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基础及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广义指社会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狭义则专指关于社会关系的意识,即意识形态。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它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界限。

中文名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基础

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辩证关系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发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其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第二位的,其中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起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也反对把这种能动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的作用在性质和程度上有两个方面,这也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一是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二是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在自身发展中还具有历史继承性。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存在;二是集成前人留下来的精神文化成果。社会意识就是在这两个来源中相互作用形成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反对割裂二者关系,既反对片面夸大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否认社会存在起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认社会意识能动性的形而上学。

辩证关系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动物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

(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反作用

(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

(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作用方式、反馈方式的不同。

独立性

社会存在的变化最终会引起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化,但是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非一定同步进行,意识在思维层面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可以与现实的社会存在相对的分离,因此社会意识有时候会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候也会超前的对未来的社会形式进行思考和规划。

存在的形式

社会存在最主要的形式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必定会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的社会存在又会产生出新的社会意识,新的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使社会按照新的发展模式发展。

【代表人物:马克思】

上层建筑关系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应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必须经常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这样的调整主要是机构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机构,这些机构很不完善,作用不能得到发挥,工作人员的劳动不是正向劳动,有的成为反向劳动,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按常规化的模式发展,势必会形成这样的状况,机构越来越多,不但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还会起到阻碍的作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政府曾经多次进行机构精简。这些机构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作用,又不能精简。原来的机构不能精简,新的机构又不断产生,这样,机构就越来越多。这些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大都不是满负荷,还在进行职位竞争,这样就将时间和精力用于勾心斗角,使人的价值用于了内耗,两自价值很难得到提高,失去人生的意义。在企业也有类似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机构庞大,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现有机构的人员大多数有学历,自我价值很高,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自我价值交换,很快就能通过自我价值实现得到很高的经济收入,通过自我价值交换学到更多的思维知识和其它工作方面的知识。当经济收入远远超过工资时,思想境界也得到提高之后,就会有很多人放弃工资,在原来的机构中义务工作。这样的人越多,财政开资就越少,事实上起到精简机构的目的。用这样的方法精简机构,工作人员就能由原来的勾心斗角式的反向劳动转向自我价值增值和实现的正向的脑力劳动。他们通过在人生驿站与广大群的交往,有了劳动的方向,能提高本职工作的工作效率。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自我价值交换,有可能在互联网找到更能适合自己特长的工作,就能将原来的岗位让给别人。从社会整体来说,这样的人越多,就能使上层建筑更能反映经济基础,使社会出现更加新型的社会存在。

场所性条件

社会存在有许多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二是动物在社会上的存在形式。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由动物的存在形式所决定的,动物的存在形式与物的存在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联系最紧密的是动物的生存、生活和社会生活场所,对社会的发展、安定、有序非常重要。

1、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群居动物生存繁衍的基础。在家庭,个体间的关系是明朗的。动物生驿站及其网络环境的运作,可以使各个年龄的的动物有自我价值增值和实现的机会,具体地说就是能学会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存及竞争的本领,此外人类能学会挣钱的本事,又有挣钱的机会。这就使家庭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存的几率大大提高,此外人类家庭的总的经济收入也得到提高,使家庭有发展的经济基础。

在家庭建立时,奠定良好的基础。爱情对于婚姻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不会幸福。

2、工作场所

对人类来说,工作单位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工作单位的功能很简单,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工作的需要的同时来发挥社会性作用。按人数的多少来分,单位就是社会的大细胞。单位的性质、规模、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许多类型。现在由于人们没有提高劳动能力的社会性条件,很难进行社会流动,自己的特长很难得到发挥,单位就很难有生机。人们能在互联网进行自我价值增值和实现,当具有一定的自我价值和自身价值,就能到更适应自己发展的单位工作。互联网是一个世界性的网络,有特殊才能的人还可以到世界各国发展。有了这样的社会流动,社会上所有的单位都能在社会流动中吸引人才,使单位有人才这样的活力而充满生机。

对其他动物来说,工作的场所就在家庭内部。

3、公共活动场所

人类公共活动场所各有各的功能,但总的来说,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有的有准入条件,但准入条件很低,如公园、公交车、体育场馆、电影院等。有的没有准入条件,如车站、码头、商店、商场等。对于人的自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社会教育的公益性场所,如图书馆、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发展的外在表现就在于这些场所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区别也就是这些场所的不同。这些场所的发展、管理、作用的发挥是理想化社会秩序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些建筑性设施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规划建设。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绝大多数人需要发展。互联网将现在和未来人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场所集中创建,以最低的准入条件,满足大多数人发展的需要。

对于其他动物来说,公共场所就是指家庭内部不属于任何家庭成员的地方,是家庭成员的公共用地。

个体意识

1、个体意识

意识就是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感觉能力不一样,思维能力不一样,即使处在同一个环境中,意识也不一样。存在决定意识,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意识更不一样。动物的个性特点的根本就在于个体意识,意识指导动物的行为。

个体意识分为先进的、保守的、落后的、反动的。各种意识在同物种个体之间相互影响,逐步形成相应的群体意识。

现在的人类社会存在各不相同,使各地人们的意识差别很大。在发达的城市,社会存在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同一城市的人们在生存条件、生产条件、社会教育条件等方面又各不相同,所以,他们的个人意识各不相同。改革开放引进了带有资产阶级意识的文艺作品。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视、广播、网络等将各种信息、消息传到各地。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仍然有封建意识,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落后,大部分人的辨别能力低。在封建意识上又增加了许多资产阶级的意识。这两种意识混合在一起,使一部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形成了一种对社会非常有害的意识,突出的表现为金钱万能。

2、金钱万能

金钱万能的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广大而深。这种观念的根源是封建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相融合在一起的产物。其现实性在于金钱作为物质的特殊代表,能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有了更多的金钱,人们从心理上就能有一种安全感,如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疾病等。人一旦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所需要金钱的数目是不可估的。所以说,能为人们解决这样的后顾之忧是转变这种观念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古人说“取财有道”。这个道被严重地歪曲,贪污、偷盗、抢劫、走私、贩毒等。有这种思想的人多了,就成了群体意识,被歪曲了的“道”就有了合理化的土壤。这种土壤又毒害了更多的人。有的人为了自己和子女的利益,不惜用劳动挣来的血汗钱去送礼而滋生了贪官,有些人为了升官而去送大礼,又滋生了大贪官。

这是最难改变的一种观念。金钱万能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马上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只有靠人们逐渐地智慧起来,认识到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行为与社会的关系。这只能用事实来转变人们的这种观念,让人们的两自价值相互增长,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能有条件地满足,通过社会统筹,让人们都有生存的安全保障;有能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机构。

3、生存安全保障

生存安全保障指疾病治疗、意外伤害的救治、老有所养。现在只有部分人有这种保障,如国家干部、职工等。正在发展的保险事业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事业只能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有的只能解决小问题。

如果实行“解决群众看病难的总体方案”,就能基本上解决所有人的疾病治疗、意外伤害的救治。人生驿站的幸福院为人们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但是,这两项措施只能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而且是部分解决。如果在人生驿站实行“生存安全保障保险”与两项措施配合,就能彻底为人们解除后顾之忧,就会使绝大多数人的观念得到转变。所谓保险业实际上就是团结合作。生存安全保障保险就是从人生驿站参加活动的人们的活动费中,按比例扣除保险费。

当人们的两自价值在不断提高时,越来越多的人的观念就能得到转变,转变成为先进意识,进而变成先进的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

1、思想的左、中、右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具有先进思想的个体和具有落后思想的个体都是少数,而中间派是大多数。所以,对中间派的影响和争取是一个关键。谁得到了中间派的支持,谁就得势。具有先进思想的人得势了,社会就前进,具有反动思想的个体得势了,社会就倒退。

表面上看,个体间的差异是自身价值的差异,实质上是自我价值的差异。个体间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意识。从动物的个性方面来说,就是好的意识与坏的意识的差异,所以,社会性的动物就有了好和坏的区别。客观地看,之所以好,之所以坏,主要是由成长的环境决定的。可能有人会提出有遗传基因的因素。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遗传基因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将造成好与坏的原因归结到环境,而且是社会性环境。动物要想生活得好,不但需要自己有好的意识,做个品行好的个体,而且还需要将自己的好的意识传播给周围的同物种体,让更多的同物种个体有好的意识。从社会性环境来说,不但需要有一个让个体都有好的意识的社会性环境和先进的社会意识,而且还需要有一个将所谓坏意识转变为好意识的社会性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具有先进思想的个体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但现阶段中间派仍然占大多数,仍然有少数个体有反动思想,这就使社会不能和谐。

2、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就是个体意识得到更多的个体的承认,有了共同语言,以群体的形式进行社会活动。群体意识先进,对社会发展就起推动作用;群体意识反动,对社会发展起阻碍甚至破坏的作用。现在,在有些地区形成各种各样的势力,这种势力的理论基础就是群体意识。

我们有义务传播先进的好的意识,摒弃坏意识和落后腐朽意识,使其传播的途径被阻断,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风气变好

意义

社会意识是指科学、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观点。如果个体意识、群体意识能与社会意识相符合,那么社会就能协调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所说的社会存在是指具体的环境条件、民族文化、历史形成的文化环境以及受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程度。

对于动物来说,最难改变的就是思想和意识。这需要条件,一是客观的社会存在的改变,二是需要时间。社会意识的改变往往滞后于社会存在。怎样才能让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相符合是社会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具体地说,就是怎样让政策、法律、法规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社会意识的复杂性。旧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一个突出的矛盾。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思想体系,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很难在短时期内被新的社会意识所取代。最为严重的就是“封建迷信”思想,关系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系到人们的行为。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这个阶段,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主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先进的哲学思想。由于大多数人文化水平的限制,很难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这种先进的思想没有被大多数人在现实中应用。随着社会转型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一些资产阶级的思想也相应地影响着人们。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三种思想混合在一起,动物的意识混乱。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由于各种原因,人们的思想一时还难以被这些新的思想所代替。

乐观地分析,封建社会的思想体系和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各有优缺点,封建社会的思想体系中也有精华,如中医哲学思想的一些观点;资本主义的社会意识中也有精华,如先进的经济管理制度和人文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在三种思想中占有主导地位。一种新思想的诞生往往是基于原来思想基础上的组合。将各种思想的精华应用到新思想的建立和解决社会问题,相互补充,通过组合,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现实意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研究让先进的社会意识影响落后地区人们的意识的具体形式,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的地理条件各不相同,发展不平衡。由于人的观念和意识以及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的不同,经济状况和观念也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在一些地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先进的,而在另一部分地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落后的。具体表现在落后的群体意识所形成的各种势力。

现在,一些落后地区或单位,许多人具有落后的群体意识而形成了各自的势力,并有相应的势力范围,如果一个或是几个有先进的个人意识的人到那里工作,很容易被当地具有落后的群体意识的人们所同化。有了人生驿站及其网络环境,就能实行正向的双向同化,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改变落后的群体意识,让具有先进的社会意识的人们形成新的对社会发展有利的势力。为此,同时采取两种办法:

正向双向同化

让时代式人才所组成的领导集体到落后地区的人生驿站或政府部门工作,同时让落后地区中具有落后的群体意识的势力人员到大都市或中心城市人生驿站参加各种活动,使两自价值得到提高,成为时代式人才,再返回当地工作。这样就能用新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同化落后地区人们的意识。

逐步扩展同化

将具有先进的社会意识的人们集中到具有先进的社会存在的地方,首先在这个地方建成一个和谐的小社会,然后将这样的社会存在进行扩大,扩大到中心城市、县城、直到乡镇和农村,形成一个强大的网络环境,同化具有落后意识的人,改变和影响全社会。这就是人生驿站的总体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