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开謩(Mó) (1863—1937),字益苏,号贻书,又号放庵,福建长乐人。光绪乙未(1895)进士,以二甲前茅钦点翰林院庶吉士,1898年授翰林院编修,历河南学政、武英殿纂修、江西提学使、徐州兵备道等职。民国后为“旧京九老”之一。擅诗词、书法、围棋。

中文名

林开謩

别名

贻书,放庵

出生日期

1863

去世日期

1937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所处时代

清朝

字号

字益苏,号贻书,又号放庵

主要成就

光绪乙未进士、翰林院庶吉士、 翰林院编修、武英殿纂修、 江西提学使、徐州兵备道、 民国初年“旧京九老”之一

简历

开謩公墨迹

林开謩(Mó) (1863—1937),又名开馥,字益苏,号贻书,又号簃疏、放庵,放庵老人,福建长乐人。光绪乙未(1895)进士,以二甲前茅钦点翰林院庶吉士,1898年授翰林院编修,历河南学政、武英殿纂修、功臣馆纂修、国史馆协修、编书处详校纂修、撰文处行走、政务处帮办考察、政治馆行走、江西提学使、徐州兵备道。民国后为“旧京九老”之一,北洋政要邀主民政,不许。擅诗词、书法、围棋。

父林天龄(1830-1878),咸丰十年(1860)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侍读学士,同治皇帝的帝师之一,逝于江苏学政任上。宣统皇帝谥敕墓碑,谥文恭公。俞樾为其撰写墓志。

“父子翰林”,在祖籍福建长乐被传为佳话。

1937年春南游赏梅得病而归,5月间逝世。生前自挽一联云:

固知无物还天地,

不敢将身玷祖宗。

生平

著者徐一士,写于1939年

(引自《近代史料笔记丛刊》之《一士谭荟》中“林开謩”篇,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版,第231至235页。文中括号内为徐一士注解。)

长乐林开謩(字贻书),清光绪甲午乙未连捷,以二甲前列选庶常,戊戌散馆,授编修。是年政治上起大波澜,所谓戊戌政变也。翌年己亥,孝钦立溥儁为穆宗嗣,号大阿哥,命在弘德殿读书,实为废立之准备。时有以林父天龄穆宗旧傅,拟令林直弘德殿者。林闻之,以此局叵测,不欲置身其间,因谒其师军机大臣廖寿恒,蕲寝其议。甫语以所闻消息,廖遽大呼曰:“佳话!佳话!”不得竟其词而出;复往谒军机大臣启秀,亦其师也。既申其意,启秀问以何故,对曰:“去年甫经留馆授职,尚未放差,家计颇难周转,如遽直内廷,实赔垫不起。廷议及此时,惟求师以资浅为说即可。”启秀以所言亦实情,诺之,惟谓:“汝既不愿,宜有代者,试言何人可代汝,以备为汝辞却时易于置词。”曰:“翰林前辈中,如高熙廷(赓恩)、高勉之(钊中)学望颇优,似均可胜任。”(二高均丙子进士。)启秀颔之。林得摆脱此席,高赓恩则由陕西陕安道内召,以候补四品京堂直弘德殿矣;盖大学士徐桐(翰林院掌院学士照料弘德殿)重高,亦力荐之云。(高氏夙称端谨,而被命不辞,论者颇以为惜。)

庚子,林奉派甘肃副考官,以时局关系,乡试展期,中途召回,偕正考官沈卫谒两宫于西安行在,获简河南学政。(沈简陕西学政)任满回京,旋以道员用简属江西提学使。出京之前,例须遍谒军机大臣,接晤后始起程。时庆王奕劻领袖枢垣,往谒三次未见。林语阍人:“各大臣均已谒晤,一见王爷,即可成行,究竟何时可以得见?”阍人乃微笑而告以尚有应纳之门包(据闻凡三种名目,共银七十二两),林指壁间所贴奕劻严禁收受门包之手谕曰:“王爷有话,吾何敢然。”阍人曰:“王爷的话不能不怎(整理者按,应读去声,北京土话,犹“这”)么说,林大人你这个钱也不能省!”正在此际,徐世昌(军机大臣)来,林迎晤之,徐曰:“老世叔何尚未动身耶?”(徐丙戌会试房师支恒荣为林父同治庚午典试江南所得士,故长称林一辈。)林曰:“谒王爷已三次,犹未得见也。”徐因嘱其稍候而入,旋即传请林氏入见,林乃得出京,盖借徐面告其来谒,而越过司阍一关。(赴任时,曾至日本考察教育一次。)

之官后,值巡抚更动,藩司沈瑜庆护理抚篆,林兼署藩司数月,迄新抚莅任。新抚冯汝骙与林本旧友,而林履以公事相诤。(藩学臬三司兼禁烟局总办,冯据禁烟局提调候补知府某之手折,以吸烟奏劾某令禠职,而三司未与闻。林乃与藩臬司上两院,询冯以某令被劾所根据,冯曰:“某手有折禀揭,事非无端也。”林抗声曰:“司里并无详文!”冯默然。此其一事也。公事而外,犹有一小事可记。冯林曩在京师稔交,内眷亦互有往来。冯妻到赣,尝示意欲林妻往见叙旧。林不可,谓:“官有堂属,内眷无所谓堂属,冯夫人如愿相晤,则‘行客拜坐客’,宜先到学司也!”)宣统间林不能安于位,有谓与冯之态度有关者,然冯氏闻命后,固力表嗟惜,慰藉甚至,且坚留俟新任至省始交卸,其事殆难明也。

林在赣提学使任时,京中忽有人致书,索银八千两,谓当代图补授此缺,且言此系优待,他人须两万两也。林置之不理;旋接友人在张之洞(大学士管理学部事务)左右者来函,告以学部甄别各省提学使行审核成绩,品第甲乙,其名在第七,考语颇佳,张已准备入奏。以所云,有真除之望矣。乃未及奏上而张氏病逝。未几林即奉旨开去署缺,以道员发交两江总督张人骏委用,盖庆王奕劻欲位置汤寿潜,示延揽名流,会有媒孽林氏者,因以是缺畀汤而罢林。闻摄政王载沣,对于林之开缺,未甚谓然,故虽罢而犹有此下文。

林与那桐(大学士军机大臣)有世谊(那桐叔铭安与林父天龄同治庚午同典江南乡试),夙相稔,交卸赣学篆到京时往谒。那桐谓:“君中暗箭矣!”林氏从容论及朝政,致慨于纪纲之不振,因谓:“某在任时,惟知直道而行,京朝势要,不欲浼渎,而居然有人致书索贿,以代谋真除为言。此等事非某所屑闻,故置之不理,不久即有开缺之命,此何说耶!”那桐亦为扼腕,而谓朝政实大可忧,且论亲贵擅政之非,言次伸二指相示,谓洵、涛两贝勒也。林氏正色曰:“他人故不论,中堂有匡济之责,亦可随波逐流乎!”那桐亟曰:“老三,不用说啦,我请你喝酒罢!”(林氏行三)江督张人骏河南巡抚时,林为学政,夙相引重,于其至,甚示优遇,初欲使充盐务督销之差(官场所号优差也),林以不惯此为辞。会江南盐巡道荣恒告病开缺,张电军机处请援旧例由本省遴员请补,复电许之!遂拟以林补此缺,林系特旨发往,例可尽先补却也。请补之疏将上,忽有上谕简放徐乃昌,闻者颇以为怪。时载泽长度支部,兼领鹾务,方事中央集权,谓盐道补缺应由盐政处主政,不能由疆吏奏补,因以徐氏请简,事出两歧,政府不遑顾及矣。实则江南盐巡道之盐,名存而已。张旋委林署徐州道。

徐州兵备道,虽仅领一郡,而地居要冲,为“冲繁难”要缺,兼受江北提督节制。林到任后,值辛亥革命起于武昌,江北提督(驻青江浦)段祺瑞即赴彰德谒袁世凯。(道出徐州,林近谒,赠以诗,有“举棋早觉空余子,借箸谁能副盛名”之句。)提督篆务由淮扬海兵备道奭良护理,未几清江浦所驻新军哗变,变兵窜徐州一带。林氏惧其扰民,从权招抚,编成三营,申明约束,与所统驻徐州防营一体待遇。一日忽有新编军六人以抢劫被执,解送道署,林一见即曰:“此非吾收编之新军也!吾新军皆守法者,乌有是?”乃下令斩之,而以他处逃军徇于众。时官绅莫喻其旨,谓:“道台何以不察?”旋知新军三营以六人被执,人人自危,已汹汹欲动,及闻林所示,乃帖然,始服其应变之智焉。其后地方绅民推其民政长,未就,而革命军已得南京,遂入都辞职。内阁总理大臣犹强使任事,力辞乃止。

入民国后,却征不出,而亦为尝以遗老厚自表襮。晚年入居北京,与陈宝琛结邻。民国二十六年春,南游赏梅,得病而归,五月卒,寿七十有五。有自挽一联云:“固知无物还天地,不敢将身玷祖宗。”坦荡之怀可见。

家室

夫人

林开謩夫人王容庄(1864-1914),其祖父王庆云(1798-1862),清咸丰年间重臣,历任山西巡抚、四川总督、两广总督、工部尚书;其兄王仁堪(1848-1893),清光绪三年状元。

后代

林开謩育有五男二女,第三代育有十八男二十一女,迄今已历六世,后代逾百人,其中有多位专家、学者及政要,如:国学大师余英时,北京大学教授林焘、卢锡锟、林勤,清华大学教授林灏、林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阎达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熹,协和医学院教授林从敏,国民党元老陈雪屏,业界著名专家方福林、林雨、胡世平、金国干,等等。在这个大家庭中,无论辈分亲疏,都能友爱相处;无论身在何处,常能欢聚一堂。

长子林彦京(1883-1958),字笠似,清末赴日本留学,民国后任北洋政府内务部参事、卫生司长,后改业金融,任天津盐业银行监察人、总稽核;其妻刘幼芬(1885-1923)系出名门,她的奶奶林尘谭是晚清名臣林则徐的长女,她的母亲陈伯芬是清末名士陈宝琛(宣统帝师)的妹妹;续妻徐泽筠(1907-1983);育有七男(彭、申、修、泰、培、台、炎)七女(敏、樱、堃、鑫、香、鍠、济)。

长女林竹安(1890-1912),嫁顾仪曾(1888-1953);育有一男(家鉴)三女(家珍、家莹、家宁)。

次子林是镇(1892-1962),字志可,十七岁赴日本留学,二十五岁毕业于建筑专业,回国后任教于北平大学工学院,后任北平工务局技正(相当于现代的总工程师),从事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及城市规划,编著了《旧都文物略》,主持了故宫及中轴线古建筑测绘,解放后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建设局顾问等职,擅长围棋,且译著了由陈毅元帅为之写序的《围棋名谱精选》;其妻陈昌蕙(1895-1950)系出名门,生父陈夔麟、继父陈夔龙,均为晚清重臣;育有四男(满、漪、焘、宁)二女(钰、锦)。

次女林菊吟(1893-1976),嫁沈成式(1890-1954)。沈成式,字昆三,沈葆桢之孙、林则徐之曾外孙,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在英美烟公司(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Company,BAT)任职至董事;育有一女(燕)。

三子林久都(1895-1969),字叔永,一生从事海关税务工作,解放后任福州海关副关长、福建省第二、三届政协委员;其妻黄季才(1896-1957)系出名门,祖父黄体芳、父亲黄绍箕均为晚清翰林,后辈有黄宗英、黄宗江等;育有二男(灏、勤)六女(霞、雨、川、洛、熹、温)。

四子林是夔(1898-1935),字新猛,肄业于复旦大学,擅围棋,有与吴清源的对局谱存世,英年早逝;育有一女(芳)。

五子林颂河(1902-1967),字汉甫,毕业于南开大学且赴英国留学,曾任中国实业银行经理;其妻刘实生(1905-2002),字璧宜,系出名门,其母亲是李鸿章的侄女,其祖父是晚清重臣刘秉璋;育有四男(弧、同、贶、慈)一女(婉)。

家训

不忮 不求 不怨 不尤,

知足 知止 知命 知耻。

注:忮(Zhì)①忌恨。《诗经》“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求:贪求。臧:善)②刚愎,狠戾。《管子》“能宽裕纯厚而不苛忮,则民人附。”

诗词

开謩公墨迹

贻书公1935年南游,留诗四首。

其一

垂老作散仙,随缘事幽讨。天靳黄山游,转帆向青岛。

儿孙闻我来,风利默祈祷。亲朋偹杯盘,花径为频埽。

向子累世交,陪上青山道。昔年偕沈盆,柳台驴惊倒。

冥思?缸湾,前游殊草草。茗尘听潮音,玉虎题名早。

对兹较洛伽,南海峯峦好。贾勇登白云,古洞蚪松老。

山海有奇観,云天共晴昊。豁眸望四周,气得东方灏。

沙禔失蒨痕,华巌见新造。一宿雨忽来,晨兴助游?。

午饭太清宫,観瀑行积潦。回车历层冈,上下心如衟。

崎岖伏危机,取快宁自保。珎重语汝曺,不贪以为宝。

其二

一曲离歌唱?公,白头相对两诗翁。

沉吟歌浦偏多雨,迨?涝山有积风。

観海真诚天水碧,忧时犹恋夕阳红。

闲云舒卷浑无著,何日漎君把钓筒?

其三

蛰龙潜大海,晓日照东瀛。泉自山头溜,松従石?生。

湖痕随艇近,云气向人横。弹指华巌现,?闻梵呗声。

其四

冒雨下东皋,幽??惮劳。阴晴殊?壑,潮汐卷云涛。

海雾弥天合,巌松?地高。耐冬今不见,阅世昔频搔。

乙亥五月友人?游黄山,因雨而不果。行?北警游地琴岛偕逊之游劳山诸名胜。虎儿(五子颂河)侍。

放庵老人时年七十有三

七律

丁丑

元旦

盆梅元日吐新苞,头白词臣恋旧巢。

异代山川供眼界,先朝文字缔心交。

漫游康乐仙堪拟,玩世东方客莫嘲。

赢得此身无挂碍,晚年万虑已全抛。

(放庵时年七十有五)

七律 丁丑正月二日

儿孙天坛赏雪

天风吹雪作鱼鳞,直上皇穹赏早春。

北阙恩光瞻斗极,西山霁色入城闉。

种梅犹恋三朝树,祈谷应多百岁人。

喜与儿孙谈掌故,五云高处剩闲身。

(放庵时年七十有五)

注释

闉(yīn),城门,古指瓮城城门。

轶事

放庵

贻书公曾得改琦“一树梅花一放翁”扇面,见者皆以画中陆放翁神似林贻书,因而别署放庵。为人所津津乐道。陈宝琛为此题诗云:

放庵闲放师放翁,得画神貌适与同。

平生任天无宿物,不假战胜颜常丰。

年时比舍聚姻娅,我甫逾官君方童。

何期垂暮挈(Qiè)子侄,还与割宅居西东?

顾我负重濒渤碣,君侭(Jǐn)日饮看霜枫。

杞忧届问亦一哂,天纵不堕终梦梦。

昨来瞻觐退就我,寒雪璀璀继以风。

围炉话旧问星象,寿夭一视无穷通。

家山烽火勿复问,藏开瓮联一中。

重游邓尉恐无分,且共酒面灯前红。

(作于1926、27年间)

围棋

贻书公喜爱围棋,曾向围棋高手周小松(1820-1895)学棋,以善战著称,号“黑国手”。有记载说周小松受二子与林贻书弈棋。宣统初年,由李子干编印的《手谈随录》,收录了宣统元年以前的对局。《手谈随录》载有公弈一局,黑白双方共10人,白方是李子干、杜伯谦、郑欢侯、吴子猷、朱叔庄,黑方是林贻书、蒋幼士、王子蓉、周诗庭、林新猛(新猛为贻书公四子)   。

中国围棋巨匠吴清源,原名吴泉,年幼时随家移居北京。因同乡关系,林贻书是第一个与吴泉下棋的外人。那时(约1922年)吴泉8岁,林贻书60岁。林贻书的家在西单灵境胡同,与吴家相距不远。那一次,是吴泉去林贻书的家里下的棋。比赛开始后,到中盘吴泉已经占尽了优势。于是吴泉很快被在京的福建人称为“围棋神童”。后来吴泉常去林贻书家下棋,应该与贻书、新猛父子均有对局。贻书公之孙林焘许多年以后对此事还有印象:“当时,我六七岁,去偷看神童。见来人瘦小,穿青布大褂,看来家境较贫寒。”

提掖后进

贻书公性豪迈,与摄政王载沣善,常相来往,九城咸称“林三爷”。提学江西时,属下四川陈宦字二菴,落魄省垣,充笔帖士,即今之书记也。贻书公以其勤慎,给赀荐与东三省总督锡良,保送日本士官,归练新军,民初为项城延揽,授四川督军,权倾左右,与长公子袁克定结兰契,出都之日,朝野欢送于前门东车站,后以通电反帝制,病逝日本,贻书公太息焉。民初,北洋政要,出自贻书公门下者甚众。

具敛林旭

据史书记载:“林旭见杀,亲故莫敢前,其独为具敛归葬。”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清廷问斩。六君子之一的林旭,是贻书公的福建籍同乡,早年有交往。据贻书公后人回忆,问斩当天,贻书公着便服在菜市口附近等候,亲见六君子被绑赴刑场。行刑后,贻书公即出银200两,具敛林旭尸首,并将其尸体与首级缝合,装入棺椁,存清慈寺数日后,伺机运回福建。贻书公时任翰林院编修,此举有很大的政治风险。稍后,贻书公写五言长诗挽林旭。敬录如下:

师丹老多忘,烂柯换人世。当时对奕人,梦痕如水逝。

忆昔访竹林,子年才十四。读书目十行,头角自矜异。

缔婚得高门,从师问奇字。甥馆居三年,江山助文思。

一鸣竟惊人,遂应春官试。意园人中师,海内名流至。

后起叹多贤,观槿与晚翠。子暂锻羽归,我忝青云致。

科名信有天,回翔宁无地。入作紫薇郎,宾榻为安置。

弄笔对槐窗,学颜争坐位。同看长安花,时阅海王肆。

偶复集诗朋,间亦临酒次。此会岂寻常,未许失交臂。

无何新学兴,变法以图治。欲避子未能,我独持异议。

因此坐疏远,非敢矜予智。或谓近离间,年少不更事;

或谓一己私,借天下公义。拂衣出国门,拟附扶桑使。

戊戌政变中,惟子实憔悴。忽蒙特达知,密赞金鸾记。

上书日万言,重触当路忌。钩党无是非,杀士天胡醉。

东市收子尸,一棺移萧寺。魂魄怅何之,代僵徒罕譬。

崦楼以身殉,闻之尤酸鼻。合葬闽山阳,歌哭见风谊。

观槿子神交,颇有阐凼意。耆旧徧徵题,苦语皆真挚。

春色作此诗,痛心不遑寐。遗恨卅八年,掩卷余涕泪。

注释

(续)

观槿:李宣龚(1876—1952),字拔可,号观槿。福建闽县人。自幼与陈宝琛、郑孝胥、陈衍、林纾、严复往还,早有诗名。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与林旭同年。旋与林旭同客皖赣,以经世之学相淬,志同道合,生死不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林旭死难,为其经理后事,并于光绪三十一、三十二年(1905、1906年)间编印其遗集《晚翠轩集》。

晚翠:借指林旭,著有《晚翠轩集》。

代僵:八月十四夕降乩有李代桃僵语。

崦楼:借指林旭夫人沈鹊应,著有《崦楼诗集》,附于《晚翠轩集》。林旭等“六君子”被害后,噩耗传至福州,极度悲伤,填词《浪淘沙》悼念林旭:

“报国志难酬,碧血谁收?箧中遗稿自千秋。肠断招魂魂不到,云暗江都。绣佛归妆楼,我已君休,万千悔恨更何尤!拚得眼中无尽泪,共水长流。”

沈鹊应不久终因忧伤过度而去世。

挽联挽诗

陈三立挽联

改世掷勋名,揽胜飞吟,淡泊襟期完独行;

馀生接师友,佐谈联酌,绸缪歌哭恋同居。

改世:意谓由清入民国,故称改世。勋名:功名。宋苏舜卿《春日感怀》诗:“望国勋名晚,伤时岁月飞。”揽胜:揽取美好的景色。飞吟:纵情吟唱。淡泊:恬淡。《抱朴子·广譬》:“短唱不足以致弘丽之和,势利不足移淡泊之心。”襟期:情怀,抱负。独行:指气节高尚。《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行,旧读xìng,足以表明品质的举止行动。如言行、品行。馀生:泛指老年、暮年。佐谈:陪同谈论。联酌:一起畅饮。绸缪:指情意殷勤。歌哭:“长歌当哭”的省略。以歌代哭,此指放声歌咏来表达哀挽之情。同居:指晚年居北京,与三立的乡试座师陈宝琛为邻。

上联倾吐仰慕林之高风亮节;下联扣林与其师陈宝琛的交往。联语哀词深警,不肯一字落于平凡,情致切挚,表达痛悼之深情。(语出《一士谭荟》)

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光绪进士。官吏部主事。因协助其父陈宝箴在湖南实行新政,遭慈禧憎恨,父子同被革职。清亡,以遗老自居。日寇侵华北,拒不出仕而死。工诗,为近代诗坛同光体首领。历史学家陈寅恪之父,另一子陈衡恪为画家。

杨钟羲挽联

居旧京历七十余年,所见所闻所传闻,挥薼都成梦花录;

并吾世多二三其德,同学同官同知足,辍弦老失素心人。

寄慨遥深,老年师弟,情怀若揭也。杨为己丑翰林,甲午分校顺天乡试,林出其门,中第五名举人,师弟感情至厚。辛亥革命,林在徐州道任,杨则江宁知府,均弃官高隐。同居北京,每逢年节,林必诣师门叩拜尽礼,不以年老而稍改,风义可风末俗。(林长于杨二龄。)(语出《一士谭荟》)

杨钟羲(1865—1940) ,字子勤,号梓励,又号雪桥,谥文敬,近代著名学者。清末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襄阳、淮安、江宁知府。辛亥革命后,蛰居上海,著述甚丰,编《雪桥诗话》四十卷。

周善培挽联

莫为听,歌亦绝,谁与赏,花正开,境如梦然,虽余生,只余恸;

将大显,时已非,方健游,倦而返,公知名者,无所阙,何所哀!

戛戛独造,矫健不群。(语出《一士谭荟》)

周善培(1875—1958),号孝怀,清末任警察传习所总办、四川警察局总办,解放初任民生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

陈夔龙挽联

时局无可言,廿年早虽初衣,尽消受北海酒尊,东山棋墅;

故人入我梦,一生当著几緉,最难忘

西湖夜月

,南浦朝云。

陈夔龙(1857—1948)字筱石,清末大臣,曾任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勋复辟时弼德院顾问大臣。林开謩亲家。

周学渊挽联

谈笑得春多,廿载闲缘接酒杯;

衣冠经劫在,一流遗韵冷山湖。

周学渊,曾任清末宪政编查馆咨议官,山东高等学校(山东大学前身)校长。

杨寿枢寿枬挽联

用则行,舍则藏,毕生月抱风襟,真趣任鸢(Yuān)鱼飞跃;

没吾宁,存吾顺,此去云装烟驾,灵踪追鸾鹤翔游。

杨寿枢(1863-1944),字荫伯,荫北,晚清大臣,光禄寺少卿,庆亲王内阁内阁制诰局局长,民国参政院参政。

杨寿枬(1868-1948),清末及民国政要,曾任清朝度支部尚书、北洋政府监政务总办、总统府顾问兼财政部次长、段祺瑞政府财政部次长等。

沈卫挽联

清望在宣南,教泽在中州,治功在江左右,虽声华藉甚,实未尽君之才,只老来意气尤豪,多子多孙夸晚福;

善弈若支公,健啖若廉颇,好游若宗少文,而囊X萧然,惟以吟诗为乐,到此际生死无碍,看山看水了余年。

沈卫(1862—1945),字友霍,号淇泉,晚号兼巢老人,晚清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善诗文,工书法,名播江南,被推为翰苑巨擘。沈钧儒之叔父。

张元济挽联

海东问俗,江表现猷,回首几沧桑,宦迹都随春梦去;

荷榭留诗,茅亭索茗,赏心共晨夕,足音还盼故人来。

张元济(1867—1959),号菊生,清末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商务印书馆创始人。

徐一士挽联

清望同昭,平生雅故陈听水;

高风宛在,旷世襟期陆放翁。

徐一士(1890-1971),原名徐仁钰,字相甫,号蹇斋,近代掌故大家,1910年毕业于山东客籍高等学堂,授举人出身,曾就职于农商部矿政司、中国大辞典编纂处,1958年起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一士谭荟》等著作。

林灏深挽诗

修夜胡不旸,朝露倏已晞。年命嗒然谢,贤愚同所归。

顾惟鸾鹤姿,顾盼生光辉。又维真挚谊,历久弥见思。

景皇岁在未,王国贡羽仪。与君试明光,春殿同摛(chī)辞。

三策对天人,平步凤凰池。吾舅亦上第,君家旧门楣。

吾弟颇竞爽,骖(cān)靳还相随。尔时盛意气,走马长安陂(bēi)。

君家好兄弟,列骑佩金龟。堂上太夫人,爱日方逶迟。

子姓各振振,顾之颜色怡。前导崔邠(Bīn)舆,闲居潘岳词。

命驾游西山,戏彩为娱嬉。韬光与神魔,周览搜其奇。

以兹通家谊,累举上寿卮(Zhī)。年少好高论,屡颔长者赜(Zé)。

事往四十年,光景如飚驰。白日谢昭质,非复春草晖。

金昆与玉友,次第蕙兰萎。追怀舅与第,沦谪天南陲。

蓬转各赍(Jī)志,一官何数奇!曩者同游侣,幽明异路悲。

仅存两人耳,述之辄涕洟。重以黍离感,玉步勿改移。

子山江南赋,臣甫杜鹃诗。十年走南北,空存骨与皮。

一见饭颗瘦,再见杨彪羸。今春君南来,憔悴面目黧。

症结在肺腑,疾已不可治。扶病旋北辕,执别在临歧。

握手拳拳意,晤言恐无期。强作达观语,迟君梅花时。

骊驹声在门,摇摇凄心脾。颇闻属纩辰,神明初不衰。

自作生挽语,晚节幸无隳(Huī)。达人外生死,此语良不欺。

痛君殊自念,孑立谁为依?平生家国恨,宁徒哭其私?

林灏深:清末大臣,学部左参议,宣统三年任弼德院参议,林则徐曾孙。

陈夔龙挽诗

平生一掬亲朋泪,哭罢蒿庵又放庵。

荔子乡心隔闽北,梅花春信断江南。

生前名列神仙府,没后魂归弥勒龛。

冯叟九原如可作,残棋应向橘中谈。

接武蓬山世德求,识荆忆共柳庄游。

功名我未图麟阁,才望君推造凤楼。

沧海横流空击楫,黄河远上快同舟。

年交寅好兼婚媾,弹指光阴五十秋。

频年北雁逐南鸿,载酒题襟处处同。

天目看云钟梵外,匡庐观瀑雨声中。

谪仙楼上捞明月,西子湖边唱晓风。

愁对宋梅迎望久,超山烟树太空濛。

几时翦烛共论文,一霎人天诀竟分。

愿著麻鞋追杜老,惭无宝剑赠徐君。

江东有客嗟迟暮,日下何人述旧闻?

就菊重阳虚后约,薤歌先唱鲍家坟。

陈衍挽诗

街西曾作对门居,弹指年光六十余。

看著荷衣能隐重,笑拧红颊一轩渠。

马周命相经推算,籍福称呼自督书。

不道七年痴长者,诩令北望几欷歔。

自许平生食肉飞,吾衰犹共沈家脾。

方忧面减团团样,尚喜诗无格格词。

鄂渚师门让座位,申江甥馆便追随。

三庵宿草春明梦,一念前尘一涕洟。

告君一事定欣然,名宦吴中续百年。

力疾衡文南社老,忧劳行水忍庵贤。

沧浪亭上添图像,拙政园中缺简编。

我是座间提议者,欲招魂魄此流连。

陈衍(1856~1937) ,字叔伊,号石遗,晚清举人,著名诗人,与郑孝胥共创“同光体”诗风,著有《石遗室丛书》等。作此挽诗时,陈衍81岁,不久即去世,故此诗或为石遗公的最后一首诗作。

夏仁虎挽诗

海内名公子,皤(Pó)然一老身。韦贤汉经术,元亮晋遗民。

晚福诸昆裕,行仙陆地春。论交在三世,岁暮独相亲。

频岁看花约,今年愿复乖。雪寒燕市酒,风落超山梅。

自识龙蛇谶,终看鹏鸟来。陈朱凋谢后,又作寝门哀。

夏仁虎(1874~1963),南京人,字蔚如,号啸庵、枝巢等,清末举人,民国国会议员,先后任国务院政务处长、财政部次长、代理总长和国务院秘书长,后弃官归隐,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解放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著述四十余部。

注释

(续)

林则徐外孙女刘学蟾嫁王仁东,王仁东之妹王容庄嫁林开謩,故林灏深(林则徐之曾孙)称林开謩为舅。

冯梦华(1842-1927),名冯煦,号蒿庵,江苏金坛人,晚清探花,历任四川按察使,安徽巡抚,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所著《蒙香室词》。

作者自注:仆一生交谊,以梦华与君为最笃。

作者自注:佛诞前一日怛(Dá)化

“九原可作”,成语,有死而复生之意。

作者自注:往岁二老对弈,余每作旁观。

作者自注:成句。

超山,杭州风景区,以梅景著称。

作者自注:超山探梅,旋返旧京,竟赋仙游。

作者自注:临别尚有九月南来登高赏菊之约,而今已矣。

作者自注:君幼自都归里,在西门街,与余居对门。

作者自注:君自精相法,而甲午年使余推八字,余决其廿年佳运,后果然。

作者自注:君使余书屏对,要余称以老弟。

作者自注:去夏见君面颇有陵谷变迁之异,既而复原。

作者自注:君诗欢娱能工。

作者自注:君提赣学过鄂,杨雪桥(杨钟羲)太守觞君黄鹤楼,请余作陪,雪桥余局提调而君房师也,让余首座。

作者自注:君至沪,住其女夫沈昆三处。

作者自注:弢庵、忍庵、鲜庵,君戚友,皆余至好。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tāo)庵、陶庵,宣统帝师,林开謩连襟。王仁堪(1848―1893)字可庄,又字忍庵,清末状元,其妹王容庄嫁林开謩。黄绍箕(1854—1908)字仲弢,号鲜庵,林开謩亲家。

作者自注:时吴中方议推广旧祀五百名贤,延余提议,举君尊人锡三年丈及王忍庵同年。

作者自注:锡三学丈督学江苏,扶病按临松江,殁于考棚。

指王仁堪在镇江知府任上的德政。又:作者自注中的“锡三”,指林开謩之父林天龄。此二人均在江苏为官,故被陈衍推荐进入苏州(吴中)拙政园沧浪亭的“五百贤”推广名单。

(本词条内容编者林宁、林明、文若,均为贻书公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