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夫提 (阿拉伯语:المفتى)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教法解说人"。伊斯兰教教职称谓。即教法说明官。职责为咨询与告诫。

门宦是中国回族.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等四大苏非学派的各个支派的泛称。“门宦”一词始见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三月河州知府杨增新的《呈请裁革回教门宦》一文中。门宦制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权力更集中.辖区更大的教坊制度,是中国伊斯兰教中的一种特有的组织形式

穆扶提门宦属于中国伊斯兰教的四大门宦之一的虎夫耶,属于逊尼派别中的哈乃斐学派,遵从大伊玛目的观点,兼收其他三位大伊玛目教法。创始人马守真,教内称“高祖”。其传播依据来源于黑达耶同拉黑的传教,即历史上著名的阿帕克霍加(可以百度),教内称“道祖”,系穆罕默德圣人第25世后裔。穆扶提门宦自穆圣起至今已传40辈,多思达尼主要集中于康乐,东乡,青海,新疆等地区,长期以来团结而低调,是一个较有影响的教派。

中文名

中国穆夫提门宦

定义

坚信清真言和六大信仰,遵行五项天命的基础上,进行隐藏功修﹑喜主﹑记想真主的教门

时间

至今经1400多年的历史

源于

至圣穆罕默德

释义

隐藏暗传功修的教门

拼音

zhōng guó mù fū tí mén huàn

历史背景

虎菲耶一词是阿拉伯语,含义是隐藏暗传功修的教门。其教理和功修始传于至圣穆罕默德,经艾卜拜克之后的三十九位教长相继传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公元1629年至1637年间,穆圣后裔第25世道祖阿法格·黑达耶统拉嘿从新疆喀什三进中原传教,其间娶田氏,后生高祖马守贞,道统普系第二十六世(中原第一辈)。守贞年长成人,遵父命从临洮去西宁李太巴巴处学习经典,道祖在西宁将传教凭据交付守贞,命传虎菲耶教理,取名“穆扶提”(阿拉伯语)。守贞尊父遗言,返回临洮居住东峪沟大石头村,在青海教友和教民的扶帮下,在临洮北乡八里铺王家大庄的靠北处修建了穆扶提道堂(地名小北庄),从事传教活动五十余年,在狄道州(现临洮)发展教徒三万余人,后来教徒发展到宁河(现和政)﹑宁定(现广河)﹑康乐﹑东乡﹑兰州﹑青海﹑宁夏﹑新疆等地九万余人。

康熙61年(公元1722年3月)守贞归真,享年89岁,葬于县城郊东山根,于1724年(清雍正二年)由第二十七世教长阿布都勒赫麻尼主持修建了八卦亭﹑诵经堂﹑索麻﹑礼拜殿等建筑,始称穆扶提东拱北。第26世高祖马守贞归真后,有八位教长相继传教。

其中第三十一世(中原第6世)教长马显忠,字廷扬,执教时曾大力提倡办学,倡导回民儿童学习汉文,并传为佳话,也为后辈们留下了重视汉文化的传统。

公元1868年,穆扶提道堂西迁康乐。据临洮县志记载:“……十九世纪中叶,西北广大回族人民受不了清王朝长期以来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迫害,在太平天国革命与云南回族人民反清起义的影响下,爆发了陕甘回族起义。”

清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左宗棠镇压反清起义军,兵进临洮,下令烧毁穆扶提道堂和东拱北建筑,穆扶提教众被迫离开临洮,迁至康乐。

发展介绍

兰州市城关区永昌路穆扶提道堂初建于1890年。新中国诞生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穆扶提道堂经省﹑市﹑区政府登记批准为合法的具有法人代表资质的宗教活动场所,曾多次获得先进。

穆扶提教门现任的穆勒什德是马富春,兰州伊斯兰教经学院五年制本科毕业,大学学士。曾担任过省青联五、六、七届副主席,中华全国青联七、八届常委,现任兰州伊斯兰教经学院教务处处长,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省政协常委,2001年曾作为沙特国王特邀的中国朝觐团成员前往麦加朝觐。

穆扶提的宗教活动场所经人民政府登记批准的合法的有临洮穆扶提东拱北、康乐穆扶提西拱北、穆扶提康王城拱北、康乐穆扶提道堂、兰州市永昌路穆扶提道堂。

临洮穆扶提东拱北:

临洮穆扶提东拱北

康乐穆扶提西拱北:

康乐穆扶提西拱北

康乐穆夫提康王城拱北

康乐穆夫提康王城拱北:

康乐穆夫提索麻清真寺:

索麻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