题歌《赤叶河本是一个荒山坡》风靡一时。 1922年出生于澄海县(现为汕头市澄海区)莲阳乡建阳村,汉族,著名作曲家。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潮州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潮州市民间音乐团顾问,澄海市潮乐研究会顾问。

从小酷爱音乐,喜听潮乐,潮曲,读书时开始自学音乐,能操潮乐的二弦、椰胡、扬琴、古筝等多种乐器。19岁担任小学教员,抗日战争时曾以潮乐《昭君怨》三板曲调填写抗日歌词教学生演唱。后考入国民党浙江渠州新闻大队宣传队,参加过《桃花扇》、《升官图》等进步剧目的演出;曾创作活报剧《胜利三部曲》等,但遭禁演。

50年代初潮汕文工团撤销后,他调潮安一中任音乐教员,并辅导该校学生文工团。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方言歌曲,不仅内容广泛,而且形式多样,密切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不少节目在参加汕头地区和广东省业余文艺会演中获奖。主要代表作有大合唱《人民公社好》、表演唱《五女夸夫》、活报剧《田间休息十分钟》、二重唱《双亲家》、潮州民谣《月亮歌》、《剪刀词》等。其中《月光歌》并收入《中国民歌选》和汕头市教育局编印的乡土教材《多采的乡音》。在学校工作期间,他为潮州方言歌的探索、完善(包括采用中西乐器伴奏)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9年他参中潮安文工团的组建工作,并担任该团编导组长,继续从事潮州方言歌的创作实践。除排演《赤叶河》外,又创作了第二部大型方言歌剧《春雷》(该剧在完成音乐合成之后因文工团撤销而未能排演);同时,还创作了独幕歌剧《珍珠墙》、独幕舞剧《绣花女的故事》、合唱《向秀丽》、《鸳鸯车》等。

1961年文工团撤销后,调潮剧团工作,先后担任正天香潮剧团、潮安潮剧团编导组长。此段期间,他致力于探索潮剧的唱腔和音乐改革,尤其在科学发声和解决男女同腔同调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有研究和实践,并先后为神话剧《八仙闹海》、现代戏《杜鹃山》、《稻花香》、《红松店》、《白毛女》、《焦裕禄》、《平原作战》等剧目作曲。为了深入生活,1966年他曾带队到河南省兰考县,亲身感受焦裕禄的感人先进事迹。

80年代离休后,移居汕头市,主要从事书法与古筝的研究,近年曾应新加坡邀请赴该国举办个人书展和古筝演奏,出版有CD《赤叶河》(与原潮汕文工团老同志合编)、《潮筝古韵》和《玛原书法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