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2米。茎、小枝、花梗均密被红色刺毛。托叶部变成刺状。羽状复叶,小叶7~13枚,广椭圆形至近圆形,长2~3.5厘米,叶端钝,有小尖头。花粉红或紫红色,2~7朵成稀疏的总状花序。荚果,具腺状刺毛。

红花刺槐
生长环境
红花刺槐原产美国,截至到2014年中国各地广泛栽培。红花刺槐系喜光浅根性树种,不耐蔽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年平均气温10-16℃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寒冷。喜湿润环境,不耐水湿,有一定抗旱能力,但在久旱不雨的严重干旱环境往往枯梢。红花刺槐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最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粉沙土、沙壤土和壤土,对土壤酸碱度不敏感。

红花刺槐
分布范围
产于北美。南京、北京等地有栽培。

红花刺槐
近种区别
红花刺槐与江南槐(Robinia hispida var. kelseyi (Cowell ex Hutch.) Isely)相近,区别在于:①一是看新梢上是否有长毛,红花刺槐新梢无毛,江南槐新枝上密集的红褐色刚毛是其显著特征;二是看树形,红花刺槐生长快速,树形高耸,是高大乔木,而江南槐原本是丛生大灌木,经嫁接在刺槐上,虽成乔木状,但生长速度明显不及红花刺槐。②上述两种开红花的槐树虽高低不一,但盛花时都是玫瑰色的花朵缀满枝头,红花与绿叶相辉映。

红花刺槐
繁殖培育
主要是嫁接繁殖。
通常以刺槐大苗作砧木行枝接。选直径4-5厘米的刺槐播种苗,截干后经过移植养根、养干,选做嫁接砧木。
从生长健壮的红花刺槐母树上选取一年生枝的中下部做接穗,截成10-12厘米长、带有2-3个芽,然后在接穗下芽3厘米处的下端两侧削成2-3厘米长的楔形斜面。从距地面3米高处锯断砧木,并把切口削成光滑平面,用劈接轻轻从砧木剪断面中心处相互垂直下劈两个劈口,劈口长3厘米左右,用劈接轻轻撬开劈口,将削好的接穗分别迅速插入,使接穗与砧木两者形成层对准。接合后立即用塑料薄膜条绑缚紧,以免接穗和砧木形成层错开。上面再套以塑料袋,包扎好,防止透风失水,有效地提高嫁接成活率。大约2-3周时间可检查其成活情况,及时解除绑缚塑料带,以免影响砧穗结合部的生长发育。生长季节注意除掉砧木上萌生的蘖芽。

红花刺槐
园林用途
红花刺槐树冠圆满,叶色鲜绿,花朵大而鲜艳,浓香四溢,素雅而芳香,在园林绿地中广泛应用,可作为行道树,庭荫树。红花刺槐的适应性强,对二氧化硫、氯气、光化学烟雾等的抗性都较强,可作为防护林树种。

红花刺槐